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742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docx

五上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

课时计划

课题

小数乘整数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重点

难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

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备注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引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

(板:

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算一算:

3.5×3,可以怎样计算?

2.说一说:

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

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

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

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

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三)巩固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三、运用转化,探究算法

(一)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1.出示算式0.72×5=?

,提问:

“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提出:

“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5.学生全班集体交流转化过程和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板演(或PP课件演示)乘法竖式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二)将乘得的积化成最简小数

请学生观察乘得的积“3.60”,提问:

3.60是最简小数吗?

(不是!

)提醒学生,乘得的积如果不是最简小数,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三)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3.5×3、0.72×5的计算过程。

2.提问:

“想一想,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你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又做什么?

3.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1)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2)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3)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末尾的“0”可以去掉。

四、课堂小结。

 

板书

设计

小数乘整数

填空。

4.5()0.74()

×3×3×2×2

()135()148

主备人方丽华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题

小数乘小数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备注

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

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

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2.尝试计算。

师:

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师:

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

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观察例3及“做一做”

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3.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师:

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尝试计算。

(二)及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2.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的计算。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板书

设计

小数乘小数

0.586.252.04

×4.2×0.18×28

11650001632

232625408

2436112505712

主备人方丽华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题

小数乘法

第3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重点

难点

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课前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备注

一、复习铺垫,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0.5=0.7×4=2.1×3=1.1×8=

9×0.8=1.5×2=0.7×0.8=2.5×0.4=

2.解答:

一支铅笔0.5元,一支水性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3

倍。

一支水性笔多少钱?

(指名学生回答: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回顾:

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小数乘法的哪些知识?

二、情境导入,自主探索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呈现教材主题情境图(PPT课件),让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

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解答。

(2)教师巡视,收集个案,并指名演板。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1)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怎样计算小数乘法56×1.3?

(3)你算得对吗?

3.汇报梳理,构建方法。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

(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使学生明确:

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

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

(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

练习一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

3.2×2.5=0.8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10页13题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9页8题,P10页11、14题

 

板书

设计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做一做:

3.2×2.5=0.8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主备人方丽华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题

练习

第4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且正确计算。

2.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熟练运用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备注

一、计算方法

1.计算方法的回顾。

按整数相乘,再点小数点(位数参照因数的小数位数;先点再去0;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先补0再点小数点)

2.判断下面各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

书本P8/3

3.在下面算式的乘积里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作业本P5/1

(先定小数点,再去末尾的0)

4.大小比较。

(1)5.9×0.99○5.93.45×0.87○3.45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可作补充“×1”

(2)5.96×2.6○5.960.27×()>0.27()内可填?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5.灵活填空。

书本P10/14

二、计算能力

1.列竖式计算。

0.39×2.98.45×0.18计算如何验算:

重算、交换选一题验算。

0.58×0.08如果交换因数,竖式过程该怎么写?

2.计算并验算。

作业本P5/2

三、问题解决

1.书本P8/2明确:

总价如何求?

关键:

读正确数量只列示不计算

2.书本P9/9明确:

面积公式,列式即可拓展:

周长公式

3.书本9/5,P9/7、8,P10/11、13关注:

数量关系的提炼,不计算。

四、课堂作业

作业本P5/3、4、5

 

板书

设计

0.39×2.98.45×0.18

主备人方丽华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题

积的近似值

第5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需要和题目要求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

难点

根据题目要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时的近似数。

初步理解求积的近似数往往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课前准备

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备注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

1.计算下面各题。

1.5×240.37×2.64.02×8.3

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

3.12;5.549;0.3814。

保留两位小数:

4.036;7.7963;8.42378。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了解信息,解决问题

1.出示例6(PPT课件)。

(1)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怎样解答?

(3)题目中对解答这个问题有什么特殊要求?

(4)这里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要求出积的近似数,那么条件中的“0.049亿”是近似数还是准确数呢?

为什么不用准确数?

3.学生独立尝试,指名两名学生演板。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一)求“积的近似数”的基本练习

1.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1)出示题目(PPT课件)。

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全班齐练,指名两人演板。

(3)集体订正。

2.补充题。

将“1.35×0.96”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所得的近似数是()。

A.1.29B.1.30C.0.13

(二)求“积的近似数”的实际应用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质疑一(对得数是准确数的同学):

这节课学习的是求“积的近似数”,你为什么用准确数表示求得的积?

质疑二(对得数是近似数的同学):

这一题的问题没有保留几位小数的要求,你为什么用近似数表示求得的积?

