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44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学年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高邮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期中试卷(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笔直接书写在答题纸上的规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荀子曰:

“(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

”韩非子曰:

“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

”两者都强调

A.人臣要效忠君主B.人臣对君主可以抗命

C.君主要以礼待臣D.人臣对君主绝对服从

2.清华大学教授刘桂生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

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

他认为汉代

A.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B.中央的权威遭到严重挑战

C.包容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D.百家争鸣具有强大生命力

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

“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的形而上的思路未能探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

”为此,儒学家提出

A.君权神授   B.三纲五常 C.理生万物 D.经世致用

4.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

“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

5.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

就创作而言,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媲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

这里的“它”应是指

A.宋词B.元曲C.明清小说D.京剧

6.学者李喜所认为,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

该书最有可能的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

7.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一文,指出:

“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标者何?

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由此可见严复主张

A.倡导富国强兵B.重视学习西学C.突出中西差异D.关注民众启蒙

8.民国成立之前,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纪上半期,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

如《红色娘子军》里的女战士不完全是被南霸天逼出来的,她们出走往往是受不了丈夫、公婆的压迫。

材料反映的史实表明

A.封建礼教的影响深远B.辛亥革命使女性摆脱对家庭的依附

C.影视剧固化大众认知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9.“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

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

”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A.主张维新变法B.坚持三民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

10.孙中山说:

“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

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

”这说明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推翻清朝B.实现共和C.防止内战D.平均地权

11.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

“共产主义者在现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

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

”毛泽东的该主张

A.回归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B.利于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C.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2.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

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邓小平的看法旨在

A.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3.学者陈国刚问道:

“为什么以民主著称的雅典会将苏格拉底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判处死刑?

换句话说,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于民主的审判?

”最能回答他的疑问的是

A.苏格拉底的理性思想威胁了民主制B.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程序混乱违法

C.雅典直接民主带来偏激的暴民政治D.苏格拉底坚持以死亡唤醒城邦民众

14.研读欣赏右侧马丁·路德肖像画。

该画创作于1521年,与画家先前的画作

相比,画中路德的姿态从正面变成了侧面,发型不再是典型的僧侣头,而是

戴起了一顶博士帽。

该肖像画佐证了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宗教改革揭开序幕

C.浪漫主义美术出现D.路德思想走向民众

15.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给处于黑暗统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

这次思想解放运动

A.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B.设计出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

C.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16.1693年,牛顿说:

“写作《原理》的目的,是向思索着的人们灌输上帝存在的信仰。

科学的价值,一则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一则是论证上帝的存在,维护对上帝的信仰。

”这意味着牛顿的思想

A.巩固了基督教信仰的统治地位B.是宗教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统一

C.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D.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17.1919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辞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

”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相对论

A.成功地解释物理学中光电效应现象B.使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巨大进步

C.实现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概括D.改变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角度和方式

18.“它能远距离传输,还能选择利用水力、燃料等多种资源生产,成本低廉。

同时,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还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

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

”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率先应用于新兴棉纺织业B.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C.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D.推动电力工业的建立发展

19.2018年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

金庸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

者。

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在于,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

世界文学史上与其风格类似的是

ABCD

20.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受动而直通的频道,不

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尽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

该材料表明电视

A.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B.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C.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D.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请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1.(17分)“新民本思想”是明清之际形成的一种政治理念和社会思潮,是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形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旧民本是时代呼唤君主集权政治的产物,新民本则是在时代试图解构君主专制制度之际应运而生的。

所以旧民本中包含着浓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则包含着强烈的限君意识。

如果说,“一盘散沙”式的小农社会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君主集权来实行国家权力的整合,那么,手工商业时代到来之际那只“看不见的手”便开始排斥君主专制制度。

新民本思想家在罪君和限君的同时,却无法摆脱旧的传统思想的羁绊,最终选择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顺利驶向近代民主的广阔海域。

--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材料二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约束君主权力。

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

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

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

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

“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

--摘编自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旧民本”思想的主要主张。

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旧民本思想与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差异。

(7分)

 

(2)据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约束君主权力的主要措施。

(3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民本思想”。

(7分)

 

22.(13分)启蒙运动之后,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渐次被划分成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部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自18世纪各门类科学确立以来,科学的实证、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启蒙自由、怀疑批判精神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启蒙运动在反封建、反教会方面较文艺复兴更加明确和彻底,沉重打击了教会和专制政治。

科学的进步通过广大公民的个人启蒙促进了社会进步。

启蒙思想高扬人的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为启蒙运动时代科学的繁荣开辟了道路。

19世纪被称为“科学时代”,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

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广泛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使人们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还导致发展演化的世界观形成,并深刻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科学基础,阐释启蒙运动较文艺复兴“明确和彻底”的含义。

