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7658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docx

幼儿园中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小老鼠和泡泡糖

教学理论依据: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

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实施策略:

1、把握教材,合理改编。

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

但两段乐曲长度略显短促,于是我将A段和B段的音乐做了适当的延长,并在两段乐曲中间增加了一个“掉落”的音效,缓解了从A段乐曲转到B段乐曲时紧张、突兀的感觉,为幼儿随音乐表现小老鼠的音乐形象做了必要的准备。

2、改编童谣,巧妙铺垫。

幼儿对《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经典童谣耳熟能详,教师提取其中主要内容巧妙地将它和A段乐曲的节奏相吻合,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又降低了幼儿学习节奏的难度,对小老鼠走和张望的节奏合拍也做了铺垫。

3、剖析要点,抓住神韵。

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

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4、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为了落实走、看这两个重点动作的合拍,教师采用由慢到快、由说唱童谣到旋律跟进,循序渐进,步步递进地将节奏、乐曲、动作融为一体。

5、游戏中韵律,韵律中游戏。

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

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

隐藏的猫和大松紧带的巧妙运用,更为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增添了重要一笔,也为幼儿保持长久的游戏兴趣埋下了伏笔。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

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

改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并带领幼儿说唱;经改编、剪辑的音乐、音效;松紧带一条。

教学重点:

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教学难点:

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教学过程:

1、说唱童谣,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0︱小老鼠上灯台︱下不来0︱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0︱小老鼠上灯台︱滚下来0︱”,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XXXXXX︱▏ΧΧΧ0▏的节奏。

2、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引导幼儿讨论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还得边走边看,应该怎么看?

看哪里?

小结:

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

(2)带领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

(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整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

3、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

“这是什么声音?

“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

原来小老鼠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讨论:

“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

小结:

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

(3)带领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4、播放完整的乐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5、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6、增加“大花猫”角色,在韵律中玩游戏。

教学理论依据与实施策略:

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正像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认为的那样:

音乐是人的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全面发展的人。

由于儿童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对鲜明、美丽、有声有色和富有动态的歌、舞等最容易感兴趣、最容易理解接受。

因此,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儿童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他们渴望通过模仿学习到技能和本领。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

通过音乐教育,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儿童能真正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着的智慧和人格力量。

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由两段体组成,A段音乐欢快跳跃,B段音乐连贯流畅。

为了使幼儿较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我采用了以下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

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

所以我用小老鼠出去做游戏的情境贯穿始终,让孩子自然融入音乐情境,通过角色更加深刻地体验音乐。

☑二、利用故事帮助理解音乐内容。

为了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我创编了绘本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丰富内容。

☑三、图谱辅助了解音乐结构。

借助形象的图谱,逐步引导幼儿了解乐曲的乐句分割及节奏特点,为学习提炼动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造性游戏引发高潮。

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实践表明:

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

因此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与想象。

最后“猫先生”的加入,把原本比较平淡的游戏迅速推向高潮,使幼儿在紧张、有趣的音乐游戏中充分获得感官的愉悦和个性化的表现。

[NextPage]

活动目标:

1、知道乱扔泡泡糖会污染环境,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左右看以及较形象夸张地拉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故事、音乐、猫头饰

教学重点:

学习小老鼠走、左右看以及较形象夸张地拉泡泡糖的动作。

教学难点:

能够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左右看以及较形象夸张地拉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扮演小老鼠,一起出去做游戏好不好?

(完整音乐)

(小老鼠准备好了吗?

我先出去看看有没有大花猫,你们也看看)

2、展开部分

完整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第一遍

提问:

小老鼠,你们真可爱,听到刚才的音乐了吗?

这么好听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听一听,音乐有什么变化?

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再次欣赏音乐)

(2)观看课件,音乐配故事。

提问:

听完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

在这首你们感觉前面欢快跳跃、后面连贯流畅的音乐里,还有一个好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故事:

森林里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美食节,邀请猫先生参加,小老鼠听到这个好消息也想去,于是悄悄的跟在猫先生后面出发了他们爬上山坡、钻过山洞、游过池塘,来到了草地上。

一不小心踩到一块泡泡糖,泡泡糖可真粘,小老鼠用尽全身力气使劲去拽,把泡泡糖拽的长长的。

泡泡糖一会粘到手上、一会粘到腿上,一会粘到肚子上、胳膊上、屁股上,把小老鼠捆得结结实实,这时,猫发现了它,小老鼠一着急、一使劲挣脱了泡泡糖,叽里咕噜跑回家。

(3)看图谱、理解乐句

A段音乐

①提问:

故事好听吗?

故事里的小老鼠去美食节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总结:

(四幅图一起出示)小老鼠经过了山坡、山洞、池塘、草地这4个地方,它还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呢?

②欣赏课件

指导语:

看小老鼠还能跟音乐有节奏的走走、看看呢?

提问:

小老鼠每走几步就会停下来看看?

我们一起数数看看?

小老鼠每走六步会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

③模仿小老鼠走路的样子

提问:

那你们能不能有节奏的走走看看呢?

我们坐在椅子试试。

④听音乐练习动作

师:

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来表演动作呢?

B段音乐

①欣赏B段音乐

指导语:

小老鼠来到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一块泡泡糖,泡泡糖可真粘。

提问:

刚才你们看见小老鼠拽了几次泡泡糖?

(3次)

你瞧小老鼠把泡泡糖拽的多长呀!

②模仿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指导语:

那你们能不能学着小老鼠的样子把泡泡糖拽的长长的?

我们试试看

③不同部位拽泡泡糖

④练习挣脱跑回家

师:

泡泡糖把小老鼠捆的不能动了,这时,猫来了,小老鼠用尽全身力气,一使劲挣脱了泡泡糖。

小老鼠是轻轻的跑回家钻进洞

⑤环保教育

师:

泡泡糖把小老鼠粘的一动也不能动了,难受吧?

这是谁扔的泡泡糖这么不文明,我们可不能学他。

那小朋友如果你们吃完泡泡糖会怎样做?

(如果能用纸包起来扔到垃圾箱会更好)

⑥完整表演B段

完整欣赏,看图谱:

指导语:

你们做的可真好!

我们看着图谱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吧!

①听音乐,扮演小老鼠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