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4623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科学试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2.下列是小敏同学所画的四副图,其中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斜B.将电灯与开关C.画出磁感线D.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射入水中接入家庭电路

3.自从2017年2月27日,韩国乐天集团决定为美国“萨德”系统提供基地后,中国人的抗议之声便一浪高过一浪。

“萨德”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它不仅是“盾牌”,还能摄取情报和监控对手。

由此推测,“萨德”系统的信息传播媒介是()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光波

4.如图是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

B.40℃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将40℃时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成不饱和

5.超期服役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大气层中坠落烧毁,走完了它辉煌的一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下半年是指7-12月,此时浙江地区均是昼短夜长

B.“天宫一号”坠毁时将依次通过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C.“天宫一号”燃烧所得产物的总质量和“天宫一号”的总质量相同

D.“天宫一号”坠落经过大气层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关于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家用电器的外壳都要接地B.人跟火线接触就会触电

C.空气开关自动切断后,应先排查故障后再闭合空气开关D.人体安全电压是36V

7.右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不同

C.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控制

D.该反射活动可以用来检查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状态

8.科学中,存在着许多“1+1≠2”的有趣现象。

下列各种过程中,关于“1+1≠2”的说法不正确的()

A.1克酒精和1克水混合后的总质量不等于2克

B.1欧姆的电阻与1欧姆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不等于2欧姆

C.1克木炭在1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不等于2克

D.1牛拉力与方向相反的1牛拉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读数不等于2牛

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C.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把少量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

向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白色固体生成。

该粉末中肯定没有的物质是()

A.CaCO3B.Na2SO4C.BaCl2D.NaCl

11.如图为某些科学概念间的关系,表中符合该关系的是()

A

B

C

D

消化道

被子植物

特异性免疫

有性生殖

消化腺

裸子植物

非特异性免疫

无性生殖

肝脏

桃树

注射疫苗

试管婴儿

12.如图是某地区生态系统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最多的是乙,毒素最多的是丁

B.图中一条食物链是:

乙→丙→丁→甲

C.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D.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先增加,一段时间后会减少

13.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放一铁质实心小球(不连接),如图所示,向容器中缓慢倒入水,使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此时小球受到的力(  )

A.重力、浮力B.重力、浮力和拉力

C.重力、浮力和弹力D.重力、浮力、弹力和压力

14.煅烧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发生反应)时,某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纵坐标可以表示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B.若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则剩余CaO为m2g

C.只有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才可求得CaCO3的质量

D.若纵坐标表示氧元素的质量,则杂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15.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B.若乙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C.丙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腔Ⅰ

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

试卷Ⅱ

二、简答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如图所示,地球一边绕地轴自转,一边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产生了______现象(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

(2)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其中一个节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年清明节是4月4日,这一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________(填“A”、“B”、“C”、“D”)。

17.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5N的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受到的摩擦力为N,乙受到甲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填“左”、“右”或“无摩擦”)。

18.普通洗衣机的脱水桶都安装了安全制动系统,如右图是脱水制动示意图,当用力F打开脱水桶盖时,制动钢丝产生的力使刹车带抱紧刹车盘,阻碍脱水桶运转,起到了制动作用,同时弹簧▲(填“伸长”或“缩短”)。

以弹簧的拉力为动力,则杠杆MN是▲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19.“智能运动手环”具有设置运动目标、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等功能,小敏也购买了运动手环以督促自己锻炼。

21*cnjy*com

(1)假设小敏骑一辆公共自行车,在平直大道上以某一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1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A.0.5W B.5W C.50W D.500W

(2)小敏在骑车过程中血液循环加剧了,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B.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3)某天小敏在户外运动了2小时,智能运动手环显示消耗能量92大卡(1大卡=4200焦),假设热量全部由糖类物质提供,已知1克糖类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为16.8千焦,则本次运动至少消耗了 克糖类物质。

20.在物联网中,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重要任务,可以实现“提醒”和“报警”功能,其中热敏传感器主要运用了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变化,热敏电阻主要是由  材料制成的(选填“导体”、“半导体”、“超导体”或“绝缘体”)。

