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571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

(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4221202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

英文名称:

PhysicalGeography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128讲课学时:

122实验学时:

6

学分:

6

适用对象:

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

先修课程:

执笔人:

刘子亭,姚敏,陶宝先,李如雪审定人:

张金萍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自然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课程的学科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开设,是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主要课程之一。

(二)教学目的

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通过实验实习培养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地理科学工作者。

(三)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系统认识作为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和基本技能,形成全面而系统的人地关系思想,使学生深入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今后学习区域地理、人文地理和其它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地理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教育、研究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1、系统掌握水文、地貌、土壤以及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及其结构关系,了解演进历史与发展前沿。

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和方法。

3、掌握最基本的野外考察思路和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掌握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掌握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了解水体与环境的研究方法和新进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1地球上水的分布

2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2.1水循环

2.2水量平衡

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1海洋的起源

地壳变薄→洋盆形成→海水聚集

2世界大洋及其分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海及其分类

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4海水的组成

4.1海水的化学成分

H和O是海水最主要的化学元素,其常量元素(≥100mg/L)有:

Cl,Na,Mg,S,Ca,K;微量元素(<100mg/L)有Br,C,Sr,B,Si,F,Li,I,Mo,U,Ag,Au等。

海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4.2海水的盐度和氯度(S‰,Cl‰)

盐度=0.03+1.805х氯度盐度=34.6+0.0175(E-P)

5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1潮汐与潮流

1.1潮汐现象与引潮力

潮汐现象是指引潮力(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差)引起的地球上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1.2潮流

潮流是指海水在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进行的周期性的水平流动,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回转流、往复流、涨潮流和落潮流等。

2海洋中的波浪

2.1波浪及其类型

2.2波浪的折射

3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洋流是指海水在风力(主导因素)、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因素影响下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3.1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3.1.1按成因分为:

摩擦流、重力—梯度流、潮流

3.1.2按温度分为:

暖流、寒流

3.2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

3.3大洋水团及其环境

水团是指具有特别温度和特别盐度值的、性质相同的大团水体。

第四节海平面变化

自从海洋形成以来,由于海水体积逐渐增加,海平面在总体上是逐渐上升的,而海平面上升将使沿岸地区风暴潮灾害加剧,海岸侵蚀强化,潮滩湿地损失,盐水入侵河口及海岸地下含水层,阻碍陆地洪水与沿海城镇污水排放。

17万年来的海平面变化

2近百年的海平面变化

近百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导致海洋热膨胀和冰川消融加剧,全球海平面普遍呈上升趋势。

321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

第五节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1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包括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

2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拥有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是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和蓄积者,间接影响着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自然现象。

3海洋环境保护

减少和防止海洋污染,进行适当的生产安排和合理的资源开发。

第六节河流

1河流、水系和流域

1.1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1.2水系形式

1.3河流的纵横剖面

1.4河流的分段

5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2水情要素

2.1水位

水位是指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上的水面高度,它是河流流量大小的主要标志。

2.2流速

流速是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它取决于纵比降方向上水体重力的分力与河岸和河底对水流的摩擦力之比。

2.3流量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

2.4水温与冰情

3河川径流

3.1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停蓄→漫流→河槽集流

3.2径流计量单位

流量Q、径流总量W、径流模数M、径流深度y、径流变率K、径流系数α

3.3正常径流量

3.4径流的变化

1.年内变化汛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冻期

2.年际变化

3.5特征径流洪水、枯水

4河流的补给

4.1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其特点

4.1.1降水补给

与流域降水量及其变化密切正相关。

4.1.2融水补给

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

4.1.3地下水补给

具有稳定和均匀的特点。

4.1.4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

4.1.5人工补给

与人类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

4.2河流水源的定量估计

5流域的水量平衡

6河流分类

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我国河流可分为:

东北型、华北型、华南型、西南型、

西北型、阿尔泰型、内蒙古型、青藏型等8类。

7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自然因素(气候、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地表物质组成、植被等)影响着河流的各项水文特征;同时,河流也显著影响着流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地貌、植被等)。

第七节湖泊与沼泽

1湖泊

1.1湖泊的成因和类型

1.2湖水的性质

1.3湖泊水文特征

1.3.1湖水的运动定振波、湖流

1.3.2水位变化和水量平衡

2沼泽

2.1沼泽的成因

水体沼泽化、陆地沼泽化

2.2沼泽水文特征

沼泽水运动缓慢、蒸发量较大、径流极小

2.3沼泽的分类

第八节地下水

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1.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温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嗅感和味感

1.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1.2.1气体

地下水中主要的溶解气体主要有CO2、O2、N2、CH4、H2S,还有少量的H2、CO、NH3等。

1.2.2氢离子浓度

1.2.3离子成分和胶体物质

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有:

