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0052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30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30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3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70.0分)

1.等位基因是指(  )

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B.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C.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能正确反映后代中纯合体所占比例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3.图甲是果蝇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乙是果蝇染色体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甲中③和⑥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

B.图甲中④发生的基因重组是造成子代果蝇差异的主要原因

C.图乙中B、b互换发生在图甲中的①时期

D.图乙所示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8种卵细胞

4.如图所示真核细胞中的不同生理过程,乙图所示过程可产生甲图中的①.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乙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甲图不同,转录产物一定是甲图过程的模板

C.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①中的碱基改变一定导致②的结构改变

D.若①上碱基A:

C:

U:

G=1:

2:

3:

4,则乙图模板链对应的DNA片段中A:

C:

T:

G=2:

3:

2:

3

5.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荚膜多糖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

6.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时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

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赫尔希和蔡斯运用了提纯和鉴定的技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利用了DNA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

7.下列关于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菌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不开的

B.衰老细胞和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核基因难以复制和转录

C.转录产物的功能之一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DNA 转录是以 DNA-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 DNA 另一条链为模板

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的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否定了融合遗传,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有: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而且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孟德尔所做测交实验的64株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分离比接近1:

1,属于演绎推理部分

D.萨顿提出假说、摩尔根证明的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也都运用了该方法

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B.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都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C.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一定会导致相关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的改变

D.患遗传病的个体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10.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1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B.水稻的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所结籽粒较小

C.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D.四倍体西瓜做母本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结西瓜有籽

12.某种群的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其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t时种群数量为N0•2t1

B.在t1~t2段内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种群数量在t3时最少

D.t4后种群的增长率为1

13.下列有关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的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B.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必须将噬菌体直接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

C.采用搅拌和离心的方法,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 菌体100%含32P和35S

14.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二倍体生物的基因在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隐性基因表达的机会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相同的基因

1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B.病毒在空气或土壤中能独立生存

C.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16.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是转录过程,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RNA聚合酶、ATP

C.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性状的实例

D.②过程中共有64种密码子对应着20种氨基酸

17.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A.3+X或3+YB.6+X或6+YC.6+XX或6+YYD.6+XX或6+XY

18.下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位置示意图。

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a和B,b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产生的配子有ABCD、AbcD、aBCd和abcd4种

C.该个体自交子代的基因型有9种

D.该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1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含有较多稀有碱基的核酸是rRNA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0.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得到四倍体

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

D.通过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21.如图为一个精原细胞。

有关该细胞减数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形成的正常精子中有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不考虑交叉互换A基因与a基因彼此分离发生在后期I

D.考虑交叉互换B基因与b基因彼此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后期I

22.有关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B.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C.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 DNA 含量一定相同

D.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片段中遗传信息可能相同

23.一个tRNA一端碱基序列是CUG,它转运的氨基酸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

A.CTGB.GCUC.GACD.CUG

24.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能进行的过程是①②③

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均可进行②③过程

C.HIV病毒体内可通过④⑤过程完成自身的繁殖

D.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过程有①②③④⑤⑥

25.如表表示一个精原细胞在从甲到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生理过程

细胞中染色体组数

2→1→2→1

始终为1

1→2

2→4→2

A.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

B.乙过程中可以发生等位基因分离或基因突变

C.丙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

2

D.丁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26.下列能正确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是(  )

A.

B.

C.

D.

27.图为遗传的中心法则图解,a~e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e过程的发生需逆转录酶

B.图示各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C.过程b和d可能发生在某一细胞同一细胞器中

D.若过程a出现差错,则过程d所得蛋白质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28.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一般都是有利的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

C.杂交育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无籽西瓜和青霉素高产菌株培育原理相同

29.某转基因植物的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抗病基因,具体位置不明。

如果该植物自交,子代中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则两个抗病基因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表示抗病基因|表示染色体()

A.

B.

C.

D.

30.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纯合的绿色皱粒杂交(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产生的F1自交得到F2,然后将F2中全部的绿圆豌豆自交,则F3中纯种绿圆豌豆占F3的(  )

A.

B.

C.

