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4105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

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起向上拉,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N;

若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9.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

“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

总质量为m1;

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2,试证

明被测物体的质量.

10.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

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

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

时绳的拉力是8N.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

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

g=10N/kg,绳的重力不计)

11.如下页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右端B点挂一重物,MN是以A为圆心的弧形导轨,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点,另一端E可以在弧形导轨上自由滑动.当绳的E端从导轨的一端N点向另一端M点滑动的过程中,杠杆始终水平,则绳AE对杠杆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变小D.一直变大

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小和尚抬着一根长木头向寺庙走去,甲和尚抬着较粗的一端,乙和尚抬着木头的中间部位,丙和尚抬着较细的一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轻,乙的负担顿时加重

B.当乙由于肩膀酸痛而撤掉作用力后,甲的负担顿时变重,丙的负担顿时变轻

C.当乙的作用力减小时,甲、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减小,但△F甲>△F丙

D.当甲的作用力增加时,乙、丙两人的作用力均减小,但∣△F乙∣<∣△F丙∣

13.一根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的质量将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

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判定

14.小亮利用轻质本条和透明塑料桶等器材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测量密度的秤,只要把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体倒入小桶中,就能通过移动秤砣的位置,从木条上的刻度读出液体的密度值.

(1)设计中所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2)该秤的刻度是(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3)若A、B、C中有一点是零刻度。

应该是点.

(4)若让秤砣位置不变,仍可用该秤测量液体的密度,则应该把刻度标在塑料桶壁上,该刻度(填“上”或“下”)边的数值大.

15.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质地均匀的方形木板在力F1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它看作一个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请你画出阻力F2及动力F1的力臂l1.

17.如图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用它把重为4×

103N的货物匀速提起,若O为支点,且OA=12m,OB=4m,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吊起货物时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其右边至少要配重为N的物体.

18.如图1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公式是.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N.

19.如图所示,轻质水平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在杆的B端用细线悬挂了盛满水的正方体容器,使该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该容器的边长为10cm,质量为0.2kg.已知AO长度是OB长度的3倍,在A点用F=4N的力竖直向下拉木杆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N.(不计容器的厚度,ρ水=1.0×

103kg/m3,g取10N/kg)

20.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其中的一部分结构如图所示,OA是一个均匀钢管,每米长度所受重力为30N,O是转动轴;

重物的质量m为150kg,挂在B处,OB=1m;

拉力F作用在A点,竖直向上.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

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

21.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图.

(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长度,应将杠杆调节到平衡,如果杠杆的左端向下倾斜,平衡螺母应向端调节.

(2)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用字母符号表示).

实验次数

动力臂L1/cm

阻力臂L2/cm

1

0.5

10

2

15

1.5

3

20

(3)图中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每个钩码受到的重力是0.5N,则弹簧测力计坚直向下的拉力是N;

拉着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并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22.下列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23.如图所示,通过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

24.如图所示,G=200N,滑轮重G′=40N,要使物体能匀速上升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A.F=440N,并向上移动4m

B.F=440N,并向上移动1m

C.F=240N,并向上移动4m

D.F=240N,并向上移动1m

25.如图所示,滑轮下挂着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坚直向上的力F应是().

A.2700NB.360NC.540ND.720N

26.现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杠杆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且OA=5OB,若物重为100N,动滑轮自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力FA=N,可使整个装置平衡,力FA的方向是.

27.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

;

比较(b)、(c)、(d)三图可知:

.

28.如图所示,有一根绳子从一黑箱的左侧穿进去,又从箱子右侧孔中穿出.左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卡车,右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汽车,用手拉右侧的玩具,左侧的玩具也向前动了一动,当继续把汽车向前拉时,汽车才走出约10cm,卡车已前进了20cm.黑箱里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使卡车走得比汽车快?

试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

29.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N,绳重及摩擦不计.用它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F是().

A.50NB.60NC.70ND.120N

30.在物理课上,玲玲老师给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如图所示,当一学生握住中间细细的圆柱体并保持静止时,玲玲老师用两弹簧测力计拉动圆柱体两侧的“同一根”细线,使“整根”细线向右做匀速运动,神奇的是:

左手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右手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却只有1.6N.“同一根”细线右端受拉力小,为何细线还能向右匀速运动呢?

原来中空的细圆柱体内部另有“机械”,你认为内部最有可能的滑轮绕线结构是下列图中(不计绳重及摩擦)().

3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48N,不计绳、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物体移动速度为.

32.如图所示装置中,A物重力100N,B物重力10N,在B物作用下A物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问:

(1)A物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2)如果在A物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

使B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拉

力的大小和4s内A物运动的距离.

33.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向下用力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组装滑轮组.

34.在探究“滑轮组的使用特点”的活动过程中,老师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探索性问题:

一人站在地面上,要把8500N的物体吊到高处,现有一条只能承受2500N拉力的绳子.

(1)请你帮同学们想一想,应当怎样装配滑轮组才能达到既省力、方便、安全,又节约滑轮的目的?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并且画出示意图)

(2)用你设计的滑轮组将8500N重物吊起来,需要用多大力拉绳子?

(以上均不计动滑轮的重及滑轮与轴间的摩擦阻力)

35.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在严冬还是盛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车的电极

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恒定的拉力.为此,工程师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恒拉力

系统,其简化原理图如图2所示,实际测量得到每个水泥块的体积为l.5×

10-2m3,共悬

挂20个水泥块.已知水泥块的密度为2.6×

103kg/m3,g取10N/kg.

