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6976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

[1]“简而言之,通用学习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位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得到最好的发展。

通用学习设计可以说与E-learning的内在理念不谋而合,我国政府在文件中明确表示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⑵不难看出,通用学习设计作为目前E-learning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与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十分契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发掘价值。

2.TAM(技术接受模型)

研究E-learning应用效果的重要模型工具。

"

TAM是Davis等人运用理性行为理论(TRA)到管理信息系统,以个体信念、主观态度、行为意向以及外部变量等因素,解释和预测用户对信息技术接受程度时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

[3]技术接受模型是信息系统理论中一种关于用户如何接受和使用一项技术的模型,该模型表明,当用户使用一项新技术时,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他们决定如何以及何时使用它,其中最显著的因素有两个:

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技术接受模型的创始人FredDavis对它们分别作出了定义:

”感知有用性是个人主观上认为使用某一项特定技术系统能够提升个人工作绩效的程度,而感知易用性是个人主观上认为使用某一项特定技术系统时个人所应付出的努力程度。

”[3]通过技术接受模型能够有效地对E-learning参与者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加以解释和预测,以助于采取必要的方法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进行影响,以达到对远程教育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强化他们对E-learning的接受程度,以期在E-learning教学中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E-learning的优势和作用。

3.泛在学习

这是未来E-learning必然的发展方向。

简而言之,泛在学习指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学习。

泛在学习理念一提出,就马上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重视,在之后的几年里,泛在学习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推广开来。

在一定程度上,泛在学习与E-learning可以说是一对相生概念,泛在学习最初就是为了弥补E-learning中存在的弊端和限制而提出来的。

在传统的E-learning模式中学生必须在家或学校或图书馆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而泛在学习的核心理念就是”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任何终端对任何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4].虽然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关于现有技术能否对泛在学习进行有效支持仍有争论,但从大趋势上来看,泛在学习无疑是E-learning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4.翻转课堂

简而言之,翻转课堂就是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是信息化教育中“逆序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

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使学习主体逐步由教师让渡给学生,这无疑更加符合新时代对于教育的要求。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研究之后不难看出,虽然目前翻转课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毫无疑问,翻转课堂在全世界范围内早已成为了E.learning在教育领域最主要的实现形式之一。

5.教师培训

笔者认为,E-learning中的教师培训研究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个方面是随着E-learning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普及,E-learning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E.learning对教师的定位表现出了更多的动态性和多重性,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在E-learning越来越普及的大环境下,如何对教师进行适合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地运用E-learning进行授课,从而适应教师在E-learning中的新角色定位是当前E-learning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话题。

第二个方面是将E-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培训形式,在教师培训中加以应用。

总体说来,传统的教师培训存在教学双方缺乏足够互动、无法满足教师们对培训的个性化需求、难以保证所有培训教师都能满足培训的能力要求、教师培训考评模式单一僵化、教师外出培训需要大量经费支持、长时间外出培训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等诸多不利因素。

同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通过E-learning进行教师培训在这些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对如何将E-learning更好地运用于教师培训工作之中进行研究探讨,无疑对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与效益、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未来E-learning发展的图景展望

E-learning虽对教育未来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指向性作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E-learning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亟待解决。

具体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理性面对挑战,结合当今时代背景下E-learning所存在的问题,对E-learning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展望。

1.全纳性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全纳“即”全部接纳”,倡导公平、反对歧视,正是全纳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是一项“属人“的活动,接受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权利之一,全纳性正是对教育中“人性“的最好诠释。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教育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权利”,人类社会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特别是在更加倡导人性的当今时代,呼吁公平与抵制歧视逐渐成为了教育的主题,全纳性作为教育核心属性的地位日益凸显。

我国教育历来倡导公平和反对歧视,习近平教育思想作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旗帜与方向,对教育的全纳性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一个人,不论什么身份、资格、教育背景,只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为社会进步事业作贡献,都应当得到认可和尊重,要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5]

教育的理想样态就是让每个人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教育理应是属于每个个体的教育。

随着E-learning逐步发展完善,个性化的教育必然会逐渐从展望走向现实,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全纳性与个性化有机结合,必然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E-learning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

2.接受多元性和复杂性

当前的世界,是一个融合的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逐渐为世界各国达成共识。

在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融必然是当前教育需要面临的重要议题。

对于教育的发展来说,当前时代勃兴的多元性,既是契机也是挑战。

毫无疑问,世界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种复杂性体现在世界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亦是如此。

E-learning作为多种新技术与教育结合而衍生出的新教育范式,其不仅要关注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而且其多种学科结合的跨学科性质、实践过程中的技术开发、模型应用、人机交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让它与传统教育相比更加复杂。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接受这种多元性与复杂性,是E-learning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3.重申人文性和公平性

在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历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是,E-learning发切于信息技术革命之后,是一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E.learning必然要把相当多的目光集中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开发上,这也就决定了缺乏人文性这一弊端伴随着整个E-learning发展进程。