D.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

31.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均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性,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 性。

(2)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如果Ⅱ-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请继续分析。

(3)Ⅲ-4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4)图中Ⅲ-2与Ⅲ-3结婚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得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5)如果Ⅲ-3与a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a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

32.某高等动物的毛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研究发现A基因的转录产物和B基因的转录产物会相互结合形成双链结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毛色为白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界中该动物的白色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用纯合黄色和纯合黑色个体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自然界中捕捉到一只黑色雄性个体X,现有多只纯合的黄色和黑色的雌性个体,请从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实验确定X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及结论)。

33.如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相应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基因表达过程包括______(填数字),能发生基因突变的过程是______(填数字)。

(2)图乙所示的过程与图甲中的______(填数字)对应,图中核糖体在RNA上移动的方向是______。

(从左往右/从右往左)

(3)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已知赖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有AAA和AAG,请结合图丙说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会影响生物的性状:

______。

图丙中的DNA和氨基酸仅是相关基因和蛋白质中的部分结构,若考虑整个蛋白质和基因,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和基因中碱基数量的比例并非就是1:

6,原因是______。

34.玉米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如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1)利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这种植株的特点是______,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

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其优点是______.

(2)图中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这些植株在全部F2中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解:

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故选:

B。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因。

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A和a。

据此答题。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且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

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Aa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

Aa:

aa=1:

2:

1。

纯合子所占比例:

1-(1/2)n,n为自交的代数。

Aa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

Aa:

aa=1:

2:

1.纯合子所占比例:

1-(1/2)n,n为自交的代数。

若n=1,则纯合子的比例为1-(1/2)1=1/2;若n=2,则纯合子的比例为 1-(1/2)2=3/4; 若n=3,则纯合子的比例为 1-(1/2 )3=7/8; 若n=4,则纯合子的比例为 1-(1/2)4=15/16;…随着n的增大,比例越来越接近于1。

综上,A曲线表示恰当合理。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解析:

A、图甲中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③和⑥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B、图甲中的④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B错误;

C、图乙中B、b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图甲中的①时期,C正确;

D.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即一种卵细胞,D错误。

故选C。

4.答案:

D

解析:

解:

A、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可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错误;

B、图乙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为RNA,包括mRNA、tRNA和rRNA,其中只有mRNA可作为图甲翻译过程的模板,B错误;

C、甲图中,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①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导致②的结构改变,C错误;

D、若①上碱基A:

C:

U:

G=1:

2:

3:

4,则乙图模板链上T:

G:

A:

C=1:

2:

3:

4,非模板链上A:

C:

T:

G=1:

2:

3:

4,因此对应的DNA片段中A:

C:

T:

G=2:

3:

2:

3,D正确。

故选:

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图为翻译过程,其中①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

乙图为转录过程,其中DNA单链作为转录模板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本题结合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场所、条件、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

D

解析:

解:

A、S型细菌的荚膜+R型细菌→小鼠→存活,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A错误;

B、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细菌→小鼠→存活,说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B错误;

C、R型细菌的DNA控制合成的性状是R型细菌的性状,不可能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

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说明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D正确。

故选:

D。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6.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A.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A错误;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但没有通过实验验证他的推论,B错误; 

C.艾弗里运用了提纯和鉴定的技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赫尔希和蔡斯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技术,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故选D。

7.答案:

D

解析:

解:

A、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所以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即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不开的,A正确;

B、衰老细胞和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核基因高度螺旋化,难以复制和转录,B正确;

C、转录产物是RNA,少量酶是RNA,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DNA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错误。

故选:

D。

1、真核细胞转录形成的RNA由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进行翻译过程,说明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开,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所以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2、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T T-A C-G G-C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答案:

B

解析:

解:

A、孟德尔的杂交实验,F1的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否定了融合遗传,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

B、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的核心内容有: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而且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B正确;

C、孟德尔所做测交实验的64株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分离比接近1:

1,属于实验验证部分,C错误;

D、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假说演绎法,萨顿提出假说用类比推理法,D错误。

故选:

B。

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

豌豆。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生物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

B

解析:

10.答案:

D

解析:

解: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

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

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

这样经过若干代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

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

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

故选:

D。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11.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掌握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A正确; 

B.水稻的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不可能结籽粒,B错误; 

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周期性变化,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正确; 

D.四倍体西瓜做母本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结西瓜有籽,D正确。

 

故选B。

12.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的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A.种群在0-t1段λ大于1且恒定,故该种群数量在0-t1段的增长曲线呈J型,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t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