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400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6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伤寒副伤寒题库Word下载.docx

D.再次感染伤寒

E.伤寒病人退热后2~3周,因其他感染再次出现发热

6、填空题 

预防伤寒的关键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

切断传播途径

7、单选 

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A.病后第1-2周

B.病后第3~4周

C.病后第2-3周

D.病前1周

E.病后第5周

8、判断题 

伤寒患者病原学检查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

9、单选 

下列有关伤寒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轻型病人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

B.迁延型病人发热时间长,肝脾肿大较明显

C.逍遥型病人毒血症状轻,部分病人以肠出血或肠穿孔为首发症状

D.暴发型病人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容易出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DIC等

E.少数病人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阳性,可能与菌血症仍未被完全控制关

E

10、多选 

伤寒患者解除隔离的条件为()

A.症状完全消失

B.体温复常半个月

C.嗜酸性粒细胞复常

D.连续2次粪便培养阴性

E.肥达反应转阴

A,B,D

11、单选?

男,25岁,稽留高热已3周,伴腹胀、腹泻入院,当晚突然出现腹痛,体温骤降至35.5℃,脉搏120次/分,血压60/45mmHg,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血象:

WBC18.0×

109/L,N0.88,L0.12,肥达反应H1:

320,O1:

320,OXA1:

80,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肠出血

B.阑尾炎穿孔

C.胆囊炎胆囊穿孔

D.阿米巴痢疾肠穿孔

E.伤寒肠穿孔

12、配伍题 

解除伤寒患者隔离应采取何种培养()

已用氯霉素而未能确诊的疑似伤寒患者应采取何种培养为优()

伤寒慢性带菌者必要时应采取何种培养()

伤寒患者入院时常规培养应是()

A.骨髓培养

B.血培养

C.粪便培养

D.尿培养

E.胆汁培养

C,A,E,B

13、单选 

关于伤寒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病程第1周,体温呈阶梯形上升

B.皮疹出现早,以瘀点、瘀斑多见

C.极期可能出现反应迟钝、听力下降、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

D.可有肝脾大

E.病程第2~3周最易发生肠出血、肠穿孔

14、问答题 

伤寒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伤寒沙门菌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酸杀灭的细菌进入小肠,在肠腔内碱性环境、胆汁和营养物质的适宜条件下繁殖。

伤寒沙门菌入侵肠黏膜,经淋巴管进入肠道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继续繁殖。

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

此阶段属潜伏期内,患者无症状。

伤寒沙门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内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相当于初期)。

病程第2~3周,伤寒沙门菌继续随血流播散全身,经胆囊进入肠道,大量细菌从粪便排出。

来自胆囊的伤寒沙门菌,部分通过小肠黏膜,再次入侵肠道淋巴细胞,使原已致敏的肠道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炎症反应,加重肠道病变。

随着机体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作用的发展,细胞内伤寒沙门菌逐渐被消灭,病变亦逐渐愈合,患者随之恢复健康。

少数患者在病愈后,由于胆囊长期保留病菌而成为慢性带菌者。

15、单选 

35岁,男,持续发热8天,呈稽留热,伴有腹胀、腹泻,大便每天3~5次,偶有粘液,2年前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体查:

体温38.8℃,心率65次/分,肝在肋下1cm,脾在肋下1.5㎝,血象:

WBC4.0×

10/L,N0.72,L0.28,粪便镜检:

WBC0~5/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急性血吸虫病

C.伤寒

D.阿米巴痢疾

E.急性病毒性肝炎

C

16、单选 

伤寒持续发热和毒血症状主要是由什么所致()

A.伤寒沙门菌在局部繁殖,大量、持续侵入血流

B.伤寒沙门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

C.伤寒沙门菌释放的内毒素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D.迟发型超敏反应

E.内毒素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释放细胞因子

17、问答题 

肥达反应呈假阴性的原因有哪些?

肥达反应呈假阴性的原因有:

①早期第1周;

②有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始终呈阴性;

③全身情况差,免疫应答力低下的老弱或婴幼儿病人多见;

④病人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18、单选 

伤寒病人的确诊依据是()

A.发热1~2周,伴有消化道症状、肝脾大

B.肥达反应阳性

C.白细胞计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D.大便培养阳性

E.血或骨髓培养阳性

19、填空题 

伤寒并发症中,中毒性肝炎发生率大约__________。

40~50%

20、单选 

对于伤寒患者病后获得的免疫力,说法不对的是()

A.病后免疫力持久

B.少有第2次发病者

C.免疫与血清中“0”抗体有关

D.免疫与血清中“H”抗体无关

E.免疫与血清中“vi”抗体无关

21、问答?

