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4701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docx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

(一)验收内容。

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教师能熟练操作微机,利用网络收集教学资源,灵活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设计教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熟练使用常见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为:

1.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25%)

2.使用网络与人交流,收集教学资源,考查网络应用能力(15%)

3.课件制作,考查教学资源开发能力(50%)

4.使用多媒体设备演示课件,考查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能力(10%)

(二)评价标准。

1.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本项内容以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1—6项使用Word2003及以上版本,7—9项使用Excel2003及以上版本。

(1)文件的新建、编辑、保存(5分):

按要求新建文件、保存文件,字数不少于100字,满分5分,每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2)页面、段落、文字设置,6分。

(3)使用批注,2分。

(4)插入图像、页码,2分。

(5)表格的插入与编辑,2分。

(6)拼音,公式、符号等的输入,3分。

(7)在电子表格中录入学生成绩,添加表格标题,1分。

(8)按要求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2分。

(9)成绩统计:

会使用公式及求和、求平均等常用函数,2分。

2.使用网络与人交流,收集教学资源(15分)

(1)将指定内容发送到指定邮箱:

对方成功接收、内容完整得5分,否则不得分。

(2)将收集教学资源时用到的网站保存在收藏夹中,通过屏幕截图展示收藏夹,5分。

(3)将网络搜索到的教学资源下载并分类存储,5分。

3.课件评分标准(50分)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指标说明

科学性

(7)

科学性(3)

教学内容正确,符合课标要求,体现学科特点,无科学错误、知识性、政治性错误

规范性

(2)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

逻辑性

(2)

知识体系结构合理,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

教育性

(10)

教育理念(3)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和批判能力

针对性

(2)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重点难点突出,适应于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

趣味性

(2)

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直观性(3)

直观、形象,各种媒体资源的呈现方式灵活,搭配合理,展示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技术性

(25)

操作情况(5)

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

课件播放流畅、运行稳定,没有“死机”现象,没有导航、链接错误,

设计水平(12)

自主设计工作量大,软件应用有较高的技术水准,充分利用软件的各项功能,解决课件制作中的问题,素材资源丰富,使用规范、合理

媒体应用(8)

恰当使用多种媒体(如图片、表格、图表、图形、视频、音频、动画),并能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可实现超链接功能

艺术性

(8)

界面效果

(2)

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捷

美工效果

(2)

文字清晰、字体设计恰当、色彩搭配合理协调,风格统一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

媒体选择

(2)

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切合教学内容,和谐协调,配合适当

媒体设计

(2)

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动态效果好,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

4、使用多媒体设备演示课件(10分)

(1)能熟练使用投影机(大屏幕电视)、电子白板、视频展台等现代教学设备。

5分

(2)课件展示:

表述清晰、语言规范、能准确阐述设计意图、所用技术;快速准确回答问题,熟练演示课件。

5分。

第四部分:

课堂教学达标过关验收内容及评价标准

(一)小学

1.验收内容

(1)教学目标。

一是看目标制定是否符合课标要求;二是看内容是否全面,知识目标是否具体,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否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否合理;三是看表述是否清楚、准确。

(2)教学内容。

一是看教学内容理解是否正确,重、难点把握是否准确;二是看是否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否根据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3)教学过程。

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实施、限时作业三个环节。

①课前预习。

一是预习设计,是否能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设计,要求是否明确;二是实施过程,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价,是否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②课中实施。

一是教学方式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内容要求和学生特点;二是教学结构是否完整,情境创设是否典型,总结是否全面准确,拓展和延伸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是否突出了自主探究;三是教师的讲解是否精练、准确,指导点拨是否精准。

③限时作业。

一是设计质量,是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内容是否全面,层次性是否清楚;二是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是否做到限时闭卷,认真批阅。

(4)教学效果。

一是看非智力因素培养情况,兴趣是否浓厚,参与是否积极,是否乐于合作,是否注重学生习惯培养;二是看限时作业成绩。

(5)教学基本功。

一是看教师的说写能力,是否具有较强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二是看教态,是否做到教态亲切自然;三是教学手段运用,看教学用具能否使用恰当,操作是否规范,是否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四是教学机智,能否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2.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及要求

评价等级和分值

得分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教学

目标

(5)

