《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281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章高中生的个别差异

第三章高中生心理健康

第四章学习理论

第五章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学习

第六章品德形成

第七章学习动机

第八章学习迁移

第九章群体心理与管理

第十章教师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

第十一章教师的素养与人格

第十二章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

 

第一章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一、填空题

1.高中阶段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动荡性,心理发展的自主性。

2.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

3.高中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①目的更明确。

②持久性明显发展。

③精确性提高。

④概括性更强。

4.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的反映。

5.高中生的记忆具有以下特点:

①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②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③抽象记忆占优势。

6.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大主要特征。

7.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并向理论型思维发展

8.两极性和矛盾性仍然是高中生情绪的主要体验。

9.人格具有以下特征①整体性②稳定性③独特性

10.高中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形同一感

11.健全人格的特点:

①正确的自我认识。

②和谐的人际关系。

③宁静的心境。

④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

12.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途径有①正确调控情绪②勇于面对挫折③克服自卑,接纳自我④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及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④社会性

二、判断题

1.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同步的。

(×)

2.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

(×)

3.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

4.高中生的记忆是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

5.高中生的抽象识记不需要形象识记的支持。

(×)

6.高中生思维的完整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

(√)

7.高中生情绪情感内容的社会性日益深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内容与水平愈益丰富与提高。

(√)

8.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高中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

9.正确调控情绪的关键是要克服不良情绪,包括排除苦恼,学会制怒和消除紧张。

(√)

10.自我认知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

(√)

三、选择题

1.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ABCD

A.不平衡性B.闭锁性C.动荡性D.自主性

2.高中生意志能力增强,能排除各种干扰并坚持长时间观察,这表明高中生的观察——。

C

A.目的性更明确B.精确性提高C.持久性明显提高D.概括性更强

3.下列不属于高中记忆的特点的是——。

A

A.形象记忆占优势B.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C.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D.抽象记忆占优势

4.——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它是认知的核心。

C

A.感觉B.注意C.思维D.记忆

5.——是思维的两大主要特征。

D

A.指向性和集中性B.多样性和复杂性C.分析和综合D.概括性和间接性

6.高中生在实践与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一般和特殊,归纳和演绎,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关系,并逐步发展着那种从全面的,运动变化的,统一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是高中生——发展的标志。

B

A.创造性思维B.辩证逻辑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理论型思维

7.下列属于高中生情绪内容发展的特点的是——。

A

A.友谊感迅速增强,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B.两极性和矛盾性仍然是高中生情绪的主要体验C.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D.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

8.——是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己,以及对整个环境适应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

AA.人格B.记忆C.。

思维D.情感

9.世界上没有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体现了人格的C

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

10.——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B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马斯洛D.弗洛姆

11.高中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A.逐渐形成同一感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

12.下列不属于健全人格的特点的是—————C

A.正确的自我认识B.和谐的人际关系C.波动的情绪D.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

四、名词解释

1.观察力

2.记忆

3.思维

4.人格

五、问答题

1.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总体上来说有哪些基本特点?

3.高中生观察力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如何训练和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

4.高中生的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如何训练和培养高中生的记忆力?

5.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6.高中生情绪内容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7.高中生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8.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良好情绪?

9.人格健全者有哪些特征,如何培养高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二章高中生的个别差异

一、填空题

l,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差异表现在类型差异和特质差异两方面。

2.依据心理活动倾向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人格分为两种:

内倾型和外顷型。

3.奥尔波特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4.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

5\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智力在同龄人口中基本上呈常态分布:

两头小,中间大。

6.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的智力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成分

7.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8.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9

10\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0.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把认知方式分为两种类型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二、判断题

1.外向的性格优于内向性格。

(×)

2.特质使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

(√)

3.男女生比较而言,女生比男生更多的表现出乐群性,有恒性,幻想性,控制性;而男生则更多的表现出忧虑性,紧张性。

(√)

4.从总体而言,独生子女的合作精神较非独生子女好,而在神经质方面则劣于非独生子女。

(×)

5.智力很高和智力很低的人都是极少数,而智力中等的人占绝大多数。

(√)

6.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发展变化是一个不断增长到稳定最后又逐渐衰退的过程。

(√)

7.不同的智力因素,其发展的速度是相同的。

(×)

8.晶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成熟,相对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

9.认知方式的差异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教师的教学不相关。

(×)

10.一般情况下,冲动型学生的知觉和思维方式以反省为特征,逻辑性强,判断性也强;沉思型学生的知觉和思维方式则以冲动为特征,直觉性强。

(×)

11.如果从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看,冲动型的学生比沉思型的学生差。

(×)

