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0098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6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课标版四年级下册789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这些图片好看吗?

为什么好看?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板书:

轴对称图形)

2.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

(1)这幅图对称吗?

(2)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3)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4)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5)点C和点( 

(6)我发现: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

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练习:

P83“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平移

P86例3及做一做

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1、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2、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直线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1、出示例3

(1)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小结:

平移的关键:

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

3、平移的特点: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

三、巩固应用:

P86“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平移

平移的特点:

第三课时:

平移解决面积问题

P87例4及“做一做”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借助方格纸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并画出图形平移的变换过程。

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提高对图形的运动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移的相关知识。

(1)结合生活实例讲一讲什么是平移。

(2)出示图形,请学生画出这个图形向下平移2厘米后的平移图形,并说一说如何画出一个图形的平移图形。

2、复习面积的相关知识。

(1)什么叫做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正方形呢?

3、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87页图形,提问学生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1、观察分析。

(1)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

(这个图形有两边都是曲线)我们学过这样的图形吗?

(2)仔细观察后,我们发现这个图形很不规则,用公式无法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

请同学们想一想,对这样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用其他方法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如果可以,该怎么计算?

2、用平移法计算。

(1)能把这个不规则的图形变成我们学过的规则的图形吗?

(2)把左边这部分剪下来,移一移。

说一说应该怎么移?

需要移动几格?

移动后是什么图形?

可以怎样计算?

三、巩固练习

完成87页“做一做”。

学到什么知识?

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等面积的规则图形。

剪—移—拼

数方格用公式求面积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注意事项

1.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课时:

平均数

教学内容P90-91、第93页练习二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

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

为什么?

(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

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

怎样求平均数呢?

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

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平均数=总数量÷

总份数

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哪个队成绩好?

”是什么意思?

用什么成绩来比较?

(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

三、探究结果汇报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师生总结收获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P95—97页

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地数据、

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学过程

(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情境图和统计表)

读统计表,说说你能读出哪些已知条件。

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你能分别完成城镇和乡村人口条形统计图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1、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观察教材第95页给出的“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

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一格代表10万人。

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呢?

如果把上面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就能得到下面这幅条形统计图,在这幅统计图中,右上角表示的就是这幅统计图的图例,其中

表示城镇人口,

表示乡村人口,在数学上,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

你能试着把这幅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2、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如果把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的表示年份和数量的位置交换一下,即用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得到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制成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你能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三、师生总结收获

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板书设计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一、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它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解决这类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二、学情分析

(1)“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列方程解答此类问题数量关系直观易懂,要加以提倡。

(3)“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和列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注意事项

1.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不同的方法。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六、教学过程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你们想了解吗?

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

(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图) 

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

(说明:

雉指鸡)出示: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历史趣题“鸡兔同笼”的问题。

(板书课题)

结合课件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说明:

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课件出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3.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

(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4.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5.汇报交流

尝试列表法 

假设法

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这种方法能化难为易,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假设法)

(三)阅读材料

(四)练习巩固,反思提升。

(五)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鸡兔同笼

(1)列表法

(2)假设法

第八、九单元单元检测

月日

第八、九单元单元检测卷评讲

第十单元:

总复习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有:

观察物体(为)、三角形、图形运动

(二);

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有: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实践与综合领域的内容有: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综合与实践等。

所以对本册教材的复习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与过程体验,体现知识的概括、总结、分类、系统化的过程,要改变学生的复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复习方法。

这册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基本概念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

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恶化其他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漏补缺,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复习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复习.要根据相关内容的提点,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通过灵活有效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达到加深体验与理解,形成结构,锻炼基本技能、增进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2、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

3、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复习过程

(一)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P110页的第1题及P112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3题、第6题。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的顺序,巩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简算。

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运算、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一、情境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1、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5+20=75-55=25×

8=200÷

25=0÷

50=

四则运算中,你知道哪些与0有关的运算知识?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与有关的运算知识)

2、复习括号。

(1)你能把分步算式整理成综合算式吗?

①20×

5=100②70-30=40③477-27=450

150-100=5015×

40=600450÷

9=50

50+25=7527+600=6274500÷

50=90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

通过上面的练习,谁能说说含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一个算式里,如果想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想改变某一个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使用括号,如果想改变一次就使用小括号,想要改变两次就使用中括号和小括号。

3、整理运算定律。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谁来说一说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

谁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的结合律?

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两个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

它们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a+b)×

c=a×

c+b×

c(板书)表示什么运算定律?

你能说出这个式子的意思吗?

它与乘法的结合律不同在哪里?

通过上面的复习,关于四则运算、括号以及运算定律等知识,你知道了哪些?

下面看教材第109页第1题。

通过上面的复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四则运算以及运算定律有哪些新的收获?

通过复习,加深了对四则运算定义的理解,系统地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认识到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能熟练地应用运算的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单元检测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单元检测卷评讲

(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

P110页的第2题及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的第4、第5、第7、第16、第19、第21题。

让学生回忆小数的相关知识。

(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点移动,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加、减法以及简算等)

对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与内化知识。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小数加、减法及其简算等。

小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篮球巨星姚明之所以能在2002年以状元的身份加盟NBA火箭队,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身体条件很出众。

(课件出示:

姚明身高2.26米,臂展2.21米,腰围1.42米)

读完上面的信息,你对上面提到的数有哪些认识?

(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

1、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2)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右边第一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4)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例)

(5)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6)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

(7)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两位小数有()个。

小数与分数有何区别,它们又有怎样的联系?

读写小数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改写或者化简小数的根据是什么?

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比较下面信息中三个小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大?

(出示:

小数点位置移动了,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这个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答案)

我们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做什么?

小数单位之间的改写,对较大数进行改写。

3、复习小数与单位换算。

姚明身高的数值2.26米除了可以用米表示外,你还能用厘米、千米作单位写出来吗?

你能用复名数表示出来吗?

(学生回答)

上面的改写用到了哪些知识?

你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

2.37米=()厘米1.46米=()毫米5070千克=()吨

6.5吨=()千克1吨25千克=()吨

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应注意什么?

用小数表示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4、复习小数与近似数。

想一想,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出示)

(1)因为姚明的篮球水平高,收入也非常可观。

在2010—011赛季,姚明的月薪达到了1258000美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年总收入156300000元(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2)某体育用品超市规模很大,一小时的营业额可以达到29500元,你能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吗?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5、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和简便计算。

竖式计算并验算。

4.92+5.08=5.1-3.24=15-12.78=3.5+4.67=

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