1、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特点。

2、目标全面。

3、表述清楚、准确。

≥4.5≤5

≥4<4.5

≥3<4

<3

教学

内容

(5)

4、能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容量适当,正确把握重点、难点。

5、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4.5≤5

≥4<4.5

≥3<4

<3

(40)

课前

预习

(10)

6.预习设计:

符合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预习有针对性,预习内容具体,要求明确。

7实施过程:

有效进行预习指导和评价,及时、准确地掌握预习情况。

≥9≤10

≥8<9

≥6<8

<6

课中

实施

(20)

8.教学方式(5分):

教学方式灵活,符合新课程理念、内容要求和学生特点。

≥4.5≤5

≥4<4.5

≥3<4

<3

9.结构与模式(5分):

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探究性突出,课堂结构完整,时间分配合理,活动调控得当。

≥4.5≤5

≥4<4.5

≥3<4

<3

10.讲解与指导(10分):

能面向全体学生,讲解准确,点拨精准,指导及时到位,评价恰当,语言简练。

≥9≤10

≥8<9

≥6<8

<6

限时

作业

(10)

11.设计质量:

限时作业设计符合课标要求,内容全面,层次性强。

12.组织实施:

限时闭卷,批阅认真。

≥9≤10

≥8<9

≥6<8

<6

教学

效果

(45)

13.非智力因素培养(兴趣、合作、习惯等)。

(10分)

≥9≤10

≥8<9

≥6<8

<6

14.限时作业成绩。

(35分)

教师

基本功

(5)

15.说写能力:

普通话准确,书写规范。

16.教态:

教态亲切、自然、大方。

17.教学手段:

教学用具使用恰当,操作规范,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8.教学机智:

灵活处理各种课堂突发事件。

≥4.5≤5

≥4<4.5

≥3<4

<3

综合

评定

评价等级:

3.评定说明

满分为100分。

(1)教学目标(5分)

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特点,内容全面,表述清楚、准确,评定为“优秀”;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内容全面,表述准确,评定为“良好”;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内容全面,表述清楚,评定为“合格”;目标不符合课标要求,表述不清楚,评定为“不合格”。

优秀:

≥4.5≤5;良好:

≥4<4.5;合格:

≥3<4;不合格:

<3。

(2)教学内容(5分)

能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容量适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能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能结合实际,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评定为“优秀”;正确理解教学内容,重难点把握准确,体现出对资源的有效整合,评定为“良好”;能正确理解教学内容,重难点把握准确,评定为“合格”;不能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不能准确把握重难点,评定为“不合格”。

优秀:

≥4.5≤5;良好:

≥4<4.5;合格:

≥3<4;不合格:

<3。

(3)教学过程(40分)

①课前预习

预习设计符合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内容具体,要求明确,能有效地进行预习指导,能准确地掌握学生预习情况,二次备课实效性强,评定为“优秀”;预习设计符合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预习内容具体,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二次备课恰当,评定为“良好”;符合课标要求,预习内容具体,能及时了解预习情况,能进行二次备课,评定为“合格”;预习内容不符合课标要求、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评定为“不合格”。

优秀:

≥9≤10;良好:

≥8<9;合格:

≥6<8;不合格:

<6。

②课中实施(20分)

1)教学方式(5分)

能结合实际,灵活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调控得当,效果突出,评定为“优秀”;能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效果较好,评定为“良好”;能体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评定为“合格”;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评定为“不合格”。

优秀:

≥4.5≤5;良好:

≥4<4.5;合格:

≥3<4;不合格<3。

2)结构与模式(5分)

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课堂结构完整,时间分配合理,能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总结和反思,拓展延伸符合课标要求,评定为“优秀”;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课堂结构完整,时间分配合理,评定为“良好”;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课堂结构完整,评定为“合格”;教学模式死搬硬套,结构不完整,评定为“不合格”。

优秀:

≥4.5≤5;良好:

≥4<4.5;合格:

≥3<4;不合格:

<3。

3)讲解与指导(10分)

能面向全体学生,讲解准确,重点突出,点拨精准,评价科学,语言简练,评定为“优秀”;能面向全体学生,讲解准确,及时点拨,评价恰当,评定为“良好”;能面向大多数学生,正确讲解,评定为“合格”;不能面向大多数学生,讲解不正确,评定为“不合格”。

