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49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doc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周献英   质量推进年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58   更新时间:

2007-5-10

                       “责任心”是我国优秀文明传统的内核。

培养学生责任心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立足“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需要,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因此,小学生的责任心培养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审视我们学校德育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

本着“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圆满完成了该课题研究方案所确立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责任心   良好行为习惯  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责任心的涵义

                       责任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品质。

责任心(responsibility)

                       是指一个人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

包括三种成分:

(1)

                       责任认识。

如是否应该完成所承担的任务,要不要维护群体的行为规范;

(2)责任情感。

如对一切促进共同活动达到预定结果或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便产生积极的情感,否则便产生消极的情感;(3)负责行为。

监督自己与其他成员遵守群体规范并促使活动顺利进行。

                       2、研究的意义

                       山口是著名的侨乡,这里的孩子基本上由祖父母教养,由于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着总是以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集体,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

如:

在学校,表现出自私自利,独行独断,随地吐痰,丢弃垃圾有之;懒于改正错漏作业,不诚实的表现有之;对班集体漠不关心,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少之又少。

在家庭,“少爷、小姐”气十足,对身边的人呼来喝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会做家务,不关心家人的疾苦。

种种的不良行为习惯,无责任心的表现,存在着未来社会的人格残缺,家庭、社会不和谐的危机。

种种的不良行为显示,尽管我们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任劳任怨,但只是道理的说教式以及不切实际的道德教育,是不适应侨乡少年儿童健康心理的发展的,不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的,是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

                       为此,我们根据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将之具体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在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高度责任心的合格小公民。

                       二、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心具有以下特点

                       ①对象性。

责任心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即它总是同某种任务相联系着,脱离对象、任务的责任心是不存在。

因此,责任心的形成与发展往往就依人们所承担任务的理解程度为转移。

                       ②稳固性。

责任心一旦养成之后,它就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而不会随着任务的完成而消失。

特别是责任心与义务心紧密联系时,其稳固性更强。

                       ③主体性。

责任心是主体意识的表现。

一般地说,主体意识越强,则责任心也会随之而强;反之,主体意识越弱,则责任心也会随之而弱。

                       ④实践性。

责任心最终必须付诸实践,这是责任心实践性的表现。

就是说,责任心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它会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扩展而扩展,一个不承担任何工作,不从事任何活动的人是不可能养成任何责任心的。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协调性。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道德品质发展最为协调的阶段,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阶段心理发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小学时期是发展和谐个性、品德和社会性的好时机。

                       ②迅速性。

小学生在入学后,日益复杂的实践活动中向他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新的问题,促他们逐渐地运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产生了智力和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③开放性。

小学生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能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小学时期是了解儿童真实心理活动,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好时机。

                       ④可塑性。

小学生无论是思维能力、个性、社会和品德都易于培养,稳定的内外行动是开始形成时期,良好的或不良好的习惯能通过教育措施加以改变。

                       三、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促成责任心,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庭的事争着做、集体的事主动做。

                       

(2)促进学校健康人格的发展,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责任心的形成发展的影响及其过程培养的相关心理发展、素质特点。

                       (3)通过研究,提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案,为今后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有实效的途径。

                        2、研究内容

                       

(1)对自我的责任心

                       自我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在遵守道德、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抱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的反映。

包括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三方面。

对自我的责任心是学生责任心的基础和根本。

一个对自身都不负责任的学生,就无从谈起对家庭、同伴、集体、社会负责。

                       

(2)对家庭的责任心

                       小学生对家庭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

对家庭的支持,如帮助做家务;对家人的尊敬,如尊重长辈,在重要事情上征求他们的意见等。

                       (3)对同伴的责任心

                       在学校环境中,小学生主要的交往对象就是同伴。

对同伴负责就是指个体自觉地、有意识地尊重、帮助同伴并且履行自己的承诺,如果承诺没有实现,就应能主动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

                          

                       (4)对集体的责任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集体主要是指学生所处的班级和学校。

对集体的责任心是指对自己所属的集体,即班级、学校的发展、荣辱等负责。

主要表现为:

