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50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18.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5页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5页
亲,该文档总共1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2).docx

*总部大厦项目BIM应用技术

咨询服务项目

投标文件

技术部分

项目名称:

*总部大厦项目BIM应用技术咨询服务

投标人: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

(签字或盖章)

日期:

20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BIM技术应用总体实施方案 1

一、项目概述 1

二、本项目整体工作计划方案 4

三、单专业工作计划方案 31

第二部分BIM技术应用实施标准 34

一、《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35

二、《BIM通用建模标准》 39

三、《BIM阶段交付规范》 41

四、《BIM文件协同设置标准》 43

五、项目执行的其他标准规范 45

第三部分设计阶段BIM实施指南 46

一、建筑结构专业模型建立及设计协调 46

二、机电设备专业模型建立及设计协调 50

三、幕墙模型建立及外立面设计协调 54

四、多专业综合模型建立与设计协调 56

五、出具多专业综合协调成果图纸 73

第四部分施工阶段BIM实施指南 76

一、施工阶段总体实施流程 76

二、施工阶段实施内容 78

第五部分BIM技术应用协同工作平台的搭建 94

第六部分工程信息和数据管理方案以及管理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 108

一、定义工程信息 108

二、数据管理 111

三、信息建设 112

四、管理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 113

第七部分BIM应用和协同管理环境以及相应的软、硬件配置方案 117

一、BIM应用和协同管理环境要求 117

二、BIM应用的软件配置方案 117

三、BIM应用的硬件配置方案 118

第八部分BIM技术应用成果交付及验收 120

第九部分本项目BIM技术应用培训方案 122

一、培训目标 122

二、培训内容 122

三、培训计划 123

第十部分其他资料 127

一、BIM实施项目主要风险识别 127

二、质量保障措施 129

三、项目进度保障措施 132

第一部分BIM技术应用总体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总部大厦项目,项目位于*路以西*以北之地块。

地块东侧为****,另有建成的新开村村民安置小区,建筑为6层住宅楼;地块南侧为中石化三级加油站;地块北侧为****,为高层住宅小区。

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16373.65㎡,被规划的****划分为南北两个地块。

南北地块各布置一栋商业、商务楼。

北地块S1净用地面积13973.56㎡,总面积134491.1(含地下室),南地块S2净用地面积为2400.09㎡,总建筑面积16262㎡(含地下室),为补偿村民返还物业。

项目用地竖向高差很大,东低西高,北低南高,东西道路高差5米,南北高差约4米,竖向设计复杂。

(二)项目总体目标

通过应用建筑工程信息模型(以下简称BIM)技术,解决设计图纸问题,解决工地现场实际问题,实现施工阶段减少现场签证和变更,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节约工程造价等目标。

并为业主提供基于BIM的项目施工文件管理,将竣工资料及相关设备资料录入建筑信息模型,以方便后续物业的维护管理。

基于BIM协同工作要求进行BIM共享环境的建设,实现企业项目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支持扩展与企业信息化提供资源的整合、信息的共享以及业务的协同。

建立支撑工程信息共享的BIM信息交换接口,实现BIM模型的导入、系统内模型数据的整合、模型及信息的导出、模型与信息的交互浏览、全过程模型动态更新等。

分阶段达成以下管理目标:

(1)设计阶段:

通过碰撞检测,深化设计,完善施工图纸,减少图纸的错、漏、碰、缺,为施工阶段提供完善的施工图纸,减少返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2)施工阶段:

在建造全过程中对深化设计、施工工艺、工程进度、施工组织及协调配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3)竣工阶段:

建立完善的竣工模型(满足交付结算的基本要求,为大楼的装饰设计、智能化设计及运维提供全面详细的基础模型和数据库)。

(三)基本要求

(1)本项目BIM技术成果业主所有,未经业主同意,中标人严禁擅自将本项目中任何阶段BIM模型及相关成果应用于论文发表等类似事项。

(2)制定本项目BIM技术应用标准且业主有权进行统一管理,明确BIM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及职责。

