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013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doc

...

第一课时:

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

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

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

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具体内容:

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

“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

(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

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

“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

“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

小刚的做法对吗?

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    )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    )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    )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    )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八、总结

第二课时:

改改你的坏习惯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

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

一、交待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

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

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

改改你的坏习惯

二、新授部分

  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

故事大意:

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

“妈妈,我不饿,我不吃。

”说完就上学去了。

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下午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只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

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

  生答:

板书:

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

  师问:

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

  生答:

师板书:

不卫生

  师问:

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

  生答:

师板书:

  师问:

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

你准备怎样改正?

  小结学法:

(略)

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大意:

)老师说今天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现在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

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

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说:

“同学们,老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

    

(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

    

(2)不诚实、欺骗老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

    (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么办?

3.观看课堂剧:

《客人来了》故事大意:

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

小立打开礼品盒,发现里面有她爱吃的蛋糕,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嚷着叫爸爸陪她到公园玩儿。

看幻灯:

出示题:

(1)故事中小立有哪些坏习惯?

 

(2)这是哪方面的坏习惯?

 (3)还有哪些是家庭生活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打算怎么办?

  用刚才学习前两个内容的方法自学,小组讨论,派一人回答

  4.说说你或你发现别的同学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习惯,你的改正措施。

三、总结

  1.问: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师总结: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或某些不良习惯。

只要大家从小勇于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良习惯,并下决心纠正,就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第三课时:

来客人时的表现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家里、学校、来客人时应怎么做,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成为一名有规矩,有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这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

同学们,大家经常遇到远方来的客人,如家里来的客人,学校来客人等作为我们该怎样做才是对的,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来探讨之方面

的做法。

一、看课堂剧:

《客人到我家》

  要求:

找出剧中人物正确的做法和不正确的做法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看了课堂剧,对剧中的人物做出了正确的评价,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地招待客人。

二、看录相《学校来客人时同学们的做法》

  要求:

看完后讨论一下谁的做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不正确该怎样做。

找出错误的原因。

 教师小结。

三、教师对以上事例做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行为训练。

 

(1)家里来客人了小区不认识就不让进屋。

 

(2)家里业客人,小刚不好意思回答客人的问话。

 (3)家里来客人带来了小孩,小明不让不客人玩自己的玩具。

 (4)学校来客人,一辆小轿车很漂亮,同学们围着看,还用手去摸。

 (5)学校来外宾,王红主动让路并问客人好。

2.事例分析

 下面同学的做法对吗?

不对的错在什么地方?

他该怎样做?

 

(1)李明家来了乡下的亲戚,看他们穿着不讲究,土气,就不理他们,亲戚跟他说话,他用鼻子哼。

 

(2)哥哥的同学来了,妈妈让小刚把水果拿来,小刚哼了一声把水果拿来后,砰的放在茶几上。

3.同学谈一谈自己是怎样对待家里、学校来客人的。

五、总结:

 

第四课时:

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怎样认识自己,从而使自己心理得到合谐发展,永葆身心健康。

教学重点:

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每个同学自从上学那天起,我们的父母就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好学生,因此,我们就要从小就会正确认识自己,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

我们这课就学习正确的认识自己。

二、新授

  1.要做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好学生,就要学会正确的对待自己。

  2.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社会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能力、性格、习惯和爱好,也有自己的长处、短处。

如果在这些方面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易产生狂妄自大,消极自插或嫉妒狭隘等不健康的心理,使自己变得孤独、离群、悲观、伤感。

这样既不利于自己成长,也影响他人。

三、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避免对自己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要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虚心听取父母、师长和同学的劝告,发挥优点和长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社会,永葆身心健

第五课时:

同学之间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家想一想,我们每天除了父母、家人外,与谁接触最多呀!

对,是同学。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同学之间如何相处。

说着说着,问题来了。

二、情境表演

  1.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跳皮筋,怎么玩呢?

小芳说:

我不和小英一位,她那么胖,笨死了!

”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他指着小芳的鼻子:

“你才笨呢!

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母猪!

”小英听到小芳骂她,伤心地跑到一边,哭了起来。

  师:

小芳她们为会么玩不到一块?

不英为什么会哭?

  生:

  师:

应该怎样解决呢?

  生:

  师小结:

这几个同学调节得很好,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

这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吧!

  2.情境表演:

王小燕和同学们从外面簇拥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男同学不小心啃到她的脚后跟,王小燕大叫一声,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男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小燕别哭了,王小燕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直到教师从外面走进来,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

  师:

王小燕做得对不对?

为什么?

  生:

她好生气不好,对身体有害。

  生:

那个男同学已经说对不起了,她还生气,谁愿意和这样的同学玩呢!

  师小结:

好生气对身体、精神都没有好秘,好生气的人容易得病,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处不好。

好生气的人烦恼多,学习起来也容易出差错,我们都要记住生气的害外,人人争取做个活泼快乐的小学生。

同学之间也要和睦相处,让我们生活在快乐的集体中。

  师:

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样做?

 3.说句心里话

  

(1)你的同桌要在桌子中间画一条“三八线”。

  

(2)考试时,你的同桌没带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笔,他没有借给你。

  (3)选班长时,你的好朋友当选,你却落选了。

  4.最后,让我们做一个游戏,通过纸条上的悄悄话,传递我们的友情。

  师总结: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有什么问题,想法,欢迎你们去找心理医生,我们一定为你们解决。

愿大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第六课时:

愿你拥有诚实的美德

教学目的:

考查学生诚实的品质,引导学生认识撒谎、苦恼的行为是有害的,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具:

幻灯片2张,录音机一台,录音带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举行一次简单的测验,师阅卷评分,但卷面不做任何记录,阅卷情况另行记录。

2.将试卷发还学生,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学生对照标准,自行打分。

3.生打分后把卷子交还老师,师核对原阅卷记录,检查学生是否有自行修改试卷的现象。

二、情境表演

考试前,小红与妈妈说好,如果这次考试她双科达到优秀,妈妈就给她买一本《格林童话集》。

可是,今天席卷发下来,数学打了99分,语文只打了90分,怎么办?

