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0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docx

qc发布演讲稿(共9篇)

篇一:

QC发布发言稿

各位领导、评委、各位同仁,你们好,我叫胡蓉,是平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电气分公司开关班QC小组的成员,今天我要发布的课题是《消除500KV断路器油泵故障"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

一、小组概况

开关班QC小组自九七年八月份成立以来,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为重点,在分公司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全体小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解决了许多生产现场的技术难题,曾获公司QC成果发布二等奖,淮南市QC成果发布三等奖。

我小组成员情况如何呢?

请看小组成员情况表。

我小组共有成员9名,组长张德好,工程师两名,高级工一名,工人七名,人均受培训时间为每年40小时。

本组人员在QC活动方面兴趣浓厚,工作积极,主人翁责任感强烈。

二、设备简介

平电公司500KV升压站共安装的六台瑞士BBC公司制造的ELFSL7-4型断路器,断路采用液压操作机构,机构靠油泵打压,储压筒建压和存压,压力开关监视油压并且反应压力下降,靠分、合闸电磁阀和转换阀配合,完成断路器分、合闸指令,请看开关结构原理图。

三、选题理由

平电公司500KV断路器自1988年投运以来,总体运行状况良好。

但随着时间的增长,近年来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断路器液压操作机构油泵启动频繁的故障尤为突出,虽经多次检修,仍未彻底根除此类缺陷,严重影响500KV断路器正常运行。

为此,我小组选择了《消除500KV断路器油泵故障》这一课题,力争找出根本原因,彻底消除缺陷。

四、现状调查

我公司500KV断路器制造于1986年,1988年安装投运,长期在线运行。

液压操作机构动作次数较多,又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零部件相对磨损老化较快,故障逐年增多。

自1999年12月份以来,三台断路器有17柱因不同原因,先后出现油泵频繁启动现象。

截止2000年元月对油泵频繁启动的频数如表一所示,根据油泵频动的数据统计,我们绘制了油泵频启的原因排列图。

docir

五、原因分析* *

根据现状调查情况,我们小组从人员、设备、方法、材料、环境五个方面分析,并绘制了因果图,请看因果图。

六、主要原因分析及要因论证

根据因果图,我小组采用“投票法”,确定以下主要原因:

(1)零部件磨损严重

⑵高压油管真空度不够

(3)四季温度变化大

⑷密封件老化

针对主要原因,我们又进一步分析了调查论证,确认了以上四个原因最终导致了油泵频繁启动故障。

七、对策措施

根据确定的主要原因,我们制订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请看对策措施表。

1.检查油泵及液压缸体外附零部件以及各阀门的磨损情况。

2.检查高压油管道真空度。

3.对机构箱防潮密封处理。

4.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

八、实施

针对主要原因,我们制定了实施步骤。

1.组织学习500KV断路器液压操作机构原理及正常维护程序。

2.打开手动压力释放阀,泄压后,关闭严密。

3.确认手动压力释放阀完好后,判断断路器液压机构安全阀关闭不严。

4.更换超标的分、合闸电磁阀。

5.认真执行注油,换油程序。

6.检查分、合闸电磁阀,检查油泵马达,确保高压油管道真空处理效果,对机箱重新注油。

7.检查机构箱密封情况,清理内部污垢,检查加热器工作情况。

8.加强开关的定期检查工作。

9.定期检验分、合闸电磁阀,做好油过滤器备件的管理工作,做到定期检验更换。

九、效果检查

结合2000年8月份开始的U103A检修,对停运的断路器液压操作机构进行实施以来,由于我们运用了全面质量管理这一科学方法,充分利用发挥QC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终于完全消除了断路器液压机构的油泵频繁启动的这一缺陷,保证了设备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课题实施后,未发生一起油泵频繁启动,效果非常明显。

十、巩固成果

为了更好的完善此次活动成果,我们又制定了巩固措施

1.认真总结本次QC小组活动,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整改。

2.逐步采取同一方法,对断路器进行检查、改进,杜绝同类缺陷的再次发生。

,e

十一、最后,请看我们今后的打算

通过本次QC活动,我们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不仅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通过QC活动,锻炼了检修队伍,激发了小组成员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强QC知识培训,加强专业技能锻炼,我们开关班QC小组的下一个活动课题是《220KV、500KV接地刀闸改进》,我的发布完了。

谢谢大家。

篇二:

QC小组演讲稿模板

QC小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叫仇雯,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成果,。

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敲开本次QC活动的大门,让我们沿着PDCA循环去感受一下吧。

“企业和市场同步,我们与企业同心”,我们小组名为“同心圈”成立于2008年9月。

属现场工关型。

小组由9名成员组成,我们的口号是“同心协力,提高品质”

周密的计划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小组利用PDCA循环和5W1H,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

我们同心圈小组的改善主题是“减少后座椅安装孔偏移”,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主题呢?

