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6825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docx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题

陕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副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都是氧化物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液态氧气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D.空气质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越差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测pHB.

蒸发

C.

稀释D.

过滤

3.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修建防火墙、开挖隔离带均可以防火,是因为它们均隔离了可燃物

B.明矾和二氧化氯均可用于净水剂,是因为它们都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C.NaOH和CaO溶于水时均能放出热量,是因为它们都能和水发生反应

D.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后质量分数都会变小,是因为它们都有吸水性

4.X、Y、Z、Q是常见的四种元素,X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Z的原子序数为11,Q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用来除铁锈。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Q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Z、Q组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C.X、Y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X3Y

D.X、Y、Q组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氮肥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

B.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D.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6.现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Zn

ZnSO4,②ZnO

ZnSO4,③Zn(OH)2

ZnSO4。

对这三种转化关系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A.三种转化都只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来实现B.实验室制取硫酸锌的方法只有这三种

C.上述四种物质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D.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可以转化为盐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铁、铝、铜的活动性强弱

B.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C.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D.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A.AB.BC.CD.D

二、填空题

8.Ⅰ、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可以加工制成有机合成材料。

(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工有机合成材料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

(3)常见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_____、合成橡胶。

Ⅱ、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1)汞、镉、铅的摄入不仅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还是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之一,这里的“汞、镉、铅”是指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污水处理中,可用_____来吸附有色物质和异味。

(3)燃煤脱硫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种措施,其目的是减少_____的排放。

9.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物质

CuO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待测

0

0.1

0.2

反应后质量/g

0

16

4.5

2.0

(1)物质甲中一定含有______种元素。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反应中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

10.如图1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分析并回答问题。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和_______。

(2)60℃时,从含有少量NaCl的饱和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方法是______。

(3)甲同学按图2操作配制20℃时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ρ水=1.0g/mL)。

①最后一步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甲所配制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理由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1.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前先通CO的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时,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CO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

写出处理尾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2.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A→D是制取并收集一瓶CO2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2)E装置与C中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

(3)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G中无明显反应现象,若要证明发生了反应,可向试管中加入的试剂有____(填序号)。

A稀盐酸B酚酞溶液C氯化钙溶

四、流程题

13.工业上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精制的工艺流程如下:

(1)X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

(2)写出生成沉淀D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溶液E中加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4.某小组同学对“一次性发热贴”(标签如图1)产生了兴趣,便打开用过的发热贴,发现内部是褐色固体,于是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贴的发热原理是铁粉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问题1)发热贴中的铁粉是否完全被氧化?

(猜想)猜想Ⅰ:

铁粉完全被氧化猜想Ⅱ:

铁粉部分被氧化

(探究1)取褐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黄色,滤渣为黑色。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黄的原因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猜想____成立。

(问题2)黑色滤渣中含有什么物质?

(探究2)同学们将上述滤渣干燥后,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观察到滤渣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向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滤渣中有_______。

结合已有知识和资料,分析可知该物质也是发热贴中的一种成分。

部分同学还想验证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他们取(探究1)中的黄色滤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______,则认为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

某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发热贴中一定存在氯化钠,理由是______。

(问题3)发热贴中氯化钠起什么作用?

(探究3)同学们结合资料,回顾相关知识,联想到铁锈蚀不仅与水和氧气有关,还可能与盐分有关,设计并进行如图2实验,观察到B中铁粉生锈较快。

(表达交流)你认为发热贴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

六、计算题

15.小明将30%的H2O2溶液加水稀释,并用其制取O2。

(1)稀释过程中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a.量筒b.烧杯c.托盘天平d.玻璃棒e.漏斗f.胶头滴管

(2)用稀释后的溶液按如图实验,分析并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甲烷在氧气充足时燃烧产物是CO2和H2O,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产物是CO2、CO、H2O,但不管怎样,生成物都是氧化物,A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但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错误;

C、液态氧气可以作为发射火箭时的助燃剂,但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C错误;

D、空气质量级别越低,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否则液体会爆沸溅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上面烧杯口未紧靠玻璃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3.A

【详解】

A、修建防火墙、开挖隔离带,可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故选项正确;

B、明矾净水原理是明矾中的铝离子溶于水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但是不能杀菌消毒,故选项错误;

C、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能放出大量热,但氢氧化钠不能与水反应而是溶解于水,故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后溶质氯化氢挥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明矾净水原理是明矾中的铝离子溶于水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4.C

【分析】

X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则X是氢元素;

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则Y是氮元素;

Z的原子序数为11,则Z是钠元素;

Q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用来除铁锈,故Q是氯元素。

【详解】

A、Q是氯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不符合题意;

B、Z是钠元素,Q是氯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由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X是氢元素,Y是氮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NH3,符合题意;

D、X、Y、Q组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铵,可用作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分析】

A、根据铁和镁与盐酸的反应分析;