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对于集体出现的问题敢于面对,敢于挺身而出去解决,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情。

                       (5)对社会的责任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社会的责任心主要表现为:

关心热爱自己的国家,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等。

                       3、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了解掌握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活动,在各时段的真实信息以及发展水平,收集成资料数据,帮助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实践与研究。

                       

(2)访谈法:

我们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验的对象、真实情况,特别是心理情况,直接找对象进行面谈,这样可获得资料和反馈信息。

                       (3)个案法:

建立典型实验对象的全程档案,作为我们实验评估和改进实验的依据。

                       (4)观察记录法:

在实验活动时,对实验的对象进行观察其反应,并将之记录,作为是资料、信息。

                       (5)行为训练法:

对实验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行为习惯训练,以达到矫正或提高的目的。

                       (6)思想教育法:

在开展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以提高或矫正思想的认识。

                       四、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人的责任心是由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的体验、责任的行为构成的,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体意识越强,责任心也随之越强。

在培养学生责任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活动变成自身的需要,积极承担任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整体性原则:

习惯总是以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但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会受到他对行为的认识和情感所支配。

我们平时讲的品德,是指一定的社会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

品德的基本结构为“知、情、意、行”,包含有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因此,我们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也要重视对其行为习惯的认知和情感的培养,在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统一中求得行为习惯训练的有效性。

                       3、一致性原则:

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一致性原则,一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一致性;二是指在三种教育情境中人们之间对学生要求上的一致性,如爸爸与妈妈之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对孩子行为习惯要求上要一致;三是各年级阶段要注意承上启下、互相衔接,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4、实践性原则:

任何行为习惯总要在实践行为中得以训练和体现。

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都不是一天两天短时期内能完成的,而且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反复,所以在行为习惯训练中,教育者要重视对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重视意志力的磨练,要重视激励性的评价,要重视及时强化,要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及对行为习惯认识的内化。

                       5、层次性原则:

人们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一般要经过被动、主动到自动三个阶段。

一旦达到自动,即形成了习惯。

对发展、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某些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可以从强制性要求开始,在行为训练的实践中从被动逐步转化为主动,从主动转化为自动。

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行为习惯的要求上也应体现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6、可持续性原则:

今天对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应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为原则,也就是说,要从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理念出发,促使我们的中小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7、榜样性原则:

                       人们的学习一般总是以模仿学习开始。

因此,教育者要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学生。

教师应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又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传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的积极行动。

因此,应该特别强调教师、家长与孩子一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研究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丰富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小学生责任心及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

                       责任心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学校应对学生有合理的期望,为学生定期设置一些行为和成就发展目标,为学生提供选择,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学生的讨论和亲身实践以及教师的引导等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养。

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1、学科的渗透

                       利用课程中的有关素材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可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自我责任心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想像,引导学生在感知、感受、感动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借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情绪体验。

对于学科教师来说是对课程的延伸,对学生来说是对责任心的培养。

在课程延伸中让学生了解、学习榜样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分析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良好的习惯,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

                       2、集体影响            

                       (1)丰富有序的班级组织管理

                       为明确学生的责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在平时细小的班级工作中培养其责任心。

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可在班级中实行班干部包干制。

班干部是班级的特殊个体,他们的责任心增强,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个体的团结和谐。

为了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起他们为班级服务的高度责任心,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条例。

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干部轮流制,使每个人都有服务学校、班级、同学的机会。

其次是非干部成员的责任分配。

为了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主动干,事事抢着干,同时也为了更好地配合班干部的工作,可以将非班干部学生分组,固定地安排在每个值周班长名下,对他们的班级工作(包括卫生、纪律等)进行明确分工,以便工作管理和责任追查,从而使全班学生工作井井有条。

                       对于班级活动,要聆听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

在具体工作中建立起与集体的联系,感受自己对他人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逐步培养学生任劳任怨、积极主动等性格品质。

   

                       

(2)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责任心的培养要注重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学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活动、社会服务,鼓励学生承担任务,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各方面的责任心。

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满足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的做事能力及办事信心,融洽师生感情。

                       

