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1808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docx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Word版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组织领导、教师)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

 

 

 

 

 

 

 

 

 

 

 

评价

对象

评价项目

分值

评价要素

赋分标准

评价方式

得分

备注

组织领导70分

领导组织

5分

领导组织健全,责任明确

5

3

1

 

查材料、调查

 

 

实施方案

10分

实施方案完善,措施切实可行

10

7

4

1

查材料

 

 

评价标准

10

评价标准具体、科学,操作性强

10

7

4

1

查材料

 

 

各项活动

25分

每学年度至少开展四次校级活动

10

7

4

1

查材料、座谈

 

 

每次活动的记载资料详实

8

6

4

2

 

 

各项活动效果显著

7

5

3

1

 

 

总结材料

10分

总结材料齐全,质量高,有价值

10

7

4

1

查材料

 

 

检查指导

10分

校级领导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工作的开展情况有检查指导,有记录

10

7

4

1

查材料、座谈

 

 

教师

80分

计划

10分

每位任课教师都要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计划

10

7

4

1

查材料

 

 

课堂教学及其活动

30分

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有充分的体现,而且有实效

20

15

10

5

听课

 

 

开展的各种活动内容丰富,效果显著

10

7

4

1

查材料、座谈

 

 

检查指导

10分

有检查,有指导,记录详实

10

7

4

1

听课、查材料

 

 

示范作用

20分

以身示范,习惯良好

20

15

10

5

听课、座谈

 

 

总结材料

10分

总结材料质量高,有价值

10

7

4

1

查材料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生评价标准(初中)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生评价标准(初中)

 

 

 

 

 

 

 

 

 

 

评价

项目

分值

评价要素

赋分标准

评价方式

得分

备注

文明礼仪习惯

15分

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戴首饰

3

2

1

 

问卷、座谈、听课

 

 

尊敬国旗,会唱国歌

3

2

1

 

 

 

尊敬老师,孝敬父母,乐于助人

3

2

1

 

 

 

勤俭节约,不盲目追求时尚,不铺张浪费

3

2

1

 

 

 

说话文明,诚实、守信,善于倾听

3

2

1

 

 

 

卫生健康习惯

10分

衣着整洁,讲究个人卫生

2

1

 

 

抽查、问卷、

座谈、看环境

 

 

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

2

1

 

 

 

 

认真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2

1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不乱刻、乱画,不吃零食

2

1

 

 

 

 

乐观向上,能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2

1

 

 

 

 

体育锻炼习惯

10分

认真上好体育课,经常参加一项或两项体育活动

4

3

2

1

抽查、问卷、座谈、听课

 

 

认真做课间操,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

3

2

1

 

 

 

体育测试达到优秀以上

3

2

1

 

 

 

安全守纪习惯

10分

走路、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拥挤推搡;课间休息不追逐、打斗

4

2

1

 

抽查、问卷、座谈

 

 

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不旷课

3

2

1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遵守公共秩序,不进未成年人禁入场所。

3

2

1

 

 

 

写字习惯

10

认真上好写字课

4

3

2

1

听课、测试、抽查作业

 

 

坚持每天练字,熟炼掌握写字技能

3

2

1

 

 

 

初步形成书法欣赏能力。

3

2

1

 

 

 

预习习惯

20分

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4

3

2

1

听课、座谈、查材料

 

 

有预习笔记

3

2

1

 

 

 

有较好的预习效果

3

2

1

 

 

 

听课习惯

20分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听讲

4

3

2

1

听课

 

 

主动思考,勇于提问,积极回答问题

3

2

1

 

 

 

善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

3

2

1

 

 

 

作业习惯

15分

主动、独立完成作业

4

3

2

1

问卷、座谈、抽查作业

 

 

作业整洁,页面设计合理,不乱撕作业本

3

2

1

 

 

 

能自己检查作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

2

1

 

 

 

读书习惯

10分

制定读书计划,每学期读两本有益书籍

4

3

2

1

问卷、座谈、口试

 

 