三、选择题

1.依据心理活动倾向性,瑞士心理学家D

人格分为两种:

内倾型和外倾型。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威特金D.荣格

2.内驱力直接指向外部的物体和事件,依据客观标准来看待一切,开朗,活泼,自信,善交际,适应能力强,这种人的性格属于——。

B

A.内倾型B.外倾型C.独立型D.依赖型

3\——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

B

A.弗洛伊德B.奥尔波特C.威特金D.华生

4.奥尔波特认为,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是——A

A.首要特质B.中心特质C.次要特质D.关键特质

5.下列不属于智力的基本因素的是—————D

A.注意力B.观察力C.想象力D.意志力

6.智力的水平通常用—————来表示。

A

A.智商B.情商C.意商D.才能

7.——则是是获得知识和发达的智力,技能两者的结合,由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是长期学习的结果,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A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言语智力D.空间智力

8.美国心理学家——把认知方式分为两种类型:

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C

A.奥尔波特B.埃里克森C.赫尔曼威特金D.弗洛伊德场

9.——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

C

A.场依存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冲动型

10.——学生则较少全面地考虑,用的时间比较少,但出错率却比较高,他们乐意在竞争的气氛中学习,情感的介入常常对其学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D

A.场依存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冲动型

四、名词解释

1.智力

2.流体智力

3.晶体智力

4.认知方式

五、问答题

1.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人格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有哪八种成分?

3.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4.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第三章高中生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

1.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功能状态。

2.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合三项基本原则:

其一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其二是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原则,其三是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3.意志健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

4.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特征,这些特征被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5.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各种方案来实施,以促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6.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求助者帮助,启发和教育,以维护和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程。

7.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或障碍,促使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8.中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为两大类型。

一是发展性心理行为问题;二是特殊障碍性心理行为问题

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教育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渗透。

10.高中生心理问题辅导方法和技术有:

系统脱敏疗法,肯定性训练,理性情绪疗法。

11.实施肯定性训练的策略有六种:

教导,反馈,示范,行为演练,社会增强,家庭作业。

二、判断题

1.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

2.即使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行举止等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严重超前或滞后,也不属于心理不健康。

(×)

3.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是发展性的,也可以是补救性的,但是以补救性为主。

(×)

4.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与周密的治疗处理,有时要辅之以药物。

(×)

5.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

6.家庭的教育与参与是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关键和前提。

(√)

7.学校中的教师,教学课程,校园环境,校风校纪等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

(√)

8.父母离异,亲人亡故等生活事件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

9.系统脱敏法是特别针对与人相处发生困难的当事人的治疗方法,主要教给当事人一些能与他人有效互动的方法,目的是使其能正确有效表达,形成肯定的自己。

(×)

10.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

(√)

三、选择题

1.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在——以上为正常。

C

A.70B.80C.90D.100

2.下列不属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是——。

C

A.智力正常B.情绪适中C.自我意识偏颇D.意志健全

3.——是教育者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各种方案来实施,以促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D

A.心理辅导B.心理咨询C.心理治疗D.心理健康教育

4.——一般是补救性的,它所面对的主要是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学生或者是心理处于程度较轻的不健康状态的学生。

B

A.心理辅导B.心理咨询C.心理治疗D.心理健康教育

5.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AA.心理健康教育课程B.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C.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教育活动渗透D.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渗透

6.下列不属于网络成瘾的主要特征的是——。

B

A.痴迷状态B.欣快感与充实状态C.耐受性D.戒断反应

7.下列不属于社交恐惧症的症状的是————。

D

A.患者对陌生人,甚至熟悉的人感到害怕B.是对所有人回避C.在害怕中伴有明显的紧张,出汗和颤抖以及诸多植物性功能障碍D.在病情发展中,不会出现过度自我防卫机制。

8.——提供了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最初前提,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重要基础。

B

A.教育B.遗传C.社会D.家庭

9.——是反映个体在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B

A.心理应激B.心理冲突C.条件反射D.心理矛盾

10.肯定训练不适用于下列学生——。

D

A.过度有礼以及那些允许别人占其便宜的学生B.不能表现愤怒与懊恼的学生C.很难说"不"的学生D.容易表达情感及其他积极反应的学生

11.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于______所造成的。

D

A.诱发事件B.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C.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D.个体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

四、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

2.心理年龄特征

3.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辅导

5.心理咨询

6.心理治疗

五、问答题

1.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哪些区别?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4.学生常见的几种具体心理行为问题有哪些?

