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9552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4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

表中a、b、c不符合图所示关系的有几项(  )

a

b

c

脂质

固醇

维生素D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核酸

DNA

核糖核苷酸

糖类

多糖

单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胡萝卜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最大

②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盐酸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③检测还原糖时最好用番茄汁代替苹果汁做实验材料

④氢氧化钠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可代表物质运输效率

⑤用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和染色体

⑥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实验中,卡诺氏液固定后,要用酒精冲洗两次。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⑥D.②③⑤

3.利用0.5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0min内三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曲线为0.5g/mL蔗糖溶液处理组

B.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

C.若将细胞转移到清水中,有两组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实验持续,只有一组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4.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明玻璃罩A、B中,甲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遮光(黑暗)处理,其他条件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玻璃罩中的CO2含量将持续降低

B.B玻璃罩中CO2含量先增大后减小

C.甲、乙两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均不同

D.甲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等于乙植株的呼吸作用强度

5.学生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下列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6.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能通过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一定是小分子物质和离子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⑥产生CO2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⑦有H2O生成一定不是无氧呼吸的过程

A.②⑤⑥B.⑤⑥⑦C.①⑤⑦D.③⑥⑦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7.图为某真核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方括号中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或按要求填写)

(1)图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用图中编号回答),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该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____提供

(2)图示细胞为______细胞,依据是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__,没有细胞壁;与细菌细胞相比该细胞主要的特点是______。

(3)若此细胞是胰腺腺泡细胞,则分泌蛋白合成先后经过的结构是①→______→细胞膜 (用编号和箭头表示),细胞内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是______。

8.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Ⅰ表示______阶段,Ⅱ表示______阶段。

其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______.

(2)图中A代表被叶绿体中色素所捕获的______.

(3)科学家用18O标记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来自于H2O.

(4)科学家用14C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_____

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体→ATP

C.CO2→乙醇→(CH2O)              D.CO2→C3→(CH2O)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9.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真正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3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在较长时间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

(2)图1中,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

(3)图2中,de段的限制因子是______;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填“高”、“低”、“基本一致”);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填“高”、“低”、“基本一致”).

(4)图3中,在光照强度较强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的去路有______(填字母).

(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______.

10.Ⅰ图表示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例的变化关系;II图表示该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II图中______细胞一定处于I图中的CD段。

(2)II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细胞,甲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图1中的______区段(填字母)。

(4)若II图中乙细胞的基因型为MmNn(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一个乙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11.脲酶是催化尿素分解的特异性水解酶。

该酶主要从刀豆等豆科植物提取,现被广泛应用于尿素废水的净化过程。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______,其中碱性物质可以能使酚红指示剂变为______.

(2)为了提高脲酶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固定化酶技术将其固定。

酶的固定化方法有:

吸附法、共价偶联法、包埋法和______.

(3)实验室中可以采用吸附法将该酶制成固定化酶柱,让尿素废水过柱前,先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酶柱,目的是______.

(4)脲酶除了从植物获取外,还可以来源于土壤中的微生物。

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采用的分离方法操作最简便的是______.下列有关该分离方法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

B.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

C.必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培养

D.必须将接种前的培养皿、培养基、土壤悬浮液等进行灭菌处理.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2.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一种人肠道病毒。

为制备抗EV71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实验。

(1)将EV71灭活病毒、EV71外壳蛋白VP1和VP2作为______分别注射到3组小鼠体内,引发小鼠机体的______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

(2)多次免疫后,分别取上述3组小鼠的血清和未免疫小鼠血清,测定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强度,结果如图所示。

①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______(填“是”或“不是”)单一抗体,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与非EV71蛋白结合强度,目的是排除______的影响。

③制备抗EV71单克隆抗体时,选用______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效果最佳,依据是______。

(3)取相应免疫组小鼠的脾脏,剪碎并用______酶处理得到小鼠脾脏细胞,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与______细胞融合,筛选获得5个不同的杂交瘤细胞株。

(4)为进一步研究抗体的作用效果,科研人员培养上述杂交瘤细胞株,获得5种单克隆抗体,分别将它们与等量EV71混合,加入到5组RD细胞(EV71的宿主细胞)中,测定______,以分析抗体的作用效果。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解:

①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固醇类属于脂质,①正确;

②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不是包含关系,②错误;

③核酸包括DNA和RNA,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③错误;