(4分)

 

(2)据材料并结合18、19世纪世界史相关知识,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问题写一篇小论文。

(9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

 

23.(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

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

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

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

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6分)

 

24.(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术界在论及“孙中山让位”、“拿破仑称帝”等问题时,看法、评价是有分歧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问题,有学者认为这是“时代的选择”和“阶级的选择”。

辛亥革命后,立宪派和革命派相互融合,两派之间的壁垒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的支持力量。

袁氏不同于一般的封建官僚,他是从政治上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官僚代表,在直隶、北洋任上,积极推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路线和政策,塑造了“锐意革新”的“一代强人”的社会形象,因此为中外所推崇,形成“非袁不可”的心理。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使资产阶级普遍“难以忍受”,而导致被“遗弃”。

——《孙中山“让位”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 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

……因此,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

……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

(3分)

 

(2)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看待拿破仑称帝的?

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称帝的结果及影响的角度论证作者的观点。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分)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甘地作为亚洲觉醒的先驱,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年3月12日,甘地及其弟子向240英里之外的海滨丹迪村落进发,以“显示其独特风格”的食盐长征,开始了国民不服从运动。

接着,抵制洋布与禁酒的运动、抵制法庭和公立学校、放弃公职的不合作浪潮,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斗争进入白热化,全印风起云涌的反抗震惊了英国。

到1934年10月,国大党宣告停止国民不服从运动。

——摘编自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二 如果说甘地的思想体系是独特的,那么,他的经济思想就是这个独特体系中最为独特的部分。

他揭露了资本主义城市的罪恶,大机器生产对工人的危害。

甘地以恢复手工纺织为中心所组成的经济模式,既有空想社会主义成分,又有向后看的倾向。

他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论,在南非和印度倡导了独特的反帝斗争形式。

在二十多年中,此起彼伏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和工农群众的暴力斗争组成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强大合力.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思想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说明甘地“独特风格”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不服从运动”取得的政治成果。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经济思想的独特之处。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甘地领导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显著特点。

(6分)

 

高二期中试卷(历史)参考答案2019.0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D

B

D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D

B

B

D

D

B

C

二.非选择题:

21.(17分)答案要点

(1)思想主张:

孔子“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3分)

主要差异:

内容主旨不同:

前者包含尊君(呼唤君主集权)思想;

后者包含限君(解构君主专制)意识。

(2分)

产生背景不同:

前者是小农社会;

后者是是手工商业时代。

(2分)

(2)主要措施:

扩大宰相权力(提高宰相地位);使学校具有治理国家的功能;地方分权。

(3分)

(3)评析:

新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但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2分)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2分)

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近代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声,但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

(2分)

约束君主权力,但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1分)

22.(13分)答案要点

(1)科学基础:

经典力学的发展;18世纪各门类科学的确立。

(2分)

含义:

直接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2分)

(2)

论点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互动

2分

只提“科学文化奠定人文文化的基础”或者“人文文化促进科学文化发展”得1分,错误论点不得分。

论据

科学使人文主义的内容得到加强。

5分

超过时间范围的知识不得分。

每一论据1分,共5分;使用同一层次的论据论证得1分。

启蒙思想推动科学繁荣。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主义诞生。

达尔文进化论把发展演化的思想引入人类社会。

19世纪的文学艺术深受科学发展的影响。

论证

普通论证,并结合2个史实论证的

1分

立论完全错误,字数特别少的给0分

结合3个以上史实论证的,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

2分

23.(10分)答案要点

(1)主要因素:

废除农奴制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农奴不断起义抗争。

(4分)

(2)自由:

获得人身自由;出钱赎买份地。

(2分)

积极影响: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自由劳动力;

推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

推动俄国的政治近代化。

(4分)

24.(10分)答案要点

(1)原因:

资产阶级内部分化;

江浙集团支持袁世凯;

中外推崇袁世凯“强人”形象;

孙中山思想过于超前。

(任答3点得3分)

(2)看待:

拿破仑称帝符合法国民意。

(1分)

论证:

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稳定了法国政治;

发展了资本主义。

(4分)

(3)认识:

杰出人物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规律,才会推动历史发展进程。

(2分)

25.(10分)答案要点

(1)主要表现:

组织“食盐进军”动员民众;

采取不合作、不服从的斗争策略。

(2分)

成果: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迫使英国当局改变殖民策略。

(2分)

(2)独特之处:

批判西方工业文明;

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成分;

恢复手工纺织运动振兴印度。

(3分)

显著特点:

空前的群众性;

长期的连续性;

独特的斗争性。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