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931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docx

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一

2011宁夏高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之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

一、过分依赖课程标准和教材,忽视学生实际

1.传统的教案设计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学生几乎没有机会与权利参与其中。

理论上强调备课要“吃透两头”(教材与学生),而实际上教师更多地以教学大纲、教材、教参为设计的基本依据,全班学生往往被看成一个学生,或者说学生被抽象化了,教案设计体现的是一种统一要求,学习要求与内容基本相同,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学习速度基本一致。

总体而言,在实践中,教案的设计以统一要求为主,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使所有学生都完全适应课堂学习活动内容和方式。

遵循“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学习方式要多样化”的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就是要明确:

“所谓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

文哲关于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人民教育,2003(13)

2.如何让教与学不再是两张皮——“两案合一”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

但教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编自导,自问自答,如有的教师在教案中写道:

“师问:

……生答:

……”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

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的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的好不好。

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艺术。

实际上,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

【案例】

王海勤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中国教育报,2007-03-09.

江苏溧水县东庐中学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

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

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

“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

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

“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

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

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

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

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

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

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合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

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点拨】

东庐中学的课堂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

“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

”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传统的教案是由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单方面预先设计编写,专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或参考使用的教学方案,学生在课前以及在课中、课后基本上不知道教师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与安排,教师是教案的拥有者和课堂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者、实施者,学生只是教案的被动接受者。

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完全控制,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处于“权威”和“知识代表”的位置,师生之间在教案的设计和课堂学习的环节上几乎不存在对话。

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的教学的惯性。

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

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但的确花费了他们不少心血,他们中的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去探索新的东西。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不必再作硬性的规定了,即使让老教师们再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解决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递作为“教学内容”——概念、法则之类的“知识”。

一方面,它是先人所发现、所认识的,对于教师来说是已知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亦即学生需要加以认识、发现、建构和习得的;另一方面,这种知识的建构和习得不是单靠教师从外部以语言加以传递就能实现的,必须以学生已经建构和习得的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作为媒介。

这样,在知识的媒介与习得之间隐含着矛盾关系。

这种矛盾关系就是造成种种课堂教学错误主张的根源,其中最大的一种错误就是“灌输式教学”。

它不是以学生的基于其经验的认识活动为媒介,而是教师片面地注入知识,以为教师只要照本宣科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科书中的“系统知识”,学生就能系统地习得这些现成的知识。

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排斥了学生应当把握的现象、过程与学生的表象、经验之间的关系,无视新知的生成与发展乃是这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

(1)

“世界教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使儿童成为学习主体的一部运动与斗争的历史。

”[日]左藤正夫教学原理钟启泉,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中心,而且是无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同步教学。

在这种条件下不可能期待学生能动的活动,也不能培育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真实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或生生的有效互动,在这种动态发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和整合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运用信息,以保证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

那么,教师捕捉学生动态信息的“着眼点”放在哪?

捕捉学生的“已知”和“不知”。

这种捕捉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前观测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来实现,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已知”和“不知”,寻找新知教学的“发生点”,进而沿着这个“发生点”推进教学环节的进行。

捕捉学生的“疑问”和“差错”。

质疑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目的是深层了解学生头脑中具备的“生长元”,以便通过解疑释疑来推进课堂教学。

而捕捉“差错”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自我否定”和“自我纠错”的过程中,主动接受和掌握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

捕捉学生的“创见”和“意外”。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成果是多样的,如果教师能在师生的互动中抓住学生有“创见”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无疑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而捕捉学生的“意外”,是因为学生的“奇谈怪论”正是教学过程中新的生长点,如果教师能将这些“意外”有效地加以引领,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走入正轨,而且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光彩。

陈力课堂教学怎样捕捉学生的动态信息今日教育,2007(4).

