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3842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过渡段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过渡段级配碎石+3%及两侧B组填料填筑9

2、松铺厚度9

3、碾压9

4、雨季防排水9

5、过渡段级配碎石+3%水泥松铺系数10

6、各项实验检测结果对照10

五、过渡段沉降观测11

1、沉降板11

2、路基面沉降监测桩12

3、观测频率12

过渡段施工工艺总结

一、工程概况

兰新铁路甘青段LXS-10综合工区,DK516+741.35~DK518+688.73路基长1943.6m,前接寺儿沟特大桥后于临泽特大桥相连接,DK517+307和DK517+658分别设1-20m箱形桥。

DK516+741.35~DK516+761.35、DK518+667.83~DK518+688.73段为路桥过渡段,纵向坡率1:

3。

DK518+136、DK518+415、DK518+560设路涵过渡段,纵向坡率1:

2。

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5%水泥分层填筑,基床表层以下均以级配碎石+3%水泥分层填筑。

过渡段两侧填料为B组料,由寺儿沟料场供应。

二、技术标准

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3、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甘青段施工图;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设计指南》

5、《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6、《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

7、《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设计指南》

三、过渡段施工

1、施工准备

1.1路涵过渡段施工前先进行涵洞两侧基坑混凝土回填,回填至设计涵底高度。

由测量组对现场原地面进行测量推算填筑坡脚线与包边土填筑宽度,以便控制过渡段基底的标高及平面位置。

用白灰线作标记,用红油漆在涵洞两侧涵身左中右位置分别标示出过渡段分层填筑的压实厚度刻度线及包边土1:

1坡度线来控制填料厚度和每层包边土填筑范围。

刻度线尺寸20厘米。

在靠近涵身两侧压路机不能压实部位采用夯机夯实,此部位分两层夯实,每层厚度为15厘米,其他压路机能够压实的部位分层厚度为30厘米。

1.2机械进场后对过渡段原地面进行平整、碾压处理,挖掘机挖出多余弃土方,小型夯机配合压路机进行原地面静压处理。

1.3DK518+136,为路涵过渡段填筑高度h>3m,平整碾压后进行试验检测,地基系数K30≥60MPa/m,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过渡段填筑。

1.4过渡段级配碎石+3%水泥填料来自于中铁三局兰新铁路甘青段1#级配碎石拌合站,配合比为:

碎石粒径0-5(50%):

5-16(30%):

16-31.5(20%):

水泥3%,运距为13Km,从搅拌生产到运输到施工现场共需35~40分钟。

1.5过渡段填料为B组填料(与基床底层使用同一料源),来自寺儿沟料场,最佳含水量为5.6%,运距为0.8Km,考虑在运输过程中水份损失,拌和时含水量控制6.0%左右,并在运输过程中覆盖。

2、各项检测及控制标准

2.1过渡段级配碎石+3%水泥及B组料填层(包边土)压实标准

项目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压实系数K

级配碎石+3%水泥压实标准

≥150

≥50

≥0.95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B料)

≥40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3%水泥填层及B组料填层的压实质量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

2.2检验数量:

压实系数:

每个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各6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Evd:

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

K30:

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

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处理质量符合下表

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处理h>3m

≥60

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至边缘距离

-0,+50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尺量

2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检测层

抽样检验2点

3

横坡

±

0.5%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

2个断面

坡度尺量

4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

2.5m直尺

量测

5

边坡坡率

(偏陡量)

3%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

6点

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纵向填筑长度

每层抽样检验3点,

左、中、右各1点

纵向填筑坡度

不大于设计值

尺量计算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B料)复查项目及频次

填料类别

试验项目、频次

颗粒级配

液塑限

击实试验

颗粒密度

粗粒土、

碎石土

10000m3

(或土性明显变化)

-

3、施工方法

3.1垫层施工

路涵过渡段垫层施工总厚度50cm,垫层采用水泥卵砾石垫层(P.O425水泥掺量为干质量比5%)压实标准与基床底层相同.