Cl、SO42-、HCO3-、CO32-、NO3-、Na+、Ca2+、Mg2+、Al3+、Fe2+、Fe3+、HSiO3-等。

1.3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和硬度

1.3.1总矿化度是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量来确定。

根据其值大小,可将天然水分为五类:

淡水、弱矿化水、中等矿化水、强矿化水和盐水。

1.3.2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

根据其值大小,可将水分为五类:

极软水、软水、弱硬水、硬水和极硬水。

2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是指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出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

3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

3.1地下水的动态

地下水的动态是指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地下水的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发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3.2地下水的运动层流运动、紊流运动

4地下水分类

4.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是分布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分布范围不广,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主要耗损形式是蒸发和渗透,接近地表,水量不大而季节变化强烈。

4.2潜水

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潜水面)的重力水。

主要以降水和地表水为补给来源,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特征。

4.3承压水

承压水是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

第九节冰川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1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

1.1成冰作用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的过程。

重结晶、渗浸和冻结结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渗浸—重结晶和渗浸—冻结作用为两个过渡类型。

1.2冰川类型

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山麓冰川

2地球上冰川的分布

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高度的严格制约,而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地球上冰川分布高度也表现出明显的自低纬向两极降低的趋势,而南极大陆成为地球上冰川最集中的地区。

我国冰川总面积约58523km2,占全球冰川面积1.62275×107km2的0.35%,约占我国领土的6‰

3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1冰川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3.2冰川对区域及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3.3冰川运动影响生物、土壤的分布和进化。

3.4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独特的冰川地貌。

4冰川与环境研究进展

第五章地貌

教学重点:

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

教学难点:

各类地貌单元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了解地貌学研究方法与新进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1地貌成因

1.1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作为内营力,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成地表宏观的地貌形态。

1.2气候因素

气候的水热组合导致外营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1.3岩性因素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1.4人为因素

2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平原

3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3.2改变降水量的分布格局

3.3促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形成自然界的地域分异

5影响土地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1.1风化作用类型

物理风化岩石由整体破裂为随屑或裂隙、孔隙增加,物理性质发生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

化学风化岩石在大气、水、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1.2风化壳

风化壳是指岩石经风化、剥蚀但依然残留原地覆盖在母岩表面的风化产物。

2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块体运动是指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的移动现象。

可分为崩落、滑落与蠕动三类。

2.1崩落与崩塌地貌

崩落是指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

形成崩塌崖壁和岩堆。

2.2滑落与滑坡地貌

滑坡是指由岩屑、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形成滑坡地貌。

2.3蠕动

蠕动是指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

第三节流水地貌

1流水作用

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三类。

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作用强度均受流速、流量与含沙量等因素制约。

2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

2.1坡面流水地貌

2.2沟谷流水地貌

2.3泥石流

3河流地貌

3.1河谷的发育

3.2河床与河漫滩

3.3三角洲

3.4河流阶地

3.5河谷类型与河流劫夺

4准平原与山麓面

第四节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指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1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强度与岩性、水动力条件以及区域地质、地貌、气候特征密切相关。

2喀斯特地貌

2.1地表喀斯特地貌

2.2地下喀斯特地貌

3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

3.1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

3.2喀斯特地貌的地域分异

外部气候因素使得喀斯特地貌产生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五节冰川与冰缘地貌

1冰川地貌

冰川通过运动,产生强大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冰蚀地貌(冰斗、U型谷、冰川擦痕、冰川阶步等)、冰碛地貌(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等)、冰水堆积地貌(锅穴、蛇形丘等)和冰面地貌(冰裂隙、冰面河、冰爆、冰塔林、冰蘑菇等)。

2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2.1冻土的一般概念

冻土是指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

后者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2.2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第六节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1风沙作用

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

2风沙地貌

2.1风蚀地貌

2.2风积地貌

2.2.1沙丘及其形态类型

2.2.2沙丘的移动

3黄土与黄土地貌

第七节海岸与海底地貌

1海岸地貌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可分为海岸、潮间带和水下岸坡三个部分。

1.1海蚀地貌

1.2海积地貌

2海岸的分类

岩岸、砂岸

3海底地貌与海底沉积

3.1海底地貌

3.2海底沉积物

海底沉积有近海沉积和远海沉积之分,其沉积方式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三种,具有环陆分带性、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分带性规律。

第六章土壤圈

教学重点:

认识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的物质组成及特性、土壤形成因素和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土壤类型特征、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问题。

教学难点:

土壤形成因素及土壤空间分布规律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的物质组成及特性、土壤形成因素和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土壤类型特征、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问题,了解土壤学研究方法与新进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1.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

由于人类对土壤的利用方式不同,对土壤产生不同的概念。

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性是具有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中养分、水分、空气、热量四大肥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2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占据一定的不变位置,处于地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界面上,是地球各圈层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之一,它们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平衡。

3土壤形态

是指土壤与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

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度等。

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它是由性质和形态各异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

