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60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

《《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

《最后一次讲演》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字词,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

2.学会本文运用褒贬词语、感叹语句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运用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语言特点。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及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人称的变换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本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浅谈背景,导入新课

1、观视频

播放影视资源《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讲演片段(影视资料)》

2、导入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了篡夺革命胜利果实,发动内战。

中国共产党为了捍卫革命果实,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为了镇压这一运动,疯狂发动了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1946年7月11日,特务在昆明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他们要暗杀的第二个人就是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毅然主持了15日的李公朴追悼大会。

会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过程中,特务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

面对特务的嚣张气焰,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次演讲。

3、心中有目标,效率会更高(齐读目标)

① 学会本课字词,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

② 学会本文运用褒贬词语、感叹语句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运用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语言特点。

③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板书:

最后一次讲演)

二、课前检测

1、作者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出身子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参加学生运动,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后研究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出版诗集《红烛》《死水》。

1943年,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

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板书——闻一多)

2、字音(指明读,正音)

卑劣( liè) 污蔑( miè ) 卑鄙( bǐ) 蛮横( hèng) 赋予( yǔ ) 

挑拨离间( jiàn)

重点指导以下多音字,点明声调、字义。

最后齐读字音。

横予

重点指导以下多音字,点明声调、字义,然后齐读。

yǔ给予

héng横贯

hèng横祸

横予

3、词义(检测词义,结合课文)

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赋予:

交给(重大任务及使命等)。

卑劣:

卑鄙恶劣。

诬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光明正大:

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自主学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

结合情感变化强烈的语句)。

明确: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学生读;学生展示;教师明确;)

2.根据提示,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1--3段):

痛斥罪魁,赞颂英烈。

第二部分(第4、5段):

敌人必败,人民必胜。

第三部分(第6-12段):

争取民主,不怕牺牲。

(过渡语:

针对会场的特殊情况,讲演一开始,闻一多先生就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四、精读课文,探究义正辞严的演讲

1.精读1-3段,探究:

闻一多先生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揭示反动派的无耻的?

明确:

李先生无罪而惨遭杀害;反动派只敢偷偷摸摸地来暗杀;反动派暗杀后不敢承认,还对李公朴进行诬蔑,说什么“桃色事件”,还嫁祸于共产党。

(板书——李公朴反动派)

(学生自学批注;学生展示;教师明确)

2.精读4、5段,探究:

闻一多先生坚信“敌人必败人民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他们这样疯狂地暗杀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在恐怖;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重点朗读“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

......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对反动派的虚弱本质要读出蔑视,对反动派的末日来临读出信心。

3.再读4、5段,闻一多先生直面痛斥特务们,用“___”划出面对听众斥责特务们的句子,用“﹏﹏”划出正面斥责特务们的句子,用[]划出人称变化词,这三种人称变化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对敌人正面临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出闻一多先生的毫无畏惧。

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闻一多先生极端的愤怒情感和轻蔑情绪。

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闻一多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

特别是把“我们”“你们”相连相对使用时,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板书——赞颂斥责)

(过渡语:

闻一多先生的爱憎情感和坚决斗争的决心是通过慷慨激昂的话语传达给听众,使他们信服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五、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批注赏析。

提示:

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副词、形容词等);

从句式特点(感叹句、祈使句、反问句、设问句);

从修辞手法(反复、对比)

(学生批注;指名交流;教师展示;指导朗读)

举例:

1.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副词“最”“究竟”“竟”“只不过”“都无非是”加强语气,形容词“卑劣”“无耻”直接表明出对反动派的愤恨,首句反问句,引发听众思考,激起群众的情绪,设问句是对李先生的爱国精神的赞颂并表达出对反动派的极度愤恨和鄙视)

2.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

(动词“打”“杀”“暗杀”揭露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形容词“光明正大”与“偷偷摸摸”一褒一贬形成鲜明对比,揭露反动派的黑暗,感叹句式表达了闻一多对特务暴行的憎恨,说明此时闻一多先生情绪激动,不可抑制。

3.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

(设问句,引发思考,使观众产生共鸣。

)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

你出来讲!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运用了反复手法,同时又是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表达出对反动派的蔑视,揭露出其虚弱的本质,表现了闻一多的大无畏精神。

4.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副词“又”“还”)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

无耻啊!

(运用了反复手法,感叹句式揭露了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5.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运用了对比手法,某集团的“光荣”和李先生的“无耻”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表达了闻一多分明的爱憎感情,同时又是感叹句式,表达作者对反动派的痛恨,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6.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在害怕啊!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形容词“慌”“害怕”“恐怖”一步步揭穿敌人的阴暗心理,感叹句表达了闻一多愤怒控诉、尖锐讽刺的强烈感情,有力地揭露了敌人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

7.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副词“还”,反复修辞,反问句,感叹句,揭露敌人虚弱的本质,点明反动派末日即将来临,表达了闻一多对敌人强烈的愤怒和蔑视。

8.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动词“打伤”“杀死”,反问句式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9.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量词“一个”与“千百万个”形成对比,感叹句式,突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尽的,革命必将胜利。

10.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用副词“很”修饰形容词“大”“强”表现人民力量的强大,不会被反动派打垮,设问句式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观点上的认同。

11.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双重否定感叹句,更有力地表现了痛斥敌人的情感。

12.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反诘句,情感强烈真挚,突出表现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

13.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形容词“光明”和“黑暗”对比;比喻手法:

“光明”实指“民主和平”,“黑暗”是指“反动派统治下的白色恐怖”,表明了闻一多先生冲破黑暗,争取光明的强烈思想感情。

14.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直接表达对反动派的痛恨。

)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设问句,引起听众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增强面对面揭露反动派的无耻卑劣的语感,表达对敌人的蔑视。

)特务们!

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感叹句,号召昆明青年继承先烈的遗志,团结斗争。

15.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感叹句,既赞扬李公朴先生,又表明自己义无反顾、准备随时献身的决心。

五、回顾全文,归纳写法

1、运用词语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如第1段中用动词“打”“杀”“暗杀”揭露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

副词“最”“究竟”“竟”加强语气,表达对反动派的直面痛斥。

第2段中形容词“无耻”“光荣”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表达演讲者分明的爱憎情感。

2、运用人称的变换对演讲者的思想感情起到有力地配合作用。

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他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交锋。

3、运用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祈使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如第1段“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

”用感叹句表达了闻一多对特务暴行的憎恨,说明此时闻一多先生情绪激动,不可抑制。

第4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情。

4、运用运用反复、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彩强烈。

如第2段“无耻啊!

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既用反复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第5段“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用“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打击敌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小结:

本片演讲词运用词语的感情色彩、人称变化、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来表达对李公朴先生的被暗杀的悲愤之情,赞颂李公朴先生及昆明人民为和平民主献身的爱国精神,愤怒控诉反动派的卑鄙无耻,指出反动派必将灭亡,人民必将胜利表明自己会和人民一起为正义事业奋斗献身的坚定决心。

七、拓展延伸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演讲词

2.完成课时对应练习

九、板书设计

闻一多

李公朴爱憎国民党

昆明人民反动派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