大家不用着急,请接着往下看:

由于进期GTMC反馈不良多:

1)所以我们将2008年1-9月客户反馈的不良作成柏拉图,从图表发现,座椅系列的不良最多,占总不良的78.9%。

然后针对座椅系列的不良进行统计,发现安装孔偏移的不良居座椅系列不良的首位,占系列不良的63.7%。

为了达成公司质量方针.“减少后座椅安装孔偏移”的不良势在必行。

那么什么是安装孔偏移呢?

大家从画面上可以看出,由于安装孔偏移,不能与车体安装孔对齐,使螺丝无法打入,客户无法装车,引起投诉。

二:

针对此类不良,将客户反馈的不良现物装上CF检具对4个安装孔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安装孔1的尺寸NG。

根据我们的现状调查,结合公司质量方针,将此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0”件。

那我们的目标是否能够达成呢?

首先我们的小组都是由改善经验丰富的成员组成,再加上本次QCC活动得到部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达成目标!

目标设定后,小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对我们的作业方法,部品,作业员以及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得出3个末端原因,分别是:

1,厂家本身不良。

2,部品与产线碰撞。

3,运输造成变形。

那么哪个才是主因呢?

我们小组成员结合现场 进行了验证:

要因验证1;厂家本身不良。

针对这个问题,厂家在出货前对安装孔实施全数测量,并提供15组数据,从图表数据显示,15组数据均OK,所以它不是主因也了

要因验证2:

部品与产线碰撞确认。

针对这一问题,小组进行现场现物验证,发现生产线上每个打C扣的岗位都有个放置架,座椅在输送过程中,安装孔与C扣放置架产生碰撞,导致变形。

是主因。

要因验证3:

运输造成变形确认。

供应商广州BS在出荷前对100PCS部品进行数据测量,测量尺寸均在合格范围内,通过物流运输至INTEX受人平台,对其再次测量时发现其中有3PCS尺寸超出规格。

是什么原因造成部品底达INTEX后发生尺寸不良呢?

马上对部品在运输后尺寸出现超规格的现象现行现场调查,发现部品超出台车外,在运输过程中台车之间发生碰撞。

测量5PCS与台车发生碰撞后的部品尺寸,从数据显示,

5PCS均为

NG,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品超出台车呢?

通过调查,发现台车右侧和前端的4条绑带均可活动,导致部品在运输过程中超出台车,与另一台车发生碰撞而使不良产生,所以,它,是主因!

通过以上的分析、验证,最终确定2个真因:

1,部品与产线碰撞造成。

2O运输造成变形。

紧接着,我们制定了相对应的对策,然而,对策表只是留在纸面上的,关键还靠我们的实施,下面进入我们的改善现场:

对策实施1:

部品与产线碰撞对策改善:

将C扣的架子由之前的放在生产线上,改成生产线旁放置。

请看我们的改善效果:

改善后由原来的每月12件不良降低至8件每月。

目标未达成,由此叛定部品与产线碰撞不是主因。

进行第二个对策的实施:

改善台车的绑带。

将绑带1234的位置进行调整:

由外侧调整到内侧。

通过一个星期的试运行,我们通过尺寸数据得知,这个改善的效果是OK的!

是不是马上对绑带进行调整呢?

不急。

让我们先看看台车绑带调整的可实施性:

现场与制造科,物流系和厂家确认后我们得出:

改善费用约为8.64万元,成本太高!

作业时间为138.5小时,比改善前增加了76小时。

作业时间太浪费!

还有没有其它办法呢?

在不影响品质的条件下,再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想想办法吧。

只调整台车右侧的绑带,前面的绑带还是按照以前的不变,看看是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经改善后,到目前为止,GTMC均未反馈过此不良。

说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由之前的12件不良每月,递减到0件不良每月,太好了!