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甲所示,图乙是由热敏电阻R1作为传感器制作的简单自动报警线路图,图中a、b为两个固定的金属片,d为铁片,为了使温度过高时发送报警信息,开关c应该接在  处(选填“a”或“b”)。

若使报警的最低温度降低些,应将P点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21.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R1、R2的电阻分别为5欧姆、10欧姆,A、B、C为3个接线柱,电源电压恒为9V。

(1)图①中,把两只电流表分别接在A与B、A与C之间,则此时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

(2)把电压表接在A、B之间,把电流表接在A、C之间,则电压表示数3伏的图是▲。

22.请仔细观察下面实验及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请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

(2)改正后继续实验,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3)在A(只考虑液体未滴加前)、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用A、B、C和“>”、“<”、“=”表示)

23.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    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

(2)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5℃,若A、B、C、D都表示热量,则此人的A+B    C+D;

后经用药,此病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则在恢复过程中A+B    C+D。

(填“>

”“<

”或“=”)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8空格,每空格3分,共54分)

24.某中学开展科学课外活动,探究“小麦种子在萌发开始的5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

具体设计如下,请你对有关步骤进行补充并预测和分析结果。

材料用具:

小麦种子若干、研钵、石英砂、漏斗、纱布、试管若干、清水、蒸馏水、1%淀粉液、碘液;

实验步骤:

(1)种子萌发培养方法:

从所有小麦干种子中选出状态相同的种子若干,并平分成5等份。

第一天用清水浸泡其中一份,放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以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按相同的方法浸泡一份直至第5天泡完。

注意每天浸泡和培养的各种条件均相同。

待最后一次浸泡的种子刚萌发时(这时第一天浸泡培养的种子已经处于萌发的第五天),分别将萌发1至5天的种子分别收集起来并编号1(萌发1天)、2(萌发2天)、3(萌发3天)、4(萌发4天)、5(萌发5天)。

(2)小麦淀粉酶滤液的制备方法:

依次取等量萌发1—5天的种子分别放入研钵中,再加入石英砂和等量蒸馏水,然后在常温下轻轻研磨并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分别放入5支试管内并编号为1~5。

(3)取6只洁净试管,编号为A、B、C、D、E、F。

向每支试管加入2ml淀粉液,再,向B~F中分别加入1~5号滤液各1mL。

(4)震荡6只试管,并将6只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温水中,保温5分钟。

(5)分别向A至F6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并对比颜色。

(6)预测结果并分析:

①若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_________,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

②若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一样并都比A浅,说明___________。

25.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_________(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

(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

A.放大、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D.缩小、正立的实像

(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科学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_________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_____________有关。

26.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材料。

某氮化铝样品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

已知氮化铝和NaOH溶液能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①AlN+NaOH+H2O=NaAlO2+NH3↑②氧化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全部溶解,但不生成气体。

现用如图所示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相关实验。

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小资料:

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1)实验操作为:

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

b.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

c.检验装置气密性

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用a、b、c、d字母表示)。

(2)广口瓶中的试剂X最好选用植物油而不用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广口瓶内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则实验测得NH3体积将▲(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7.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铜是人类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之一,某学习小组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连接好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

④_____⑤D中黑色固体完全变成红色,停止加热;

⑥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⑦数据处理

(1)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是(填序号)A.先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B.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稀盐酸;

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加热C.打开活塞滴加盐酸和点燃酒精灯加热,谁先谁后都可以

(2)装置B中长玻璃管是否是多余的,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CuO样品质量为m1克,E中增重为m2克,D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为m3克,A中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4克,试用m1,m2列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________,F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小敏用如图所示电路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小敏在连接电路前检查仪器,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小敏接下来的操作是。

(2)实验中,小敏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

压,在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时,

小敏设计了右图表格,请你评价表格设计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3)现将两灯连入图丁所示电路。

实验过程中,小敏不慎把电路中的L2的玻璃泡打碎了(碰巧灯丝没有断),此时他惊奇的发现:

这个小灯泡几乎不发光,可另一个灯L1反而更亮了。

你认为L2变暗、L1反而更亮的原因是______,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5小题,第29题8分,第30题6分,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2分,共46分)

