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4520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教学设计0Word格式.docx

②从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新内容,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合理的,值得弘扬;

③通过对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难点:

评价汉武帝

【导课】

引用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雪》其中一段,让学生找出中国古代五大杰出封建帝王: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毛泽东在这首词中把汉武帝同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并称为中国古代五大杰出的封建帝王,为什么毛泽东会对汉武帝有如此高的评价呢,源于他对中国古代历史杰出的贡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汉代,走进汉武帝·

·

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过程】

什么是大一统?

“大一统”就是中央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局面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篇——“推恩令”的实施

根据图表

1.分析西汉初期中央政府面临的问题:

◎诸侯王势力庞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为什么?

源于西汉初期的封国制(汉初,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

介绍一下“嫡长子”的概念:

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在西汉初期,皇帝曾经采取过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的措施,但并没有取得实际性的效果,并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chá

ocuò

]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史称“七国之乱”。

虽然后来汉景帝派大军平定了“七国之乱”,但诸侯王势力庞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中央集权存在严重威胁,那么,汉武帝是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

2.“推恩令”的实施

主要内容: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除嫡长子以外,其他的诸侯子弟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和人口,从而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作用:

汉武帝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解决了王国问题,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诸侯国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汉武帝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吗?

同学们请看教材,汉初还存在什么问题?

◎地方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

为此汉武帝建立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刺史制度

3.刺史制度

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刺史的官品很低,但是权利较大,并直接对皇帝负责。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皇权。

归纳:

二、思想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削弱了诸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使他们在实力上不再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那么是不是就此能使人们在思想上服从于中央、听从于皇帝呢?

(没有)

通过一则小故事,学生表演对话,让学生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小故事:

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

  董仲舒:

陛下,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臣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武帝:

爱卿所说甚是有理,那就依爱卿所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样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受武帝赏识,在全国迅速展开。

  从此,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汉武帝在思想上是怎样实现大一统的呢?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何?

西汉初期,诸子百家比较思想活跃,不利于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发展。

目的?

汉武帝为了实现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1)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有利于加强皇权

(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诗》《书》《礼》《易》《春秋》:

五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

影响如何?

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但其中也有很多优秀、合理的传统文化,如:

“仁”、“义”、“礼”、“智”“信"

 

等,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并弘扬光大)

3、经济篇

前面我们说了汉武帝政治和思想上的措施,他在经济上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汉初的经济形势:

私人可以铸币

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

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

盐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重要的生活资料,而铁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制造农具和兵器的基本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这些重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却不受国家的控制,而是掌握在地方富商大贾手里,地方豪强控制着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又是怎么做的呢?

1、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此后圆形方孔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主要样式

2、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有利于抑制商人牟取暴利,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稳定经济形势。

通过表格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看,一目了然,让学生对比了解。

汉初的经济形势

汉武帝加强经济控制的措施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这些措施会带来什么影响?

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上的富商大贾,削弱了他们的经济实力,从而有利于巩固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经济层面的大一统。

4、军事篇

汉武帝除了在政治、思想、经济三个方面巩固大一统外,在军事上还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使西北边疆得以安定。

影响:

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统治,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并开启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使中华民族开始以“汉人”的称谓走向世界。

(作为一名中国人,“汉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

评价汉武帝:

他从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大一统”,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对世界影响非常深远,使中华民族开始以“汉人”的称谓走向世界;

因此,毛泽东把他列为中国古代五大杰出帝王之一,他是当之无愧的。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汉武帝的开拓创新精神)

【小结】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秦始皇的统一、汉高祖的“无为而治”和“文景之治”以后,汉武帝通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第一次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华民族进行了立体式的塑造,不仅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还使西汉王朝发展至极盛,并开启了中华民族以“汉人”和“汉族”的称谓开始走向世界。

而今,饱经沧桑的华夏民族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崛起,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作为青少年,同学们一定要发愤图强、奋发有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板书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政治篇——颁布“推恩令”

建立刺史制度

思想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篇——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专卖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军事篇——北击匈奴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课,从课前到课堂,学生在不断地动口,动脑,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教学时间不容易控制,教学内容还需要更加精练,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还需要更加优化等等。

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得到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