这些土层大致呈水平状,是由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

4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等三相物质组成的

4.1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土壤的“骨骼”。

按成因可以分为土壤矿物质基本上来自成土母质,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

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均未改变。

次生矿物质:

由原生矿物质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

土壤次生矿物分为三类:

简单盐类、此生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4.2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生成的物质。

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包括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水质素、含硫含磷化合物。

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转化的作用,

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动力。

有机质转化的两个过程

4.2.1矿物化过程

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有机质的过程。

4.2.2腐殖质化过程

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后再缩合和聚合成一系列黑色高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4.3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和重要的肥力因素。

它不仅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生态因子,而且也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介质,它存在于孔隙中。

土壤水分类型:

土壤水分主要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吸湿水是土壤颗粒表面张力所吸收的水汽,不能移动,植物不能吸收。

毛管水是毛管孔隙中毛管力所吸附保存的水分,是自由液态水,是土壤中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

有两种:

毛管上升水和毛管悬着水。

重力水是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值)时沿土壤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

4.4土壤空气

主要来自于大气,组成成分和大气基本相似,质和量上与大气有所不同。

土壤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二氧化碳比大气中含量高而氧气含量比大气低。

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大于70%,大气中小于4%,相差甚远。

土壤固氮微生物能固定一部分氮气,增加土壤氮素含量,而土壤中进行的硝化作用和氮化作用,氮素又转化为氮气和氨释放到大气中,二者基本保持平衡。

5土壤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5.1土壤机械组成

组成土壤的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称土壤的机械组成或土壤质地。

5.2土壤胶体的性质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高度分散粒径在1~100mm之间的物质。

土壤胶体的种类:

按其成分和性质有三类:

(1)土壤矿物质胶体,包括次生硅酸盐,简单的铁、铝氧化物,二氧化硅。

(2)有机胶体,包括腐殖质有机酸蛋白质及其衍生物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3)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中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通过各种键(桥)力相结合的有机-无机复合体。

土壤胶体的性质:

1巨大的表面和表面能;

2带电性;

3分散和凝聚性。

土壤的离子交换:

土壤胶体表面与溶液介质中电荷符号相同的离子相交换。

.3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是土壤中水分及其所含溶质的总称,溶液中所含物质有以下几类:

不纯净降水及其在土壤中接纳的溶解性气体

无机盐类

有机化合物类

无机胶体类

络合物类

土壤的酸碱反应:

土壤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解离出H+和HO–数量中和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m++n电子≒还原剂

土壤的缓冲性:

土壤加酸或加碱时具有缓冲酸碱度改变的能力

第二节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成土因素学说

2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2.1母质因素

岩石风化的产物称成土母质,简称母质木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2.2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影响土壤水热状况,而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及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的迁移转化过程,因此决定了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过程,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

2.3生物因素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活跃因素。

2.4地形因素

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

主要表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坡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的差异。

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地形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

2.5时间因素

土壤发育的时间(成土年龄)可说明土壤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过程,是研究土壤特性和发生分类的重要基础。

2.6人类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性质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在认识土壤客观性质的基础上对土壤进行利用改造定向施肥,创造不同熟化程度的耕作土壤。

3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

地质大循环,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而可溶物质,被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

生物小循环,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环释放出来的可溶性养分,通过生理活动制造成植物的活有机体,当植物有机体死亡之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又重新变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有机物。

4主要成土过程

4.1原始成土过程

在裸露的岩石表面或薄层岩石风化物上着生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即后生长藻类,再后生长地衣、苔藓,它们开始积累有机物并为高等植物生长创造条件。

4.2灰化过程

土体亚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及淀积的过程。

4.3粘化过程

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集过程。

4.4富铝化过程

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

4.5钙化过程

碳酸盐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

4.6盐渍化过程

土体上部易溶性盐类的聚集过程。

4.7碱化过程

土壤吸收复合体上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30%以上,pH大于9,呈碱性反应,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

4.8潜育化过程

低洼积水地区土体发生还原的过程

4.9潴育化过程

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程

4.10白浆化过程

土壤表层由于土体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

4.11腐殖质化过程

在生物因素影响下,在土体中尤以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4.12泥炭化过程

有机质以植物残体形式的累积过程。

4.13土壤的人为熟化过程

在人类合理耕作利用改良及定性培育下,使土壤向着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1土壤分类

1.1国外土壤分类

1.1.1前苏联

强调土壤的与成土因素和地理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成土因素及其对土壤的影响作为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以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土壤形态、土壤物理、土壤化学、矿物及生物等)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

土壤分类系统中分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相等8级。

1.1.2美国

分类的具体指标是可以直接感知和定量测量的土壤属性,土壤类型划分只要一句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诊断层:

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诊断特性:

用于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

土壤分类系统按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土系6级,共分出11个土纲。

1.2中国的土壤分类

1.2.1中国土壤发生学分类

1.2.2以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基础

分类系统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