我们的目标达成了!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标准化予以巩固:

1,依赖物流系变更靠背海绵包装仕样。

2,检查科在靠背检查的要领书上追加了海绵包装仕样确认。

3,检查员在确认靠背时追家确认海绵包装仕样确认。

4,将C扣放置架的改善横向展开到其它工程。

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做了,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有形效果吧:

降低了顾客投诉,安装孔偏移零不良纳入GTMC目标达成。

再看看无形的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

1。

增强了顾客的信赖性2,熟练地掌握了QC手法3,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4,提高了调查解析能力。

取得那么好的成绩,那么来听听我们的感想:

docir

这次QC活动,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运用QC手法的机会,提高了组员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现场改善打好了基础也增强了组员的自信心。

根据座椅组装线反馈内制455W后座椅手枕表皮皱纹的不良情报,我们对09年1-4月在产线内收集了关于手枕的不良问题点:

手枕皱纹占据了不良的56.44%,排名第一位,所以我们下一个QCC改善课题为:

消除内制手枕表皮皱纹。

以上是我的发表,谢谢各位的聆听。

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分享到搜狐微博

篇三:

qc成果发布演讲稿

QC成果:

关于大体积於温度裂缝控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嘉禾•世纪国宏QC小组成员,我叫张三。

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地下室大体积硅温度裂缝控制。

我们的工程位于邹城市。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物地上28层,地下二层,总高度为83.9米,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我们小组是攻关型小组,注册号TYSJ11-008,小组成立于1月,截止于3月,期间小组活动13次。

我们选题的理由有4点:

1、筏板基础大体积於是本工程的核心受力部位,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安全。

2、本工程属高层建筑,体量大,结构布置复杂,被列入我公司重点工程。

3、根据技术、质量反映,同类工程施工合格率不是很高,均为86.8左右。

4、树企业形象,创邹城市优质结构工程。

小组对基础筏板大体积於温度裂缝进行了调查统计,并画出了大体积腔质量缺陷影响因素排列图,根据这一表一图,小组讨论研究,将大体积聆质量合格率由活动前的87.3%提高到93%。

对此,我们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其中有利条

件有4点,

(1)在公司总工程师的指导下,组织编制了基础筏板大体积於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监理审核、甲方批准,是切实可行的。

(2)公司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性很强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标准,对大体积碎施工已形成相关作业指导书,是我们做好一切质量工作的理论指导。

(3)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公司领导支持并参加攻关活动,有利于工作的全面开展。

(4)公司有类似工程成功的施工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不利条件有2点:

(1)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技术难度大。

(2)责任大,基础於施工要确保万无一失,必须一次浇筑成功。

小组成员一致讨论认为,要达到温度裂缝的控制,在人、机具、材料、测量、方法、环境等六个环节进行控制,如果有一个环节控制不严,就会导致温度裂缝。

经小组成员对大体积硅质量缺陷因素的分析、论证,确认1.未计算温度应力;2.约束条件;3.塌落度大、水灰比高;4.浇筑方法不当出现冷缝;5.未计算覆盖养护层厚度等是造成大体积松出现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针对主要原因,小组成员讨论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计算温度应力,重新制订防裂措施,优化配合比,降低硅入模温度,使温度应力小于硅的抗拉强度。

(2)改善约束条件,消减温度应力,设置后浇带,放松约束程度,防止水热化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施工后浇带设置在基础全长的1/3处(即18米处)设置成台阶形,在基础浇筑完成后保留60天再浇筑。

(3)分段分层浇筑,以后浇带为界,各划分六个浇筑段,每段分两层浇筑。

(4)控制於塌落度,严格执行配合比,正确设定计算机加水量和加水时间,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在搅拌站、现场分别设专人抽检役的塌落度,控制入模於塌落度在14〜16cm.o

(5)计算於覆盖养护层厚度,养护层厚度6cm,采用二层塑料布,一层麻袋,三层草袋进行覆盖养护。

并派专人三小时测温一次,确保於内外温差W25°C,以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我们对基础大体积硅外观质量进行了检查,共检查156点,其中合格147点,不合格9点,合格率为94.3%,高于我们设定的目标93%,我们的目标实现了。

由此我们qc小组的成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成本下降了5%,合人民币24352元,公司将本次qc小组的成果进行归纳、提炼、推广应用。

随着本工程施工的不断深入发展,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电梯井施工质量控制,装饰质等将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在成立qc质量小组进行攻关解决。

谢谢大家!

