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0501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篇文档格式.docx

发现了什么?

  三、学习第四段

  列文虎克是怎样玩放大镜的?

有什么发现?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

  

(二)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列文虎克是怎样玩放大镜的?

(学生回答)

  2、列文虎克并不是简单地玩放大镜,他在玩放大镜时会产生奇特的想法。

  谁能读好写列文虎克想法的句子?

指名读。

这个想法很奇特,谁再来读?

大家一齐读。

  有些事情光想还不行,还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这一试,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你们说说,列文虎克看到当时的情景会是怎样的表现或情绪?

你能用惊讶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吗?

男生读。

女生读。

  3、这次观察,让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的兴趣更浓了,他越玩越带劲,又有了新的玩法,他是怎样玩的?

(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放大镜能够随意调节)

  你能用双手代表两片放大镜来演示一下吗?

  他玩出了名堂,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

显微镜)让我们来一齐认识认识列文虎克,看看他在玩中发明的显微镜。

(出示虎克和显微镜图片)

  4、(出示句子:

)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发明了显微镜,我们一齐读一读这几句话。

  ☆列文虎克在玩中不断动脑筋,发明了显微镜,真是了不起。

学到这儿,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什么?

(你真了不起,你真爱动脑筋……)

  让我们带着赞叹的语气一齐把这几句话再读一读。

  5、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什么?

  指名回答。

(出示:

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

……比地球上的居民多得多。

  6、(指着屏幕说)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许多小生命,看到了从来没见过的小东西,在这之前人们从来不明白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另一个“小人国”,那里生活着比地球上人类还多的“居民”。

(把小生命、小东西、小人国、居民变红)这真是太神奇了!

谁明白这些“小东西”、“小生命”还有打上了引号的“居民”指的是什么吗?

(微生物)(板书:

微生物)

  我们把这些微生物生活的微观世界称为——“小人国”。

  在那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说列文虎克观察到水里有许多微生物,牙齿里有许多微生物,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还有一个微观世界,而是用“小生命、小东西、小人国”这些词来表述,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让我们感到很生动,很搞笑,很有意思)

  是呀,表达同一个意思,有的时候换一种说法或者用上不同的语言,能够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搞笑。

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学着在以后的写作中使用。

  大家再自由读读这几句话,把这搞笑,神奇的发现,透过朗读表现出来。

自由练读。

齐读。

  指板书总结:

列文虎克真了不起,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我们平时看不到的世界。

透过预习,你对微生物有多少了解?

学生根据资料袋中的信息,或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

  细菌、病毒、真菌都属于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对我们人类有帮忙,有的微生物却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我们来认识几种微生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这是酵母菌,有了它能够作出好吃的馒头、面包等食物;

这是乳酸菌,离了它,我们可喝不上好喝的酸奶了;

这是甲型H1N1病毒,它威胁着我们身体健康的。

(只要我们正确的认识它们,做好防范工作,就能够远离这些病毒。

  要感谢列文虎克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他玩放大镜,真是玩出了——大名堂。

你怎样理解这个“大名堂”?

(了不起的名堂)想不到,玩也能玩出了不起的名堂,此刻还能说玩耍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吗?

列文虎克玩出的大名堂产生了多大影响?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快速读读第5自然段。

  2、在当时,他的这一发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英国皇家……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都是一些了不起的科学家,像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牛顿,现代著名的科学家霍金等人都是这个学会的会员,看门人列文虎克和他们同属一个学会,可想而之,他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

  “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那里加引号的玩具指什么?

(显微镜)“居民”指什么?

(微生物)这玩具让权利至高无上的女王和沙皇千里迢迢来欣赏,他的这个发现真是影响巨大。

  列文虎克真是玩出了大名堂,为我们做出了巨大贡献。

让我们用赞赏的语气一齐读读第五自然段。

  四、升华主题,谈感受

  1、列文虎克就这样一步一步玩出了大名堂,他玩出大名堂的秘诀是什么?