(3)建立BIM技术应用协同工作环境,实现BIM技术应用过程中参与各方协同工作和管理。

(4)中标人应向招标人无条件开放与服务项目相关联的BIM应用软件的全部权限,其他关联协作单位应根据其服务的需求开放相应权限。

(5)提供BIM模型应用所需的查看浏览、编辑工具、开发包、SDK和二次开发平台,并解决版权问题,无使用期限限制问题,授权数目、功能模块、授权地点限制。

(6)BIM模型交付各阶段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编号为GB/T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及满足委托方编制的《***总部大厦BIM应用需求》的要求

(四)我方承诺:

(1)本项目BIM技术成果业主所有,未经业主同意,严禁擅自将本项目中任何阶段BIM模型及相关成果应用于论文发表等类似事项。

(2)根据招标人要求,制定本项目BIM技术应用标准且业主有权进行统一管理,明确BIM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及职责。

(3)建立BIM技术应用协同工作环境,实现BIM技术应用过程中参与各方协同工作和管理。

(4)中标后向招标人无条件开放与服务项目相关联的BIM应用软件的全部权限,其他关联协作单位应根据其服务的需求开放相应权限。

(5)向招标人提供BIM模型应用所需的查看浏览、编辑工具、开发包、SDK和二次开发平台,并解决版权问题,无使用期限限制问题,授权数目、功能模块、授权地点限制。

(6)BIM模型交付各阶段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编号为GB/T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及满足委托方编制的《***总部大厦BIM应用需求》的要求

二、本项目整体工作计划方案

本节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范围、项目总体应用流程、不同阶段应用点的交付成果及要求、数据内容等。

(一)项目实施范围

本项目实施范围包括但不限于**8总部大厦应用BIM技术服务(含培训);制定项目BIM技术应用实施标准等。

(二)项目应用总体流程

本项目拟分为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实施阶段实施。

为保证各阶段工作顺利进行,参照我公司多个项目BIM实施经验,从管理活动、质量控制活动等方面对本项目BIM实施方案进行干预,特制定项目应用总体流程,流程图如下:

项目应用总体流程图

接上页

(三)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及各阶段应用点交付成果

本项目BIM技术应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建筑结构模型建立及设计协调、机电设备模型建立与设计协调、幕墙模型建立与协调、重点部位装修模型建立及设计协调、多系统综合与协调、出具多系统综合协调成果图纸、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进度筹划管理、结算审计配合、工程变更的复核、竣工暨运维BIM模型的建立与移交、BIM技术相关培训及成果申报、BIM技术应用标准与流程制定、BIM技术协同工作平台等工作内容。

(1)建筑结构模型建立及设计协调

根据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纸和资料,建立本项目建筑、结构(含钢结构)的BIM模型。

对建模过程中发现由设计导致的违规、不合理等问题提交具有指导意义的建模检查报告,配合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并及时同步更新相应BIM模型。

建筑、结构模型应至少包含建筑、结构图纸中所表达的所有信息,并注意结构预留预埋的复核。

建筑结构BIM模型应提交与设计施工图纸一致的BIM模型。

(2)机电专业模型建立及设计协调

根据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纸和资料,结合提供的应用于本项目的各类机电设备系统设计信息、产品参数,分专业进行机电设备系统BIM模型建立,并进行相关设计协调,包括但不限于竖井/管道间布置与净空要求的检查、机房空间布局的验证和优化、设备通道检查、综合管线优化等。

机电专业BIM模型应提交与设计施工图纸一致的BIM模型。

(3)幕墙模型建立及外立面设计协调

根据幕墙设计(施工)单位提交的幕墙深化设计图纸和资料,建立本项目幕墙专业整体BIM模型和局部节点详细模型,并与土建、机电、钢结构等专业进行设计协调,幕墙专业BIM模型应提交与设计施工图纸一致的BIM模型。

(4)多专业综合与协调

综合建筑结构模型、机电设备模型、装修模型和幕墙模型,建立集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幕墙等多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BIM模型,进行设计“错、漏、碰、缺”综合性检查,开展建筑净空检查和可利用空间优化、多专业碰撞检查、无障碍通道检查、建筑面积动态跟踪与统计、环境漫游等应用,出具相关检查报告并配合设计单位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建立无设计“错、漏、碰、缺”的专业完整的综合性BIM模型。

