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6036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doc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doc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民为失去了邓爷爷这样一位伟人而悲痛万分的感情。

2、借助语言文字,缅怀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诵体会人民与邓爷爷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缅怀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指课文主题图邓小平的画像]

2、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3、教师小结介绍邓小平。

邓小平爷爷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的缔造者。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

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邓爷爷因病在北京逝世。

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这位历史伟人。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揭示课题。

a、板书:

13、在大海中永生

b、齐读课题

c、本文是一篇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以叙述、描写和讲论等多种手法,真实生动地报道某一事件或人物,是记叙文的一种。

2、解题:

a、“永生”是什么意思?

(本指永久生存,本文指不朽的功绩、崇高的人格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b、谁在大海中永生?

c、为什么说“在大海中永生”?

(邓小平爷爷在生前希望在他逝世后,将他的骨灰撒向大海。

所以人们遵照邓小平爷爷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向大海,让他在大海中永生。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检查生字词。

出示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提醒崭、舷、撼(前鼻音)崭、超(翘舌音)咽y舷xin悼do

3、再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亿万人民什么心情?

板书:

悲痛赞颂怀念

4、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第1自然段):

写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

第二段:

(第2-6自然段):

写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

第三段:

(第7自然段):

写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直入主题,引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的大意,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细读这篇课文。

1、大家先齐读课文,读完后,想想这篇课文表达了亿万人民什么心情?

板书:

悲痛

赞颂

怀念

文章描写悲痛、赞颂、怀念的段落分别是哪段?

(一、二、三段)

第一段写的是什么?

板书:

飞机飞向大海

第二段写的是什么?

骨灰撒向大海

第三段写的是什么?

在大海中永生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下面我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文章记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时间:

1997年3月2日上午。

地点:

北京西郊机场。

当时的情景:

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飞机飞向大海”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

(沉重、悲痛不舍)

2、飞机是怎样飞向大海的?

(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

为什么飞机要“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

从中你领会到什么?

a、“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表达人民对小平爷爷的悲痛不舍。

b、邓小平爷爷对深爱的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眷恋。

3、邓小平爷爷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人民会对他这样的爱戴和依依不舍?

(邓小平爷爷是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

(一个把自己毕生毫无保留的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人,一个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一个受亿万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无比崇敬的伟人,)

4、为什么说今天将完成的是邓小平爷爷人生最后一个篇章呢?

(因为邓小平爷爷临终前的遗嘱是:

捐献眼角膜给失明的人,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不留骨灰、骨灰撒入大海,所以骨灰撒入大海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师:

请默读2-6自然段,文中哪些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

读一读,想一想,圈画批注。

师: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伴着鲜花撒向大海,在鲜花撒入大海的那一刻,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大海呜咽)

师:

“呜咽”是什么意思?

(低声哭泣)

师:

那为什么大海在呜咽呢?

(因为邓小平爷爷离开我们了。

)(因为大海也舍不得邓爷爷离去。

师:

这里的“痛悼dao”是什么意思?

(沉痛悼念)

师:

大海呜咽,邓小平爷爷的去世很多人都非常痛苦,就连大海也呜咽了。

大海真的会呜咽吗?

寒风真的会痛悼吗?

(作者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用了大海和风来写出了人民很悲痛。

师:

文中有个“伴”字,有人说,应该换成“拌”,你怎么看?

答:

这里不能说鲜花拌着骨灰,因为“拌”是搅和、搅拌的意思,而“伴”表示陪伴,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敬爱与怀念。

师: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了,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什么地方呢?

(分男女角色读四个“也许”的句子。

谁愿意读?

师:

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这个句子是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

师:

作者用了排比句,突出他的影响之大。

师:

奔腾不息的浪花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什么地方了?

(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这四个也许能不能颠倒?

(不能颠倒,因为从地域来看,范围一个比一个大;从意义来看,一个比一个远。

师: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邓小平爷爷其他丰功伟绩。

师:

谁会用也许……也许……也许……也许……造句。

(他也许是老师,也许是医生,也许是科学家,也许是工人。

过渡:

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师:

大家想一想“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邓小平的影响深远。

师:

为什么说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因为他为祖国的发展,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师: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

(作者用对偶的写法写出了人民对邓小平的爱戴,突出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点明了文章中心。

师:

第5节中的“水天一色”是什么意思?

(文中指骨灰、鲜花、和海水化为一体,伟人和大海融为一体。

师:

文中有句话说出了邓小平爷爷的心声?

谁能找得到?

生: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也是文章第6节的句子)

师: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

体会到了邓小平的博大胸怀及他和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

(生:

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奉献的精神。

)(生:

邓小平爷爷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大家齐读这一段

师: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邓小平爷爷还可能与什么同在?

(出示:

邓爷爷与____同在。

长城、青山、长江、黄河、世界、蓝天、白云、日月、星辰……)

师:

邓小平爷爷虽然与世长辞,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对邓小平爷爷说的吗?

生:

我们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将来也像您一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生!

师:

文章最后这段很好的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点明课题。

以后我们习作时也要在文章最后进行总结,抒发出自己的感情。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爷爷去世后,大家把他的骨灰撒向大海时的感人情景,歌颂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五、课后练习。

(P74页3、4、5题。

六、总结:

邓小平爷爷虽然与世长辞,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都不会走,祖国和人民永远忘不了他……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邓爷爷的故事,准备开一个读书会。

1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来自费尔教育。

 点这里回到顶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