④糖类包括多糖、单糖和二糖,单糖和多糖不是包含关系,④错误。

故选:

C。

据图示可知,abc三者为包含关系,c属于b,b属于a,据此分析判断各选项。

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分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2.答案:

C

解析:

解:

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扩散速度最快,位于最外层,①错误;

②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②正确;

③番茄汁有色不能用做颜色反应,所以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番茄汁代替苹果汁做实验材料,③错误;

④运用模拟的方法,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氢氧化钠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可代表物质运输效率,④正确;

⑤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根本不分裂,所以细胞内只有染色质,而无染色体,所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但是看不到染色体,⑤错误;

⑥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剪去诱导处理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冲洗两次,⑥正确。

故选:

C。

在通过颜色反应检测某物质时,最好选择无色或接近无色的生物材料,以防止颜色的干扰;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根本不分裂,所以细胞内只有染色质,而无染色体;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运用模拟的方法,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还原性糖的鉴定、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3.答案:

A

解析:

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c曲线为0.5g/mL蔗糖溶液处理组,A错误;

B、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均为渗透作用失水,B正确;

C、0.5g/mL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0.3g/mL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后转入清水中,能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C正确;

D、实验持续只有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后能自动复原,原因是尿素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改变细胞内外的浓度差,D正确。

故选:

A。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外界溶液浓度越高,细胞失水越多,所以曲线c为0.5g/ml的蔗糖溶液;尿素是植物细胞会选择性吸收的物质,因此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浓度会不断降低,细胞失水最少,所以曲线a为尿素溶液,且尿素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复原;曲线b为0.3g/ml的蔗糖溶液。

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进行细胞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掌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条件,明确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会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再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各曲线代表的含义。

4.答案:

D

解析:

解:

A、在适宜强度的光照下,A玻璃罩中的植物甲,初始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CO2含量逐渐降低,当CO2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玻璃罩中CO2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A错误;

B、B玻璃罩中的乙植株进行遮光(黑暗)处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B玻璃罩中CO2含量会增大但不会减小,B错误;

C、甲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乙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因此二者形成ATP的场所不完全相同,C错误;

D、在某一时刻,甲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会等于乙植株的呼吸作用强度,D正确。

故选:

D。

在适宜强度的光照下,A玻璃罩中的植物甲,初始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CO2含量逐渐降低,当CO2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玻璃罩中CO2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查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量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关系,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利用真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积累量=白天净光合作用量-夜间呼吸消耗量进行解题。

5.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色素不溶于水,所以用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时得不到色素;A正确。

如果在研磨时没有加入二氧化硅,会使研磨不充分,得到的色素少;B正确。

色素中叶绿素的含量比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多,但是在层析液中,类胡萝卜素比叶绿素的溶解度大,距点样处远;C错误。

如果在研磨时没有加入碳酸钙会使色素中的叶绿素分解;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审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

6.答案:

B

解析:

解:

①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可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而有些则不能通过,①错误;

②真核生物中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②错误;

③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动物细胞和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③错误;

④不同的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不一定是37℃,④错误;

⑤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高等植物的绿色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⑤正确;

⑥乳酸途径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⑥正确;

⑦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二氧化碳和酒精,没有水,⑦正确。

所以,⑤⑥⑦正确。

故选:

B。

1、膜上的载体具有专一性,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3、有大液泡(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动物细胞、无大液泡的或死的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4、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质壁分离和复原以及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7.答案:

(1)①③;⑥⑨;⑥;线粒体

(2)动物;③;中心体;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④→⑦;高尔基体

解析:

 本题结合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1)图示是某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①为核糖体;结构②为细胞膜;结构③为中心体;结构④为内质网;结构⑤为细胞质基质;结构⑥为线粒体;结构⑦为高尔基体;结构⑧为染色质;结构⑨为核膜。

图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①核糖体、③中心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的是⑥线粒体、⑨细胞核。

该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提供。

(2)图示细胞具有③中心体,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该细胞主要的特点是: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若此细胞是胰腺腺泡细胞,则分泌蛋白合成先后经过的结构是:

①核糖体→④内质网→⑦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内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是高尔基体。

8.答案:

(1)光反应;暗反应; ATP(或:

能量)

(2)光能(或:

太阳能;阳光;光)

(3)O2(或:

氧气;B)

(4)D

解析:

解:

(1)图中的Ⅰ表示光反应阶段,Ⅱ表示暗反应阶段。

其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ATP.