会记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能与同学进行交流

3

2

1

 

 

 

坚持朗读,朗读流利,声音宏亮

3

2

1

 

 

 

演讲、语言表达习惯

10分

主题明确,内容精练;有一定的演讲技巧,效果好

5

3

2

1

听语文课、即兴演讲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清楚,

5

3

2

1

 

 

写日记的习惯

10分

坚持写日记(每周至少3篇)

5

3

2

1

检查日记

 

 

书写工整,内容广泛,语句通顺

5

3

2

1

 

 

制定计划习惯

10分

自觉制定健康的生活计划,生活规律,早睡早起

5

3

2

1

检查、问卷、座谈

 

 

主动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完成。

5

3

2

1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生评价标准(小学)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生评价标准(小学)

 

 

 

 

 

 

 

 

 

评价项目

分值

评价要素

赋分标准

评价方式

得分

备注

卫生习惯

15分

衣着整洁,手、脸、牙齿、指甲干净

3

2

1

 

抽查、问卷、座谈、看环境

 

 

自己整理房间、书包、洗袜子等,经常做家务

3

2

1

 

 

 

值日认真,书桌堂整洁

3

2

1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不乱刻、乱画

3

2

1

 

 

 

上学不吃零食

3

2

1

 

 

 

健康习惯

15分

认真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3

2

1

 

听课、问卷、

座谈、看活动

 

 

每人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

3

2

1

 

 

 

看书、写字姿势端正

3

2

1

 

 

 

课间不在教室逗留,能在室外做有益于健康的活动

3

2

1

 

 

 

心理健康,精神饱满

3

2

1

 

 

 

文明习惯

20分

尊敬国旗,会唱国歌

4

3

2

1

问卷、座谈、听课

 

 

尊敬老师,孝敬父母,乐于助人

4

3

2

1

 

 

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4

3

2

1

 

 

说话文明,诚实、守纪

4

3

2

1

 

 

善于倾听

4

3

2

1

 

 

预习习惯

15分

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5

3

1

 

听课、座谈、查材料

 

 

有预习笔记

5

3

1

 

 

 

有较好的预习效果

5

3

1

 

 

 

听课习惯

25分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听讲

10

7

4

1

听课

 

 

主动思考,勇于提问,积极回答问题

10

7

4

1

 

 

善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

5

3

1

 

 

 

写字、计算习惯

15分

写字姿势端正,字迹工整

4

3

2

1

测试、抽查作业

 

 

书写快速,无错别字

4

3

2

1

 

 

计算准确,方法灵活

4

3

2

1

 

 

计算速度较快

3

2

1

 

 

 

作业习惯

15分

主动、独立完成作业

4

3

2

1

问卷、座谈、抽查作业

 

 

作业整洁,页面设计合理,不乱撕作业本

7

5

3

1

 

 

能自己检查作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

3

2

1

 

 

读记习惯

10分

爱读(兴趣浓)

3

2

1

 

问卷、座谈、口试

 

 

会读(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四、五年级有读书笔记)

3

2

1

 

 

 

每周记忆一条名言警句或一首诗歌(有记录)

4

3

2

1

 

 

演讲习惯

10分

主题明确,内容精练

5

3

1

 

听语文课、即兴演讲

 

 

有一定的演讲技巧,效果好

5

3

1

 

 

 

写日记的习惯

10分

坚持写日记(每周至少1篇)

5

3

1

 

检查日记

 

 

书写工整,内容广泛,语句通顺

5

3

1

 

 

 

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及评价标准

为全面落实我市提升教育内涵质量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全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中小学德育指导意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规程》、《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育目标  ,’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教育和弓l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育内容

(一)小学阶段:

初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待自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举止文明、遵规守纪、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直、诚实、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

1.卫生习惯:

衣着整洁,勤洗手脸,勤剪指甲,早晚刷牙,经常洗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不随地吐痰,不吃零食;不乱扔杂物、乱刻、乱画。

2.健康习惯:

认真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课间要充分休息,自觉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做有益于健康的活动;看书、写字时坐姿端正;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问题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或学会倾诉,乐于与人交往。