(引导说出:

兴趣观察思考)

  2、指板书总结

  老师相信你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能有持久的兴趣,再加上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思考也能够像列文虎克那样玩出大名堂。

  2、你平时都喜欢玩什么?

  3、想想自己是怎样玩的,玩中有哪些乐趣或收获?

拿出你们的小练笔本,动笔把它写下来,看谁写的生动搞笑!

  学生现场写,教师巡视。

  指名上台读自己的写话。

  板书

  镜片—→放大镜

  兴趣

  观察放大镜—→显微镜

  思考

  显微镜—→微生物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二):

  玩出了名堂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搜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玩出了名堂优质课教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懂课文大意,弄清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待的?

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理解“名堂”。

教师同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

如:

谁玩出了名堂?

他玩的是什么?

他玩出什么名堂?

  【这是一个比较干净利落的揭题设计。

揭题过程既为学生的阅读扫清了一个障碍──理解了“名堂”一词的意思,又让学生紧扣文眼“玩”,有目的地走进文本。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状况。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小老师教生字,开火车熟悉生字。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1.多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3.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

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4.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发现该用什么语气朗读这一自然段。

(赞赏的语气)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1.练习写生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3.当堂展评。

  五、课后作业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1.理解文中引号的用法。

  2.细细品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潜力,增强创造意识。

  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师引言:

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

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2.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

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

他发现了什么?

  

(2)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3.交流讨论。

  

(1)有新的想法: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齐,会怎样样呢?

  

(2)有新的玩法:

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能够随意调节。

  (3)有新的发现:

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4.转换主角想象。

  组内交流:

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情绪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5.朗读体会感情。

  6.表达感悟。

  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三、欣赏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

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2.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3.交流讨论:

“小人国”指的是什么?

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4.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资料,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5.再次品读:

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

(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获

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

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3、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4、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语文课堂就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生活中主体内化、主体自悟,真正实现对学生生命的唤醒、点拨与鼓舞,并促进学生主体的终身发展。

  五、替换朗读、理解引号

  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1.引导学生说说“小人国、居民、玩具”在课文中分别是指什么?

(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

  课件出示: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英国皇家学会明白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

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2.让学生把“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和文中的“小人国、居民、玩具”进行替换,朗读。

  (透过朗读感悟用“小人国、居民、玩具”比用“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更加生动、形象、搞笑,从而让学生明白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加上引号,不仅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六、教师总结

  小结:

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

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

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同学们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能够交流交流。

  七、作业设计

  小练笔:

  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三):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资料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搞笑的故事。

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齐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透过本节课学习拟到达以下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透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资料,学会生字、新词。

  四、教学准备

  1.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资料。

  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

  2.学生交流。

  3.教师导入。

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这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

(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

  a.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样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请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透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在交流中能够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取阅读方式。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资料、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

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

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语言引述: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样玩的,好吗?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

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b.说一说。

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

是怎样玩的?

  c.想一想。

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

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

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齐。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学生写字。

  [学生已经有了必须的识字、写字基础。

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

发挥其用心性和自主性。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四):

  学习目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潜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明白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

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

(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

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

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

还能够读diao。

(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

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

(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资料。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齐,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资料。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

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要鼓励学生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附参考资料:

  列文虎克:

(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在早年,学会了磨制玻璃透镜的技术,制成简单的显微镜。

1675年发现了原生动物,1683年又发现了细菌,对动植物的显微构造也有所观察。

  显微镜的发展:

人类很早以前就有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要求,但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

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十分微小的原生动物和红血球,甚至用显微镜研究动物的受精作用。

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能够放大270倍的显微镜。

以后几百年来,人们一向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观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到达光波的半波长左右,这样人类的探索受到了限制。

进人20世纪,光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3年德国人制成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后,几十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显微镜问世,比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仪器。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五):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