(5)出具多专业综合协调成果图纸

根据多系统综合协调成果,在机电施工之前、装修施工之前,按业主要求出具包括且不限于如下的相关成果图纸,如单专业BIM图纸、土建留洞BIM图纸、综合管线BIM图纸等。

(6)施工三维动态工程筹划

(6.1)制作施工时序演示动画,出具难点区域二维及三维辅助图纸,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进行直观的三维实时漫游功能,满足手持终端移动设备根据需要简单地运用行走、巡视、旋转、缩放等功能模拟置身于建设项目的任何一个角落实时查看设备、管线安装布置方式的要求,帮助施工人员更深层次地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案要求。

(6.2)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已BIM模型为基础进行工程进度模拟,动态展示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度信息,完成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对比模拟(根据工程管理排定更新周期)。

(7)工程算量

(7.1)基于各阶段的预设BIM模型,可按需实时输出土建、机电专业等预计的材料、工程量清单,配合各阶段计量需要,进行动态投资控制,指导重大设计变更或工程预算、结算工作。

(7.2)在本项目结算阶段,根据业主要求派专人配合造价咨询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进行结算审计。

(7.3)对整个建设阶段由BIM模型经碰撞检查和指导施工等技术性应用所带来的减少变更、避免返工等数据信息逐项进行统计,分析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并提交分析报告。

(8)竣工模型归档

(8.1)稳定设计、施工阶段的BIM模型成果,根据各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竣工资料,融入建设过程中涉及BIM实体模型的变更,BIM模型中构件或设备与相关电子文档关联,形成竣工BIM模型电子数据库,基本建立本项目运维BIM数据库,便于资料存档和后期运维管理。

(8.2)竣工BIM模型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建筑信息。

模型名称

设计类信息

施工类信息

竣工BIM模型

1.审查通过的施工图;

2.变更图纸和变更单。

3.各专业、各系统的综合BIM模型及数据库

1.现场核定单;

2.钢材、混凝土等材料检验报告;

3.机电、设备、管线等检测报告;

4.各分项的验收报告;

5.其他施工过程控制相关信息。

6、水电气等设备设施关键信息(生产厂商、质保时效、关键参数、图纸(维护)编号等维护所需信息。

(9)BIM技术应用协同工作平台的搭建

搭建***总部大楼BIM技术应用协同工作平台,并负责对招标人进行培训等相关工作。

应能实现企业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直接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支持扩展与企业信息化提供资源的整合、信息的共享以及业务的协同。

实现存储与更新BIM基础模型及各类应用模型,进行信息集成、模型展示、信息交互、工程协同管理、物资进度管理、4D进度管理等应用,并为后期运维管理预留条件,满足其它运维系统开放性的要求。

平台应保证数据传输、加密安全稳定性,提供权限管理模块。

(10)各阶段基于BIM技术的基本应用需求(包括且不限于):

阶段划分

阶段描述

基本应用

1

设计阶段

本阶段是论证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是对方案进一步深化。

建筑、结构专业模型构建

2

建筑结构平面、立面、剖面检查

3

本项目整体实施标准、各阶段实施方案及移交。

4

主要解决施工中的技术措施、工艺做法、用料等问题,为施工安装、工程预算、设备及构件的安放、制作等提供完整的图纸依据。

机电、系统各专业模型构建

5

冲突检测及三维管线综合

6

竖向、横向净空优化

7

虚拟仿真漫游

8

建筑专业三维施工图

9

工程量

10

施工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立必需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使工程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

深化方案性设计

11

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检查方案

12

施工方案模拟

13

实施工程场地模拟

14

施工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指自现场施工开始至竣工的整个实施过程。

施工工艺模拟

15

虚拟进度和实际进度比对

16

可视化施工指导

17

变更工程量统计

18

施工变更录入

19

竣工模型构建

上述表中内容仅作为BIM应用基本要求,在本次招标项目应用中,投标人已充分考虑由于项目变化导致重新或重复性工作的可能(含加急工作),且包含在合同总价中。

(11)提交服务成果要求:

1)提交建筑、结构信息模型;