  ‘

3.文明习惯:

尊敬国旗,会唱国歌;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孝敬父母,牢记父母教导,学会感恩;团结友爱,关心他人,遇到‘‘老、弱、病、残"主动帮助;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说话文明,讲礼貌用语;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遵守作息时间,不迟

到、早退、旷课;走路、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推搡;公共场所礼让,不妨碍别人。

4.预习习惯:

课前要预习新课内容,掌握预习方法,学会根据已学的知识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不理解的预习内容,养成写预习笔记的习惯。

5.听课习惯: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注意听讲,主动思考,勇于提问,善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

6.写字、计算习惯:

书写姿势要端正,字迹工整,字体规范,不写错别字;计算准确,速度快,认真检查。

7.作业习惯:

回家后主动独立完成作业,不边做边玩,不用家长督促;作业整洁,页面设计合理,不乱撕作业本;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不依赖家长,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8.读记习惯:

坚持每天阅读课外读物20分钟(低年级学生可由家长领读或讲故事),每周诵记一条名言警句或一首诗歌。

9.演讲习惯:

坚持每天演讲不少于1分钟。

10.写日记习惯:

坚持写日记,每周不少于1篇,每天睡觉前回想一天所做的事情。

(二)初中阶段:

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纪律观念,不断增强规则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

、明确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和担负的责任义务,养成遵纪守法、关心尊重他人、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扶危济困、热爱学习、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诚实守信、自尊自爱、不惧困难、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1.文明本诹习惯:

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戴首饰;尊敬国旗,会唱国歌;尊敬老师,见面主动问好;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团结同学,真诚待人;说话文明,讲礼貌用语;待人诚实,不说谎话,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2.卫生健康习惯:

衣着整洁,勤洗手脸,勤剪指l甲,早晚刷牙,经常洗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不随地吐痰,不吃零食,不乱扔、乱刻、乱画;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或

学会倾诉,乐于与人交往。

3..体育锻炼习惯:

上好体育课,参加一项或两项体育项

目活动,认真做好课间操,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

4.’安全守纪习惯:

走路、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推搡;课间休息不追逐、打斗;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旷课;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遵守公共秩序,不进未成年人禁入场所。

5.写字习惯:

认真上好语文写字课,坚持每天练字,熟炼掌握写字技能,初步形成书法欣赏能力。

6.预习习惯:

坚持课前预习,善于发现问题,做好预习笔记。

7.听课习惯:

课堂上精力集中,积极恩考,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做好笔记。

8.作业习惯:

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不用家长督促,作业整洁,准确。

9.读书习惯:

坚持读书阅读并记好读书笔记。

1O.演讲、语言表达习惯:

积极参加演讲活动,不断提高演讲及言语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声音宏亮、自信、逻辑性强。

11.写日记习惯:

坚持写日记,每周不少于3篇。

每天回想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

12.制定计划习惯:

自觉制定生活计划、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

(三)高中阶段:

重点培养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创造性思维方法。

养成自觉弘扬爱国主义、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具有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劳动观念及自强自信、开拓创新的心理品质。

  ;

1.文明礼。

仪习惯:

举止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中学生行为规范;尊敬他人,善待他人;谦恭礼让,注重礼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待人诚实,表里如一,言而有信,不弄虚作假,考试诚信。

2.卫生健康习惯:

搞好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了解营养常识,合理搭配营养,科学饮食;’远离不良嗜好,远离毒品;合理安排学习、活动、锻炼和休息时间,控制体重,达到健康标准。

r

3.体育运动习惯:

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能够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将体育作为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做好间操;能制定个人锻炼计划,通过不同运动形式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六项测试;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

  。

4.责任习惯:

具有对社会、集体、家庭、他人和个人的责任意识;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设施,讲究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感恩家庭,承担家庭责任,履行家庭义务;感激社会,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关爱社会,热心公益;帮弱助残,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富有正义感。

5.守法、守纪习惯:

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常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民主、法制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公民权利;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6.勤俭节约习惯:

爱劳动,积极参加学校劳动教育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劳动;不盲目追求时尚,生活俭朴;珍惜自然资源和劳动成果,不浪费。

  ‘

7.学习规划习惯:

学会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根据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完成。

8.  自主学习习惯:

课前阅读教材,找出疑难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做好预习笔记;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认真记录知识要点,做好课堂练习;独立完成作业,形成错题记录,及时纠正作业错误;做好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9.总结反思习惯:

单元、模块和学科课程结束时及时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反恩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整学习策略。

10’.实践习惯: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社区服务,主动服务社会;认真上好实验课,操作规范安全,在学科实验中形成搜集材料、设计方案、选择工具、制作模型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社团活动中,通过设计方案、调查研究、分析处理材料、事实记载、解决问

题等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11.合作与交流习惯:

与合作伙伴共同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交流学习经验;学会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积极参加团队活动,主动承担任务,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在出现问题时,能客观地分析问题并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

12.探究与创新习惯:

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和活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自信心,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三、实施步骤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部门及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养成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各种渠道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开展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营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舆论氛围,为开展养成教育提供保证。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

各校要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本单位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建立学校、学年及班级三级目标,从最容易操作,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取得突破的目标开始,树立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信心,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推动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三)全面实施。

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各学校要结合各自特点,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工作分阶段进行实施;每学年要有重点、有特色、有成效。

全体教师要依照本校制定的实施方案以及个人制定的实施计划,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层次、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要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成长记录袋(手册)的作用,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

要及时记载,并向学生及家长反馈。

(四)考核评估。

每年11—12月份,市、县(市)区教育局和教研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核内容包括学校组织领导、活动开展、教师在平时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落实情况、学生习惯养成情况等。

(五.)总结推广。

各校及每位教师要在每学期末对本校、本人实施养成教育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形成总结材料;各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考核评估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树立典型,推广优秀的做法和经验,真正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全面推广。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成立市教育局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张新山

  副组长:

姜长松、李安民

  成  员:

孙维涛、宋庆珍、李长顺、栾伟忠、董世忠、田宏伟、汪海军、艾红玲、张丽娜、王勤涛、冯树良、李富利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系人:

孙维涛、艾红玲

  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切实加强对养成教育的组织和领导。

校长是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二)提高师德修养,发挥示范作用。

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教育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勤奋工作,乐于助人,讲公德,守法纪;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教师要首先做到语言文明、服饰得体、举止大方、礼貌待人、和蔼谦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经常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定期开展优秀教案、优质课评比活动,培养教师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

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积极

参与到学生的吃、住、行和劳动、学习、健身等各方面的活动中去,时时、处处、事事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三)创建主题教育活动,凸现载体育人功能。

根据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丰富养成教育活动内容,经常开展人文性、开放性、时代性较强的主题教育活动,用特色活动育人,用精品内容育人。

养成教育要注意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编制养成教育手册或教程,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对各种

良好习惯入心入脑,自觉接受学校的行为训练,主动养成良好习惯。

(四)强化自主管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弓I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班级管理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习管理实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留作业、批改作文、出试卷。

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通过班集体的集中教育,让学生深入理解学校的文化要求,使养成教育摆脱单纯的说教、枯燥的训练,使学生乐于参与。

(五)加强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等形式,诃动家长的积极性,保证教师和家长及时沟通,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让学生把在学校训练和培养的好习惯带回家,使之能够得到督促与强化;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挖掘并整合社区德育资源,积极开展学校与社区和谐相处、互动共建的精神文明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

(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养成教育取得实效。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及学生养成教育的跟踪检查,全面、及时地了解师生的表现,并针对师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纠正,建立定期检查、不定期督办工作机制,根据养成教育工作情况现场评估,并及时进行通报;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通过日评比、周

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年度评比,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师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训练;建立养成教育交流机制,及时总结交流养成教育工作的好的经验和作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养成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附件:

1.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评价标准

2.鸡西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学生评价标准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