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417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docx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

护理专业药理学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

药理学、半衰期、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受体激动药、受体拮抗药、副作用、毒性作用、安慰剂、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耐受性、耐药性、抗生素、抗菌谱、抑菌药、杀菌药

1.药理学: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8.半衰期: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临床上可确定药物给药的间隔时间。

10.量效关系效能: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11.效价强度:

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2.治疗指数:

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13.受体激动药:

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14.受体拮抗药:

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因占据受体结合而产生拮抗激动药的效应。

17.副作用:

由于选择性低,药物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即副作用。

18.毒性作用:

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

25.耐受性:

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产生耐受性。

26.耐药性:

是细菌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9.抗生素:

指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30.抗菌谱:

指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广谱抗菌药指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生物有效的抗菌药。

窄谱抗菌药指仅对一种细菌或局限于某种细菌有抗菌作用的药物。

安慰剂: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抑菌药:

 

杀菌药:

 

2、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1)药理作用:

能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包括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的M胆碱受体,对眼和腺体作用明显。

①眼:

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视近物②腺体:

大剂量时,分泌增加,尤其是汗腺,唾液

(2)临床应用:

①低浓度治疗青光眼,高浓度加重;②虹膜炎睫状体炎:

与扩瞳药交替用;③口服治疗口腔干燥阿托品中毒解救。

3、新斯的明的临床用途、禁忌症。

(2)临床应用:

①治疗重症肌无力;②手术后腹胀气与尿潴留;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④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筒箭毒碱等)中毒的解救。

(3)禁忌证:

①机械性肠梗阻;②尿路梗阻;③支气管哮喘。

4、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禁忌症。

药理作用。

(1)抑制腺体分泌。

(2)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3)松弛内脏平滑肌。

(4)治疗剂量减慢心率,较大剂量增加心率,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

(5)治疗量时对血管和血压无明显影响,大剂量阿托品有解除小血管痉挛的作用,以皮肤血管扩张为主。

(6)大剂量时兴奋中枢,出现焦虑不安、多言、谵妄;中毒剂量常致幻觉、定向障碍、运动失调和惊厥等,也可由兴奋转为抑制,出现昏迷和中枢麻痹,可致循环和呼吸衰竭。

临床应用。

(1)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缓解内脏绞痛和膀胱刺激症状。

(2)抑制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盗汗和流涎。

(3)眼科用于治疗虹膜睫状体炎、验光、眼底检查。

(4)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5)抗休克,用于暴发性流脑、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等所致的感染性休克。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3)禁忌证: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

5、试述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禁忌症。

临床应用:

①心脏骤停;②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③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④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治疗青光眼

禁忌症:

禁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6、试述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用途

多巴胺主要刺激αβ和外周多巴胺受体并促进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1、心血管低浓度作用于肾脏、肠系膜和冠脉和多巴胺受体D1结合血管舒张

高浓度时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

2、血压高剂量时增加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脉压差增大总外阻力变化不大

继续增加给药浓度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增大可被α受体阻断药所拮抗

3、肾脏低浓度舒张肾血管、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排钠利尿

高浓度肾血管收缩

临床应用:

各种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等

与利尿剂联合用于急性肾衰竭

去甲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作用强大,对α1α2无选择性,对心脏β1作用较弱、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1、血管血管收缩小动脉小静脉收缩皮肤黏膜最明显肾脏其次冠脉流量增加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2、心脏心肌收缩性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

剂量过大时节律性增加引起心率失常但较肾上腺素少见

3、血压小剂量血管收缩不明显心脏收缩压增强舒张压变化不大脉压差增大

大剂量血管强烈收缩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减少

4、其他机体代谢较弱大剂量血糖升高

中枢神经较弱

孕妇增加子宫收缩频率

临床应用:

早期神经源性休克嗜铬细胞瘤切除后或药物中毒时的低血压

口服食管和胃黏膜血管收缩产生局部止血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β受体,对β1β2受体选择性低,对α受体无作用

心脏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加快心率加速传导心肌耗氧量增大窦房结兴奋能引起心律失常少心室颤动

血管血压血管舒张增加组织血流量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略下降冠脉血流量增加

静脉注射给药收缩压明显下降冠状血管灌注量下降冠脉有效血流量不增加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其他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

临床应用:

心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舌下给药或静脉注射)、支气管哮喘、休克(感染性休克)

 

7、用途简述酚妥拉明的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①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②去甲肾上腺素外漏时作局部浸润注射,缓解血管收缩作用;③嗜铬细胞瘤诊断与辅助治疗;④抗休克;⑤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心肌梗死及充血性心力衰竭;⑥其他:

勃起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

低血压、胃肠平滑肌兴奋所致的腹痛腹泻呕吐和诱发溃疡病

静脉给药引起心律失常心绞痛(应缓慢注射和滴注给药)