唐×

×

,女,48岁。

因发热10天入院。

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开始为低热,38℃左右,随后体温逐渐升高,5天后体温达39.5~40℃,并持续高热,当地给予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2次/天,3天无效,并出现明显腹胀、听力下降,遂转来本院。

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

起病以来无咳嗽、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食欲明显下降,无厌油呕吐,大便干结,3~5天1次,小便量尚可。

既往体健,当地无类似患者。

体查:

体温39.5℃,脉搏80/分,呼吸24/分,血压90/60mmHg急性病容,表情淡漠,听力下降,胸前可见5个直径约2~4mm的皮疹,淡红色压之褪色。

双肺(-),心率80/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约1.5cm,质软,腹部叩诊鼓音,腹水征(-)。

血常规:

白细胞4.0×

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血小板100×

109/L

确诊依据是什么?

确诊依据:

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

22、问答?

患者女性,28岁,已婚,因持续发热17天,于2005年9月17日入院。

患者于9月1日开始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自认为“感冒”,未经特殊治疗,3天后体温上升至39℃,感全身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

白细胞7×

109/L,中性粒细胞0.62,嗜酸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35,经青、链霉素治疗无效于9月5日再去医院就诊,疑为“伤寒”,抽血作肥达反应,结果“H”1:

80,“O”1:

40,“A”1:

40,“OB”(-),血象检查:

白细胞6.7×

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改用氯霉素治疗无效。

因体温持续不退,全身酸痛,当地医院加用地塞米松每日10mg静脉滴注两天后体温下降,9月9日又开始发热,体温达39.5℃,伴有腹胀,右下腹压痛,加用庆大霉素2支/天,共用3天,12日又退热回家,15日起发热,食欲不振,腹胀,再次加用地塞米松每天20mg静滴。

17日晨大便呈暗红色,并感头晕,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即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治疗。

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患者。

体温38.5℃,脉搏20次/分,呼吸20次/分,BP80/50mmHg发育正常,急重病容,面色苍白,颈软,心律齐,无杂音,心率120次/分,肺部清晰,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1.5cm,右下腹部压痛,无腹水征,脊柱四肢无畸形。

应进一步作何检查确诊?

进一步检查:

①病原检查,血培养,骨髓培养,尿、大便培养;

②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③肝、胆、脾B超及心电图检查等。

23、问答?

为了明确诊断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尿常规、肝功能、血心肌酶、肥达反应、血培养、骨髓培养、胸片。

24、判断题 

伤寒带菌者持续时间超过2月称慢性带菌者

25、单选 

下列哪项不是小儿伤寒的特点()

A.起病急,热型多不规则

B.胃肠道症状明显

C.肝脾大较常见,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D.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常升高

E.儿童因淋巴组织未发育完全,易并发肠出血、肠穿孔

D

26、单选 

伤寒慢性带菌者,器官隐藏细菌最多的是()

A.肝脏

B.脾脏

C.肠道淋巴结

D.肾脏

E.胆囊

27、名词解释 

再燃

部分患者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再上升,持续5~7天才回到正常,血培养在这段发热期可为阳性;

再燃时症状加剧,可能与菌血症仍未完全控制有关。

28、问答?

王×

,男性,28岁,农民,南昌县人,因畏寒发热18天,伴腹胀腹泻10天,于2003年8月10日急症入院。

患者7月22日渐感畏寒低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2周后呈持续性高热,体温39~40℃,伴腹部隐痛,腹胀,大便稀水样,2~3次/天,不思饮食,卧床不起,在当地经用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

最近2天来大便带黑色,因病情加重转来我院。

过去史:

生长在血吸虫疫区,1年前治疗过血吸虫病。

体温40℃,脉搏130/分,呼吸28/分,血压120/80mmHg急性病容,神清,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颈部有轻度抵抗感,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肺部无阳性体征,心律齐,心率130/分,第一心音低钝,腹软稍胀,肝在肋下1.5cm,剑突下4cm,质中等,压痛(+),脾在肋下2cm,质中,右下腹轻压痛,膝反射存在,克布征(-)。