(2)图中A代表被叶绿体中色素所捕获的光能(或:

太阳能;阳光;光).

(3)科学家用18O标记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或:

氧气;B)来自于H2O.

(4)用14C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故答案为:

(1)光反应;暗反应;ATP(或:

能量)

(2)光能(或:

太阳能;阳光;光)

(3)O2(或:

氧气;B)

(4)D

1、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其中Ⅰ表示光反应阶段,Ⅱ表示暗反应阶段,A表示光能,B表示水光解产生的氧气。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

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本题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

A 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光照强度 低 高 p和g CO2+H2O

(CH2O)+O2

解析:

解:

(1)根据图一可知A植物需要较强的光照才能达到光合作用的最大值,既A植物属于阳生植物,并且阳生植物的呼吸作用也较强,所以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光照强度较弱,A植物受到的影响大。

(2)c点时,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且强度最大,ATP在叶绿体基质中分解成ADP,ADP再从叶绿体基质(暗反应)方向移动到类囊体薄膜(光反应)继续参与反应。

(3)图2中,de段看出,随着光合作用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因此该区段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e点的光照强度大于d点,光反应强度大,合成的ATP、[H]多,因而还原的C3多,所以e点的C3含量低;e点的CO2浓度比f点的高,因而固定的CO2多,合成的C3也多,所以e点C3含量高。

(4)图3中,在光照强度较强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除了了用于线粒体(p)的呼吸作用以外,还扩散到细胞外(g).

(5)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为糖类和氧气,在书写方程式时,特别注意条件:

光照和叶绿体。

故答案为:

(1)A          

(2)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光照强度    低   高

(4)p和g     

( 5 ) CO2+H2O  

(CH2O)+O2

分析图解:

图1曲线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点为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并且B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A植物,因此可以确定A植物为阳生植物,B为阴生植物。

图2曲线在比较时,注意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并且光照直接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

解答第(3)小题关键从光反应的暗反应的场所考虑。

比较图乙中d点与e点、e点与f点,着重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而导致三碳化合物量的改变。

看植物是否生长关键看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有机物的积累量=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

本题以坐标曲线为背景,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问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识图、析图等能力。

具体要求考生能够从坐标轴中分析出实验目的,同时对于曲线中的一些特殊点的含义要理解。

总体说来难度适中,属于高考题中常见题型。

10.答案:

丙和丁 甲、乙、丙 4 CD MN、mn或Mn、mN

解析:

解:

(1)图Ⅰ中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Ⅱ中的丙和丁。

(2)图Ⅱ中,甲、乙、丙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其中甲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3)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图Ⅰ中的CD段,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若图Ⅱ中乙细胞的基因型为MmNn,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不考虑交叉互换,所以一个乙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MN、mn或Mn、mN。

故答案为:

(1)丙和丁

(2)甲、乙、丙    4

(3)CD

(4)MN、mn或Mn、mN

分析图Ⅰ:

图Ⅰ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其中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Ⅱ:

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曲线段的含义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1.答案:

NH3和C02 红色 交联法 除去未吸附的游离脲酶 划线分离法 D

解析:

解:

(1)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NH3和C02,其中碱性物质可以能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

(2)酶的固定化方法有:

吸附法、共价偶联法、包埋法和交联法。

(3)实验室中可以采用吸附法将该酶制成固定化酶柱,让尿素废水过柱前,先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酶柱,目的是除去未吸附的游离脲酶。

(4)分离微生物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平板划线法是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最简便的方法。

采用平板划线法时,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配置培养基时,必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培养,防止皿盖上的水珠滴入培养基污染培养基;必须将接种前的培养皿、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处理,对土壤悬浮液不能进行灭菌处理,否则会杀死目的菌。

故选:

D。

案为:

(1)NH3和C02    红色

(2)交联法

(3)除去未吸附的游离脲酶

(4)划线分离法    D

1、选择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

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

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

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

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无菌技术等;识记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原理及方法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

抗原 体液 不是 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以结合EV71、VP1和VP2多种抗原 抗体与其他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对实验结果 VP1 第2组血清抗体可以结合EV71病毒(和VP1蛋白),第3组血清抗体无法特异性结合EV71病毒,仅能结合VP2 胰蛋白 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