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485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

对传染病积极预防"

的思想。

(2)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教学难点】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展示各种现象。

药物过敏、骨折、肾移植前要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贫血、艾滋病病人、风湿性关节炎、肝癌。

提出问题:

1、在你的生活常识中,你理解什么是免疫?

(不要求学生提出的免疫概念假设准确,介绍免疫学与其它科学一样是一个逐步发展的科学,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引导学生进入以下的学习。

设疑问:

1、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里,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安然无恙呢?

讨论:

以上的各种现象哪些与人体免疫有关?

(不要求完整,因在本节课的最后还要进行讨论。

学生提出对免疫概念的假设。

二、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教师:

1、指导学生阅读P79资料1

2、提出问题:

资料1说明什么问题。

3、展示:

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

学生

1、阅读资料1

2、讨论: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

3、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

2、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通过资料1,我们知道皮肤虽然具有免疫能力,但还是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又是什么在与病原体战斗呢?

1、知道学生阅读P79资料2,展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动画。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讲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

2、展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学生描述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作用。

并解释皮肤破坏后的红肿、化脓现象。

学生描述溶菌酶的杀菌过程。

3、第三道防线。

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1、引导学生阅读P79资料3。

教师播放抗体和抗原作用的动画。

并讲解和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教师运用各种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抗体和抗原的关系和功能。

(如:

抗日战争,日本人侵略中国,激发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奋起抗争,许多农民变成了战士,与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取得了抗日的胜利,胜利后,战士们的战斗能力并没有消失,如果日本人胆敢再来侵犯,我们的战士一定能再次打败侵略者。

学生阅读,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

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病毒的侵袭呢?

学生观看、理解。

学生分析比喻,将比喻的内容类比抗体、抗原的关系,理解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4、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讲:

人体的三道防线有什么区别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差异,并导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学生比较俩者的产生和功能。

并填写表格。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体外异物都反应。

对一种异物有反应。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的

作用

三、免疫的功能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免疫能力使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使我们受益,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民发现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位的,还有哪些功能呢?

学生阅读课本教材,展示他们收集的免疫资料。

归纳总结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免疫的概念。

四、计划免疫

我们从小到大接种过很多的疫苗,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传染病呢?

提问:

疫苗的成分是什么?

什么是计划免疫呢?

计划免疫对提高人体的健康的意义,人的寿命的延长与计划免疫的关系,以及国家对计划免疫的重视。

学生:

展示他们的预防接种证和免疫接种卡。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阅读,并分析回答。

五、艾滋病

许多人对艾滋病谈虎色变,但是你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吗?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4-P85艾滋病内容,观察图8-13-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宣传画,播放艾滋病相关视频及课件。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一般的日常接触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吗?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

产生了解艾滋病病因的兴趣。

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艾滋病以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形成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教学点评】

本节的内容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丰富的动画、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让学生感知了免疫的有关知识。

这个内容不是教师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料,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还有一些部分也充分地运用了教材的资源,形式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