血色素90g/L,白细胞3.5×

109/L,中性粒细胞0.60,淋巴细胞0.40,大便常规:

黑褐色稀便,隐血(+++),WBC0~1/HP小便常规:

正常,肝功能:

TBIL27μmol/L,DBIL61μmol/L。

ALT140u,肥达反应:

O,1:

160,H,1:

160,A,1:

40,B,1:

40,脑脊液检查:

清亮,潘氏(-),压力17.7mmHg,细胞总数10个/mm3,糖4mmol/L,蛋白0.4g/L,氯化物125mmol/L。

写出本例的主要诊断。

最可能的诊断:

沙门菌感染,伤寒的可能性大。

29、单选 

伤寒第1次菌血症期属于()

A.潜伏期

B.初期

C.极期

D.缓解期

E.恢复期

30、单选 

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中毒性心肌炎

C.溶血尿毒综合征

D.中毒性肝炎

E.肠穿孔

31、单选?

男,15岁,学生,不规则发热半个月,体温38~40℃,无畏寒、寒战,伴食欲不振、腹胀,近日出现精神恍惚,谵妄,听力下降,在当地不规则用过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

体温40℃,脉搏80次/分,血压:

98/69mmHg,表情呆滞,心肺无异常,腹软,右下腹轻压痛,肝右肋下0.5cm,脾左肋下1cm,血象:

109/L,N0.65,L0.35。

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选用喹诺酮类抗菌治疗

B.卧床休息

C.易于消化,少纤维饮食

D.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

E.用番泻叶泡水口服

32、名词解释 

肥达反应

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

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对伤寒与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

33、判断题 

伤寒患者在病程的缓解期不会出现并发症

34、多选 

伤寒复发是潜伏在体内伤寒杆菌再次侵入血流,其潜伏的部位是()

A.胆囊

B.肝脏

C.肠系膜淋巴结坏死中心

D.巨噬细胞

E.骨髓

A,C,D,E

35、配伍题 

血培养为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应为()

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由40℃降为37.9℃,后又再升至40.5℃血培养阳性,可认为()

伤寒患者经正规治疗,体温正常,2周后又发热,血培养阳性可能为()

A.再燃

B.复发

C.混合感染

D.再感染

E.重复感染

C,A,B

36、单选 

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为()

A.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与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B.持续发热、肝脏肿大、血疹、脉速、白细胞减少

C.弛张热、脾脏肿大、水晶汗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增多

D.不规则发热、脾脏肿大、玫瑰疹、重脉、白细胞减少

E.以上都不是

37、名词解释 

复发

少数伤寒患者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

原因是免疫能力低,潜伏在病灶中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繁殖活跃,再次侵入血流所致。

38、单选 

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中长程稽留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H”、“O”均升高

B.午后低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C.长程弛张热、肝脾不大,周围血象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升高,肥达反应“H”升高

D.长程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

E.长程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正常,重度贫血,肥达反应阴性

39、配伍题 

发热10天,脾肿大,白细胞减少,骨髓培养有伤寒杆菌()

慢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有伤寒杆菌()

持续发热2周伴食欲差,脾大,肥达反应为H1:

320,01:

320,0X191:

80()

A.确诊伤寒患者

B.伤寒带菌者

C.支持临床诊断伤寒

D.骨髓炎

E.斑疹伤寒

A,B,C

40、单选?

图中所示为伤寒杆菌,其病原学特点哪项正确()

A.属沙门菌属的B群

B.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孢,有夹膜

C.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表面(Vi)抗原

D.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E.对热抵抗力强,对一般化学药品不敏感

41、单选 

伤寒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伤寒沙门菌属于沙门菌属中的D群

B.不形成芽胞,有鞭毛,能运动

C.有荚膜,能耐受高温。

D.在普通培养基中能生长,但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中更佳

E.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群后释放出内毒素

42、单选 

老年伤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通常发热较高,易出现虚脱

B.常可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力衰竭

C.持续胃肠功能紊乱

D.病程迁延,恢复慢

E.病死率较高

43、单选 

关于伤寒肥达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第2周出现阳性

B.第4周阳性率可达90%

C.第6周效价达高峰

D.病愈后可持续数月之久

E.有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始终阴性

44、配伍题 

伤寒带菌者首选()

