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9395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docx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及差异分析

 

内容目录

图表目录

图1:

中国利率、利差的高点拐点划分4

图2:

中国市场“利率-利差”四阶段的划分5

图3:

中国市场“利率-利差”四阶段下股市和商品市场复盘5

图4:

“利率-利差”框架下中国股市和商品市场胜率的复盘7

图5:

中国“利率降+利差升”阶段的股市、商品复盘(第二象限)8

图6:

中国“利率升+利差升”阶段的股市、商品复盘(第一象限)8

图7:

中国“利率升+利差降”阶段的股市、商品复盘(第四象限)9

图8:

中国“利率降+利差降”阶段的股市、商品复盘(第三象限)9

图9:

不同风格股票指数结构行情在四类组合下的复盘和经验排序10

图10:

四象限下五类中信风格指数回报情况分析10

图11:

四阶段下各明细类商品行情复盘和经验排序11

图12:

利率和利差反向变动时工业品跑赢农产品11

图13:

中国股票、商品胜率轮盘(2008至今)12

图14:

美国股票、商品胜率轮盘(1997至今)12

图15:

中国四象限下各风格股票配置轮盘(2008至今)13

图16:

美国四象限下各风格股票配置轮盘(1997至今)13

图17:

中国四象限下各类商品轮盘(2008至今)13

图18:

美国四象限下各类商品轮盘(1997至今)13

表1:

中国不同阶段的“利率-利差”组合以及股市、商品行情复盘6

表2:

不同“利率-利差”组合下大类资产行情概率分布7

表3:

牛、熊“二分法”中各组合对应的股市、商品行情8

“利率-利差”拐点在中国市场的划分

在“利率-利差”系列第一篇文章中,笔者对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进行了“利率-利差”拐点的划分,归类为四个组合,分析各阶段股票、商品大势和结构上的行情演变规律,最终总结出“风林火山”的投资规律。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尝试对中国市场“利率-利差”阶段下风险资产的投资规律进行复盘,并尝试总结经验以应用于投资实践。

图1:

中国利率、利差的高点拐点划分

首先是指标的选取,中国市场的利率指标采用3个月期SHIBOR利率,既可以规避隔夜、七天品种利率的高波动,又不至于陷入十年期期限过长、明显超出存续债券和持仓久期的问题;利差方面,本文参照债券大体期限、以及尽可能多涵盖信用违约风险,选取5年期、A+级别的企业债,与同期限国开债收益率

间作差,作为中国市场信用利差的衡量标准。

数据起始时间为2008年10月,由于国内债券收益率长期呈现“箱体震荡”且数据时长有限,并没有类似美国市场长期收益率下行趋势,因此拐点探寻也相对容易,笔者并未对原数据进行移动平滑处理,所选依据为日度收盘价的月度均值。

划分结果如图2所示。

(1)中国四阶段的轮转规律较海外市场更加鲜明:

除了疫情期间出现过“利率降+利差升”到“利率升+利差降”的直接切换外,历次每一轮完整的周期都先后遍历了四个组合阶段。

这是由于中国债券市场信用溢价更多反映的是流动性溢价,在2018年信用债频繁暴雷之前更是如此,因此利率到信用利差传导像四时轮转一般是有序的,国内市场利率和利差峰值、低谷的拐点重合现象也明显少于美国。

(2)然而,这类划分方式有一个弊端,即近期数据辨识度不高。

历史全样本复盘能看到完整的周期轮廓,自然容易区分拐点,但临近期间中,如利差连续几个月上升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个月案例的下降,是上升过程中短期的回落(噪声),还是真实的趋势性信号(拐点),依照线性外推无从判断。

从图2的划分结果也能发现,临近期末的切换频率变高,是样本内数据“盲区”所致。

结合高频的利率、利差数据,与基本面货币和信用、通胀与产出的交互验证是后续文章讨论的方向,本篇不做赘述。

图2:

中国市场“利率-利差”四阶段的划分

利率降,利差降利率升,利差降利率升,利差升

7

 

