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431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 34古诗词曲鉴赏Word文件下载.docx

即栏杆。

②帘栊(ló

窗户上的帘子。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展现的画面。

树梢之上,黄莺在悠扬地歌唱;

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

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花在微微的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

(2)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本曲作者借所绘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

4.(2016·

杭州模拟)古诗阅读。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轻柔的春风,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5.(2016·

绍兴模拟)古诗阅读。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

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表达了作者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

(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表达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6.(2016·

舟山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③。

【注释】①董颖:

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

②摩挲:

用手抚摸。

③钓舟:

指行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羁旅孤客的离情别绪。

或对羁旅漂泊的愁绪。

或离别的依恋之情。

或对结束羁旅漂泊的期盼。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示例:

构思一:

新颖别致。

古代诗人笔下,“柳”总与“别”相关,此诗却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字面上不诉说怨思离情,读者却能心领神会,可谓不落窠臼,巧妙之至。

构思二:

思路严谨。

总体由远望写近观,由所见到所思。

具体看,由江水到天空,由双鸥飞翔到反顾自身处境,进而引发与柳树的对话。

脉络贯通,水到渠成。

__写法一:

运用衬托。

以双鸥相伴相随衬托诗人的孤寂;

以江天景致的空旷衬托柳树、钓舟的渺小,进而创造出开阔明朗的意境。

写法二:

动静结合,如一二句分别写静景动景,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写法三:

虚实相生。

如第三四句将“摩挲沙边柳”与想象柳树“成阴系钓舟”相结合,虚实相生,耐人寻味。

7.(2016·

济南)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

竹席。

②流莺:

即莺。

流:

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在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淡自在)的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透:

穿透,石榴花盛开红红如火,艳艳如燃,照理说应该很刺眼,可一个“透”字,加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

8.(2016·

随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溪①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②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

②矶:

水边突出的岩石。

(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

(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

请简要说明。

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__示例二:

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

9.(2016·

长沙)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

指洞庭湖。

②中流:

指江心。

③湘烟:

指雾霭。

④楚田:

指田野。

⑤云梦雪:

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

⑥风波尽日依山转:

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

⑦星汉通霄向水悬:

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

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物象:

暮霭、芦苇、田野。

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梅花寄寓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孤雅高洁的志趣。

(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10.(2016·

丽水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①轻尘,忙煞看花人。

【注释】①辊(gǔn):

像车轮般很快转动。

(1)词中体现“芳春”的景物有江面绿、柳絮。

点拨:

此题考查诗歌常见意象。

江面绿:

指春天里江水明彻而泛绿色。

飞絮:

飞扬的柳絮。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忙煞看花人”所表现的景象。

南国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百花盛开,游人如织,鲜花美丽动人,争相斗艳,使看花人目不暇接。

一个“忙煞”,则百花之美,看花人兴致之高,人之多,场面之大,尽在其中。

此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根据情境,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春季百花争艳,看花人目不暇接的状态即可。

11.(2016·

湖州模拟)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①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期:

唐代诗人。

②平仲:

银杏的别称。

③浮客:

游子,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住宿(住);

过夜。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围绕“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回答。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围绕“独宿异乡的愁思(惆怅、失意);

对故乡的依恋”回答__示例:

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失意、惆怅的情绪),流露了对故乡的依恋。

12.(2017·

预测)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

山谷的入口。

②辛夷:

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

__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竹的喜爱,对不为俗屈的节操的礼赞。

13.(2017·

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乌江亭①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乌江亭:

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咏史诗(或:

怀古咏史诗)诗。

(2)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

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项羽能“包羞忍耻”,渡过江去重整人马,也有可能卷土重来,甚至打败刘邦(或:

楚汉之争是项羽取得胜利)。

1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释】①子约:

即皇甫濂,作者之弟。

②黄河:

指代故乡。

③羁宦:

离家在外做官。

(1)从首联登高、望远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重阳节。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

“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等。

15.(2017·

预测)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①。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释】①胡床:

亦称“交椅”,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中,“追”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诗人(纳凉时)悠闲自在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人生态度。

1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①,侧坐莓苔②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纶:

钓丝,“垂纶”即垂钓。

②莓苔:

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小儿“侧坐莓苔”有何作用。

写出了小儿很会选取钓鱼地点,同时也为后面写“怕得鱼惊不应人”做铺垫。

(2)诗中“遥招手”的是谁?

