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583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高三生物2016.1

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4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页,为选择题,20个小题;第二部分6~10页,为非选择题,6个小题;第三部分11~14页,为答题纸。

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用黑色字迹笔填写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有关黑藻与蓝藻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进行有氧呼吸B.遗传物质是DNA

C.能进行有丝分裂D.翻译在核糖体进行

2.经诱变、筛选得到几种基因A与基因B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

C.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

D.A、B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

3.下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

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B.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

4.c-myc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myc蛋白在正常细胞中很不稳定,合成后很快就被降解,而在癌细胞中稳定性显著提高。

研究者

用分化诱导剂(PA)处理某种癌细胞,并检测

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右图。

以下相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c-myc蛋白能抑制细胞的分化

B.c-myc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细胞癌变

C.PA诱导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D.可用单抗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

5.将源自同品系小鼠的癌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融合,所获杂种细胞的后代只要保留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就可表现为正常表型,但若这些染色体丢失则会重新恶变为癌细胞。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杂种细胞的后代保留的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上有抑制细胞恶性增殖的基因

B.利用灭活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C.杂种细胞重新恶变后将失去接触抑制现象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会抑制细胞的癌变

6.我国科学家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

杂种子一代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

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国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

B.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条染色体

C.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

D.三倍体鱼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均含有49条染色体

7.DNA分子中的碱基C被氧化后会转变为碱基U,细胞中的一种糖苷酶能够识别出碱基U,将其切除,之后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除残留下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最后由其他酶将缺口修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内切酶丧失功能的人的癌症发病率高于普通人

B.糖苷酶能识别和切割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

C.DNA缺口修复需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发挥作用

D.若基因损伤未被及时修复可导致其50%的子代DNA具有突变基因

8.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

A.能稳定遗传B.高度不育C.有杂种优势D.为四倍体

9.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

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1/3600。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

B.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Tay-Sachs病的发病率

C.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

D.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10.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

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

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

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

11.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

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处理浓度

每穗粒数(个)

千粒重(g)

产量(kg/km2)

成熟粒率(%)

对照

115.7

25.6

7661

80.6

生长素5ppm

146.9

27.2

8415

89.5

赤霉素30ppm

132.2

28.1

8215

85.2

乙烯利20ppm

110.2

26.1

7499

87.4

A.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

B.20ppm乙烯利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

C.30ppm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

D.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12.有关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的生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B.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降低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

13.有一类性别发育异常的男性(性染色体正常),性腺为睾丸而其他性征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

在临床发现的此类病例中,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

B.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高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

C.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

D.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无关

14.下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15.头细蛾帮助小叶黑面神传粉,并将卵产于雌花中。

每颗小叶黑面神果实中有6粒种子,而每条头细蛾幼虫发育需消耗2-4粒种子。

含头细蛾幼虫的果实中多只有一条幼虫。

调查小叶黑面神的两种果实中头细蛾幼虫的存活情况,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果实类型

果实总数

(颗)

卵数

(个)

成活幼虫数

(条)

幼虫成活率

(%)

无梗果实

228

267

169

63.3

有梗果实

495

520

142

27.3

A.种子适度保留利于小叶黑面神与头细蛾互利关系的维持

B.有梗果实比例上升会造成第二年头细蛾的种群密度降低

C.头细蛾幼虫成活率越低,小叶黑面神种群数量将会越高

D.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6.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动物种群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导致种群密度下降甚至走向灭绝。

下列有关栖息地片段化对动物种群不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

B.栖息地片段化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

C.与大种群相比,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易发生变化

D.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

17.下图示某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过程。

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

18.下图是科学家利用供体生物DNA中的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经限制酶处理后的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相同

B.Ⅰ是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

C.此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涉及转基因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D.经检测和筛选后的Ⅱ,既能无限增殖又可分泌单克隆抗体

19.大肠杆菌PUC19质粒如下图所示。

LacZ基因是PUC19质粒上重要的标记基因,其表达产物能水解X-gal,进而使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

用EcoRI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不含LacZ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并进行检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

B.培养基中应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

C.挑取菌落的接种环在操作前后都应该灼烧灭菌

D.应挑取培养基表面的蓝色菌落进行扩大培养

20.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C.③过程发酵所用酵母菌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非选择题(21~26题,共60分)

21.(10分)

番茄喜温不耐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

00时至次日6:

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

00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

(1)图1结果显示,夜间6℃处理后,番茄植株干重对照组。

这表明低温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对呼吸作用的抑制。

 

图1

(2)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还测定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2所示。

图中结果表明:

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使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