6.0

65.5

55.0

44.5

34.0

23.5

1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3.0

中国“利率-利差”轮盘下的股票和商品大势复盘

在划分好中国市场“利率-利差”组合下四阶段后,笔者复盘各阶段股票和商品类资产价格变动规律。

大势方面,笔者选择的综合类指数为沪深300指数和南华综合指数,所选区间内虽然股市整体也是呈现上涨趋势,但高低回落的趋势还是很明显的,这点比美国股市长期牛市的状态,不容易产生“精准的失误”。

每个组合区间内的序列如表1所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的划分除了定性观测,还以每一阶段收盘较开盘时价格±5%为标出,区分牛市(区间内明显上涨趋势、收盘价较开盘价上涨超出5%)、熊市(区间内明显下跌趋势,收盘价较开盘价下跌超出5%)、震荡市(区间内没有明显涨跌趋势,先抑后扬或者先涨后跌,起始价格变动幅度在±5%范围内)。

图3:

中国市场“利率-利差”四阶段下股市和商品市场复盘

利率降,利差降利率升,利差降利率升,利差升

利率降,利差升沪深300指数(点)南华综合指数(右,点)1900

5500

1700

45001500

3500

 

2500

1300

1100

900

150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700

中国的四阶段出现的时间概率相较美国更为匀称。

除了第一象限“利率升+利差升”仅占10.66%外,二象限“利率降+利差升”、三象限“利率降+利差降”、四象限“利率升+利差降”分别占了24.29%、31.89%和33.16%的比重。

处在利差下降的时点更长,信用利差的急速抬升往往是事件型的扩散外溢,如历史中三次信用利差大幅抬升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2014年超日债打破刚兑、

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虽然短期内利差已较快的斜率抬升,但随后往往有一个很缓的下降坡道,耗时相对较长。

表1:

中国不同阶段的“利率-利差”组合以及股市、商品行情复盘

起点

终点

阶段

股市

商品

股票行情

商品行情

开盘

收盘

最高

最低

区间回报

开盘

收盘

最高

最低

区间回报

2021-02

2021-03

利率降+利差降

熊市

震荡市

5559

5178

5559

5178

-6.86%

1748

1792

1792

1748

2.54%

2020-12

2021-02

利率降+

利差升

牛市

牛市

5018

5559

5559

5018

10.79%

1611

1748

1748

1611

8.47%

2020-11

2020-12

利率升+

利差升

震荡市

牛市

4905

5018

5018

4905

2.30%

1492

1611

1611

1492

8.04%

2020-05

2020-11

利率升+

利差降

牛市

牛市

3910

4905

4905

3910

25.45%

1367

1492

1497

1367

9.11%

2020-01

2020-05

利率降+

利差升

熊市

熊市

4145

3910

4145

3803

-5.69%

1524

1367

1524

1309

-10.33%

2019-12

2020-01

利率升+

利差升

震荡市

震荡市

3962

4145

4145

3962

4.63%

1509

1524

1524

1509

0.99%

2019-07

2019-12

利率升+

利差降

震荡市

震荡市

3834

3962

3962

3736

3.33%

1494

1509

1509

1455

1.03%

2019-03

2019-07

利率降+

利差降

震荡市

震荡市

3777

3834

4014

3660

1.52%

1427

1494

1494

1427

4.68%

2017-12

2019-03

利率降+

利差升

熊市

震荡市

4024

3777

4247

3113

-6.15%

1404

1427

1461

1341

1.63%

2017-10

2017-12

利率升+

利差升

震荡市

震荡市

3943

4024

4081

3943

2.04%

1353

1404

1404

1353

3.79%

2016-09

2017-10

利率升+

利差降

牛市

牛市

3279

3943

3943

3279

20.26%

1092

1353

1425

1092

23.86%

2014-12

2016-09

利率降+

利差降

震荡市

牛市

3247

3279

4990

2998

0.98%

992

1092

1108

834

10.11%

2014-01

2014-12

利率降+

利差升

牛市

熊市

2224

3247

3247

2147

46.01%

1178

992

1178

992

-15.80%

2013-11

2014-01

利率升+

利差升

熊市

震荡市

2376

2224

2376

2224

-6.39%

1230

1178

1230

1178

-4.23%

2012-08

2013-11

利率升+

利差降

震荡市

熊市

2317

2376

2690

2211

2.56%

1304

1230

1384

1198

-5.67%

2012-02

2013-11

利率降+

利差降

熊市

熊市

2550

2376

2637

2317

-6.85%

1403

1230

1413

1297

-12.31%

2011-07

2012-02

利率降+

利差升

熊市

熊市

3070

2550

3070

2405

-16.93%

1544

1403

1544

1329

-9.16%

2010-08

2011-07

利率升+

利差升

牛市

牛市

2887

3070

3318

2887

6.35%

1342

1544

1638

1342

15.11%

2009-05

2010-07

利率升+

利差降

震荡市

牛市

2770

2686

3530

2686

-3.04%

1123

1270

1405

1123

13.12%

2009-01

2009-05

利率降+

利差降

牛市

牛市

1960

2770

2770

1960

41.36%

942

1123

1123

942

19.22%

为了更加直观总结每一种组合中投资国内股市、商品赚钱的概率,笔者按照时间加权计算概率的方法,将投资胜率以四象限轮盘的形式呈现,划分结果如表

2和图4所示。

从结果上看,选择一象限、规避二象限的策略较为明确:

第一象限“利率升+利差升”股市录得牛市的概率为64%,商品录得牛市的概率为

70%,在四类组合中皆为最高,第二象限“利率降+利差升”股市、商品录得熊市的概率分别为67%和57%,皆为四个象限中最高。

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中,股市和商品市场的回报情况介于一、二象限之间,整体看四象限表现(股市有

36%的概率录得牛市,商品有62%的概率录得牛市)优于三象限(股市有8%概率录得牛市,商品有49%的概率录得牛市)。

因此无论股市还是商品市场,历史中行情的平均排序均为:

第一象限>第四象限>第三象限>第二象限。

图4:

“利率-利差”框架下中国股市和商品市场胜率的复盘

内环为各阶段出现的概率,中环为沪深300指数在各阶段录得各行情的概率,外环为南华综指录得各行情的

概率,概率均按时间加权。

表2:

不同“利率-利差”组合下大类资产行情概率分布

时间加权概率

组合

概率

时间加权概率

行情

股市

商品

牛市

33.2%

5.0%

利率降,利差升

20.0%

24.0%

熊市

66.8%

56.5%

震荡市

0.0%

38.5%

牛市

64.4%

70.3%

双升

20.0%

26.7%

熊市

11.9%

0.0%

震荡市

23.7%

29.7%

牛市

35.9%

62.3%

20.0%

利率升,利差降

24.0%

熊市

0.0%

28.3%

震荡市

64.1%

9.5%

牛市

7.7%

48.9%

20.0%

双降

25.3%

熊市

43.2%

41.2%

震荡市

49.0%

9.9%

在第三、第四象限中,股市出现震荡市的概率占了近50%及以上,商品市场在第一、第二象限中表现为震荡市的概率也占了30%及以上。

为了更清晰看出市场相对走势,笔者将牛市、熊市、震荡市的“三分法”简化为牛市、熊市的“二分法”,震荡市的案例中仅考虑从开盘到收盘收尾点位间是涨是跌,简化版划分如表3所示:

表3:

牛、熊“二分法”中各组合对应的股市、商品行情

利率降+利差降

利率升+利差降

利率升+利差升

利率降+利差升

行情

股市

商品

股市

商品

股市

商品

股市

商品

牛市

56.9%

58.7%

73.6%

71.7%

88.2%

88.2%

33.4%

43.6%

熊市

43.1%

41.3%

26.4%

28.3%

11.8%

11.8%

66.6%

56.4%

可以发现在牛、熊市“二分法”下第一、四象限相对第二、三象限的优势更加明显。

第三、四象限股市的震荡行情中录得微幅上涨,第一、二象限中商品的震荡行情分也更接近牛市。

综合考虑,上述排名倾向利率、利差双升的第一象限,规避第二、三象限是有道理的,各象限下股票、商品的实际走势复盘如下图5~8所示:

图5:

中国“利率降+利差升”阶段的股市、商品复盘(第二象限)

点利率降,利差升沪深300指数:

创业板指数:

月南华综合指数:

6000

4000

2000

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图6:

中国“利率升+利差升”阶段的股市、商品复盘(第一象限)

点利率升,利差升沪深300指数:

6000

创业板指数:

月南华综合指数:

4000

2000

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图7:

中国“利率升+利差降”阶段的股市、商品复盘(第四象限)

点利率升,利差降沪深300指数:

6000

创业板指数:

月南华综合指数:

4000

2000

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图8:

中国“利率降+利差降”阶段的股市、商品复盘(第三象限)

点利率降,利差降沪深300指数:

6000创业板指数:

月南华综合指数:

 

4000

 

2000

 

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注:

概率按照时间加权。

中国“利率-利差”轮盘下的股票、商品结构项分析

四象限下国内各风格股市回报复盘和排序

国内的股票市场结构方面,笔者选用中信风格指数,共包含成长、稳定、周期、消费、金融共五类指数,数据从2004年开始公布。

本文同时也考虑了创业板相对于大盘的超额回报情况。

从复盘结果来看:

(1)信用利差可以视为创业板的影响因子。

第三、四象限信用利差收窄的阶段理论上对应risk-on的环境,创业板经验上更容易跑赢主板,一、二象限恰好相反。

(2)利差上升的环境下,是经济由暖转热的区间,利率走势决定了进攻板块还是防御板块占优。

第一象限周期、成长、消费表现最佳,跑赢大盘,而稳定和金融则跑输大盘;第二象限正好相反,金融和稳定跑赢大盘,成长、周期和消费则跑输。

(3)利差下降的大语境下,利率走高或者走低对板块排序影响并不算大。

第三、四象限整体均为成长和消费表现占优,金融居中,周期和稳定表现不佳。

图9:

不同风格股票指数结构行情在四类组合下的复盘和经验排序

注:

内环、中环和外环分别为中信风格指数平均排序、股市牛熊概率、主板和创业板相对强弱,概率采取时间加权。

五类风格指数中,周期和稳定较有参考意义。

稳定指数在第二象限表现最佳,其次是第三象限,第一、四象限中则未跑赢大盘;周期指数在一象限中表现最佳,而在第二象限中表现最弱。

成长和消费风格指数仅在第二象限录得负回报,其他三个象限均为正回报,和近年来国内特殊的结构性行情有关。

图10:

四象限下五类中信风格指数回报情况分析

概率按照时间加权。

商品的明细分类下,笔者选取两个系列的指数,其一是商务预报每周公布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总指数下有橡胶、牲畜、能源、综合、有色、矿产、农产品、钢铁和油料油脂共9个分项),其二是南华系列指数(综合指数下有能化、农产品、工业、金属共4个分项)。

南华指数的分类主要涉及生产领域,和海外

CRB不同之处在于原油所占权重较低,而黑色金属占比则较高。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除了生产领域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外,还有更为细致的油脂、牲畜、橡胶等生活领域产品。

图11:

四阶段下各明细类商品行情复盘和经验排序

注:

内环为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分项指数回报平均排序,中环为商品牛熊概率、外环为南华商品分项的回报平

均排序,概率采取时间加权。

结果显示对角线上的两个板块,商品表现略有相似之处:

以南华分类为例,第二、四象限中金属和工业占优,而能化、农产品表现羸弱;第一、三象限中金属表现均为最差,农产品表现较好。

利率和利差同升或者同降时,无风险利率对信用溢价的带动更强,受到流动性溢出效应更明显的、周期特征显著的工业品和金属波动会加大,而农产品受到的外溢性相对较小。

反之,二、四象限利率、利差反向变化时,周期属性特征较强的金属和工业品表现胜过相对更稳健的农产品。

如图12所示,2018年信用违约常态化淡化了利率-利差传导机制,二者转为反向变动,南华工业品指数的行情也持续超出农产品指数。

图12:

利率和利差反向变动时工业品跑赢农产品

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利率-利差”轮盘对比

对比上篇美国市场四个象限中各类资产的行情,中、美风险资产在各个象限中走势排名具有一致性,分歧之处主要在结构中。

中、美胜率轮盘共通之处:

(1)第一象限出现的时间概率都是最小的;

