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657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

《小学生活化作文水平的提高》课题实施方案

——吉日嘎郎吐镇中心校

一、课题的研究概况及趋势:

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是改革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据我们所了解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教育专家和语文老师开始重视类似课题的研究,如:

小学生兴趣作文研究、小学生变形作文课研究、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作文课题研究、小学个性化作文的实践研究等等课题。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同的地域文化,就有不同的学生素质,我们认为他们的研究据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实际操作效果不大,因此我们决定进行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因为一些共性问题:

起步晚、坡度陡、不得法,使得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不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学生写作内容空泛,教师批改不得要领,学生无所适从。

再加上学生自身问题尤其是乡下学生,他们的生活面狭窄,体验不丰富,素材积累不充分。

不留心观察生活缺少从生活中摄取材料的能力。

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较空洞,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

学生虚假作文,“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作文教学游离于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灵性与创新,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我为了使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

所以进行课题研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1、基于作文教学回归社会生活的必然需要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

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学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世界。

2、基于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基于这一点,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生活与作文可以构成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循环。

教师应广泛接触学生,全面观察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并及时做好记录,为写作而积累。

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大写真、抒真情。

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作文写作文,符合现代教育观,符合学生习作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基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它能让我们更多地吸取经验,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理论意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

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具体,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叶圣陶先生也指出:

“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益于读写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

”又说“须以学生自求得之”。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的基础,也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政策背景。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育要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培养生活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大自然和社会中到处都有知识,到处都可以成为作文教育的课堂。

打破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和作文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

二、实践意义:

1、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多渠道地指导学生观察现象,指导立意,开拓学生的思路,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

并激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和作文的热情,勉励他们自悟自得,从中取得进步,体验写作的乐趣。

2、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述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修改作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说自己的话,抒真情、发实感,用我手写我口。

4、让学生在朴实无华、绚烂多姿的农村生活中广泛吸取营养,在接触美丽的大自然及乡村风情中陶冶情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明白是非之道。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通过读书看报、外出学习,特别要利用网络信息,吸收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

2、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生活化策略置于教育观念的改造的系统中来观照,放到育人的高度来考察(着眼于人的发展,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放到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环境中来实践。

3、依据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要求,对部分语文作文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补充和改造;拓展作文空间,开发家庭和社会活动资源。

4、促进学生发展,利用生活化信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5、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

四、课题研究重点:

1、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

教学生做个有心人,在貌似不变的学习生活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认识生活的精彩纷程!

2、提高学生从生活中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合有利信息,以及分析整改的能力。

能充分运用这些信息。

3、指导学生关注社会,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环境的结合,留心社会消息,关注社会生活环境,了解形形色色的人、事,发现写作素材。

4、提高写作能力,以写作呈现生活作文,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文本的回归,学生通过对生活的充分认识,做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并且能够写得精彩。

五、预计破难点:

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生活调查,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能够对今天的现实生活进行描述。

如:

经济状况、家庭变化、家乡面貌、人们的心理变化和外表变化。

学生经过通过资料的分析整理、以及教师的指导,能把家乡的人文环境运用到作文中。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和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和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它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

2、观察法:

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作为理性认识的依据;

3、调查问卷法:

通过问卷、谈话等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教育研对象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

4、个案分析法:

从教育研究对象中找出一个有典型性的,加以深入研究。

5、网络研究法:

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研究理论,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七、课题研究途径:

1、文献收集:

利用各种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有明确的学习指导和方向,加强对课改理念的理解,收集名家思想,几百家所常,进行教学理论研究,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立项:

通过课题的立项确立研究人员,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分工的进行课题研究,保证研究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保证课题研究的时效性、实用性。

3、结题:

经过反复实践和总结后对课题进行结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作为实际教学的依据。

4、成果展示:

通过各种途径展示研究成果,如:

论文、论著、研究报告等形式,有效的保存各项研究成果。

把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8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并申报立项。

收集

课题研究程序

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

通过调查,分析高年级学生作文的存在问题,教师的作文教学方式,制定研究方案;

本阶段的工作策略。

这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必须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作充分的论证,争取保证各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6月)

1、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并做好对实验目标、实验内容进行调查、记录、调研、研讨展示等工作。

主要工作安排:

①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积累和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研究借鉴用,逐步构建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②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

如问卷调查、课题研究课、教学竞赛等。

③做好中期阶段分析总结工作,并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④分阶段对课题做好课题阶段小结,每学期一次,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2、本阶段的工作策略:

本阶段是实验工作的关键阶段,必须认真组织实施,抓好每一个环节,这个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和得到的结论,对整个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2012年7月—2012年12月)

1、本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

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评价。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②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

③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论证。

④成果推广,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2、本阶段的工作策略:

对各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生活化作文的基本途径、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同时出台一套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并撰写课题研究的总报告;课题结题,进行课题鉴定等

(1)资料准备情况:

《基础写作法新探》学苑出版社出版

《选材与立意例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魏书生文选》漓江出版社

《构建生活大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师》河南大学出版社

《小学教学研究》科普出版社出版

《语文教师之友》 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为我们更有指导性的开展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行之有效的进行工作学习。

(2)网络支持:

遇到问题随时查阅前沿信息,保证用最新最全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研究。

(3)保证条件:

①经费投入:

学校准备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本课题研究工作,用于购买相关资料,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对课题研究成果资料保存的打印、复印,对学生各项活动的支持等等。

②师资力量投入:

课题组长赵锦程学历大专,年轻有活力,科研能力强,在各项优质课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成员刘颖学历本科,工作思路灵活,能力强。

任本校教研组长,为市级骨干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论文、讲课等比赛中多次荣获县级以上一、二等奖,受到领导、教师好评;

成员陈艳辉老师学历大专,为小学高级教师,曾指导培养多名青年教师,从教十多来年成绩斐然,作文教学上更是独树一帜;教学能力突出,科研功底深厚,是学校的中流砥柱;

成员吴琼老师为市级教学能手、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作文辅导教师称号,从教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成绩有目共睹;

成员王立武学历本科,罗云丽学历大专,刘颖慧学历大专,这些老师均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她们涉猎广泛,阅读了大量有关教学的名家名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③学校领导极度重视研究工作:

学校业务领导非常重视本次课题研究,把本次课题研究当成学校的头等大事。

不但在课题研究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让课题能够顺利进行。

而且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效果。

2010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