然而,E-learning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人文主义发展观不仅影响到关于学习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定义,同时还影响到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作用,这一点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人文性的缺乏无疑会成为E-learning未来发展的桎梏。

人文主义精神同时也呼唤着反对歧视和教育公平,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创造虽然降低了全球贫困率,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一个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与贫穷地区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还有那些在教育中受到歧视的人群等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存在于当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E-learning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开放性、平等性、共享性,能够使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受教育者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最大程度上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无疑会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强有力手段。

与此同时,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学习条件、不同接受能力的教育对象接受符合自身条件的教育也是E-learning在未来发展中要追寻的目标之一。

4.走向人工智能化和泛在化

随着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和日渐成熟,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席卷而至。

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互联网一样,人工智能技术注定要再一次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教育是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人工智能化是E-learning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E-learning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时代正在悄然到来。

正如上文曾提到过的,泛在学习是E-learning的延伸和拓展,是其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但囿于技术限制,泛在学习“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任何终端对任何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4]的目标在当前仍然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但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让E-learning的泛在化看到了实现的希望,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更加成熟和更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E-learning走向U-learning的一天必将到来。

人工智能教育与E-learning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取代和替换,而是一种互相补充、协同发展的关系,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同样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

把人工智能技术完美地运用于E-learning之中,让E-learning真正地走向人工智能化和泛在化,既是E-learning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必然趋势。

[1]Rose.D.H.,Meyer.ATeachingeverystudentintheDigitalAge:

llniversalDesignforLearning[M].Alexandria,VA:

ASCD.2002.

[2]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J.2013-03-23.

[3]张思,李勇帆。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3)o

[4]陈维维。

应然的泛在学习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0(ll)o

[5]习近平。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N].人民日报,2014-08-12(02)。

文献来源:

佟超,王守纪。

国际电子化学习研究热点分析及图景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9(33):

1-3.

国际热点问题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之第二篇:

2017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动态

2017年,我国学界对国际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

本文主要对”逆全球化“现象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一带一路”倡议与推进策略及出口贸易、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地位、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等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逆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一带一路“;

对外贸易;

国际金融;

对外投资;

Abstract:

In2017,theacademiccircleshaveconductedextensiveandin-depthresearchonsomeissuesininternationaleconomics.Inthispaper,tenrelevantissuesarereviewed,includingthephenomenonof"

inverseglobalization"

andglobaleconomicgovernancereform,implementationmeasuresoftheBeltandRoadInitiative,exporttrade,GlobalValueChainandChinastradestatus,capitalaccountliberalization,RMBinternationalizationandexchangerateissues,outward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

Keyword:

ReverseGlobalization"

;

GlobalEconomicGovernance;

"

theBeltandRoadInitiative Foreign

Trade;

InternationalFinance;

OverseasInvestment;

一、”逆全球化“现象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

面对国际上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国际关系中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对于“逆全球化“问题,学界也展开多角度的研究与讨论。

(一)“逆全球化“现象及其成因

佟家栋和刘程认为,“逆全球化”特指在经济全球化进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市场再分割现象,包含了由全面开放退回到有条件开放甚至封闭的过程,具体体现为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国际的自由流动设置各种显性和隐性障碍。

[1]谢长安和丁晓钦运用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分析”逆全球化“现象的成因,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本积累和扩张,由此形成的”全球体制”是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金融资本在全球攫取财富的行为直接激化了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内部矛盾,这是“逆全球化“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但“逆全球化“只是暂时的,紧随其后的将是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

[2]陈伟光认为,当前的“逆全球化“现象是国际金融危机调整后的滞后反应,收入分配、就业和难民潮等问题是其主要诱因。

从根源看,”逆全球化”现象是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不匹配致使全球治理失灵的表现和结果。

大国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全球治理规则设计者,但也可能成为推动“逆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制定与当前全球化相匹配的全球治理规则是应对“逆全球化”的主要出路。

[3]胡建雄认为,“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背后的经济逻辑在于供求失衡。

当全球性的产能过剩无法与有效的国际市场需求相匹配时,各国降低自身产能就成为唯一的解决途径。

由于全球化给一国增加的国际市场需求小于其损失的国内市场需求,”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必然兴起。

但从长期看,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利大于弊,贸易保护主义会随着供需的重新调整自然退去。

[4]李稻葵等认为,国际贸易增长放缓和世界各国经济严重分化造成”逆全球化”现象。

美国试图通过进口替代战略和有控制的双边贸易,打乱正在发展中的基于多边协议和自由贸易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以强化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格局。

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巨大挑战,我国短期内应解决资金外流与汇率贬值问题,以应对局部贸易战可能带来的不利局面;

长期内应打造富有活力的大国增长模式,高举多边协议和自由贸易大旗,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促进形成多元合作的全球化经济新格局。

[5]