5.试分析网络成瘾的主要特征以及对其进行干预的策略和方法。

6.试分析考试焦虑症的症状以及对其进行调适的策略和方法。

6.试分析学生异性交往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对其进行教育的策略。

7.试分析人际交往恐惧的表现以及人际交往恐惧的矫正策略和方法

8.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9.学生心理问题辅导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第四章学习理论

一、填空题

1.学习既是一种结果又是一种内部过程;学习结果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

2.根据学习的主体不同,学习分为①动物的学习②人类的学习

3.冯忠良根据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经验的内容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4.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将学习分为①言语信息的学习②智慧技能的学习③认知策略的学习:

④动作技能的学习⑤态度的学习。

5.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将学习分为①认知领域的学习②情意领域的学习③技能领域中的学习

6.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发生作用的学习过程称为习得过程。

也就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从而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

假设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无条件刺激不出现,则所建立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这种现象称为消退。

7.强化是一种操作,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8.当一个刺激与某个生理上或者情绪上的反应联系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的学习,被称为经典条件作用。

9.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共涉及四个变量,两个自变量为无条件刺激(如食物)和条件刺激(如脚步声),两个因变量为无条件反应(如分泌唾液)和条件反应。

10.斯金纳将所有的行为分为两类,即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1.强化的类型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强化的程序可分为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

12.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注意阶段;第二阶段:

保持阶段;第三阶段:

再生阶段;第四阶段:

动机阶段。

13.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中存在三种强化方式:

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1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5.布鲁纳认为学习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及知识的评价。

16.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17.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8.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9.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指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20,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

21.接受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

22.在接受学习中,为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意义的理解)是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

24.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观包括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②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③注重协作学习。

25.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有①支架式教学模式②抛锚式教学③随机进入教学

26.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由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组成。

二、判断题

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虽有其相似性,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

2.一般来说,婴儿在两岁左右开始会走路,这是一种学习的结果。

(×)

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凡是学习都是指行为或行为倾向的积极变化。

(×)

4.当老师教给小学生四则运算的数学知识后,有的学生能正确完成有关四则运算的习题,而有的学生仍然不能正确解答,那么前者已经发生了学习,而后者就没有发生学习。

(√)

5.从明亮的阳光下走入黑暗的房间,最初什么也看不见,过一会儿就能看清物体了,这是一种学习现象。

(×)

6.电视广告总是把那些能够引起美好情感的画面如微笑,有趣的人物等与商品捆绑在一起,这是对操作条件作用原理的运用。

(×)

7.“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均属于经典条件作用现象。

,(√)

8.如果孩子喜欢经常舔自己的手指,父母就在孩子的手指上抹上黄连素等无毒的苦味剂,渐渐地,孩子就不再舔自己的手指了,这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

(√)

9.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

泛化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

(×)

10.见到强光,人的眼睛会不自觉的眯起来,这是一种应答性行为'(√)

1l,负强化和惩罚都是为了减少或降低一个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

(√)

12.学校里定期的月考可以促进学生一直坚持学习。

(×)

1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论都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重视学生原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

14.接受学习是被动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主动学习。

(×)

15.数学老师在讲授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之前,先向学生们介绍"角"的有关知识,这是一种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

16.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主张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要模式,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小组学习,协作学习等。

(√)

17.建构主义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

18.根据强化物的来源,食物,衣服等是一级强化物,而名声,地位,权利等是二级强化物。

(√)

19.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来获得,而不是教师的讲授来传递,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并不重要。

(√)

20.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既注重学生独立的自主学习,又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

21.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真实问题为基础。

(√)

22.建构主义的随机进入教学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

三、选择题

1.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思想,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是—————类型的学习?

A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

2.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思想,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是—————类型的学习?

BA.动作技能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一种—————现象?

C

A.习得B.消退C.泛化D.分化

4.老师对学生们说:

如果教室卫生保持得很干净,就不用每天都打扫,这是B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

6.教师按月领取工资,这是一种B

A.连续强化B.固定时间强化C.变化时间强化D.固定比率强化

7.下列现象中,属于操作性行为的是—————。

D

A.望梅止渴B.画饼充饥C.谈虎色变D.鹦鹉算题

8.根据心理学对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一—。

D

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知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B.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见到异性会脸红C.闻到食物的香味会流唾液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如果给狗喂食物之前先有铃声,多次结合后,就会出现仅听见铃声狗就会开始分泌唾液的现象。

那么,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行为属于——。

B

A.无条件反应B.条件反应C.操作性行为D.应答性行为

10.下列不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D

A.拥抱B.微笑C.表扬D.糖果

四、名词解释

1.学习

2.观察学习

3.意义学习

4.接受学习

5.消退

6.强化

7.操作条件发射

8.先行组织者。

五、问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学习的含义?

2.学习分为哪些类型?

3.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