2.集体讨论。

(1)再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2)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练习

 

板书

设计

积的近似值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1.5=4.95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主备人方丽华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第6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重点

难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能根据数据特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备注

一、以旧引新,铺垫迁移

1.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7×128×(5×4)(24+36)×5

(8×5)×424×5+36×512×7

2.指名学生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二、猜测验证,发现规律

(一)引导观察,提出猜测

1.出示教材第12页的教学内容(PPT课件演示)。

2.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出猜测。

(二)明确计算,验证猜测

1.教师引导。

2.引导学生提出可以用实际计算进行验证。

学生通过实际计算进行验证。

3.学生交流验证结果。

三、迁移类推,应用规律

(一)谈话导入

(二)教学例7

1.出示例题。

0.25×4.78×40.65×202

2.引导学生审题,明确算式结构和数据特点,确定计算方法。

3.学生在练习本上自主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名学生板演。

4.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简便计算方法,感受运算定律的作用。

5.组织学生全班集体交流,并适时板书计算过程。

6.组织学生针对演板和自己的尝试计算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及时练习,巩固应用

(一)基本练习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

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三第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回顾梳理,总结升华

六、作业练习

 

板书

设计

7×128×(5×4)(24+36)×5

(8×5)×424×5+36×512×7

0.25×4.78×40.65×202

主备人方丽华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题

练习

第7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能够正确的、合理的、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计算速度。

重点

难点

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备注

一、教学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小数简便计算的练习。

二、探究新知

1.我是聪明小法官。

0.2×0.6=0.3×0.4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4.9+4.9×4.9=4.9×(1+4.9)()

5.6+5.6+2.4×5.6=5.6×(5.6+2.4)()

50.4×1.9-1.8=50.4×0.1=5.04()

(第4题是课本P14第7题的第1题。

2.简便计算。

课本P13第4题

3.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5+5.5×0.428.7×10.1

4.4×0.259.9×9+9.9

18.9-0.9×203.82×9.9+0.382

以及课本P14第9题。

三、解决问题。

        

1.课本P14第5题

2.课本P15第6、8题

3.课本P15第10、11题

四、完成作业本P8

机动:

3.86×47+38.6×5.34.65×32+2.5×46.5+0.465×4309.8+99×9.8

 

板书

设计

4.5+5.5×0.428.7×10.1

4.4×0.259.9×9+9.9

18.9-0.9×203.82×9.9+0.382

主备人方丽华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题

解决问题1

第8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短,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表格的形式)表述情境,使学生掌握不同的问题呈现形式。

3、通过用准确计算和估算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备注

一、情境导入,理解题意。

1、出示例8情境图及文字:

自主阅读,用喜欢的方式分析一下这个数学问题。

预设:

生1:

妈妈还了100元钱买了两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10元的鸡蛋,问剩下的钱够不够?

生2: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30.6

2

26.5

0.8

鸡蛋

10

1

2、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氢题目表述得很清楚,帮助我们弄清了题意。

二、分析与解答:

1、自主尝试解答,要求:

独立解答这个问题,在解答完之后想想还有其他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解题方法给同学们讲清楚。

2、交流分析:

列举学生的解法。

预设:

生1:

30.6×2=61.2元26.5×0.8=21.2元61.2+21.2=82.4元100-82.4=17.6元,因人10<17.6<20,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生2:

1袋米不到31元,2袋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

第一种方法大家读懂了吗?

学生解释想法。

第二种方法呢?

学生解读交流。

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师呈现估算的特点:

使计算更简单

三、回顾反思:

1.回顾这个解题过程,我们都做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的同时师板书:

第一步:

理解整理(表格);第二步:

分析解答;第三步:

验证反思。

2、小结:

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过程解题的,这的确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四、巩固提升:

1、借助这样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家尝试解决一下练习四第3题。

反馈时按照上述的三部曲进行说明

2、作业本第9页第4题。

3、作业本剩下的

 

板书

设计

30.6×2=61.2元26.5×0.8=21.2元

61.2+21.2=82.4元100-82.4=17.6元,

因为10<17.6<20,

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主备人方丽华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课时计划

课题

解决问题2

第9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短,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表格的形式)表述情境,使学生掌握不同的问题呈现形式。

3.通过用准确计算和估算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较熟练地解题

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较熟练地解题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备注

一、回忆梳理:

昨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

板书:

第一步:

理解题意,第二步:

分析解答;第三步:

验证反思。

今天我们继续用这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例9。

1、出示第16页例9的情境图,按照三步问题解决法尝试解决。

要求:

独立完成后,请和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案,

2、交流反馈:

学生汇报

方案一:

首先我们阅读题目,获取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内7元,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等。

行了6.3千米就按7千米来算,我们的方案就是:

7+1.5×4=13元

针对这种方案说说你的理解。

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这种方案吗?

师生一起画线段图理解。

1.5元1.5元1.5元1.5元

 

7元

方案二:

1.5×7=10.5元7-1.5×3=2.5元10.5+2.5=13元

仔细阅读这种方案,你知道他是怎么考虑的吗?

(先把7千米按照1.5元计算,再加上前3千米少算的)

3、根据刚才的研究过程,填表:

出示表格

行驶的里程(千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先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巩固提升:

1、课本第18页第6题,学生独立练后,全班交流。

2、作业本第10页第3题,先指名说说这一题与例题相比,有何异同?

而后画线段图自己本上分析,再在作业本上解答。

最后全班交流。

3、作业第10页剩下的。

 

板书

设计

方案一:

7+1.5×4=13元

方案二:

1.5×7=10.5元7-1.5×3=2.5元10.5+2.5=13元

主备人方丽华上课日期:

2015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