(二)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中国方案

张二震和戴翔认为,伴随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及国际分工的深度演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重要变化。

但现有全球经济治理未能与时俱进,表现出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变化、不适应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全球经济包容性发展需要等种种问题。

因此,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变革和完善。

[6]蔡昉认为,传统全球治理模式是由英美作为单一霸主国家主导国际公共品供给,不能广泛代表各国的共同意志和平等利益,因此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品。

随着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全球共治新模式的形成不可避免。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代表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7]隆国强认为,在全球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新技术革命、发达经济体反全球化声浪等趋势性因素及金融危机等偶发性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全球经济治理正处于加速变革期。

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构建。

一是从维护战略机遇期的高度,与国际社会共同合作维持经济全球化稳步推进的大局。

二是明确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角色。

未来的全球治理架构可能出现集体领导制,我国将成为集体领导制中的一员。

三是加快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竞争力,这是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做出贡献的基础。

四是快速提升软实力,发挥引领作用,贡献中国智慧。

[8]丁工认为,随着全球各国前途相通、命运相联程度的日益加深,需要各国协同合作解决的跨国性、世界性问题大幅增多,我国的战略机遇期出现。

但当前的战略机遇期不单是我国独享自用的有利时机,也是为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贡献智慧、力量、方案的特殊阶段。

因此,我国应牢牢把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努力将维系和延续中国战略机遇期同全球人民的发展前景对接,最终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9]

二、“一带一路”倡议与推进策略

李向阳认为,奉行正确的义利观是我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带一路”的基本要义。

义利观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合作共赢思想,与亲诚惠容、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一致性。

正确的义利观不仅决定了“一带一路”存在的合法性,而旦决定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没有义,“一带一路“将失去应有之意;

没有利,“一带一路“最终将不可持续。

政府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企业是其主要参与者,贯彻正确义利观的核心是协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简言之,政府要以市场为基础,引导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完成国家的战略目标。

[10]吴泽林认为,全球史是一部互联互通的历史,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是全球化时代的本质特征。

其中,为国内和国际社会提供互联互通产品的能力越来越处于关键位置。

当今,我国已成为全球互联互通产品的最大贡献者之一,我国倡议推动的“一带一路“的理论基石是互联互通理论。

应在我国广泛的互联互通实践中继续总结新经验和新路径,并将其提炼为概念、范式和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互联互通理论。

[M]王苹霖和程大为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困境中的贡献:

第一,”一带一路“使共同发展第一次成为全球贸易治理的目标;

第二,”一带一路”是嵌入式多边主义构建理论的创新应用;

第三,”一带一路”采取了差异化的制度构建路径;

第四,”一带一路”提出了共赢的价值观;

第五,用对接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实践过程;

第六,“一带一路“实践会创造一批全球贸易治理新术语。

[12]王亚军认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基本特征。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全球治理理论的多重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合作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一带一路“倡议兼具区域合作、国际协议等特点,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实践和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具有发展、和平、文化、合作等方面的典范价值,为新时期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3]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具体推进和落地阶段,沿线国家投资需求巨大,但潜在风险也值得关注。

如,徐奇渊等从三个角度对我国参与建设共赢、可持续的“一带一路“投融资机制提出建议:

第一,投资主体借力借势布局。

可利用现有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关系,为拓展布局找到新空间。

第二,绑定各方投资伙伴的利益,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的双边合作、第三方合作。

第三,对投资对象需要“约法三章“•投资对象国必须整肃金融纪律,改善营商环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产能。

[14]

三、对外贸易问题研究

(一)我国出口贸易问题研究

陈启斐等研究了本地服务要素供给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认为本地服务要素供给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呈U型关系,即随着本地服务要素投入的增加,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在细分行业中,生产性服务要素、消费性服务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都可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

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下游高技术产业的重要中间投入环节,应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15]黄玖立和冯志艳研究了用地成本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认为用地成本严重削弱了我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较高的土地支出不仅抑制了企业的出口规模,还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可能性。

并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存在差异:

相比高效率企业,用地成本对低效率企业的出口行为影响更大;

相比其他类型企业,用地成本对国有企业出口行为影响较小。

因此,通过增加土地的市场供应量、抑制土地投机性需求及倡导企业用地成本支付方式多元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16]王海成等研究了贸易促进机构对企业出口的影响,认为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我国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民营企业、沿海地区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并能降低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失败率,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因此,完善贸易促进体系、充分发挥贸易促进机构的作用,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稳定和促进出口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17]李兵和李柔研究了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影响,认为互联网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且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大于国内销售,并会提高企业的出口密集度。

同时,互联网对企业出口的作用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相似。

[18]史青等认为,出口行为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

由于我国企业是更多模仿领先者而非开展研发竞赛,所以之前忽略研发策略互动的研究低估了出口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

他们认为,出口会增大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且对高科技行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19]岳文和韩剑认为,出口强度对我国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即企业的出口强度并非越高越好,当企业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