优秀:

≥9≤10;良好:

≥8<9;合格:

≥6<8;不合格:

<6。

4)限时作业(10分)

能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度,题量适中,层次突出,限时闭卷,评价认真,评价为“优秀”;内容全面,层次清楚,限时闭卷,评价认真,评定为“良好”;内容全面,限时闭卷,评价认真,评定为“合格”;没进行限时检测,或不能做到限时闭卷,评价不认真,评定为“不合格”。

优秀:

≥9≤10;良好:

≥8<9;合格:

≥6<8;不合格:

<6。

(4)教学效果(45分)

①非智力因素培养。

学习兴趣浓厚,主动参与,乐于合作,注重学生习惯培养,评定为“优秀”;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注重学生习惯培养,评定为“良好”;能激发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习惯培养,评定为“合格”;学习兴趣低,不注重学生习惯培养,评定为“不合格”。

(10分)优秀:

≥9≤10;良好:

≥8<9;合格:

≥6<8;不合格:

<6。

②限时检测成绩(35分)。

评委当堂命题进行限时检测,采取百分制,所有学生的检测平均分数乘以35%,为检测成绩。

(5)教学基本功(5分)

普通话准确,板书规范,教态自然、亲切、大方,教学用具使用恰当,能科学使用现代教学设备,操作熟练,能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评定为“优秀”;普通话准确,板书认真,能恰当使用现代教学设备,操作熟练,能及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评定为“良好”;能用普通话教学,板书认真,能独立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评定为“合格”;不能用普通话教学,板书不认真,不能独立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评定为“不合格”。

优秀:

≥4.5≤5;良好:

≥4<4.5;合格:

≥3<4;不合格:

<3。

(6)综合评定

验收人员对各项评价指标逐项评定,统计出各项得分之和,计入“评价总分”,根据总分在“评价等级”栏内注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二)初中

1、验收内容

(1)教学目标:

①难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②内容是否全面,能否涵盖三维目标;③描述是否规范,行为条件是否明确,行为动词是否准确,行为对象是否具体。

(2)教学过程

①课前预习

1)预习设计。

A、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是否明确,能否说明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目标)的要求,体现预习方法的指导。

B、预习内容。

认知前提是否是本节的基础,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密切,内容编排是否符合新旧知识的递进关系,衔接过度是否自然。

预习问题能否涵盖所有基础知识,问题排列是否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能否合理设计或整合预习素材,丰富学生感知的内容,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C、预习诊断。

预习诊断能否依据预习任务设计,诊断内容能否涵盖预习知识,题型是否合理,诊断难度是否符合预习任务的要求。

2)预习实施。

学生在课前是否完成了预习学案,完成率是否达到80%的学生完成80%以上的内容;教师是否进行了抽阅或信息收集。

②课中实施

1)交流展示。

是否组织学生进行了预习交流,交流是否充分,是否形成了共性结论和共性问题;是否组织了展示活动,展示是否全面,能否展现预习结论的形成过程和预习诊断成果。

预习交流可以采取课前组织、课上集中组织或按预习任务分块组织的方式进行。

预习展示可以采取板演、实物投影、口头解说、演示等方式进行,展示人员可以是小组代表,也可以是小组集体。

2)精讲点拨。

能否对预习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讲解内容是否具体,讲解是否条理、透彻,讲解有无知识性错误;能否针对难点、重点开展探究活动,探究过程是否清晰,探究效果是否明显。

3)反思拓展。

围绕重点、难点是否开展反思活动,知识内涵挖掘是否到位,研究过程是否回顾分析,研究方法是否梳理;是否进行了拓展活动,是否注重了前后知识以及与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知识的应用能力或情感态度是否得到提升;反思和拓展难度是否适当,是否符合课标要求。

4)系统总结。

是否组织了系统总结活动,活动要求能否体现三维性;学生能否形成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系统认识。

③限时作业

1)设计实施。

难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内容是否涵盖所有知识点,题型是否与当前的中考吻合,内容比例是否合理,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是否符合4:

1。

组织过程是否规范,能否当堂闭卷、限时组织,能否统一收交。

2)作业成绩。

限时作业批阅的平均分不低于80分。

(3)教学基本功。

①语言。

能否用普通话组织教学;②板书。

板书是否条理,书写是否工整;③教态。

教态是否亲切大方;④教学手段。

能否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⑤教学机智。

能否灵活处理突发的教学问题。

3.评价标准

(1)等级标准

①教学目标(5分)。

难度符合课标要求,内容体现三维性,目标描述规范,行为条件明确,行为动词准确,行为对象具体,评定等级为“优秀”。

难度符合课标要求,内容体现三维性,目标描述欠规范,缺少行为条件的界定,评定等级为“良好”。

难度符合课标要求,知识目标全面,缺乏三维性,评定等级为“合格”。

难度不符合课标要求,或知识目标不全面,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②教学过程(90分)

1)课前预习(15分)

A、预习设计(5分)。

预习任务明确,有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的要求,体现预习方法的指导;认知前提符合本节的基础,内容编排符合新旧知识的递进关系,衔接过度自然;预习问题能涵盖所有基础知识,问题排列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能合理整合预习素材,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预习诊断能涵盖预习预习内容,难度符合预习任务的要求,评定等级为“优秀”。

预习任务明确,有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的要求,体现一定预习方法的指导;认知前提符合本节的基础,预习内容全面,预习问题符合知识的递进关系,预习诊断符合预习任务的要求,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体现欠细致,评定等级为“良好”。

预习任务明确,有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的要求;预习内容全面,能涵盖所有基础知识;但预习方法不明确,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欠细致,评定等级为“合格”。

预习内容欠全面,不能涵盖重要的基础知识,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B、预习实施(10分)。

80%学生完成80%以上的预习内容,教师进行了预习抽阅或信息收集,评定等级为“优秀”。

80%学生完成70%以上的预习内容,教师进行了预习抽阅或信息收集,评定等级为“良好”。

80%学生完成60%以上的预习内容,教师进行了预习抽阅或信息收集,评定等级为“合格”。

80%学生没有完成60%以上的预习内容,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2)课中实施(40分)

A、交流展示(5分)。

组织了预习交流活动,学生交流充分,形成了共性结论和共性问题;组织了展示活动,展示全面,能展现预习结论的形成过程和预习诊断的成果,评定等级为“优秀”。

组织进行了预习交流活动,学生交流充分,形成了共性结论和共性问题;展示欠全面,仅展示知识结论,结论的形成过程体现不充分,评定等级为“良好”。

组织了学生预习交流活动,交流展示欠充分,只让个别学生回答,仅形成了共性的知识结论,评定等级为“合格”。

没有组织预习交流展示活动,或组织了预习交流展示活动,但没有形成共性结论或问题,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B、精讲点拨(20分)。

能针对预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讲解条理、透彻;能针对难点、重点组织探究活动,探究过程清晰,探究效果明显,评定等级为“优秀”。

能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讲解条理、透彻;能针对难点、重点组织探究活动,探究过程清晰,探究效果欠明显,评定等级为“良好”。

能针对共性问题和重、难点进行讲解,讲解条理、透彻,没有知识性错误,但缺少探究性,评定等级为“合格”。

讲解抓不住重、难点,或讲解不条理,或讲解有知识性错误,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C、反思拓展(10分)。

围绕难点开展了反思活动,知识内涵挖掘到位,研究过程分析细致,研究方法梳理明确;围绕重点进行了拓展活动,注重了前后知识以及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了知识应用能力与情感提升;反思和拓展难度适当,符合课标要求,评定等级为“优秀”。

围绕难点开展了反思活动,知识内涵挖掘到位,研究过程分析细致;围绕重点进行了拓展活动,注重了前后知识联系,注重了知识应用能力和情感提升;反思和拓展难度适当,符合课标要求,但研究方法或应用方法梳理欠明确,评定等级为“良好”。

围绕难点或重点开展了反思拓展活动;反思和拓展难度适当,符合课标要求,但拓展内容单一,只进行了知识或应用拓展,方法或规律没有梳理,评定等级为“合格”。

没有组织反思拓展活动,或拓展难度不符合课标要求,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D、系统总结(5分)。