3.2松铺系数

在过渡段施工时,对B料、级配碎石+3%水泥不同料压实成同一厚度时各松铺厚度采用不同松铺系数(B料松铺系数为1.13,级配碎石+3%水泥松铺系数为1.2)。

3.3碾压组合

路基两侧B料包边土与级配碎石+3%(同步碾压)、遍数(静压1遍、弱震4遍、静压1遍)可满足各项压实要求,并能在1小时45分完成施工。

3.4上料、摊铺、整平

在过渡段填筑施工时先进行级配碎石+3%填筑,填筑前测量组精确放样出填筑宽度及与两侧B料搭接位置,进行上料,,松铺厚度根据工艺压实试验以定系数1.2进行施工,级配碎石+3%水泥摊铺同样采用人工找平,填料压实厚度控制在30cm,级配碎石+3%水泥摊铺完成后进行B料包边土摊铺工作,包边土摊铺由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找平控制集料窝产生,松铺系数1.13。

3.5碾压

待B料包边土与级配碎石+3%水泥填筑完成后立即进行碾压施工,碾压机械采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并配合小型机具夯实(压路机不能碾压部位),对包边土、级配碎石+3%水泥同时碾压,碾压顺序为先静压1遍、再弱振4遍、静压1遍。

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压实厚度控制在15cm。

3.6台阶设置

路涵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地段台阶设置为1:

2,每个台阶高为60cm、宽度为3m。

包边土与级配碎石+3%水泥连接采用1:

1横坡,每个台阶高60cm、宽度为60cm。

3.7过渡段填筑分层

DK518+136路涵过渡段表层以下级配碎石+3%水泥填筑总厚度为5m,从基底开始以每层30cm压实厚度填筑16层,最上面1层压实厚度为20cm,共填17层。

DK516+741.35~DK516+761.35路桥过渡段表层以下级配碎石+3%水泥填筑总厚度为6.8m,从基底开始以每层30cm压实厚度填筑共22层,最上面1层压实厚度为20cm,共填筑23层。

3.8报检验收

过渡段在每层施工完成并在各项试验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9过渡段沉降观测

过渡段施工前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各项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工作,并做好防护,由专人定期进行观测。

3.10养护

级配碎石+3%水泥从拌合完成至填筑压实不得大于4小时,每层填筑施工完成后如不能及时进行下层级配碎石+3%水泥填筑,需对填筑完成部分进行土工布洒水覆盖养生。

3.11防排水

施工前做好相应临时排水工作疏通台背两侧排水沟,雨水天气及时排水、对未完成部分进行覆盖,避免对过渡段、填料造成浸泡。

4、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4.1横向结构物(涵洞)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设台阶方式连接。

4.2在过渡段填筑施工时先进行级配碎石+3%水泥填筑,完成后再进行B料包边土填筑,施工过程需衔接紧密,以便减少级配碎石+3%水泥整体施工时间,保证从拌和到填筑完成的整过程在2小时内完成。

4.3夏季施工,环境温度较高,为了防止水份损失太大,将级配碎石+3%水泥的含水量控制在出场含水量6%左右,并在运输过程中采用浸水土工布覆盖。

4.4如果下一层填料不能及时填筑时,已填筑施工完成配碎石+3%水泥应进行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4.5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内燃打夯机夯实。

4.6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纵横向排水坡。

4.7沉降观测设施的及时保护,在沉降板的周围设置保护架,插彩旗等防护措施。

施工流程框图

施工准备(张春涛、徐鹏)

测量(尹小平)

桥台(横向结构物)基坑回填(张春涛、徐鹏)

填挖交界挖台阶(张春涛、徐鹏)

基底处理(张春涛、徐鹏)

检验签证(李冰)

埋设地基沉降

观测设备(田源)

相邻路堤及锥

体填料运输(杨志)

掺水泥级配碎石运输(杨志)

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压实(张春涛、徐鹏)