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冠心病患者禁用

8、受体阻断药的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1)临床应用:

①抗心律失常;②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死;③治疗高血压;④充血性心力衰竭;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青光眼、偏头痛、肌震颤等。

不良反应:

一般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和轻度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停药后迅速消失。

偶见过敏、皮疹和血小板减少。

1、心血管反应:

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脏抑制,如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以及血压下降等。

2、诱发和加剧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阻力增加,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3、反跳现象:

长期应用可使受体上调,如突然停药,可引起原病情加重,长期用药者应逐渐减量后停药。

4、其他:

偶见眼-皮肤黏膜综合征、幻觉、失眠和抑郁症状。

(2)禁忌证:

①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②窦性心动过缓和重度房室传导阻滞;③支气管哮喘;④其他:

肝功能不良时慎用。

9、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①抗焦虑作用:

可用于治疗焦虑症。

②镇静催眠作用:

可用于镇静、催眠和麻醉前给药。

③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可用以缓解多种由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张力增强或由局部病变所致的肌肉痉挛(如腰肌劳损)。

④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可用于小儿高热惊厥及药物中毒性惊厥;静脉注射本药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措施。

不良反应:

嗜睡头晕乏力和记忆力下降。

大剂量时偶见共济失调。

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严重可导致呼吸心搏停止。

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合用加重抑制。

长期有耐受性增加剂量。

久服有依赖性成瘾。

停用有反跳现象和戒断症状,表现为失眠焦虑兴奋心动过速呕吐出汗震颤甚至惊厥

10、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

(1)药理机制:

1.中枢神经作用:

①抗精神病,对各种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有效;②镇吐,晕动病无效;③体温调节作用,配合物理降温使体温降低;④锥体外系反应。

⑤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⑥镇静,安定及催眠;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可阻断α受体(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及M受体,致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2)临床用途:

1、治疗精神病:

主要用于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治疗疾病和药物引起的呕吐,对顽固性呃逆有效。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疗法:

合用异丙嗪,度冷丁,乙酰丙嗪等组成冬眠合剂。

用于: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3)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副作用所致,口干,乏力,嗜睡,便秘,心悸。

2、锥体外系反应:

为长期,大量应用时常见的副作用。

①帕金森综合症(面容呆板,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等);②急性肌张力障碍(伸舌,斜颈,吞咽困难等);③静坐不能(坐立不安,来回走动不能控制)。

3、精神异常:

意识障碍、淡漠、兴奋、幻觉等;4、惊厥与癫痫;5、过敏反应(皮疹、接触性皮炎);6、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直立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7、急性中毒

11、试述吗啡、哌替啶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12、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2抗炎,抗风湿作用3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作用机制:

抑制环氧化酶(COX),使中枢与外周的PG合成减少

临床应用:

发热,感冒及慢性钝痛。

风湿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防止脑血栓形成。

儿科用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2加重出血倾向3水杨酸反应4过敏反应5瑞夷综合征6肾损害

13、试述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与用途。

药理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对乙酰氨基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解热镇痛作用,在外周组织对COX没有明显作用,抗炎作用弱。

临床应用:

退烧和镇痛,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的头痛发烧患者适用本药。

14、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①对心肌的作用,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并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②松弛血管平滑肌:

扩张外周、冠状及脑血管;③松弛胃肠道、输尿管及子宫平滑肌④稳定红细胞膜,减轻红细胞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⑤抗动脉粥样硬化。

⑥对肾功能的影响;明显增加肾血流。

临床应用:

①心绞痛;②心律失常;③高血压;④其他如支气管哮喘;⑤脑血管疾病

15、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每类的代表药及代表药的临床应用。

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又分为:

Ⅰ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代表药为奎尼丁:

广谱,适用于心房纤颤、心房扑动。

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的转复和预防,还用于频发室上性的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

普鲁卡因胺:

对房性,室性心律失常都有效。

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代表药为利多卡因:

主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如心脏手术、心导管术、急性心肌梗死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苯妥英钠:

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效,亦可用于心脏手术、心导管术、心肌梗死等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

ⅠC类:

明显阻滞钠通道,代表药为氟卡尼,普罗帕酮(心律平):

防治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2)Ⅱ类: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代表药为普萘洛尔:

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治疗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效果良好。

(3)Ⅲ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代表药为胺碘酮:

对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4)Ⅳ类:

钙通道阻滞药,代表药为维拉帕米:

治疗室上性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律失常效果好,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5)其他:

腺苷:

折返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药理作用:

1.阻止AngⅡ生成;2.保存缓激肽活性;3.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粥作用;4.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5.增敏胰岛素受体

临床用途:

1.治疗高血压:

伴心衰、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可为首选;2.治疗充血性心衰(CHF)、心肌梗死;3.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和其他肾病

不良反应:

(1)首剂低血压;

(2)干咳:

是停药主要原因,不吸烟和老人发生率高,ACEI之间有交叉性;(3)高血钾;(4)低血糖;5)肾功能损伤:

对肾动脉阻塞、肾动脉硬化造成的双侧肾血管病变,ACEI能加重损害;(6)妊娠与哺乳:

畸胎,致死;(7)血管神经性水肿;(8)含巯基的卡托普利可引起皮疹等。

16、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1.阻止AngⅡ生成;2.保存缓激肽活性;3.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粥作用;4.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5.增敏胰岛素受体

临床用途:

1.治疗高血压:

伴心衰、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可为首选;2.治疗充血性心衰(CHF)、心肌梗死;3.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和其他肾病

不良反应:

1)首剂低血压;

(2)干咳:

是停药主要原因,不吸烟和老人发生率高,ACEI之间有交叉性;(3)高血钾;(4)低血糖;5)肾功能损伤:

对肾动脉阻塞、肾动脉硬化造成的双侧肾血管病变,ACEI能加重损害;(6)妊娠与哺乳:

畸胎,致死;(7)血管神经性水肿;(8)含巯基的卡托普利可引起皮疹

17、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8、利尿药的分类、代表药及每类代表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高效:

呋塞米(速尿)

中效能:

氢氯噻嗪

低效:

螺内酯(安体舒通)

药理作用机制

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枝粗段髓质部与皮质部对氯化钠的再吸收,因而干扰其稀释机制与浓缩机制,排出大量近于等渗的尿液,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

 

用途

①治疗各种水肿,包括心、肝、肾水肿,特别是其他利尿无效的严重水肿;②急性肺水肿与脑水肿:

静脉注射是治疗急性肺水肿的首选药

③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急性少尿期肾衰早期);④加速毒物排泄;⑤高血钙症;⑥充血性心力衰竭。

1轻中度水肿:

尤其对心源性水肿较好,常作为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常规药物

2高血压基础降压药

3尿崩症4充血性心力衰竭5特发性高尿钙症和肾结石

伴有醛固酮水平增高的顽固性水肿,如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充血性心力衰竭。

单用效果较差,常与噻嗪类排钾利尿药合用

不良反应

①水与电解质紊乱,如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血症等;②耳毒性,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③高尿酸血症;④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l、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2、高尿酸血症:

有痛风史者可诱发或加剧痛风

3、代谢变化:

高血糖、高脂血症

4、过敏反应

l、高钾血症:

久用可引起,尤其肾功能不全者

2、性激素样作用:

久用可致女性多毛、月经紊乱;男性乳房增大、性功能障碍等,停药后消失。

 

19、常用抗高血压药分为哪几类,列举每类的代表药。

根据药物在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及部位,可将抗高血压药分成以下几类:

(1)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2)交感神经抑制药:

①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

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阻滞药,如利舍平。

③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α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α和β受体阻断药,如拉贝洛尔。

④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①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②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③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

(4)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

(5)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

20、强心苷(地高辛)的对心脏作用及其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与中毒的防治。

对心脏作用:

①正性肌力作用:

收缩力,输出量↑,耗氧量不变或降低;②减慢心率(负性频率);③降低窦房结自律性(负性频率),房室结传导性(负性传导),缩短心房肌ERP;

临床应用:

1、CHF+房颤,最佳;严重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CHF无效;2房颤;3房扑;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2黄绿视症;3室早,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治疗:

1停药去除中毒诱因;2警惕中毒先兆;3快速型心律失常可用钾盐、苯妥英钠及利多卡因治疗;4缓慢性心律失常可选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5危及生命致死性可采用抗地高辛抗体Fab片段治疗

抗心绞痛药的分类,代表药及各类药物的特点。

21、抗心绞痛药的分类,代表药及各类药物治疗心绞痛的特点。

1.酸酯类通过扩张容量血管和阻力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而生效。

②β受体拮抗药通过阻断β受体,抑制心脏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而缓解心绞痛。

③钙拮抗药抑制Ca2+内流,舒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而改善缺血区的供血供氧;扩张外周血管,抑制心肌收缩性,降低心肌耗氧量;还可防止缺血心肌细胞Ca2+超负荷,避免心肌坏死。

 

22、试述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3、比较肝素和华法林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自发性出血用何药治疗。

肝素

华法林

作用特点

在体内、外均有迅速而强大的抗凝作用

品口服吸收完全、起效慢、作用久,仅在体内有抗凝作用

作用机制

激活抗凝血酶III,使其加速灭活凝血因子IIa、IXa、Xa、XIa、XIIa。

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由环氧型转变为氢醌型,干扰凝血因子II、VII、IX、X在肝内活化,使这些因子停留于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因而发挥抗凝作用,但对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无效