组织开展了系统总结活动,活动要求能体现三维性,学生总结全面,形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系统认识,评定等级为“优秀”;组织开展了系统总结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全面,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或方法,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体现,评定等级为“良好”;组织开展了系统总结活动,学生总结知识全面,但方法或规律梳理不明确,评定等级为“合格”;没有组织学生进行系统总结活动,或由教师进行讲解总结,评定为“不合格”。

3)限时作业(35分)

A、设计实施(5分)。

难度符合课标要求,内容涵盖所有知识点,题型合理,基础性和拓展性内容比例符合4:

1,能当堂限时、闭卷组织,统一进行收交批阅,评定等级为“优秀”;难度符合课标要求,内容涵盖重点知识,基础性和拓展性内容比例符合4:

1,能限时、闭卷组织,题型欠合理,评定等级为“良好”;难度符合课标要求,内容涵盖重点知识,能限时、闭卷组织完成,但内容比例符合欠合理,评定等级为“合格”;没有组织限时作业活动,或难度不符合课标要求,或不能闭卷组织,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B、作业成绩(30分)。

限时作业批阅的平均分在80分(含80分)以上,评定等级为“优秀”;平均分在70-79分之间,评定等级为“良好”;平均分在60-69分之间,评定等级为“合格”;平均分低于60分,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作业成绩得分用限时作业的平均分乘以30%。

③教学基本功(5分)

能用普通话组织教学,板书条理、工整,教态亲切、大方,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能灵活处理突发的教学问题,评定等级为“优秀”;能用普通话组织教学,板书条理、工整,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但突发教学问题讲解欠明确,评定等级为“良好”;能用普通话组织教学,板书工整,教学媒体基本会操作,板书欠条理,评定等级为“合格”;不能用普通话组织教学,或不会操作各种教学媒体,评定等级为“不合格”。

 

(2)评分标准

评价指标

评估内容

评价等级(分值)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教学目标

(5)

1.难度符合课标要求;内容涵盖三维目标;描述规范,行为动词准确,行为对象具体。

5

4

3

2-0

教学

过程

(90)

课前

预习

(15)

2.预习设计。

预习任务明确,能体现一定预习方法的指导;认知前提符合本节基础,新旧知识衔接自然;预习内容能涵盖所有基础知识,问题排列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合理整合预习素材,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预习诊断符合预习任务的要求。

5

4

3

2-0

3.预习实施。

80%学生完成80%以上的预习内容,教师课前能进行批阅或信息收集。

10-9

8

7-6

5-0

课中

实施

(40)

4.交流展示。

预习交流充分,能够形成共性结论和问题;展示全面,能展现结论的形成过程和预习诊断成果。

5

4

3

2-0

5.精讲点拨。

能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讲解条理透彻,无知识性错误;围绕难点、重点开展探究活动,探究过程清晰、效果明显。

20-18

17-16

15-12

11-0

6.反思拓展。

注重知识内涵、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反思;注重前后知识以及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知识应用能力与情感提升;反思拓展难度符合课标要求。

10-9

8

7-6

5-0

7.系统总结。

能体现三维目标的总结要求,学生能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系统认识。

5

4

3

2-0

限时

作业

(35)

8.设计实施。

难度符合课标要求,内容涵盖所有知识点,题型合理,基础性与拓展性内容符合4:

1;能当堂限时、闭卷组织,能统一收交。

5

4

3

2-0

9.作业成绩。

限时作业批阅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

30-27

26-24

23-18

17-0

教学基本功

(5)

10.能用普通话组织教学,板书条理、工整,教态亲切、大方,能熟练使用各种教学媒体,能灵活处理突发的教学问题。

5

4

3

2-0

评价等级

评价总分

说明:

验收人员要根据听课情况,对各项评价指标逐项评定,先定性后量化,在相应得分栏中逐项分,然后统计各项得分之和,计入“评价总分”,并在“评价等级”栏内注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三)高中

1.验收内容

(1)预习环节(25分)

①预习案的设计(20分)。

1)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学情、教材及其它资源制订学习目标,体现三维性,做到明确、具体、可行。

2)重、难点确立:

依据课程标准、学情、教材准确确立重点和难点。

3)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容量适中。

问题设计突出重点、难点、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课型特点鲜明。

4)方法指导:

符合学生和学科实际,较为科学合理、有效。

②预习结果(5分)。

学生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