篇四:

QC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嵩栾二标项目部QC成果发布员:

王立飞。

今天我发布的QC成果是:

提高薄壁空心墩木模施工质量。

本QC成果共分十一个章节。

第一章、工程概况

洛栾高速嵩栾段第二标段,线路全长7.3km,涉及桥梁、路基、涵洞以及隧道施工,桥梁以大跨度、高墩身为主,其中涉及薄壁空心墩90座,墩身总高度为4306m,墩身最高高度达63.6m,墩身的施工量占到总工量的85%。

该项目合同工期为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是本工程的主要特点。

本工程是河南省省政府、交通厅实现河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实现豫西开发的重点交通建设工程,为此,业主对该工程的质量要求甚高,为了保证高墩的施工质量,达到业主对工期和工程质量的要求,故成立QC小组,对提高薄壁空心墩木模施工质量进行攻关。

第二章、小组简介

本次活动的攻关课题是:

提高薄壁空心墩木模施工质量。

小组成立于,2011年2月,共有14人组成,共学习了80多个小时。

小组成员中有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5名,技术员6名。

第三章、选题理由

工程质量要求: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求该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本项目中桥梁、高墩众多,墩身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整体工程质量。

公司经营需要: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确保质量、满足用户”是公司的经营理念。

特别是在目前工程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情况下,以质量拓展市场显得更加重要。

工程难点:

薄壁空心墩结构受力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工期紧,如何在保证施工进度的情况下保证工程的质量值得深入研究。

经济效益:

使用木模施工方便快捷、劳动强度小、节省了施工成本,但是质量不宜控制。

因此,我小组将提高薄壁空心墩木模施工质量作为本次活动的攻关课题。

第四章、现状调查

2011年7月5日至2011年7月15日,我小组对我标段正在施工的10个墩柱、50个浇筑段的250个检查点进行了统计,得到了如下工程质量缺陷调查表。

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外观缺陷和钢筋保护层所占比例比较大,达到了65.38%,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是重要的控制和改进对象。

第五章、目标设定

1、目前薄壁空心墩木模施工质量合格率为79.2%,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优质工程的质量合格率要达到85%O

如果使外观缺陷和钢筋保护层这两项的不合格点数降低到14个,则工程的合格率将达到87.2%,就能达到理想目标。

所以我们将活动目标制定为:

工程质量的合格率达到85%O

2、目标可行性分析:

①小组成员具有丰富的桥梁施工经验和较高的学历水平,

并由项目经理担任小组组长,保证了对QC小组活动的支持。

②目前已经施工了部分高墩,对高墩木模施工工艺已经有

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经验。

③小组成员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保证了与实 * *

验、物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目标可以实现。

第六章、原因分析及要因确定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查和专家专题会议,对薄壁空心墩外观质量差、保护层厚度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整理绘制成关联图。

由关联图我们共找到12个末端因素,并制定了要因确认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因素有:

脱模剂使用不当、

模板不平整、加工卡具尺寸偏差、模板加固措施不足等主要因素。

第七章、提出对策

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八章、对策实施

1、针对针对脱模剂使用不当,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查阅各种模板脱模剂资料,汇总讨论各种脱模剂使用利弊,确定了3种脱模剂(自配水性、自配油性、模板漆)。

对三种脱模剂进行对比试验。

由效果对比表可以看出,使用模板漆的使用效果最好,其次为自配水性脱模剂,在考虑到经济效益后,选定自配水性脱模剂作为木模板脱模剂。

模板脱模剂涂刷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2、针对模板不平整,采取以下措施

针对普通木模板质量不均,刚度小,使用次数少的缺点,小组与物资部门协调购买了萨维板木模,该模板具有质量轻、模板系统完整,支架系统易安装,模板周转次数多等优点。

模板进场后,小组成员对新型木模板与普通木模模板进行了对比,得到如下调查表。

对比发现,新型模板在厚度、防护层厚度、平整度等方面均优于普通木模板,新型木模板使用效果良好。

3、针对加工卡具尺寸偏差,采取以下措施

小组对钢筋加工机械进行统一检查,对钢筋加工卡具进行了整改,采用[100槽钢固定了套丝机,保证了套丝机的稳定,使钢筋在下料、套丝时更加平顺。

经过此项措施,钢筋半成品合格率达到90%。

从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出,活动后气泡明显少于活动前。

4、针对模板加固措施不足,采取以下措施

在使用新型面板的同时,订购了配套的悬臂支架、木质模板工字

梁和横向钢结构加固措施,模板的刚度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混凝土浇筑后,模板未出现变形、漏浆、跑模等情况,施工效果比较良好。