下道工序

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仪器配备表

机械/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挖掘机

卡特320B

2010年5月10日

自卸汽车

8t

2010年5月15日

压路机

20t

推土机

165

平地机

PY180

2010年5月20日

6

装载机

50L

7

稳定土拌合站

WCBD600B

8

内燃式打夯机

BS52Y

9

莱卡全站仪

Tc802

2010年5月30日

10

Trimble

电子水准仪

DINI03

6、过渡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

职务

姓名

工作范围

施工负责人

李杰

工区队长

技术负责人

武艳华

工区技术主任

现场负责人

李志才

工区副队长

材料负责人

董延

材料购进

试验负责人

李冰

工程试验

安质负责人

王德成

工程质量安全

现场技术人员

徐鹏

施工技术管理

现场施工员

张春涛

现场施工安排

测量负责人

尹小平

高程、平面控制

沉降观测负责人

田源

沉降观测桩埋设、观测、数据整理

四、过渡段施工结论

1、过渡段级配碎石+3%及两侧B组填料填筑

在过渡段填筑施工时先填筑级配碎石+3%水泥,摊平、静压后再进行B料包边土填筑,施工衔接需紧密,缩短级配碎石+3%水泥整体施工时间,保证从拌和到填筑完成可以在2小时内完成。

2、松铺厚度

根据压实机械的施工情况,级配碎石+3%水泥最大松铺厚度控制在32cm~37cm,压实厚度可以控制在26cm~30cm,两侧B组填料填筑最大松铺控制在33cm~36cm,压实厚度可以控制在26cm~30cm。

3、碾压

英格索兰振动压路机碾压6遍,碾压组合方式:

先静压1遍+弱振4遍+静压1遍。

辗压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轮迹重叠1/2,速度控制在3.0km/h,辗压时均匀,无漏压、无死角、无明显轮迹。

过渡段靠近建筑物边缘及沉降元器件周围,采用小型夯机按压实厚度15cm分两层压实,能满足压实要求。

4、雨季防排水

路基在雨季施工时,应缩短作业循环的时间。

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工作,修筑排水沟,按照设计侧沟位置人工开槽0.3m深0.4m宽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内壁应进行砂浆抹面,防止雨水浸泡路基本体。

5、过渡段级配碎石+3%水泥松铺系数

点号

松铺厚度cm

压实厚度cm

松铺系数cm

35

28.8

1.215

33

28.93

1.141

36

29.91

1.204

34

27.4

1.241

37

30.7

1.205

32

27.5

1.164

28.46

1.265

26.9

1.227

平均值

(8个松铺系数之和)/8=1.20

由以上数据得出级配碎石+3%水泥松铺系数为1.2。

6、各项实验检测结果对照

过渡段级配碎石+3%水泥

层数

弱振次数

压实系数K(≥0.95)

地基系数K30(≥150Mpa/m)

最大值

最小值

总平均值

(%)

(Mpa/m)

第1层

弱振4遍

0.97

0.95

0.96

 188.00

168.00 

178.00 

第2层

0.99

0.95

184.00

167.00

172.25

第3层

0.97

0.98

172.00

169.00

170.50

第4层

0.98

0.96

0.97

188.00

170.00

180.25

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

(Mpa)

197.40

116.00

163.67

202.70

105.60

173.70

187.50

161.90

168.48

108.20

70.50

87.17

过渡段两侧B组填料

压实系数K30(≥150)

0.95

185.00

174.00

177.00

0.99

173.00

180.75

163.00

168.25

动态变形模量Evd(≥40Mpa)

69.70

47.10

55.03

61.10

40.20

45.88

52.10

45.60

47.85

62.20

50.80

56.95

根据上述试验数据可以按此流程进行过渡段施工。

五、过渡段沉降观测

1、沉降板

1.1DK516+749.85、DK516+759、DK518+133、DK518+139断面沉降板处于过渡段内,埋设位置均为路基中心。

在过渡段基底处理完成后,埋入沉降板。

1.2沉降板在过渡段基坑回填完毕时埋设,埋设时套上保护套管。

上口加盖封住管口。

沉降板安放应与地面垂直。

1.3随着路基填筑施工应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

每次接长高度以l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1.4前期施工中沉降测杆出现过被土方机械损坏现象,建议将PVC保护套管变为镀锌钢管。

2、路基面沉降监测桩

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埋设,埋置深度0.55cm。

3、观测频率

在路堤填筑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各种原因暂时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观测一次,以后每3天观测一次。

施工完成后,前15天内每3天观测一次,第15~30天每周观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一次,以后每月一次。

沉降变形观测标准为小于10mm/天、坡脚位移不大于5mm/d,双控,填筑过程中加强观测,若沉降量超出标准值,应停止填土施工,待稳定后再继续填土,必要时采取卸载措施。

铺轨前应对过渡段工后沉降进行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