2)提交机电设备信息模型;

3)提交装修信息模型;

4)提交幕墙信息模型;

5)提交大小市政管线规划模型;

6)提交机电设计协调报告;

7)提交多系统综合报告;

8)提交施工三维动态工程筹划信息模型及相关交底报告、节点图纸、任务清单;

9)提交信息化工程竣工模型;

10)移交运维信息模型。

根据本项目确定的实施范围,各个阶段的实施内容及交付成果详述如下:

①设计阶段

本阶段是论证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是对方案进一步深化。

主要包括:

拟定设计原则和标准、设计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考虑和研究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装修、导向等各专业设计方案。

协调各专业设计技术矛盾,并确定合理技术经济指标。

实施内容包括:

l建筑、结构专业模型构建

l建筑结构平面、立面、剖面检查

l机电、系统各专业模型构建

l冲突检测及三维管线综合

l竖向、横向净空优化

l虚拟仿真漫游

本阶段BIM设计交付成品及文件格式如下:

l项目范围内系统综合模型(NWD或NWF格式)

l施工图纸问题报告(PDF格式)

l碰撞检查报告(PDF格式)

lBIM管线综合优化报告(PDF格式)

l竖向、横向净空优化报告(PDF格式)

l项目范围内的管线综合图纸(PDF格式)

l指定路径的模型漫游文件(AVI格式)

②施工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立必需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使工程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

其具体工作通常包括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以及施工的场外准备等。

实施内容包括:

l深化方案性设计

l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检查方案

l施工方案模拟

l构件预制模型

l工程筹划模拟

l实施工程场地模拟

l灾害应急模拟(施工)

本阶段BIM设计交付成品及文件格式如下:

l深化施工模型(NWD和DOC格式)

l管线综合施工安装优化模型(NWD或DWF格式)

l现场施工安装局部和变更优化模型(NWD或DWF、PDF格式)

③施工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指自现场施工开始至竣工的整个实施过程。

其中,项目的成本、进度和质量安全是施工过程的中心任务,其目标是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安装任务,以达到验收、交付的要求。

实施内容包括:

l设备与材料管理

l质量与安全管理

l施工变更录入

l竣工模型构建

l施工现场关键生产安全控制分析

本阶段BIM设计交付成品及文件格式如下:

l进度控制模型(NWD或DWF格式)

l施工变更模型(NWD或DWF格式)

l施工现场关键生产安全控制分析报告(DOC格式)

lBIM辅助项目管理工作报告(DOC格式)

l项目竣工模型(NWD或DWF格式)

(四)各阶段成果模型深度和数据内容说明

①各阶段成果模型深度

模型的细致程度,英文称作LevelofDetails,也叫作LevelofDevelopment。

描述了一个BIM模型构件单元从最低级的近似概念化的程度发展到最高级的演示级精度的步骤。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为了规范BIM参与各方及项目各阶段的界限,在其2008年的文档E202中定义了LOD的概念。

这些定义可以根据模型的具体用途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LOD的定义可以用于两种途径:

确定模型阶段输出结果(PhaseOutcomes)以及分配建模任务(TaskAssignments)。

模型阶段输出结果(PhaseOutcomes)

随着设计的进行,不同的模型构件单元会以不同的速度从一个LOD等级提升到下一个。

例如,在传统的项目设计中,大多数的构件单元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完成时需要达到LOD300的等级,同时在施工阶段中的深化施工图设计阶段大多数构件单元会达到LOD400的等级。

但是有一些单元,例如墙面粉刷,永远不会超过LOD100的层次。

即粉刷层实际上是不需要建模的,它的造价以及其他属性都附着于相应的墙体中。

任务分配(TaskAssignments)

在三维表现之外,一个BIM模型构件单元能包含非常大量的信息,这个信息可能是多方来提供。

例如,一面三维的墙体或许是建筑师创建的,但是总承包方要提供造价信息,暖通空调工程师要提供U值和保温层信息,一个隔声承包商要提供隔声值的信息,等等。

为了解决信息输入多样性的问题,美国建筑师协会文件委员会提出了“模型单元作者”(MCA)的概念,该作者需要负责创建三维构件单元,但是并不一定需要为该构件单元添加其他非本专业的信息。

