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7088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docx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情况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汇总

一、之:

(一)助词

(1)结构助词,的故时有物外之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无丝竹之乱耳;臣以王吏之攻宋

(3)助词,补充音节,无实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

(4)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莲之爱

(二)代词

(1)代人,他(她)(的),他(她)们(的)

借旁近与之;问所从来,具答之

(2)代物。

或以钱币乞之(仲永的诗);昂首观之(蚊子)

(3)代事。

闻之,欣然规往

(4)代我。

君将哀尔生之乎?

(5)指示代词,这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三)动词

去,往,到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多助之至

(四)相当于“以”局促一室之

二、于

(1)在又留蚊于素帐中;战于长勺;相与步于中庭

(2)给勿施于人

(3)比贤于材人远矣;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

(4)被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到饮于河、渭;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6)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7)向胡不见我于王;告之于帝

(8)和,跟,同操比于袁绍

(9)对于不戚戚于贫贱

三、以

(1)用徐喷以烟;以衾拥覆;祭以尉首

(2)把以丛草为林;必以分人

(3)凭,凭借可以为师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何以战

(4)来无从致书以观;嘱予作文以记之

(5)用来盖以诱敌

(6)认为不以疾也

(7)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8)因为扶以数谏故;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连词,相当于“而”卷石底以出

(10)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

(11)以致于以塞忠谏之路也

四、而

(1)连词,表并列蔚然而深秀;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

(2)连词,表承接,有时可翻译为“并且”、“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

(3)连词,表修饰朝而往,暮而归;蹴尔而与之;可计日而待也

(4)连词,表转折,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宋无罪而攻之

五、为

(1)因为项为之强

(2)当作,作为以丛草为林(以……为……:

把……当作……);武陵人捕鱼为业

(3)是知之为知之;项燕为楚将

(4)成为卒之为众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5)做为宫室、器皿、人物

(6)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7)为此愿为市鞍马

(8)向为天下唱

(9)对不足为外人道也

(9)为了不必为己

(10)被山峦为晴雪所洗;士卒多为用者

(11)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2)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

六、其

(1)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苦其心志;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指示代词,这(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以其境过清

(3)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既克,公问其故

(4)自己的蹲其身;并自为其名;以乐其志

(5)难道其真无马邪

(6)其实其真不知马也

(7)大概其恕乎

(8)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如土石何

七、则

(1)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就是此则楼之大观也

(3)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着,国恒亡。

(4)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八、也

(1)表判断环滁皆山也。

(2)表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苛政猛于虎也。

(3)表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表疑问安求其能千里也?

(5)表停顿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言:

(1)一言:

一句话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欲辩已忘言

方:

(1)正方出神

(2)当……时方其远出海门

(3)方圆荆之地方千里

身:

(1)身子,身体蹲其身

(2)亲自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川

自:

(1)从有朋自远方来

(2)如果自非亭午夜分

日:

(1)太阳能目对日

(2)每天吾日三省吾身;主人日再食

(3)天太傅寒雪日集

(4)一天天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信:

(1)真诚,诚实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确实,的确谓为信然

(3)通“伸”,伸欲信大义于天下也

(4)信用信义著于四海;小信未弗

(5)实情必以信

(6)相信忌不自信

时:

(1)时常地学而时习之

(2)当时元方时年七岁

故:

(1)学过的知识,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2)旧、原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所以故人不独亲其亲;故虽有名马;故不错意也

(4)因为是故谋闭而不兴

(5)缘故,原因扶以数谏故

(6)故意广故数言欲亡

是:

(1)代词,这是知也

(2)这样是进亦忧,退亦忧

焉:

(1)语气助词见贤思齐焉;因以为号焉

(2)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代词,相当于“之”复到舅家问焉

(4)怎么,哪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焉”“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夫子何命焉为

(6)在哪里且焉置土石

已:

(1)止,停止死而后已;然志犹未已

(2)已经待君久不至,已去;今南方已定

(2)通“以”自董卓已来

然:

(1)这样,那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公欣然曰

(3)是的,对的吴广以为然

(4)但是然操遂能克绍;然胡不已乎

次:

(1)停泊次北固山下

(2)编次胜、吴广皆次当行

足:

(1)够,足够最爱湖东行不足;以中有足乐者

(2)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始:

(1)才始悟为山市

(2)刚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开始余之游将自此始

市:

(1)集市见山上人烟市肆

(2)买愿为市鞍马

若:

(1)如,像未若柳絮因风起;烨然若神人

(2)不若:

不如,比不上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你若为佣耕

(4)假如,如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因:

(1)凭借,依靠未若柳絮因风起;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2)于是,就因以为号焉;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

(3)顺着、就着罔不因势象形

可:

(1)可以撒盐空中差可拟;不可知其源

(2)大约高可二粟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过:

(1)过了过中不至

(2)到及鲁肃过寻阳

(3)经过属国过居延

(4)过分,太甚以其境过清

(5)错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名词作动词,犯错误人恒过

舍:

(1)(shě)舍弃,放弃便舍船;太丘舍去

(2)(shè)房舍屋舍俨然

去:

(1)离开委而去之;乃记之而去

(2)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引:

(1)拉下车引之;丁壮者引弦而战

(2)称引引喻失义

顾:

(1)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

(2)拜访将军宜枉驾顾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亡:

(1)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

(2)逃跑马无故亡而入胡

(3)灭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国恒亡

(4)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居:

(1)经过居数月

(2)处在某个地方,停留不可久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与:

(1)给借旁近与之

(2)(yù)参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指欣赏)

(3)和似与游者相乐;吾谁与归

(4)(yú)疑问语气助词轻寡人与

书:

(1)写即书诗四句;乃丹书帛曰

(2)信一男附书至

(3)文书上书谏寡人者

就:

(1)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接近、趋向蒙乃始就学;此人可就见

或:

(1)有人或以钱币乞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有时或王命急宣

(3)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余:

(1)我余闻之也久

(2)多余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闻:

(1)听说余闻之也久;今或闻无罪

(2)听见怀旧空吟闻笛赋;闻水声

(3)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1)(chèn)相称不能称前时之闻

(2)(chēng)著称,号称不以千里称也

卒:

(1)最终卒之为众人;卒获有所闻

(1)士兵卒买鱼烹食

且:

(1)尚且且为众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而且,并且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况且且壮士不死即已;且焉置土石

(4)将近年且九十

固:

(1)本来固众人;固以怪之矣

(2)坚持吾义固不杀人

(3)固然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4)固执,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至:

(1)到暮至黑山头

(2)极点寡助之至

耳:

(1)语气词,罢了见往事耳

(2)耳朵闻寡人之耳者

孰:

(1)谁孰若孤

(2)哪一个(孰与:

与……比,哪一个……)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仔细孰视之

及:

(1)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2)如,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更: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会:

(1)适逢,正赶上会宾客大宴;会天大雨

(2)体会、领会每有会意

(3)聚会多会于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4)必然,一定,定将长风破浪会有时;会挽雕弓如满月

绝:

(1)极以为妙绝

(2)断,消失群响毕绝;往来而不绝者

意:

(1)心情宾客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意图,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旨意每有会意

(5)意思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略无慕艳意

(6)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少:

(1)稍微宾客意少舒

(2)(shào)年轻涉少时

间:

(1)(jiàn)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jiàn)间隔遂与外人间隔

(3)中间骈死于槽枥之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4)(jiàn)私自,偷着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5)(jiàn)参与又何间焉

(6)(jiàn)间或、偶然时时而间进

虽:

(1)即使虽人有百手;虽千里不敢易也;虽不能察

(2)虽然虽有千里之能;游人虽未盛

名:

(1)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

(2)著名,有名有仙则名

(3)名字则题名其上

(4)命名名之者谁

止:

(1)通“只”止有剩骨

(2)停止一狼得骨止;羽、飞乃止

前:

(1)上前狼不敢前

(2)前面其一犬坐于前

穷:

(1)穷尽欲穷其林

(2)贫穷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属:

(1)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

(2)类似神情与、黄不属

(3)(zhǔ)连接属引凄异

(4)通“嘱”,嘱托嘱予作文以记之

乃:

(1)竟然乃不知有汉

(2)于是涉乃立为王

(3)才凡三往,乃见

具:

(1)详细具答之

(2)通“俱”,全,皆百废具兴

语:

(1)告诉此中人语云

(2)谈论卒中往往语

道:

(1)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2)政治理想大道之行也

(3)学说益慕圣贤之道

(3)路伐竹取道;道不通

果:

(1)实现未果,寻病终

(2)果然,果真尉果笞广

寻:

(1)不久寻病终

(2)寻找寻向所志

益:

(1)更加香远益清;益慕圣贤之道

(2)益处有所广益

(3)增加至于斟酌损益;曾益其所不能

兴:

(1)起水波不兴

(2)兴起,建立百废具兴

(3)兴旺,兴盛汉室可兴矣

比:

(1)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2)等到比至

(3)比拟,认为和……一样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比较操比于袁绍

类:

(1)像佛印绝类弥勒

(2)事理不可谓知类

(3)种类为与此同类

寂:

(1)平静其人视端容寂

(2)没有声音寂寥无人

盈:

(1)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充满彼竭我盈

修:

(1)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治理,培养讲信修睦

(3)身高邹忌修八尺有余

行:

(1)施行大道之行也;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3)品行性行淑均

归:

(1)女子出嫁男有分,女有归

(2)归依吾谁与归

(3)聚拢,归到一处云归而岩穴暝

(4)返回暮而归;燕然未勒归无计

恶:

(1)(wù)憎恶货恶其弃于地也

(2)(wū)疑问代词,怎么,哪里恶能无纪

作:

(1)兴起盗窃乱贼而不作

(2)写嘱予作文以记之

(3)奋起,有所作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振作一鼓作气

晓:

(1)早晨晓雾将歇

(2)知道,明白晓畅军事

乱:

(1)扰乱无案牍之劳形

(2)无秩序猿鸟乱鸣

一:

(1)全上下一白;在洞庭一湖;而或长烟一空

(2)一片一碧万顷

许:

(1)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上下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处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答应安陵君其许寡人;遂许先帝以驱驰

(4)承认,同意时人莫之许也;杂然相许

食:

(1)吃,吃饭便欣然忘食;食不饱

(2)(sì)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期:

(1)期望期在必醉

(2)约定太丘与友期行

(3)一定的时间期限度已失期

既:

(1)已经既醉而退;既加冠

(2)不久(常“既而”连用)既而儿醒

能:

(1)能力,才能虽有千里之能

(2)能够恶能无纪;然操遂能克绍

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尽:

(1)竭尽食之不能尽其材

(2)完,没有林尽水源;风住尘香花已尽

(3)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临:

(1)面对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2)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到临溪而渔

加:

(1)加上,放上既加冠(戴)

(2)给予大王加惠

(3)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4)虚报弗敢加也

患:

(1)担心,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祸患,灾难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故患有所不辟也

游:

(1)交往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3)游玩,游览似与游者相乐

理:

(1)道理援疑质理

(2)治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再:

(1)二,两次主人日再食;子墨子起,再拜

(2)第二次再而衰

中:

(1),里,心中以中有足乐者

(2)中间中轩敞者为舱

长:

(1)增长,振作暂凭杯酒长精神

(2)高大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3)(zhàng)多余的宋无长木

伐:

(1)砍伐伐竹取道

(2)讨伐,进攻伐无道;齐师伐我

清:

(1)清澈水尤清冽

(2)凄清以其境过清

观: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由此观之

(2)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此则楼之大观也

开:

(1)放晴连月不开

(2)消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国:

(1)国都去国怀乡

(2)国事死国可乎

(3)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国家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景:

(1)日光至若春和景明

(2)景致,景色四时之景不同

金:

(1)金色浮光跃金

(2)量词,先以二十两为一金请献十金

谓:

(1)为,是太守谓谁

(2)对……说,告诉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3)说谓为信然

(4)认为,以为君谓计将安出

(5)叫做,称为不可谓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将:

(1)(jiōng)将要余之游将自此始

(2)(jiòng)带兵上使外将兵

(3)(jiōng)扶,持出郭相扶将

向:

(1)渐进秋天漠漠向昏黑

(2)旧的,原来的寻向所志

令:

(1)使,派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即使,假若藉第令毋斩

(3)命令乃下令;令初下

欲:

(1)想要我欲乘风归去;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愿望从民欲也

下:

(1)向下下见小潭

(2)攻下,攻克蕲下

(3)从高处到低处下视其辙

(4)颁布,下达乃下令;令初下

(5)次序在后的,下等的受下赏

应:

(1)响应杀之以应涉

(2)回答河曲智叟亡以应

使:

(1)让,派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2)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

善:

(1)善于,擅长京中有善口技者

(2)好,好的以大易小,甚善

发:

(1)花开野芳发而幽香

(2)发作怀怒未发

岂:

(1)难道岂直五百里哉

(2)是否将军岂愿见之乎

直:

(1)通“值”,价值玉盘珍羞直万钱

(2)只,仅仅岂直五百里哉

诚:

(1)如果,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项燕;诚如是

(2)确实,的确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真心,诚心帝感其诚

愿:

(1)愿意,乐意愿为市鞍马

(2)意愿但使愿无违

(3)希望愿诸君勿复言

秋:

(1)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秋天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

(1)(sài)边塞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下秋来风景异

(2)(sè)阻塞,堵塞以塞忠谏之路也;惩山北之塞

遗:

(1)遗留以光先帝遗德

(1)(wèi)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举:

(1)发动举大计亦死

(2)推荐,推举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3)被选拔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所以:

(1)……的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吾知所以距子矣

子:

(1)夫子,即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

(2)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愿借子杀之

(3)子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轩:

(1)高中轩敞者为舱;互相轩邈

(2)有篷的车舍其文轩

文:

(1)文章醒能述以文者

(2)彩饰舍其文轩

刺:

(1)用尖利的东西刺专诸之刺王僚也

(2)指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朝:

(1)(zhāo)早晨朝服衣冠

(2)(cháo)朝见皆朝于齐

私:

(1)偏爱私我也;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私情不宜偏私,使外异法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