少儿及孕妇患伤寒应首选()

伤寒复发应首选()

伤寒患者应首选()

A.氯霉素

B.环丙沙星

C.氨苄西林

D.头孢曲松

E.庆大霉素

C,D,B,B

45、单选 

下列关于老年伤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通常发热不高,易出现虚脱

B.影响老年人记忆力

C.临床表现不典型

E.病死率不高

46、判断题 

伤寒复发是因为再次感染伤寒杆菌所致

47、单选 

伤寒患者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常开始于病程的()

B.第2周

C.第3周

D.第4周

E.第5周

48、单选 

为伤寒病人做细菌培养,下列有关不同标本诊断价值的描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病程第1~2周,血培养的阳性率最高

B.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高

C.整个病程中,粪便均可培养出伤寒杆菌,阳性者都是现症病人

D.病程第3~4周,部分病人的尿培养阳性

E.胆汁培养有助于发现带菌者

49、单选 

50、问答?

此例应诊断为何病?

伤寒并发肠出血、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

诊断依据:

①流行季节;

②长时间发热、消化道症状、中毒症状;

③有黑便、肝脾大,心音低钝;

④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不升高。

51、单选 

关于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起病时有急性胃肠炎症状

B.发热多呈弛张型

C.毒血症状较轻,但胃肠症状较显著

D.出血与穿孔多见

E.副伤寒甲复发机会较伤寒多

52、配伍题 

有助于检出伤寒慢性带菌者()

有助于鉴别伤寒、副伤寒()

有助于检出急性伤寒患者()

A.伤寒杆菌O抗体

B.伤寒杆菌H抗体

C.伤寒杆菌Vi抗体

D.O抗体加H抗体

E.O抗体加vi抗体

C,B,A

53、多选 

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治疗手段有()

A.应用氨苄西林与丙磺舒联合治疗

B.氨苄西林3~6g分次口服,丙磺舒1~1.5g/天,连用4~6周

C.也可用SMZ2/天,每次2片,疗程1~3个月

D.亦可用喹诺酮类治疗,氧氟沙星每次300mg,2/天,疗程6周

E.内科治疗不佳时,合并胆道炎症,胆石症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A,B,C,D,E

54、填空题 

伤寒患者隔离标准是体温正常后_____或每隔______做粪便培养1次,连续______阴性,可解除隔离。

15天;

5天2次

55、名词解释 

玫瑰疹

玫瑰疹:

见于伤寒病人,在病程的7~13天出现,胸腹、背部多见,分批出现的淡红色斑丘疹,直径为2~4mm,压之退色,多在10个以下,2~4天消失。

它是由于伤寒沙门菌栓塞毛细血管所致,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56、名词解释 

第二次菌血症

伤寒沙门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相当于初期。

57、问答题 

简述肥达反应的临床意义。

(1)应用伤寒沙门菌“0”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对伤寒与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

(2)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第3~4周的阳性率最高,可达70%以上。

(3)有少数患者抗体阳性出现较迟或者效价水平较低,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4)评价肥达反应的结果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0”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

80及“H”抗体在1:

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

②若只有“0”抗体上升,而“H”抗体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

若只有“H”抗体上升而“0”抗体不增高可能是不久前患过伤寒或经伤寒菌苗,预防接种,或因其他发热性疾病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③沙门菌D群与A群有部分共同抗原,后者的感染可产生“O”与“H”的交叉反应;

④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结核病、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⑤部分血培养阳性证实的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却有假阴性结果。

因此,肥达反应对诊断伤寒有帮助,但不能作为确诊的惟一依据。

58、单选 

关于伤寒沙门菌的性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属沙门菌属A群

B.为革兰染色阴性,不形成芽胞,有鞭毛,能运动,无荚膜,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好

C.在自然环境中抵抗力较差

D.既分泌外毒素,又形成内毒素

E.Vi抗原的抗原性较强

59、单选 

肥达反应属于()

A.沉淀反应

B.直接凝集反应

C.间接凝集反应

D.中和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60、单选 

关于伤寒的一般治疗,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按肠道传染隔离

B.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C.为防便秘应多食含粗纤维的食物

D.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E.便秘时用开塞露

61、多选 

关于伤寒杆菌抵抗力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强,耐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