临床应用

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应早期使用;心血管外科手术、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等时用作体内、外抗凝

口服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接受心脏瓣膜修复手术的患者要长期用药,降低髋关节手术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

出血

缓慢静脉注射鱼精蛋白

即停药,缓慢静脉注射大量维生素K或输新鲜血

24、贫血的类型及药物的治疗。

缺铁性贫血用铁剂,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叶酸,因叶酸在体内还原为具有活性的四氢叶酸,后者参与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核苷酸和脱氧胸苷酸的合成;

恶性贫血用维生素B12,因维生素B12参与叶酸的循环利用,维持有髓鞘神经纤维功能。

25、链激酶和尿激酶的作用及出血的防治。

链激酶能使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前体活化为激活因子,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而溶解血栓。

临床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自发性出血较多见,严重出血用氨甲苯酸等救治。

可发生过敏反应。

3个月内有活动性出血、近期要手术者、有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及癌症患者禁用。

严重出血注射对羧基芐胺。

尿激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而溶解新鲜血栓。

无抗原性,用于对链激酶过敏或耐药者。

对纤维蛋白溶解选择性也不强,也易致出血。

禁忌证同链激酶。

26、H1受体阻断药的有哪些?

主要用途。

H1受体阻断药常用药物有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赛庚啶、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和氯雷他定等。

有抗组胺作用、镇静催眠和抗晕止吐作用。

主要治疗组胺引起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镇静催眠、晕动病及呕吐。

H1受体阻断作用,对组胺释放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枯草热、变态性鼻炎(可用左卡巴斯汀喷鼻)等效果较好;中枢抑制作用,异丙嗪可用于失眠患者,亦是人工冬眠合剂成分之一;抗胆碱作用,对晕动病、妊娠呕吐及放射病呕吐均有止吐作用。

27、平喘药根据作用环节可分哪几类?

每类的代表药是什么?

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等,主要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起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②茶碱类,如氨茶碱,可通过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及抑制磷酸二酯酶等机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③M受体拮抗药,如异丙托溴胺,主要通过阻断M受体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④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如倍氯米松,其平喘机制主要为抗炎和抗过敏;⑤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药,如色甘酸钠,主要作用机制为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28、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分为哪几类?

每类的代表药物是什么?

 

29、抗幽门螺杆菌药有几种?

分别举出一个例子。

1.抗胃酸分泌药H2受体阻断药

2.铋盐枸橼酸铋钾

3.硝基咪唑甲硝唑

4.抗生素阿莫西林

30、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用途。

药理作用

一、对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糖皮质激素是调节机体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2蛋白质代谢3脂肪代谢4水和电解质代谢

二、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免疫性及病原生物性等所引起的炎症反应

三、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四、抗休克作用

五、其他作用:

1.允许作用2.退热作用3.血液与造血系统4.中枢神经系统5.骨骼6.心血管系统

临床用途:

(1)替代疗法: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2)严重感染或炎症:

有利于缓解急性严重症状,或防止疤痕形成和后遗症的发生

(3)抗休克治疗:

可早期、大剂量、短时间应用

(4)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过敏性疾病

(5)血液病:

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6)局部应用:

主要用于某些皮肤病及眼病。

31、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禁忌症。

 

32、抗甲状腺药分为几类,各举一代表药。

每类的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33、试述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临床应用

1.胰岛素注射剂(用于6种情况)

2.胰岛素吸入剂

(1)重症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

(2)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药不能奏效者。

(3)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如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等。

(4)糖尿病合并严重应激情况,如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手术等。

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1.低血糖症教会患者熟知反应轻者可饮用糖水或摄食,严重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糖糖。

2.过敏反应可用其他种属动物的胰岛素代替,高纯度制剂或人胰岛素更好

3.胰岛素抵抗正确处理诱因,调整酸碱,水电平衡,加大胰岛素剂量,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4.脂肪萎缩应用高纯胰岛素制剂后已较少见

34、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那几类,各举一代表药。

每类的临床应用。

 

35、试述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机制?

每类抗菌作用机制各列举一个代表药名。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磷霉素

改变细胞质膜的通透性多黏菌素E

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喹诺酮类

36、试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抗菌作用机制、耐药机制。

 

37、青霉素G的抗菌谱、抗菌特点、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如何预防和治疗不良反应?

 

临床用途如下:

①治疗球菌感染,如A组及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G敏感的葡萄球菌感染、肺炎球菌感染、脑膜炎球菌感染等。

②治疗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如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的治疗;对白喉、破伤风感染者需加用抗毒素。

③治疗放线菌病和螺旋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梅毒等。

主要不良反应:

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

防治措施:

掌握适应症,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