 

(3)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

①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9天的9:

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

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

提取Rubisco的过程在0~4℃下进行,是为了避免。

②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的总RNA,

经过程获得总cDNA。

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设计引物,再利用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

最后根据目的基因的产量,得出样品中Rubisco合成基因的mRNA的量。

③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说明低夜温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

(4)低夜温处理还改变了光合产物向不同器官的分配,使实验组番茄叶、茎、根的光合产物分配比率高于对照组,果实的光合产物分配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变化的意义是。

22.(10分)

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组织体积增加是前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的结果。

(2)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过滤脂肪组织血管基质,并经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条件下进行。

成熟脂肪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

(3)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检测细胞中脂肪的含量,以判断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实验结果显示:

实验组与对照组脂肪量的最显著差异出现在第天,前脂肪细胞培养至第16天时,不同浓度TSH处理的细胞的分化程度,上述结果说明。

23.(8分)

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

科研人员在做杂交实验时发现:

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反交的结果相同);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

黑兔:

白兔=9:

3:

4。

(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二代的灰兔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4/16的原因是。

(3)现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转入基因型为AABb雄兔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能够在紫外线下发绿色荧光。

①在培育荧光兔的过程中,可用法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兔子的(细胞)中。

②为了确定基因G所在的染色体,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

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G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则G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4.(12分)

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个四分体。

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①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而丢失。

②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雌、雄)配子育性很低。

(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

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25.(10分)

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此病的一种免疫抑制剂。

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1)研究人员以DNFB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

将这批小鼠分成五组,再用DNFB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

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2%、4%、8%的青蒿素乳膏,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

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1。

 

①胸腺是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原因是。

②C、D、E组结果与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作用。

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

(2)在对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健康的实验小鼠体内分离淋巴结,研磨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体外诱导细胞分裂并培养24h后,统计细胞数量,计算细胞相对生存活力,结果如图2。

 

图2

①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是用培养液培养细胞,空白对照组细胞相对存活力是。

②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

26.(10分)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项目

重入侵区

轻入侵区

未入侵区

植物

覆盖度

紫茎泽兰覆盖度(%)

67.2

20.3

0

当地植物覆盖度(%)

3.1

45.8

52.5

土壤

微生物

总真菌数(×104个)

17.9

5.8

8.3

固氮菌(×105个)

4.4

2.9

2.2

硝化细菌(×104个)

8.7

7.8

7.2

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

NO3-(mg/kg)

92.0

27.9

15.7

NH4+(mg/kg)

53.0

15.3

5.3

植物可吸收磷(mg/kg)

8.7

3.4

2.6

植物可吸收钾(mg/kg)

351.0

241.5

302.8

注:

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查中,可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液体、固体)培养基,通过观察菌落进行初步的和。

(3)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①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

②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③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_________,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

这是一种调节。

(4)紫茎泽兰的入侵作为一种干扰,使入侵地生态系统的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稳态。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2016.1

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B

D

D

B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B

C

C

A

C

D

B

非选择题(21~26题,共60分)

21.(每空1分,共10分)

(1)低于强于

(2)气孔开放度下降CO2

(3)①高温使酶失活②逆转录(特定)碱基序列PCR③转录

(4)适应低温环境的自我保护

22.(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10分)

(1)分裂和分化生长(体积增长)

(2)蛋白酶无菌下降

(3)①研究TSH浓度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②12相同

TSH浓度越高延缓(推迟)细胞分化效果越好(2分)

若答“TSH能延缓(推迟)前脂肪细胞的分化”(1分)

23.(每空1分,共8分)

(1)2

(2)1/9没有A基因时,就没有黑色素,有无B基因都不影响色素的表现

或:

基因型通式为aa__的个体都表现为白色

(3)①显微注射受精卵

②X灰色荧光:

黑色无荧光=1:

1在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

24.(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12分)

(1)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2分)

(2)20

正常二倍体(2n):

单体(2n-1):

缺体(2n-2)=1:

2:

1(2分)

(3)①多于联会(无法形成四分体)②雄配子

(4)母本乙品种6号单体自交

25.(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10分)

(1)①T淋巴明显升高发生了免疫应答(反应)

②B抑制免疫8%

(2)①不含地塞米松和青蒿素100%

②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均有毒性;在各浓度下,青蒿素对细胞的毒性均小于地塞米松(2分)

若答“随浓度增加,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的毒性越强”(给1分)

26.(每空1分,共10分)

(1)密度光

(2)固体鉴别计数

(3)①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作为分解者)

②促进

③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正反馈

(4)结构和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