(2)二象限都是风险资产(商品、股票)录得熊市概率最高、需要规避的区间;(3)鉴于美股长期牛市的特殊体质,虽然数据其实时点比中国还要早10年,但一、三、四象限均录得牛市,而中国股市录得牛市概率最高的第一象限,概率也仅为64%;(4)中国“利率-利差”轮盘中股市出现震荡市的概率较美国更高,因此在这类区间单纯依据牛市概率来评判并非占优策略。

若纯熊市概率较高,可以根据熊市概率反向来规避该时段。

如中国的第二象限,虽然该时段牛市录的概率最低,仅为7%,但纯熊市的概率为43%,不及第二象限的67%,因此放在倒数第二的排位;若不考虑震荡期的牛、熊概率“实力相当”,如第三象限的商品行情,则将“三分法”切换为“二分法”来观测牛、熊市的相对概率。

(5)美国风险资产在四象限内综合排名为:

第一象限>第四象限>第三象限>第二象限,其中第三、四象限的相对排名是按照商品出现牛市和震荡市的相对概率决定的。

从大势来看,中国“利率-利差”四类组合阶段的风险资产排名顺位与美国一致。

图13:

中国股票、商品胜率轮盘(2008至今)

图14:

美国股票、商品胜率轮盘(1997至今)

中、美轮盘四阶段中,不同风格属性股票板块异同如下:

(1)中国周期行业表现最优期为第一象限,而美国是在第四象限,中国和美国市场的第二、三象限周期品种排名均靠后。

(2)中国消费和成长板块在第一、三、四象限均跑赢大盘,尤其是在三、四象限为表现最优到了两个行业。

而美国第二象限中消费表现最佳,在第一象限各板块中名列第二;TMT在第一、三象限中表现较好。

(3)如果用美国的公共事业对标国内的“稳定”指数(参照上证380稳定指数的分类,除了公共事业外可能还包括交运、食品饮料、医药和银行龙头等),美国公共事业仅在第二象限表现不错,排名第二,第四象限排名最末,其他三个象限均为倒数一、二名;中信稳定风格指数在第二象限中排名第二,其他三个象限位列倒数第一、二名。

(4)美国金融板块在第三、四象限中均名列第二位,中国是在第二象限表现最优。

各风格股票走势差异一方面与指数编制、风格归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美两国利率和利差内涵特征有关,此处不做过多解读。

图15:

中国四象限下各风格股票配置轮盘(2008至今)

图16:

美国四象限下各风格股票配置轮盘(1997至今)

两国市场各明细种类商品异同如下:

(1)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第四象限中金属和工业原料表现均为最佳,农产品表现较差。

(2)中国的能化产品在第三象限表现最佳,而美国能源和化工产品的“主场”是在第一象限。

(3)中国的有色、矿产在第四象限为表现最好的品种,第二象限表现居中,一、三象限排名靠后;而美国的金属和矿物是在第四象限表现最好,一、三象限排名居中,第二象限表现最差。

除了不同股票风格轮动差异的中、美“利率-利差”分化,也有海内外定价权的差异,鉴于中、美商品指数构成差异,如金属分项中有色和黑金的占比、综合指数中能源和钢铁的配比差异,中、美轮盘四阶段的明细商品排序也存在一定不同。

图17:

中国四象限下各类商品轮盘(2008至今)

图18:

美国四象限下各类商品轮盘(1997至今)

综上所述,中国“利率-利差”轮盘的大势分析结论与美国、全球均有类似特征,且由于信用利差更多是滞后反映了流动性溢价,因此利率和利差的相关性、前者对后者的领先性较美国案例更为明显,也保证了“利率-利差”四阶段组合具有四时轮转、遍历切换的规律。

(1)有参考价值的象限:

在第一、二象限中牛市和熊市概率分化较为清晰,进攻和撤退可以“动如雷霆”,但第三、四象限中股票市场出现震荡市的概率较高,区间内由盛转衰,或是由衰入盛的时点较难把控,行情“难知如阴”,建议多看少动。

(2)有参考价值的板块:

五类风格指

数中,周期和稳定较有参考意义。

在系列文章的下一篇,笔者将探讨中国“利率-利差”轮盘和“货币-信用”风火轮交织下大类资产价格的走势,提高投资胜率标尺的精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