29.现有铜与金属镁、铁、锌中的一种组成的混合物,现欲测定其组成。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0%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图:

硫酸(500mL)

品名:

硫酸化学式:

H2SO4

相对分子质量:

98密度:

1.84g/cm3

溶质质量分数:

98%

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求: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有一瓶浓硫酸,仔细观察标签:

现要用这瓶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本实验所用的稀硫酸140g,需要取原硫酸溶液多少毫升;

 (3)通过计算说明与铜混合的是哪种金属;

(4)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本题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30.一个质量为4kg、底面积为2.0×

10﹣2m2的金属块B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现有一边长为0.2m的立方体物块A,放于底面积为0.16m2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把B轻放于A上,静止后A恰好浸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

103kg/m3,取g=10N/kg)求:

(1)B对水平面的压强;

(2)把B从A上取走后(如图丙所示),A浮出水面的体积;

(3)A物体的密度。

31.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对中和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若甲实验滴加少量稀盐酸后溶液为红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填化学式,除酚酞外)。

(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如图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所示。

请写出ab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bc段为什么溶液的PH不变。

(3)在图戊中画出沉淀质量与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写出计算过程)。

32.图甲为某款新型电饭煲,额定电压为220V,它采用了“聪明火”技术,智能化地控制不同时间段的烹饪温度,以得到食物最佳的营养和口感,图乙为其电路原理图,R1和R2为电阻不变的电热丝,S1是自动控制开关。

将电饭煲接入220V电路中,在电饭煲工作的30min内,它消耗的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求:

(1)当电路中的电流为2A时,S和S1的开关情况;

(2)R1和R2的电阻;

(3)0~30min,电饭煲产生的总热量;

(4)在不同电压下,电饭煲从开始工作到S1第一次自动断开产生的热量相同。

用电高峰期,当实际电压为200V时,使用该电饭煲,从开始工作到S1第一次自动断开需要多长时间。

33.最近雾霾天气仍旧影响着我们这个地区,PM2.5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

(1)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最大,人的呼吸器官和结构包括①鼻腔、②支气管、③喉、④肺泡、⑤气管、⑥咽等.PM2.5颗粒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汽车尾气是空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节能、低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领域的重点。

某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蓄电池向车轮输送能量。

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的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又可以给蓄电池充电。

车速与所受阻力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某次测试中,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为5.12×

108J。

由内燃机提供能量,汽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0.5h,已知该内燃机的效率为42%,求:

①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②若所用燃料的热值是4.5×

107J/kg,测试过程中消耗8kg的燃料(假设燃料完全燃烧),则放出的总热量是多少?

③内燃机工作时增加的电能W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6.

(1)四季更替

(2)B17.5右

18.缩短省力

19.

(1)C

(2)D(3)23

20.半导体、a、右

21.

(1)2:

1

(2)③

22.

(1)A的试管里应该把浓硫酸加入水中。

(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使Ca(OH)2析出

(3)A=C>B

23.

(1)神经调节

(2)=<

三、实验探究题

24.(3)向A试管中加入1ml蒸馏水(6)①逐渐变浅且比A都要浅②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不变。

25.

(1)偏向;

(2)C;

(3)液体种类;

凸透镜的凸起程度;

26.

(1)cabd   

(2)广口瓶中的试剂X的作用是将氨气与水隔开,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由于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酒精,要用植物油将氨气与水隔开,水不溶于油。

   (3)无影响 

27.

(1)B

(2)不多余起安全作用,当B中气体压力过大时,水就会从玻璃管上端溢出

(3)(18m1-16m2)/m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

28.

(1)调零

(2)不合理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不同,求不同电压下灯泡功率的平均值没有意义(3)R2变小灯泡L2的玻璃泡打碎了,由于缺少玻璃泡的保护,电流流过灯泡时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使灯丝的温度较低,灯泡电阻较小,所以R2变小。

四、分析计算题

29.

(1)52.5%

(2)10.9ml(3)镁(4)16.6%

30.

(1)B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

103Pa。

(2)把B从A上取走后(如图丙所示),A浮出水面的体积为4×

10﹣3m3。

(3)500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