二、强调学科,忽视学科整合

当代知识创新或知识增长的特征表现出:

知识的增长已经从分科式的增长转变为综合式的增长,新的知识大都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而且其学科性质越来越模糊。

这就要求知识生产者突破传统的学科藩篱,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同工作。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传统备课考虑较多的是学科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教师备的是本学科的知识链、训练点,对于本学科之外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就很少顾及或根本就不考虑。

这样备课既不利于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注重淡化学科界限,强调课程的整合,认为“整合教学的核心是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从跨学科的角度实施教学”,“整合是新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它重视各学科知识、理论、方法间的互渗、互补、互促,以取代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相互封闭的思维方式;整合是新的知识结成新的网络,帮助人们整体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这正是传统备课所忽视的地方。

因此,要在强调学科学习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学科整合性、兼容性和丰富性,为培养学生日后能成为一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

对课程整合这一概念,许多教师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朱宁波,陈旭远新课程核心概念诠解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课程整合就是将原有的几门相近学科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课程;

2.课程整合在新课程中的表现就是设置了几门综合课程;

3.课程整合是各种知识之间的拼凑与叠加;

4.课程整合只是学科间的整合。

【案例】

一堂学科相融的数学课思之标准答案,你好吗?

.湖南教育,2001(12).

这是一堂由数学教师李建平执教的小学数学课,课题是“年、月、日”。

在这一节数学课的教学中,渗透了语文、自然、英语、思想品德、音乐等学科的内容,学科整合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

上课伊始,李老师首先利用自制课件在屏幕上映出一幅画面:

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

这幅天体动态画面吸引了学生好奇的目光,从他们的神情中可以看出渴求新知的欲望。

教师不时地启发提问:

“地球绕太阳一周是多长时间?

月球绕地球一周是多少天?

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小时?

”老师巧妙地通过有关天文学的自然学科知识引出了课题“年、月、日”。

接着,教师开始讲授新课——有关年、月、日的教学知识。

教学中,李老师先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学生还学会了year(年)、month(月)、day(日)、hour(时)、minute(分)、second(秒)等英语单词,并学会运用了“Howmany[JX*4]…[JX-*4]”、“Thereare[JX*4]…[JX-*4]”等句型。

因为这个班平时就用双语教学,遇到关键性常用词语,教师的相应英语就脱口而出,学生随着跟读。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此外,在教师讲解有关大小月和二月各有多少天时,屏幕上出现了一道练习题:

“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

有哪几种不同的天数?

用语文课《赵州桥》中所学句型‘有的……有的……还有的……'把话说完整。

”同学们踊跃举手,他们通过回答问题,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也巩固了语文课所学的知识。

在授课即将结束时,李老师用深沉、抒情的语调说:

“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40分钟转眼而过。

其实,一日、一月、一年,也会很快流逝,失去的时光永不复回。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最后,让我们静静地感受一下‘日月如梭,时光流逝'的意境吧!

”话音刚落,大厅里灯光渐暗,随着舒缓、悠扬《儿时回忆》的乐曲声,屏幕上又出现清晰、秀丽的大字——日月如梭,惜时如金。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仍然静坐在大厅,仿佛沉浸在“时光流逝”的情境之中。

毋庸置疑,此时此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一次“惜时如金”的教育。

【点拨】

李建平老师这堂课体现了关注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

在具体操作上,李老师不囿于学科中心,推倒学科间的“壁垒”,让多学科搭建起联系,形成整合效应,促使学生生命发展的整体性生成。

他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解决各学科之间互相封闭、孤立、排斥等偏离教育规律的现象,避免学生片面发展,知识结构单一问题。

通过数学、英语、语文等学科的渗透、互补、重现和师生间的交互活动,拓展了教学时空,优化了教学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改变了以往单纯死教知识的做法,教学中出现了能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发展学生多种能力的环节,能自觉地把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融为一体,让课堂“活”起来;改变了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而是从各种信息媒体上(互联网、电视、报刊、各学科同事等)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然后分类放入资源库中,在教学策略的层次上将教学资源进行重组,以备上课使用,促进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教学的成效性显著。

【解决策略】

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呈现弹性和多样性。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同样的内容出现在不同的学科中,教师在不厌其烦地讲着,学生还会有兴趣听吗?