在一个传统项目流程中,模型单元作者(MCA)的分配极有可能是和设计阶段一致的–设计团队会一直将建模进行到施工图设计阶段,而分包商和供应商将会完成需要的深化施工图设计建模工作。

然而,在一个综合项目交付(IPD)的项目中,任务分配的原则是“交给最好的人”,因此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进度点会发生任务的切换。

例如,一个暖通空调的分包商可能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将作为模型单元作者来负责管道方面的工作。

LOD被定义为5个等级,从概念设计到竣工设计,已经足够来定义整个模型过程。

但是,为了给未来可能会插入等级预留空间,定义LOD为100到500。

具体的等级如下:

模型的细致程度,定义如下:

100.Conceptual概念化

200.Approximategeometry近似构件(方案及扩初)

300.Precisegeometry精确构件(施工图及深化施工图)

400.Fabrication加工

500.As-built竣工

LOD100–等同于概念设计,此阶段的模型通常为表现建筑整体类型分析的建筑体量,分析包括体积,建筑朝向,每平方造价等等。

LOD200–等同于方案设计或扩初设计,此阶段的模型包含普遍性系统包括大致的数量,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方向。

LOD200模型通常用于系统分析以及一般性表现目的。

LOD300–模型单元等同于传统施工图和深化施工图层次。

此模型已经能很

好地用于成本估算以及施工协调包括碰撞检查,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可视化。

LOD300模型应当包括业主在BIM提交标准里规定的构件属性和参数等信息。

LOD400–此阶段的模型被认为可以用于模型单元的加工和安装。

此模型更多的被专门的承包商和制造商用于加工和制造项目的构件包括水电暖系统。

LOD500–最终阶段的模型表现的项目竣工的情形。

模型将作为中心数据库整合到建筑运营和维护系统中去。

LOD500模型将包含业主BIM提交说明里制定的完整的构件参数和属性。

在BIM实际应用中,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以及项目的具体目的来确定LOD的等级,根据不同等级所概括的模型精度要求来确定建模精度。

可以说,LOD在做到了让BIM应用有据可循。

各专业BIM模型构件设计详细等级规划详见BIM模型构件设计详细等级表,相关主要示例图片见下文。

BIM模型构件设计详细等级表

专业

系统构件

设计阶段模型

施工准备及施工实施阶段模型

竣工模型

LOD100

LOD200

LOD300

LOD400

LOD500

LOD100

LOD200

LOD300

LOD400

LOD500

LOD100

LOD200

LOD300

LOD400

LOD500

建筑结构

承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墙体

-

-

-

-

-

-

-

-

-

-

-

-

屋面

-

-

-

-

-

-

-

-

-

-

-

-

吊顶

-

-

-

-

-

-

-

-

-

-

-

-

楼板

-

-

-

-

-

-

-

-

-

-

-

-

门窗

-

-

-

-

-

-

-

-

-

-

-

-

楼梯、电梯

-

-

-

-

-

-

-

-

-

-

-

-

幕墙系统

-

-

-

-

-

-

-

-

-

-

-

-

外装饰

-

-

-

-

-

-

-

-

-

-

-

-

内装饰

-

-

-

-

-

-

-

-

-

-

-

-

暖通

设备

-

-

-

-

-

-

-

-

-

-

-

-

末端装置

-

-

-

-

-

-

-

-

-

-

-

-

主干管路(配件)

-

-

-

-

-

-

-

-

-

-

-

-

分支管路(配件)

-

-

-

-

-

-

-

-

-

-

-

-

主要附件

-

-

-

-

-

-

-

-

-

-

-

-

保温层及护壳

-

-

-

-

-

-

-

-

-

-

-

-

给排水

设备

-

-

-

-

-

-

-

-

-

-

-

-

末端装置

-

-

-

-

-

-

-

-

-

-

-

-

主干管路(配件)

-

-

-

-

-

-

-

-

-

-

-

-

分支管路(配件)

-

-

-

-

-

-

-

-

-

-

-

-

主要附件

-

-

-

-

-

-

-

-

-

-

-

-

保温层及护壳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