(1)请指出图中的动滑轮、定滑轮;

(2)每个水泥块的重力是多少?

(3)滑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是多大?

36.小明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沿水平方向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等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F1>F2,W1>W2B.F1=F2,W1>W2

C.F1=F2,W1<W2D.F1<F2,W1<W2

37.物体A在不同的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则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关系为(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均不计)().

A.F1=1/2F2,W1=W2B.F1=1/2F2,W1=1/4W2

C.F1=1/4F2,W1=W2D.F1=1/4F2,W1=1/4W2

38.人直接用F1的力匀速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W1,若人使用某机械匀速提升该重物到同一高度,则人的拉力为F2,所做的功是W2,则().

A.F1一定大于F2

B.F1一定小于F2

C.W2一定大于W1

D.只有F2大于F1,W2才大于W1

39.如图所示是一个工人师傅用于粉刷楼房外墙壁的升降装置示意图,装置上端固定在楼顶.若动滑轮质量为2.5kg.工作台质量为7.5kg,涂料和所有工具质量为20kg,工人师博的质量为60kg,绳重及摩擦不计(g取10N/kg).当工作台停在距地面10m高处时,工人师傅对绳子的拉力为N;

若工作台从距地面10m高处上升到距地面30m高处,则工人师博最少需要做J的功.

40.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41.如图所示,冰壶从出发点A被运动员推着运动6m后,在B被推出,沿冰道运动30m到O点停下来,被推出去的冰壶停下来,是由于;

从A点到O点运动过程中,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是10N,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是J.

42.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求:

(1)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3)物体A运动10s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

43.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表:

根据以上技术参数,解答下列问题:

(g取10N/kg)

(1)若每个人的质量为60kg。

则满载时车对地的压强是多少?

(2)求观光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5×

103m所用的时间;

(3)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

103N,求观光车匀速行驶5×

103m

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44.如图所示,物体G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0N.

(1)在拉力F1的作用下使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0.5m,求拉力F1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2)若将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

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2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1m,此时拉力F2的大小恰为20N,求拉力F2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5.在某次举重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在抓举比赛时,将质量为127.5kg的杠铃举起历时约0.5s,再停留3s后放下杠铃,那么,该运动员在举起杠铃过程中的平均功率约为()

A.几百瓦B.几千瓦C.几十千瓦D.几百千瓦

46.小明同学和他所骑的轻便自行车总重约600N,上学路上他骑车在20s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00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明同学骑车的功率约为()

A.150WB.300WC.1500WD.3000W

47.“五一”假期,小林和爸爸一起去登红山,小林用了15min登到山顶,爸爸用了20min登上了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林的1.5倍,则小林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为()

A.9:

8B.8:

9C.1:

2D.2:

48.如图,小聪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先后以lm/s和1.5m/s的速度两次推同一木箱沿直线各匀速运功了5m的路程,其中,第一次推箱子的力为F1,所做功的功率为P1,第二次的推力为F2,功率为P2,则F1F2、P1P2.(填“>”“=”或“<”)

49.在打捞海底沉船时,常用水下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船上物品,已知ρ海水=1.03×

103kg/m3.

(1)某时刻机器人在水下用竖直向上的力举着体积为0.02m3、密度为2.7×

103kg/m3的物体静止不动,求该力的大小;

(2)若机器人在水下运动时,所受海水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求机器人在水下以0.5m/s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时,机器人水平推进力的功率.

50.小华参加体育中考的跳绳考试时,她在1min内连续跳了150次,获得跳绳项目的满分.已知小华的质量为45kg,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时,跳起时重心升高的平均高度为4cm.g取10N/kg.求:

(1)小华站在操场上等待时对地面的压强.

(2)小华跳一次所做的功.

(3)小华跳绳时的平均功率.

51.(2015贵州安顺)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D.W1<W2,P1<P2

52.(2015江苏无锡)现有30包大米,总质量为150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m高处的库房,如图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他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W;

为尽可能快地将大米搬上库房,他每次应搬包,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是s.(g取10N/kg)

53.(2015山东东营)电梯是高层住宅必备的交通工具,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对重、电动机、钢丝绳、滑轮等部件连接组成.电动机和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给轿厢施加拉力,连接轿厢的两根钢丝绳非常靠近,轿厢与对重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对重的质量为400kg,空轿厢的质量是500kg,额定载重量是1000kg,某次电梯满载上升时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钢丝绳重力和一切摩擦.(g取10N/kg)

(1)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电梯匀速运动阶段,对重的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3)电梯匀速运动时,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4)简述对重的作用.(至少两条)

54.如图所示,健身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的质量为4kg,滑轮摩擦不计.当向下摆动脚腕使细绳拉着物体A缓慢(匀速)提升时,脚腕对细绳拉力的方向在改变,大小(填“改变”或“不变”).若2.4s内脚腕将A物体匀速提起0.3m,则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J,功率为W.

55.现在有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手机上装上特制电池,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每摇一分钟可通话两分钟.如果将手机上下摇动一次,相当于将200g的重物举高10cm,每秒约摇一次,由此可知,每摇一次可以获得的电能为J,该手机使用时的功率约为w.

56.在学校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测试引体向上项目.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丽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则她在整个过程中引体向上的功率最接近于()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