为何“遥招手”?

垂钓儿童(或:

小儿),他怕答话声把鱼惊走。

17.(2017·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

请概括作答。

“思”的内容:

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

请简要赏析。

不同。

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

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考点跟踪突破35 文言实词(A卷)(对应学用266页)

1.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男有分,女有归(回归)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B.去国怀乡(国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

C.次北固山下(停泊)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D.清风徐来(慢慢地)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相信)

A女子的归所;

B渐渐;

D以实情判断。

广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A.朝服衣冠,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A.早晨;

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

C.过错/到;

D.名词,集市/动词,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臣未尝闻也  尝趋百里外

B.休祲降于天行者休于树

C.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D.先生坐满坐寂然

A曾经。

B吉兆;

休息。

C丧服;

向来。

D坐下;

通“座”。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A.谓先主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将军宜枉驾顾之元方入门不顾

C.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将军岂愿见之乎辍耕之垄上

C都表转折。

A告诉;

说。

B拜访;

回头看。

D代词,他;

动词,到、往。

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举世闻名

A少。

B更加;

益处;

C如果;

随便、马虎;

D被任用;

全。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计日以还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乃悟前狼假寐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D.或遇其叱咄或以钱币乞之

A计算。

B借;

和“真”相对。

C动词,担心;

名词,祸患。

D有时;

有的人。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陈胜、吴广喜,念鬼念无与为乐者

B.今亡亦死暮而果大亡其财

C.扶苏以数谏故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A考虑,想到。

B逃跑;

丢失。

C因为;

凭借。

D私自、偷着;

夹杂着。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潭中鱼可百许头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全石以为底自以为不如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D.皆若空游无所依貌若甚戚者

D好像。

A左右;

答应。

B把……当作;

认为。

C介词,从;

动词,跟从。

9.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C)

A.日光下澈(《小石潭记》)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C动词,处在。

A名词作状语,向下。

B名词作动词,腰佩。

D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1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B)

A.衣食所安安:

有“养”的意思

B.小信未孚孚:

信服

C.公将驰之驰:

(驱车)追赶

D.遂逐齐师遂:

于是,就

为人所信服。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A.何以战何陋之有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言语粗鄙

C.忠之属也神情与苏黄不属

D.下视其辙其如土石何

A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B目光短浅;

粗俗。

C一类人;

类似。

D代词,代指齐国军队;

表反问的语气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举大计亦死百里奚举于市

B.必先苦其心志天下苦秦久矣

C.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D.等死,死国可乎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多次。

A发动,兴起;

推荐,选拔。

B使……受苦;

苦于(秦)。

D为……而死;

死亡,灭亡。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

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A超过、胜过。

B消失;

绝妙。

C勉强;

通“僵”,僵硬。

D代词;

语气词。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属引凄异忠之属也

B.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

C.哀转久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宋无罪而攻之

C消失。

A连接;

类。

B代词;

D表承接;

表转折。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想念)

水尤清冽(凉)

B.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

乃记之而去(离开)

C.相与步于中庭(互相)

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清闲)

盖竹柏影也(盖子)

A念:

考虑、想到。

C相与:

共同、一起。

D盖:

原来是、大概是。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B.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C如果。

A你。

B像。

D像。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或以钱币乞之 或遇其叱咄

B.未尝识书具 尝趋百里外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还自扬州 手自笔录

B曾经。

A有人;

有时。

C到;

向。

D从;

亲自。

1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

B.便舍船屋舍俨然

C.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

D.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

C离开。

A感到诧异;

B放下;

房屋。

D说;

方法。

19.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C)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远:

远播)

以光先帝遗德(光:

发扬光大)

B.小大之狱(狱:

监狱)

腰白玉之环(腰:

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益:

增加) 晏子对曰(对:

回答)

D.薄暮冥冥(薄:

迫近) 凄神寒骨(凄:

凄凉)

A远:

在远处。

B狱:

案件。

D凄:

使……凄凉。

2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收人面令小令初下,群臣进谏

B.予观之同予者何人

C.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渔人甚异之

B我。

A使;

命令。

C看见;

通“现”。

D不同;

感到诧异。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B停止。

A遗失;

给予。

C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助词。

2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

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九:

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

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

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入侵。

多次。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邑人奇之

A完备。

B它;

其中。

C辞官;

道歉。

D奇美的山水;

感到惊奇。

24.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B)

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

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

拘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