比如“保护地球环境”在语文、自然、环境等学科中都有,何不来个“大串联”呢!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科进行整合可参考以下途径和方法王义东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整合的探索与研究.。

1.嵌入式:

我国的课程政策鼓励教师开发课程,因此在编制课程时,预留了供教师创造的空间。

基于这点,可以在所预留的空间中嵌入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来补充完善课程。

2.延伸式:

教师对学生感兴趣和有所研究的某些内容,运用其他学科的方式进行延伸。

如教小学语文课文《船过三峡》时,与常识学科整合,让学生以三峡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或研究三峡的地理与环境,或研究三峡的文化遗产,或研究三峡的风土人情;还可跟数学学科整合,用统计表的形式反映三峡的变化。

3.缝合式:

在教学中,要更多关注课程之间的联系。

缝合式整合学科,就是在学科的边缘处及其他学科的交叉处设立新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音乐与语文课程之间开设“歌词欣赏”等内容,在数学与常识课程之间开设“现象与计算”等内容。

这样做既有利于打破学科界线,满足综合学习的需要,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思路。

4.重组式:

打破学科结构乃至学科门类,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重新整合各种学科,建立新的学习内容形态和体系。

如:

根据单元学习内容,重组一个单元主题“青蛙和蛇”,语文教师上阅读课,读懂这则故事;数学老师上统计课,学会设计统计表,用统计的方法统计出蛙跳成绩,分析所发现的信息;英语教师上句型课,让学生学会三种句型……

三、强调教材,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

以往教科书是单向传递信息的工具,必然导致教师讲授、灌输教科书所载的知识。

新课标要求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活性因子”,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与依据,只充当学生学习的拐棍。

教师要凭借教科书去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心智结构的发展。

但目前中小学教师备课往往过多地强调教材,忽视课程资源开发。

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之一是确立课程资源意识,明确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文本及环境构筑的生态系统,意识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绝不能局限于课本,应向社会、自然、生活、网络、课外书等方面扩展。

如校内课程资源中的实验室、图书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德育实践基地,校外课程资源中的图书馆、博物馆、工厂、部队、农村等广泛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中的因特网、校园网等。

让学生不仅与书本对话,还与大自然、社会、生活、网络等进行对话和交流。

资源不仅可以划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如人、财、物、时、空等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因素;素材性课程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等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等因素;还可分为自然性资源、社会资源及人文性资源。

课程资源还存在于学校、社区、家庭等,巧妙、恰当地利用课程资源利于学生充分发展。

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熊生贵新课程:

生命课堂的诞生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更重要的,教师要有“活资源”意识。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

学生进入教学的初始状态,是教学能否对学生发展起真实、有效作用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课堂上师生交互作用的起点。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

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状态,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

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不会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一种对教师施教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共同的创造者。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10).

【案例】

1.一句话包蕴多少含义洪永山,邱建华.构建生活的课堂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片段:

小学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练习四第七题《读读背背》一文中有一句伊索名言:

“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仅仅让学生读读背背,总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于是我让学生联系本册课文中的《狼和小羊》来理解此话,开始了如下一段颇为精彩而又始料不及的教学过程: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谁?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那只凶恶的狼。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那只蛮横无理的狼。

“这句话讲的是《狼和小羊》中的那只讲话没有道理的狼。

看着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以微笑赞扬着小朋友们。

又说:

“这句话还可能针对谁讲?

“这句话讲的可能是鳄鱼。

“这句话讲的可能是毒蛇。

同学们沉浸在童话世界中。

“这句话讲的可能是流氓、强盗,还有杀人犯。

”一名同学的发言将话题引到了现实生活世界。

听了这名学生的话,教室里传出笑声和轻轻的叫喊声,我也为他的回答感到突然。

但是直觉又似乎使我意识到了什么,便追问:

“你是怎么想到的?

”他说:

“那些人专干坏事,从来不听别人解释,不替别人想一想,想抢就抢,想杀就杀,没有同情心……”

说得多好啊!

他竟然很自然地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这不是在自我教育吗?

当我还在发愣的时候,一只小手又急着举起来。

他的回答更令我震惊:

“老师,我觉得这句话是针对日本人讲的。

日本人为了要侵略我们中国,故意找了个借口,说有两个日本兵失踪了,要到中国部队来搜查,中国人不肯,他们就向我们开枪射击,并轰炸卢沟桥。

我震惊了,兴奋了。

第一,这是我在上课时没有料到的回答。

第二,没有想到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广的知识面,竟能把这一从生活中获得的历史知识合情合理地和今天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而且是如此贴切,真实。

我不禁为他的发言鼓起掌来,激动地说:

“是的,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京西南宛平县的卢沟桥附近进行了军事演习,借口两个日本兵失踪了,要进入宛平县城内搜查。

中国军队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

日军立即向宛平城内开炮射击,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不管日本兵怎样凶残地杀人放火,搞细菌试验等等,我们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虽然牺牲了许许多多的人,还是打倒了日本鬼子。

你们说这一牺牲值得吗?

