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667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领导业务学习材料.doc

卧龙镇明德小学

2011年9月

目录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十大教育理念……………………………2

教师的职业道德……………………………………………8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10

新课改的若干理念…………………………………………13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一………………………………15

影响教师一生的还习惯之二………………………………16

教学的20条经验…………………………………………18

教师角色新思考……………………………………………21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十大教育理念

21世纪是一个全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

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

人是21世纪的根本,21世纪是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

面对新形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大力改革基础教育,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台的。

教育要以人为本。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态势稳步地向前推进,欲扎实科学地做好课改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为首要任务。

以下十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每个课改工作者和广大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和细细体会的。

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既是现代政治理念,也是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

它的实质含义就是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让人积极愉快地进行工作,取得更好的效益,实现更大的发展。

以人为本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

以教师为本就是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地高效率地进行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以学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

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而且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要他们学得好,而且要他们活得好,活得积极健康。

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为本。

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确立起“客户观”,即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客户”,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客户就是上帝”,一旦“上帝”不愿意听、不会做,或“上帝”的作业出现了问题,不要去责怪“上帝”,因为“上帝”无过错,而要进行自我反思,看看自己的服务质量是否出了问题。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数学)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位主体的教学,它既不是“教师中心论”,也不是“学生中心论”。

尽管“教师中心论”或是“学生中心论”是从教与学得各自的侧面提出的命题,各有其存在的根据,但是,这两个是二律背反、不能两立的命题。

我国教育界流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对抗,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要超越这两个命题,就得有这两个命题的“媒介”,即第三个命题。

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基于上述考虑,提出了教学“三段论”,作为解决这两个命题的媒介:

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这就是教师指导作用原理。

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逾益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地位,这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原理

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地位,是一种教学现象的矛盾关系,不断产生、否定、再产生。

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

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这样指导学生:

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即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当教师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进行指导时,这时的教学才称得上教师主导的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态度,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三、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或只有形式上的交往而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

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教学关系是:

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

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传统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就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学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突显、个性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学而言,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精神氛围。

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四、结论与过程并重的教学理念

过程表示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示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肉体”,那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

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

无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

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置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过程,即如果没有求异的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具有统一性的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重结论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剪去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忽视知识发生的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给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是懂非懂,造成感知到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对概括后的结论马上加以应用,使学生在概括到应用这个环节缺少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必然造成学生严重的“消化不良”。

现代教学论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所以必须即重结论又重过程。

五、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教学观念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

如果没有认知因素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没有情意因素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因此,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应当得到高度重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六、丰富学生生活的理念

这一理念揭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就是当今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是生活太单调。

单调的生活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单调的生活压抑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欲全面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千方百计地丰富学生的生活——这是根本。

第一,“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具体地说,“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

同样,过单调的生活就受片面的教育,过丰富的生活就受全面的教育。

第二,进行什么活动就形成什么素质。

生活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生活对教育的决定性影响,具体地表现为活动对人的素质提高起决定性作用。

在被动静听的活动中就形成了服从、记忆的素质;在接连不断的考试测验中,就形成了应试的素质。

只有在主动探索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发现、创新的素质;只有在经常化的艺术活动中,才能提升人的艺术修养。

第三,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学校生活的丰富程度和性质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发展。

依据这一原理不难发现,中国学生之所以普遍具有“两高两低”的现象,即基础知识掌握和应试能力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生活太缺乏创新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就在于学生整天都忙于周而复始地听讲、记结论,以应对接二连三的各种考试。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新课程在编写中贯彻了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和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及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等原则。

对此,广大教师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努力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现象教学,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注重以下三点:

一是依法执教,坚决上好《课程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对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决不能轻视和对付;二是在学科教学之外,努力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组织帮助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三是要大力开发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资源,通过留作业和提建议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过既健康又愉快的生活。

心得体会:

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

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

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

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

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

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

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

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

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

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

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心得体会: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

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

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

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

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

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

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心得体会:

新课改的若干理念

1、课堂生态理念:

课堂应是生态环境。

学生是其中最具活力的鲜活生命体。

教育教学活动应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命融合、思想沟通。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活力。

2、合作学习理念:

每个教师与学生间都存在差异,都有潜能。

承认差距,发挥潜能。

教师学生都有个人人格和尊严。

在教学活动中,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张扬。

教育教学过程应在师生间特别是学生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合作中:

师师(全员)师生(全程)生生(全域)

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个体活动,更是体现一种团体精神。

3、生本教育理念:

尊重每个学生,使之充满自信,抬头走路;

相信每个学生,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会发现自己的潜能;

关爱每个学生,保持其脆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每个学生,帮助其合理设计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欣赏每个学生,为他们的每个进步而喝彩;

4、探究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究问题、主动认知的过程。

课堂教学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探究和合作伙伴,师生一起研究解决问题。

教师应做激励学生探究的人。

为学生提供咨询,平等交换意见。

帮助学生发现矛盾,但并不拿出现成答案。

5、研究性学习理念:

让学生获得来自研究的积极体验;提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人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道德;以学生参与研究为基本形式。

6、创新思维理念:

创新思维是一种独特新颖、有价值的思维,它具有深刻、广阔、跳跃、模糊、不确定性。

它产生的过程往往是非理性、非线性、非逻辑性的,有时是一种直观感觉,有时是一种异想天开。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

发展个性,开发求异、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开发形象、直觉思维;优化知识结构。

7、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化,注重知识、情意、能力的一体与整合。

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