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0406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docx

第一单元教案测量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建立1毫米的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体验毫米的产生过程,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

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准备:

1分硬币、尺子、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们愿意参加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4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这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

姓名

估计

测量

估计

测量

估计

测量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

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

“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

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结果。

2、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各小组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测量时遇到问题。

相互交流一下,引出毫米。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

“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

”在学生认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面引出1厘米 =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

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表示……随后都是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

“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

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安排在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算,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一第2题。

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一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

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果进行对比。

4、课外调查:

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4例题2,练习一第三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建立1分米的的长度观念,明确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米的含义及1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细心的学习习惯,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

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

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测量(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加深毫米、分米与厘米、米这间的联系,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参与长度单位的整理过程,在探讨交流中理解长度单位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综合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对长度单位间进率的认识更清晰。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尺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准备练习

(1)系统复习长度单位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你能说说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所以指两个长度单位,让学生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2)小组活动:

用手势分别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短。

(3)出示一组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先让学生猜猜它们的长度(注意长度单位的运用),再师生量一量,共同验证,对估计比较准确的学生给予鼓励。

二、基础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要求:

先判断,再测量。

(注意提醒学生回忆正方形的特征。

(2)练习一第4题。

要求:

独立完成,教师订正。

(3)练习一第5题。

要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适当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三:

发展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要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将平时课件演示。

(2)练习一第7题。

要求: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

(3)游戏:

排队与对话。

要求:

学生将写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的纸块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拿到某个长度单位的学生请用那个单位说一句话。

四: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例题3、例题4,练习二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

2、正确应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千米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具准备:

直尺、卷尺、站牌、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

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

师:

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

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第五课时千米的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的例5及练习二的第3题-第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千米和米之间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类推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知道千米与米之间进率,掌握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

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

(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

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

小精灵:

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

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

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

小精灵:

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

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

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

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

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

哗!

数学王国多美呀!

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

(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

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12页例题6、例题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想象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

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

(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

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

(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吨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第1-4题及其“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表示物体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参与到质量单位的整理与复习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质量单位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

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

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

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