第九章、效果检查

1、墩身合格率।鱼^丁

活动后,小组对薄壁空心高墩外观质量和保护层厚度的改进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查,得到了如下图标。

)m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墩身质量的合格率由原先的

79.2%提高到了89%,完全实现了预定目标。

2、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这次活动除提高了工程质量外,还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提升了公司形象,提高了公司在目前竞争激烈的高速公路建设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外,该活动中木模的使用,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同时锻炼了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了后备人才。

从高墩的木模、钢模使用情况对比表可以看出,木模的使用节省了劳动力,加快了施工进度,间接的节约了施工成

第十章、巩固措施

小组将继续开展QC活动,并把本次QC小组活动成果应用到整个施工过程,努力改进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让作业人员掌握施工要点,继续争创优质工程。

根据本次活动成果编制成施工作业指导书,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篇五:

最终版QC发表演讲稿

QC发表演讲稿

皆様こんにちは!

これから私と宋坤より広州丸順直捣黄龙サークル発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どうぞよろし<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1、まず、会社を紹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弊社は広州永和経済技術開発区の高い山に囲まれてきれいな景色の所にあります。

会社は2001年11月16日に設立しました。

従業員は:

約1380人です。

これはー工場,これは本社工場、今年4月に完成し、5月から稼働をしています。

2,私達は主に:

ボディ骨格部品,フードロック、ハンドブレーキ,トランクーヒンジン、ステァリングハンガ一,フィラーパイプ等を生産しています。

4、これは私達サークルのメンバーです。

こちらは隊長です、下の二人は副隊長です。

他の方は計画実施構成員です。

私達は主にFITとCITYの溶接部品を生産しています。

活動期間は2008/12から2009/4まで。

活動回数は月

に二回,一回活動時間は1時間から2時間ぐらいです.私達のスローガンは結束は力であり、知恵を出して価値を創造します。

5、今期の社內品質目標、原価低減目標に基き、現場の困り事の中からテーマの選定を行います。

6、その中に四つ問題点が特に目立ってます。

その問題を重要性、緊急性、経済性、問題深刻性、解決難易度を基準に評価を行った結果、シティー後部座席シートベルトアンかーブラケツト締め付けナット位置間違い防止を今回の最も重要な問題としました。

8、テーマを選定した後,現状把握を行いました。

まず、製品は二種類派生があり、単品は共用ですが、M6ナット加工数が違ってナツト加工数を間違える可能性が大きい。

9、そして加工するナツトの穴ピーチはほぼ同じです。

io、加工設備にナツト間違いの対策がしていないので,作業者は間違える可能性が大きいです。

これは不良加工の状態です。

これは社内、社外発生した不良のデーターです。

11、社内、社外不良のデーターによって。

08年12月から09年4月までの改善実施計画を作成しました。

管理者達のご協力の下に,目標の達成に向けて一歩一歩着実に推進します。

12、発生したナット位置間違い不良は社外へ流出したら完成車になって修理ができないので管理者と相談した

結果はナット位置間違い防止の目標は。

に設定しました。

13、なぜナットの位置が間違えるのか?

私達は人、設備、物の観点から分析しました。

先ず、人の面では作業者の教育レベルが低い、精神狀態が不安定です。

設備の面ではカウンターの設定方法及び使用方法がしっかり分かっていない。

QA機器には不良を検出する能力があるかどうか。

インタロツク装置は有効であるかが不明確です。

物の面では派生の共用部品がある、部品穴の大きさがほぼ同じで距離も短い等いろいろな要因があります。

14、要因分析した後問題点を纏めました1、人は仕事に集中できなければ、間違えやすい。

2、センサーはナツトの溶接漏れを検出できるが、複数溶接検出できない。

3、インタロックはカウンターを調整できるため、管理不足で無効になります。

4、作業者はカウンターの機能がしっから分からない,教育が足りないです。

5、部品は穴が多くて距離がほぼ同じで,間違えやすい。

15、問題点に対して対策を検討しました。

最終案はナットの治具にセンサーを取り付け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16、検討を終った後,対策実施計画を作りました。

17、これは治具です。

これは効果の写真です。

単品の基準穴に位置決めピンとガイドプロックを入れたらセン

サーが感知しその場合だけ加工できます。

18、効果検証する時追加した治具はナツト1個加工する時不良は防止できますが,派生切り替えてナット4個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