B、根据溶液中pH的变化分析;

C、根据铁粉与硫酸铜的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分析;

D、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的氧气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详解】

A、由于镁的活泼性大于铁,所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镁用的时间少,由于酸的量是相同的,故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故A正确;

B、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故B错误;

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

,每56份的铁生成64份的铜,故溶液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时不再减少,故C正确;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开始不放出氧气,随着反应开始,氧气的质量增大,当反应停止时不再放出氧气,故D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6.D

【详解】

A、Zn→ZnSO4可以通过锌与硫酸盐溶液反应制得,如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取硫酸锌的方法还有碳酸锌与稀硫酸的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

C、锌在单质中化合价为0;故C错误;

D、有上述关系可知:

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可以转化为盐,故D正确。

故选:

D。

7.C

【详解】

A、铝会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有黑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铁活泼,铜不会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可以探究铁、铝、铜的活动性强弱,故A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石蕊变红色,因此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可以验证C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故B正确;

C、题中出现了两组变量是:

酸和固体种类,所以不能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故C错误;

D、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控制了水的体积和硝酸钾的质量,只有温度一个变量,故D正确。

故选:

C。

8.混合物化学合成纤维元素活性炭二氧化硫

【详解】

(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2)以化石燃料作为原料加工生成有机合成材料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常见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1)汞、镉、铅的摄入不仅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还是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之一,这里的“汞、镉、铅”不是指具体物质,是指物质中含有这些元素;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污水处理中,可用活性炭来吸附有色物质和异味;

(3)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燃煤脱硫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种措施,其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9.4分解反应22:

9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甲的质量=(16+4.5+2.0+0)g-(0.1+0.2+0)g=22.2g;

有表中数据可知,甲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氧化铜、二氧化碳、水质量均增加,为生成物,该反应可表示为:

甲→CuO+CO2+H2O,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甲中一定含有铜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4种;

(2)由

(1)的分析可知,该反应是1变多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中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0.1)g:

(2-0.2)g=22:

9。

10.溶质与溶剂的性质降温结晶加快NaCl的溶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因此50g水中最多溶解NaCl的质量为18g,而甲在50g水中加入了16gNaCl

【详解】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与溶剂的性质。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60℃时,从含有少量NaCl的饱和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①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加快NaCl的溶解;

②乙同学认为甲所配制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理由是: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因此50g水中最多溶解NaCl的质量为18g,而甲在50g水中加入了16gNaCl。

11.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

【详解】

(1)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会产生爆炸,加热前先通CO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棕色的粉末,铁粉是黑色的粉末,故玻璃管中的现象是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

(3)CO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处理一氧化碳可以将其点燃,一氧化碳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2.B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CO2+Ca(OH)2=CaCO3↓+H2OAC

【详解】

(1)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先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起,故选B。

(2)装置E利用气压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E装置与C中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

(3)F中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要证明该反应发生,则可证明碳酸钠的存在,盐酸和碳酸钠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变红色。

故选AC。

13.Ba2+Mg(OH)2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除尽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分析】

(1)根据加入过量的X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X是氯化钡溶液,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3)根据加入的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进行分析。

【详解】

(1)加入过量的X溶液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X是氯化钡溶液,X中含有的阳离子是Ba2+,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沉淀C的化学式是Mg(OH)2;

(2)溶液B中含有钙离子、钡离子、钠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后,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所以生成沉淀D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

(3)加入的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所以溶液E中加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除尽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点睛】

粗盐提纯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其中要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滤操作、杂质的除去等内容,需要同学们对此内容了然于心。

14.

Ⅰ碳(或C)有白色沉淀产生探究1中的黄色滤液中含有氯化铁,FeCl3和AgNO3溶液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加快铁粉生锈

【分析】

探究1:

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无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探究2:

根据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银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FeCl3和AgNO3溶液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来分析;

探究3:

氯化钠能加快铁粉生锈。

【详解】

探究1:

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无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现象可知,猜想Ⅰ成立。

探究2: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滤渣中有碳;若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氯化银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认为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

某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发热贴中一定存在氯化钠,理由是探究1中的黄色滤液中含有氯化铁,FeCl3和AgNO3溶液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故该实验不能证明发热贴中一定存在氯化钠;

探究3:

探究3可知铁锈蚀不仅与水和氧气有关,还可能与盐分有关,设计并进行如图2实验,观察到B中铁粉生锈较快说明氯化钠能加快铁粉生锈。

【点睛】

该实验题具有实际意义,属于身边的化学,要平时多留心,多积累,做到触类旁通。

15.

(1)abdf;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50g+3g-52.2g=0.8g

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x=1.7g

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

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

【详解】

(1)稀释溶液时,需要烧杯做配制容器,需要玻璃棒搅拌,量筒量取液体,胶头滴管进行校正,所以稀释过程中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abdf;

(2)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