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6506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元文档格式.docx

A.a、b、cB.d、e、f

C.a、c、eD.b、d、f

4.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

【解析】 3题,要求找出人类与地理环境各要素(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的关系。

4题,要求找出不正确的。

江淮平原是我国的湿润地区,可将旱地改造成水田,不会产生盐碱化现象。

盐碱化现象主要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答案】 3.B 4.D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6.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解析】 修建水库必然会使库区蒸发量增大,植被覆盖率增大的结果是植被的蒸腾作用加强,同时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土壤中的水分增多。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推测Ⅰ、Ⅱ、Ⅲ、Ⅳ相应内容,同时也可以看出当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也要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5.C 6.A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 图中区域自然带的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A

8.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解析】 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北太平洋西岸。

受千岛寒流影响,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偏低。

【答案】 B

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于2008年12月23日晚间抵达台北,住进台北市立动物园的新光特展馆。

“团团”“圆圆”抵达新家半个小时后开始进食,这是它们在台北新家的第一餐。

据此回答9~10题。

9.“团团”“圆圆”在台北的新家所属的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10.台湾山脉从山麓到山顶拥有从热带到亚寒带的森林种类,被誉为“森林宝库”,影响其自然带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水分、热量的组合D.太阳辐射

【解析】 第9题,台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第10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是水分、热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结果。

【答案】 9.B 10.C

右图所示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

12.若山顶有永久冰川带,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  )

A.T冬<18℃B.T夏<18℃

C.T冬<10℃D.T夏<20℃

【解析】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高度比背风坡低一些,图中S坡是迎风坡,N坡是背风坡。

若3000米的山顶有永久冰川带,即表示山顶处在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夏季时的气温低于0℃,根据地势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的规律,可推知条件应是T夏<18℃。

【答案】 11.B 12.B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13~15题。

13.对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的表示正确的是(  )

A.aB.b

C.cD.d

14.南半球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

A.在低纬度地区最低

B.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C.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D.在中纬度地区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15.关于下列山地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穆朗玛峰北坡纬度比南坡高,对应的雪线高度北坡低于南坡

B.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雪线高度是北低南高

C.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雪线南低北高

D.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对应的雪线东低西高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雪线高度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不同纬度的气温、降水量和雪线高度的规律可知,降水量在赤道地区最多,在温带地区也较多,而气温基本上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雪线的海拔取决于降水量和气温,在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少,且气温较高,故在副热带地区的雪线是海拔最高的。

对于一座山来说,不同坡向的雪线高度,首先取决于降水,其次取决于气温,因此,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应该低,所以,只要判断出每座山哪一侧是迎风坡,哪一侧是背风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题目中提供的四座山脉中,可以看出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雪线低。

【答案】 13.A 14.C 15.B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据此完成16~18题。

16.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太阳辐射

C.土壤D.降水

17.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C.太阳辐射D.降水

18.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解析】 自南向北樱花初放日期由早到晚,这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

M和N在同一纬度,而且都沿海,而N地附近有日本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所以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洋流。

M、N地位于海岸线附近,海拔极低。

相对P地地势高,热量相对不足,所以P地樱花初放日期较晚。

【答案】 16.B 17.B 18.A

下图为我国杏树开花盛期物候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导致杏树开花盛期由南向北推后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

C.地形D.洋流

20.造成石家庄与太原杏树开花盛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解析】 纬度越高,温度越低,杏树开花盛期越晚,故导致杏树开花盛期由南向北推后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

石家庄比太原纬度稍高,但石家庄杏树开花盛期更早,主要是因为太原位于黄土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杏树开花盛期晚。

【答案】 19.A 20.C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

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1)这种水土流失状况已经在我国________流域和________流域发生发展,由于它们都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所以这种状况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在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

(能答出两点即可)

(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统一变化过程。

水土流失土壤变化:

________

地貌变化:

地表多________,平坦高原呈现________状

植被变化:

自然植被分布高度和覆盖率下降

气候变化:

地方气候趋于________,降水变率________

水文变化:

河流________,水量季节变化

【答案】 

(1)黄河 长江 植树造林

(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

气候逐渐干冷的变化趋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

(3)肥力下降 沟谷 破碎 干旱 增大 含沙量增大增大

2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字母L,S,N,M所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

(2)试说出图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理由。

(3)简要回答图中S所示气候类型的特征。

【解析】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这是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M代表苔原、N代表亚寒带针叶林、S代表温带落叶阔叶林、L代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这种植被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属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或自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S位于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之北,属温带季风气候,该处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炎热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

【答案】 

(1)L—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S—温带落叶阔叶林;

N—亚寒带针叶林;

M—苔原。

(2)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

理由:

呈南北向更替,东西向延伸。

(3)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3.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阳坡B.北坡为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

(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A 

(2)D 

(3)秦岭

(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

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南坡。

(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

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草原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