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2413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4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docx

供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

1-1工程概述

1-1-1今年来,为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对外开发、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开展大规模集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本工程“常熟市支梅公路改建给水主干管迁移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我公司中标为常熟市支梅公路改建给水主干管迁移工程标二。

工作井地处虞东公路(董古线)与支梅公路交叉口偏西南侧,该两井为顶管穿越虞东公路之工作井,顶管工作井布置与虞东公路南侧,顶管接收井布置于虞东公路北侧。

顶管采用泥水平衡的方式,工作井施工采用沉井的方式。

1-1-2顶管工作井为预制方型钢筋混泥土沉井结构,工作井长8.20m,宽5.20m,壁厚均为0.50m,井体高度为6.10m(含刃脚2.0m),井顶标高为+2.38m,井底标高为-2.42m。

接收井为预制钢筋混泥土框架砖砌结构圆型井,接收井为φ4.50m内径,壁厚0.33m,井体高度5.35m(含刃脚1.40m),井顶标高为+2.43m,井底标高为-2.22m。

1-1-3工作井采用预制方型沉井施工,待沉井到位封底。

接收井1.4m以下部分采用预制钢筋混泥土圆型沉井、1.4m上部采用砖砌结构施工,待沉井到位封底。

1-1-4工作井材料:

砼强度等级:

封底砼垫层为C15;其余均为C30,抗渗等级S6。

钢筋:

HPB235(Φ)和HPB235(Φ)。

接收井材料:

砼强度等级:

封底砼垫层为C15;其余均为C25,抗渗等级S6。

钢筋:

HPB235(Φ)和HPB235(Φ)。

1-1-5工作井砼保护层厚度:

池壁为3.0cm,底板为4cm。

接收井砼保护层厚度:

池壁为3.5cm,底板为4cm。

1-1-6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必须在浇筑砼前参见相关图纸并根据顶管施工要求精确预留预埋,不得事后凿孔,下沉时应对孔洞进行临时封堵。

1-1-7钢筋遇孔洞须截断时,与孔洞加强筋焊接。

1-2施工组织总体设想

1-2-1我公司安排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质量意识强、优秀的项目经理。

配备技术员职称以上并分别持有施工员证、质检员证、安全员证、资料员证等组成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具体见现场管理人员表),对本工程进行科学管理,遵守建筑工程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按图施工、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验收,优质、高校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1-2-2工程施工管理目标如下:

1、质量目标:

确保合格质量等级。

2、工期目标:

确保招标范围内工程项目在招标工期内完成。

3、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重大机械安全事故,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1‰以内。

4、文明施工目标:

按照文明标化工地标准要求全面实施。

5、环境保护目标:

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不因施工而破坏周围环境、空气不被污染。

1-3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

1-3-1沉井施工方案及步骤

1、根据总平面布置定位放线后,在自然地面处开挖基坑,清楚第一层人工填土。

2、预制沉井结构,一次性浇筑沉井砼。

3、沉井下沉前抽垫木时,最后四块垫木位置见平面布置图(附图一),井内挖土时,沿刃脚周边均匀挖土,下沉过程中,应防止突沉和不均匀沉降。

4、沉井到位后挖除松散土层,浇筑垫层及封底砼。

5、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工作井、接收井底板位于粉砂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中,施工时有可能出现涌砂现象,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降水措施。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2-1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

2-1-1施工现场按文明、标化工地标准要求搭设钢筋间、木工间等临时生产用房,生活设施场外考虑。

主入口设门墩及本企业标志,施工现场按甲方划定区域采用彩钢板围护,全封闭作业。

2-1-2施工时主要临时用电设备有:

搅拌机(零星砼搅拌);砼振捣器;砂浆机;打夯机;圆盘机、电刨;潜水泵;切割机;弯钩机;卷扬机、垂直运输设备;泥水平横顶管设备等。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

设总配电室、分配电室、末端开关箱,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

总配电设200A熔断隔断开关,分设三路供电,一路至垂直运输、一路至机械设备、一路至生产用房。

电源进线采用25mm2单股铜芯五芯电缆线。

分配电箱设100A隔离开关熔断器。

分路设60A隔离开关60A熔断器40A漏电保护器,末端开关箱设HK8-32/3隔离开关、RL1-30A熔断器、AB62-40/3漏电保护器,定额漏电动作电流30mA。

2-1-3施工临时用水

由我方提供的水源电用3.0寸进水管接入施工现场,用1.0寸支管分别通向各指定用水点。

施工临时用水考虑:

自制砼搅拌;结构砼的养护;砖及砌砖的湿润;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及找平层砂浆等的拌制;生活以及消防用水等。

2-2现场临时道路布置

2-2-1本工程材料运输车辆由场外道路出入,从入口处进入工地的施工主干道为4m宽,可保证所有车辆进出。

2-2-2现场临时道路采用道碴、碎石铺垫后浇砼硬化,临时道路高出自然地面0.2-0.3m,道路横断面应有2%-3%坡向路两侧的坡度,沿道路两侧设排水沟,边沟横断面尺寸下口宽20cm,深度根据受水面积及最大雨量计算,一般深度为15-20cm坡向集水井,在道路交汇处用涵洞沟通。

2-2-3施工现场除了必须做好道路排水以外,现场的场地也应有排水措施,现场排水可根据地貌、环境、面积范围可采用自然排水或明沟排水的方法,并能确保现场无积水。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3-1施工总进度计划

3-1-1工作井工期约为64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10月25日--2011年1月9日竣工。

具体工期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2010.10.25计划工期1天

(2)土方工程

2010.10.27--2010.10.27计划工期1天

(3)沉井垫木、刃脚、垫层

2010.10.28--2010.10.30计划工期3天

(4)沉井模板、钢筋、砼

2010.10.31--2010.11.8计划工期9天

(5)沉井保养

2010.11.9—2010.12.06计划工期28天

(6)沉井下沉

2010.12.07—2010.12.10计划工期4天

(7)沉井封底

2010.12.11—2010.12.11计划工期1天

(8)封底砼保养

2010.12.12—2010.12.25计划工期3天

(8)顶管设备架设

2010.12.26—2010.12.28计划工期3天

(9)顶管

2010.12.29—2011.01.07计划工期10天

(10)顶管设备拆除

2011.01.08—2011.01.09计划工期2天

3-1-2接收井工期约为66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10月26日--2010年12月30日竣工。

具体工期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2010.10.26计划工期1天

(2)土方工程

2010.10.27--2010.10.28计划工期2天

(3)沉井垫木、刃脚、垫层

2010.10.29--2010.10.30计划工期2天

(4)沉井模板、钢筋、砼

2010.10.31--2010.11.03计划工期4天

(5)沉井保养

2010.11.04—2010.12.01计划工期28天

(6)沉井上部砖砌、圈梁

2010.12.02—2010.12.11计划工期10天

(7)沉井下沉

2010.12.12—2010.12.15计划工期4天

(8)沉井封底

2010.12.16计划工期1天

(9)封底砼保养

2010.12.17—2010.12.30计划工期14天

3-2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3-2-1工程开工前按总进度计划编制进度、周进度计划进行控制,每周召开施工列会,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3-2-2采取跟踪检查,将实际数据与进度计划对比;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对产生的进度变化,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调整计划。

3-2-3劳动力的投入是保证工期的关键,项目经理必须精心组织、精心安排。

因此当本工程的工作面一旦形成,立即按序调集劳动力。

3-2-4为确保本工程按时完成,拟采取如下组织、管理、经济措施。

1、准备工作充分,以保证工程师功能连续作业;实行经济承包,充分发挥班组效率。

2、采取先进工业,降低劳动强度,加速施工。

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4-1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4-1-1测量定位:

根据总平面图坐标点和水准点分别用经纬仪、水准仪和30m钢尺测定拟建工程位置,按沉井平面设置测量控制网,进行定位放线,并布置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4-1-2平整施工场地,按平面布置图搭设临时设施,修筑临时道路,组织材料、机械设备进场。

4-1-3沉井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管井降水→土方开挖→砂垫层、垫木、砼垫层→刃脚砌筑支护→井壁支护、内外脚手架→井壁砼浇筑→沉井下沉→沉井封底→回填土。

1、定位放线

按设计图纸,管道中心位置距改建道路中心22.5m。

沉井中心位置设于距支梅公路中心线22.5m,距虞东公路中心线40m处。

2、管井降水

(1)降水井布置

降水井布置:

工作井、接收井四周打四口深井进行降水处理。

降水井距离管道外壁2.0米,距离沉井外壁5米。

(2)降水井直径及深度选择

根据以往其它类似工程深井降水施工经验,降水井内直径设为400mm,降水井管采用DN400无砂水泥管。

降水井深度22米。

(3)施工工艺流程

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装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

 

1)定位:

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在沉井四周,距井外壁约2—3m处设4座管井。

2)采用循环钻成孔,孔径一般为600~800mm,用泥浆护壁,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池。