”学生齐声回答:

“值得!

同学们的喊声不由得令人精神振奋起来。

2.挖掘“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内涵,整合资源,建设语文特色课程

齐齐哈尔田立君老师利用报刊、电视等多媒体作为课程资源,建设语文校本课程,其最大特点是:

充分挖掘报刊、电视媒介的教育含金量,建立语文学习的“快速反应”机制,尽最大可能让最新的信息,最新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最新的时事动态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并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认识到只有课程“活”了,学生才能“活”起来,充分挖掘了这些课程资源的巨大价值,具体表现:

(1)报刊阅读与求知之道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学语文?

广义语文是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大语文”。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对生活真切的体验,语文教学就会走入死胡同。

十几年来语文学习的实践使我们师生达成共识:

“到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大语文观确立之后,要想切实可行地提高语文能力,必须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迁移。

语文课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社会文化综合课,与大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首歌,一张报,一篇新闻,一则广告,无不反映着人们的语文素养,常言道:

“读书看报,求知之道。

①推荐内容丰富、人文性较强、时代气息浓、国内知名度较大的杂志供学生订阅、交流

a.杂志类:

《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青年心理》、《半月谈》、《海外文摘》、《中国青年》、《科幻世界》等。

b.推荐成长类书籍:

戴尔·卡耐基《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拿破仑·希尔《成功全书》、苑云的《爱与成功》、《相约星期二》、《生命的留言》……

开展“佳文共赏”、“我与《读者》”、“《中国青年》激励我前行”等系列读书活动,提倡“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师生之间经常交流读书感受,使彼此都受到启发,共同提高。

杂志购买实行小组分散制,可以节省不少买书刊的钱,让一本书发挥几本书的作用,最大限度多买好书。

同学之间乐于把自己的书借给同样爱书的朋友(渗透爱护书、尊重书、学会修补书并坚守信用,及时借还),实现图书利用率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会编制个人藏书目录,并由此让他们学一点目录学知识),在共享好期刊的过程中打开了沟通渠道,分享了彼此间精神成长的快乐。

②与赏知者共赏,建立文化名人长廊,每月介绍一位大家,让学生自发地找他们的传记和著作读。

教师还要有眼光和魄力,不断向学生推荐当代的一些精品,如余秋雨、钱理群、路遥、王小波等等。

他们的著作提倡一些奠定个人成长的基本思想,如自信的思想、难不倒的精神、良好的心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等,并给学生传授高效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并运用有效读书的三个步骤:

a.预览全书——学会跳读、精读、略读。

b.积极思考并做笔记,切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

c.回顾你的笔记,并在日后重读时丰富它。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时,仿佛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时,仿佛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③养成剪报的习惯,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报纸是另类教材,充分利用报纸的多方面信息的功能,让学生通过读报获得更加全面的社会锻炼和课外知识;通过剪报培养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每人订一份自己喜爱的报纸,每人一本剪报本,分类收集资料。

为方便日后查看使用,剪贴后,在空白处注明出处:

报刊名、第几版、日期。

兴趣所在,还可略作点评。

在剪报的过程中,渐渐尝到一种乐趣,用他们的话说:

“像小时候收藏过的糖纸、烟盒、邮票,真是一种享受,报纸让我长知识。

④养成多元阅读的兴趣,关注科普阅读、网络阅读

养成上网查询资料的习惯;学会利用图书馆,学会图书索引查阅方法,有条件的地方要让学生养成“泡”图书馆的习惯;提倡少逛商店,多逛书店。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研究性阅读。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真正获得受用终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师要善于“开沟挖渠”,及时地引进时代的活水,用之浇灌学生的心田;另一方面,也应以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做“有心人”,自觉主动地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里汲取学养,从中提炼和展望各种远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