(二)建立家长学校,发挥家庭教育的正面影响

                       家长自身的责任心水平并不显著的影响儿童的责任心,却能通过家长对孩子责任心的要求间接发生作用。

所以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使家长明白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通过身教培养子女的责任心;在日常生活中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教育子女,为他们责任心的形成提供正确的认识基础;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采用民主、信任、友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抚育方式培养子女的责任心;告诉孩子应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发挥家长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

                       儿童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家长要注意时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通过参与孩子的学习活动,积极关注孩子的变化,让孩子感到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并不断鼓励孩子去思考和研究,鼓励做出正确的行为。

这些都有利于他们形成相应的责任心。

此外,家长注意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如果许诺了就要做到。

                       2、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学会对生活负责任的心

                       家长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中增强责任心。

家长有意识地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如打扫卫生、为花草浇水等,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战胜弱点、增长能力的信心。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要求孩子做事认真,诚实守信,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此外对孩子的理财能力、耐挫能力等社会生活能力也不容忽视。

可以通过让孩子支配零花钱和适当给孩子经历失败来加强这些生活能力的培养。

                       3、尊重孩子,善于沟通,帮助孩子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心

                       现在的家长经常因工作或教育不当等问题忽略了与孩子正确的交流沟通。

经常跟孩子讲讲家里的花销添置、人事来往,请孩子谈谈看法,或者出出主意,并且虚心向孩子求教,听取孩子的建议并予以采纳,给孩子具体的生活情境和选择的机会。

当父母经常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的时候,孩子心中就会油然而生对家庭的责任心。

                       (三)整合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涉及学生在学校、家庭以及各种公共场合中的态度与行为,应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争取有机结合,互助互补。

在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力量的同时,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基地,形成教育合力,让各方都能发挥特长,相互支持,形成德育网络,以求达成良好的效果,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挑战的具有责任心的公民。

                       六、研究成果的阐述

                       近一年来,通过对学生实施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养成敢于承担责任的良好行为习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  学生的责任心普遍得到了提高。

                       自课题立项后,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对学生实施责任心及良好习惯的培养意识明显增强了。

特别是学生,他们的进步很大。

对自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主认真地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学生还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被褥自己叠、自己的房间自己扫等;对同伴,学生会与之合作、帮助、友善、分享等,如班干部会负责班级工作,协助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值日生会按天做完值日,负责为大家创设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同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团结起来共同进步等;对家庭,学生会帮助家里人做家务,如:

负责饭前摆放勺、筷子;负责擦自己的小桌椅;取报纸、倒垃圾等。

同时,他们尊敬家人,尊重长辈,在重要事情上征求家人的意见;对集体,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完成班级里交给的任务,对于集体出现的问题敢于面对,敢于挺身而出去解决,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情;对社会,学生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奉献爱心,发现别人的需求,主动分担别人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主动承诺帮助别人、帮助社会、提升责任价值,使真正的责任成为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

附学生问卷如下:

                       请如实填写下面各项,我们将为您保密!

                             调查项目达到程度

                             对自己1、作业完成及时认真,做完后能认真检查12345

                             2、自己的小件物品能够自己清洗12345

                             3、对自己的过失能主动承认并改正12345

                             4、基本掌握1-2项身体锻炼的方法,并能长期坚持12345

                             对他人1、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到12345

                             2、别人的事帮着做12345

                             3、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残疾人12345

                             4、关心、孝敬父母12345

                             5、不影响邻居的生活12345

                             对集体

                               

                               1、对学校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12345

                             2、积极竞争班级服务岗位,主动为同学服务12345

                             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小组中,能够认真自己所承担的任务12345

                             对家庭1、积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12345

                             2、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的工作情况12345

                             3、对家庭生活提出建议12345

                             对社会

                               1、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12345

                             2、遵守公共场所秩序12345

                             3、爱护公共财物12345

                             4、见到地上有纸花等杂物能主动捡起放入垃圾箱12345

                       (注:

1代表一点不像你2不太像你3有点像你4比较像你5非常像你)

                       问卷调查的范围同样是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共发出问卷3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