3)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

井管下入后,井管的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砾石滤料。

4)安装水泵前,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冲出尘渣,直到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

5)水泵安装后,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合格后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

6)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4)封井处理

降水井在沉井、顶管、检查井制作及坑回填期间均需要妥善保护,降水不得间断,待以上所有工序完成后用级配碎石对所有的降水井进行回填,上部一米的部位用C15砼回填为宜。

4、土方工程:

基坑土方采用1:

1放坡,按沉井外围2.0m设工作面及排水沟位置放灰线,基坑深度为工作井0.9m、接收井1.0m,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大开挖,挖出之土按甲方指定地点堆放。

5、支设垫木:

基坑土方开挖并修正后,铺设砂垫层,并在砂垫层上面沿沉井刃脚铺设垫木(200*250*3000mm),铺设垫木应使顶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准仪测平。

将沉井的重量扩散到更大面积上,避免沉井制作中发生不均匀沉降。

根据沉井重量和地基的承载力设计,按下式计算:

H=G/F[f]

式中:

h=每米的垫木根数(根)

G=沉井的单位长度的重力(KN/m);按一次下沉计算

F=每根垫木与地基(砂垫层)的接触面积(m2)

垫木间距一般取0.5--1.0m,本工程地基取[f]=90KN/m2

则工作井:

H=83.28×25÷[(5.2*2+8.2*2)×0.25×3.0×90]=1.150根,间距取1.15m。

2#井:

H=3.14*(2.582-2.252)*5.35*25÷[3.14*5.16×0.25×3.0×90]=0.612根,间距取0.61m。

6、砂石、砼垫层:

在垫木间用砂石垫实,并浇筑100mm厚C15素砼至垫木面,砼垫层比沉井外围宽2.0m,以利支模及脚手架搭设,垫层外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使地下水位降至比基坑底面低下0.5m,挖出之土方在基坑上口周边筑堤挡水。

7、刃脚:

采用标准砖,1:

3水泥砂浆砌筑,1:

2.5水泥砂浆粉刷,表面涂刷隔离剂。

见附图二。

8、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板材厚度不小于12mm。

其强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内外模均采用竖向支护。

模板内外侧竖向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立杆、间距@80--100mm。

模板中设φ16mm对拉螺栓内圆@500mm双向对拉。

井模板经校正轴线、垂直度后用钢管斜撑固定。

见附图三、四。

9、脚手架:

沉井支模、扎筋、浇砼时搭设扣件或钢管脚手架,其中沉井内立杆间距@1000mm双向设置,沉井下侧立杆纵距1.8m,立杆横距1.05m,立杆步距1.8m,脚手架地基平整夯实硬化,立杆应支立于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上,木垫板长度不宜小于2跨。

脚手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脚手架的连续墙件间距宜按二步三跨设置,每根连续墙复盖面积小于40㎡。

见附图五、六。

10、钢筋工程:

沉井钢筋在现场制作,人工安装就位、绑扎,先安装刃脚部位,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错开1/4,水平筋分段绑扎。

钢筋遇孔须截断,并与孔洞加强筋焊接。

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务必在浇注砼前参见相关图纸并根据顶管施工要求一次预留或预埋,不得事后凿孔,下沉时应对孔洞临时封堵。

砼工程:

采用高品砼,由汽车泵沿沉井周围螺旋向分层均匀浇灌振捣,按垂直向每600-800mm作环形闭合依次分节浇捣。

11、养生

浇筑后10h即可遮盖浇水养护。

如果气温持续较高,终凝后即可遮盖浇水养护,防止烈日暴晒。

沉井混凝土养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进行下沉施工。

12、拆模

(1)在混凝土强度达2.5Mpa以上时,方可拆除直立的侧面模板,且应先内后外。

(2)当混凝土强度达70%后,方可拆除刃脚斜面的支撑与模板。

(3)拆模的顺序是:

井孔模板→外侧模板→刃脚斜面的支撑及模板。

刃脚下的支撑应对称依次进行。

13、下沉

(1)下沉方法选择:

根据地质报告,沉井所施工土层处于第3-1层、第3-2层,第3-1土层为粉砂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层,该土层透水性较强,第3-2层为粉砂层。

下沉方法采用排水挖土的方式。

沉井采取一次制作下沉,以简化施工程序,缩短工期。

(2)验算

1)沉井下沉必须克服井壁与土间的摩阻力和地层刃脚的反力。

其下沉系数按下式验算:

K=Q-B/T+R=Q-B/d(h-2.5)f+R≥1.05

式中Q-沉井(箱)自重及附加荷重(KN)

B-被井壁排出的水重(KN),采取排水下沉时,B=0

T-沉井(箱)与土间的摩阻力(KN/m2)

d-沉井(箱)外径(m)

h-沉井(箱)下沉高度(m)

R-刃脚反力(KN),如采取将刃脚底面及斜面的土方挖空,则R=0

f-井壁与土的摩擦系数(即单位面积的摩阻力的平均值,可从下表1中查得),当下沉范围内土层由不同土层构成时,其平均摩擦系数由下式计算:

f=(f1n1+f2n2+……fnnn)/(n1+n2+……nn)

f1\f2……fn-各层土与井壁的摩擦系数(KN/m2)

n1\n2……nn-各层土的厚度(m)

即:

工作井

Q=83.28*25=2082KN

B=0

d=(5.2+8.2)*2=26.8m

h=5.2m

f=(13*4.1+15*1.1)/(4.1+1.1)=13.42KN/m

R=0

K=2082/[26.8*(5.2-2.5)*13.42]=2.14≥1.15

接收井

Q=3.14*(2.582-2.252)*5.35*25=669.5KN

B=0

d=3.14*5.16=16.20m

h=4.35m

f=(13*2.85+15*1.5)/(2.85+1.5)=13.69KN/m

R=0

K=669.5/[16.2*(4.35-2.5)*13.69]=1.63≥1.15

2)沉井下沉稳定系数K0

a、工作井

沉井总重:

Q=2082KN

刃脚踏面支承力:

R1=0.4*24.8*150

=1488KN

沉井外壁的摩擦阻力总和

Rf=13.42*2×(5.2+8.2)×6.1

=2193KN

下沉稳定系数K0=Q/(R1+Rf)

=2082/(1488+2193)

=0.57<1.0

由计算可知,沉井在自重下能够稳定。

b、接收井

沉井总重:

Q=669.5KN

刃脚踏面支承力:

R1=3.14*(5.16-4.76)*100

=125.6KN

沉井外壁的摩擦阻力总和

Rf=13.69*3.14*5.16*5.35

=1186KN

下沉稳定系数K0=Q/(R1+Rf)

=669.5/(125.6+2161)

=0.29<1.0

由计算可知,沉井在自重下能够稳定。

3)地基原载力复核

a、工作井

已知原地基承载力为f=150kPa

F=f×A=150×5.2*8.2=6396KN

沉井总重:

Q=2082KN

封底砼总重:

Q1=7.2*4.2*1.3×25=928.8KN

F>G+G1

由计算可知,地基原载力可满足要求。

b、接收井

已知原地基承载力为f=100kPa

F=f×A=100×3.14*5.16=1620KN

沉井总重:

Q=669.5KN

封底砼总重:

Q1=3.14*2.252*0.7×25=278KN

F>G+G1

由计算可知,地基原载力可满足要求。

(3)垫架的拆除:

沉井砼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除。

抽出刃脚下的垫架应分区、分组、依次、对称、同步地进行。

抽出次序:

先抽一般承垫架,后拆除点位垫架。

抽除方法是将垫木底部的土挖去,利用绞磨机等讲相对垫木抽出,每抽出一根垫木后,刃脚下应立即用砂、卵石或砾石填实,在刃脚内外侧应填筑成小土堤,并分层夯实,抽拉时要加强观测,清单下沉是否均匀。

(4)井壁孔洞处理:

沉井壁中的预留地下廊道、地沟、管道、进水窗等孔洞,为避免下沉时泥土和地下水大量涌入,影响施工操作,对较大孔洞,还会造成沉井每边重量不等,影响重心偏移,使沉井易产生倾斜,在下沉前必须进行处理,对较大孔洞,可在制作时在洞口预埋钢框、螺栓、用钢板、方木封闭,中填与孔洞砼重量相等的砂石或铁块配重,对进水窗则采取一次做好,内侧用钢板封闭,沉井封闭后再拆除封闭钢板、档木等。

(5)排水下沉挖土方法:

1)下沉前,先在基坑与井壁外侧范围内夯添中粗砂,以增加井壁与土体间的摩擦力。

2)采用人工或风动工具,在井内利用刃脚预埋件焊接16#工字钢,安装井架运土,土方采用分层开挖。

挖土必须对称、均匀地进行,使沉井均匀地下称。

挖土方法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机械为主人工辅助的方式挖土。

3)下沉挖土:

在沉井中间开始逐渐挖向四周,每层挖土厚0.4--0.5m,在刃脚处留1--1.5m台阶,然后再沿沉井(箱)壁,每2--3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的削薄土层,每次削500--1000mm,当土层经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均匀破土下沉。

4)开始下沉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平面位置与垂直度正确,以免继续下沉不易调整。

在离设计标高20cm左右应停止取土,依自重下沉至设计标高。

在沉井开始下沉和将沉至设计标高时,周边开挖深度应小于30cm或更薄一些,避免发生倾斜。

(6)测量控制与观测

在沉井模板拆除后,应进行刃脚高程测量和沉井中心线的测量,同时在沉井的四角外壁墙上用红、白油漆做好测量标尺。

进行沉井相关数据的观测。

1)在沉井内外模板拆除后,测量人员对刃脚四周(圆沉井为相互垂直的直径与外井壁相交的四点)高程,应先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2)抽除枕木时,每抽除一组,对沉井四角高程变化应观测一次。

3)在抽除承垫木过程中,经测量发现沉井向一侧倾斜过大,应立即报告施工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纠偏处理。

4)沉井在下沉时,应注意观测正常情况下刃角标高,每班至少观测一次,对轴线位移2~3天测量一次。

当沉井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测量。

5)沉井在初沉阶段,每2h至少观测一次(高程),必要时应连续进行观测,提供数据,以便及时纠偏和处理。

6)沉井在终沉阶段,每小时至少测量一次,在软土地层中如停止挖土后,沉井仍不能停止自沉,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下沉。

7)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应特别加强观测,待8h沉井自沉累计不大于100mm时,方可进行封底,但此时井体的刃脚标高、位移和倾斜均应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并经检验合格。

14、沉井封底

(1)沉井采用排水封底,应确保终沉时,井内不发生管涌、涌土及沉井止沉稳定。

如不能保证时,应采用水下封底。

(2)当沉井沉到设计标高,经2-3d下沉稳定,或经观测在8h内累计下沉大于10mm时,即应进行沉井封底。

(3)将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冲刷干净或打毛,对井底进行修整使之成锅底形,由刃脚向中心挖放射形排水沟,填以卵石作成滤水暗沟,在中部设2--3个集水井,深1--2m,井间用盲沟相互连通,插入Φ600--800四周带孔眼的钢管或混凝土管,四周填以卵石,使井底的水流汇集在井中用泵排出,保持地下水位低于基底面300mm以下。

15、养生

浇筑后10h即可遮盖浇水养护。

如果气温持续较高,终凝后即可遮盖浇水养护,防止烈日暴晒。

沉井封底混凝土养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进行顶管施工。

4-1-4泥水平衡顶管施工

本工程φ1000×12钢管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施工。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本公司拟投入DBNP-1350多边形泥水平衡顶管机一台,该机施工精度高,顶进距离长,机外遥控操作,对不良地质段更为安全可靠,能有效避免地面下沉等不良后果。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示意图

具体的施工方法如下: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井下导轨机架、液压系统、止水圈等设备安装→地面辅助设施安装→顶管掘进机吊装就位→激光经纬仪安装→掘进机出工作坑→正常顶进→顶管机进接收坑。

2、施工前的准备

(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检查现场平面布置是否满足要求,如操作平台、起重设备等。

(2)施工材料必须备齐,管材等准备要有足够的余量。

(3)测量仪器配备与检验。

(4)对顶管施工机械进行强制性保养。

(5)井上、下建立测量控制网,并经复核、认可,机头内设测量靶。

(6)井下顶管基座的导轨应顺直、平行等等,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7)后靠背强度要能满足顶管时的主顶机顶力要求。

(8)检查洞口止水装置是否满足。

3、顶力计算

本工程是将壁板加厚作为千斤顶的后背墙。

(1)顶力计算

推力的理论计算:

(以Φ1000mm计算)

   F=F1十F2

F1--为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

F1=π/4×D2×P (D—管外径1.0m P—控制土压力)

P=K0×γ×H0

式中K0——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H0——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3.2m

γ——土的湿重量,取1.77t/m3

  P=0.55×1.77×3.2=3.12t/m2

  F1=3.14/4×1.02×4=3.14t

 F2=πD×f×L

式中f——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距离平均淤泥土)综合摩阻力,取0.8t/m2

 D—管外径1.0m

L—顶距,取最大值80m

F2=3.14×1.0×0.8×8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