她的好朋友丽丽给她出主意说:

你把90分改成96或98分不就行了吗?

小红太喜欢那本格林童话集了,她该怎么办?

  师:

大家想一想:

丽丽说的办法好吗?

为什么?

  生:

丽丽说的办法不好,这是一种撒谎、欺骗的行为。

  师:

小红想买那本格林童话集,该怎么办?

  生:

可以积攒自己的零花钱

  生:

可以对妈妈说明真实情况,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妈妈看了她的成绩,虽然语文差几分但仍然是不错的,妈妈也许就给她买了。

  生:

小红应向妈妈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表达自己想得到这本书的心情。

说明多看课外书,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妈妈就会同意的。

  师小结:

我们要学会如何提出自己的正当要求,但不要弄虚作假、期骗别人,这是不诚实的行为。

三、幻灯出示图片,录音讲述

  小刚和小东是一对好朋友,学习成绩都很好,今天语文测验,小刚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过小东。

答题过程中,他无意中看了小东的卷了一眼,发现一道题与自己的答案不一样,他经过思考,觉得还是小东的对,他刚要改正自己的答案,可又想,这样做好不好呢?

  师:

请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小刚该不该改正过来。

  生:

……

  师小结:

小刚虽然想取得好的成绩,但是不应在考时作敝,这也中不诚实的行为。

  师:

好,就按照大学的意思,小刚没有把那道题改正过来,大家接着听录音(师出示一幅图)

  考试时间只剩下2分钟了,小东一不小心把铅弄断了,怎么办呢?

他只有这一支铅笔,如果现在削,时间又来不及,他还有一道题呢!

没办法,只好向小刚借,小刚的文具盒里有好几支削好的铅笔呢!

小刚该怎么办?

是把铅笔借给小东,还是说自己也没有呢?

  师:

小刚会怎样做?

这样做对不对?

  生:

  师:

同学之间竞争,但应当是正当的,自己明明有笔,同学需要帮助,为了成绩超过别人,就说没有,这是自私的、不诚实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四、教师说明本次测验的真正目的是考查诚实的情况,表扬诚实的同学,阐明作假的危害。

最后,把试卷发给学生。

  师:

希望大家保存好这张试卷,留作诚实测验的纪念,愿每个同学都拥有诚实的美德!

 

第七课时:

男女同学团结友爱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男女同学应该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怎样搞好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事物出现,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们逐渐的长大,慢慢地进入学校,上学前班,一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几岁的时候,我们都上了五年,这时候男女之间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变化。

所以我们通过这课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怎样搞好男女同学团结友爱。

二、新授

  1.当我们长到十几岁时,男女之间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变化。

比如:

男生比女生的力气大;男生的情绪易激动了,女生做事心细,常因无谓小事生气。

因而男女不愿接近,影响同学间的团结。

  2.男同学和女同学都应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且要多看对方的长处,对别人的不足不能嫌弃,讥讽,而应尽量帮助。

如在做体力劳动时,较重的活男同学积极地多做一些,女同学也应尽力而为。

一些细微的事。

女同学应主动多做些。

男女同学互相帮助是一种高尚行为,要正确对待男女同学间的接触。

三、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冷静,避免急躁,要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男同学特别注意防止粗暴,女同学不要遇事斤斤计较。

四、作业

    说说怎样搞好男女同学团结友爱?

第八课时:

家庭医生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家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并能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分小组进行家庭调查,向学生家长调查学生在家中有哪些不良习惯,学生掌握了在家庭中的一些浪费习惯,为课堂教学作内容上的准备。

一、 导言

  同学们,你们是在父母养育下长大的,你们生长在温暖的家庭里,非常幸福。

大家在家庭中有许多习惯,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有时咱们自己可能不知道,因为大家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很娇惯。

那么都有哪些习惯是不良习惯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上节心理卫生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同学们应该知道臬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希望同学们上得开心。

二、新授

  1.把学生分成7组,每组4人,分角色扮演家庭中的父母和孩子。

  2.由扮演孩子的同学表演出在家庭中的不良习惯,由扮演父母的全予诊治,以改正不良习惯。

  3.患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还要主动承认自己还有哪些不良病症。

  4.“父母”把“孩子”的病症诊断统一上交老师。

  5.教师小结:

尽快地把病症诊断进行分类,向学生交待清楚,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三、行为训练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判断对错:

  

(1)放学到家先写作业。

(    )

  

(2)放学到家放下书包玩,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写作业。

(    )

  (3)经常向父母要钱花。

(    )

  (4)吃饭的同时看动画片。

(    )

  (5)看电视,眼睛距电视机一米远。

(    )

  (6)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听父母的话。

(    )

  (7)吃完饭,帮助妈妈收拾碗筷。

(  )

  (8)早上起来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

(  )

  (9)好吃的东西,总是让父母先吃第一口。

(  )

  (10)大小便不到厕所里去。

(  )

  2.事例分析

    

(1)读一段话,然后说说小纲同学哪里做的对,哪里做的不对。

    (出示幻灯片:

有一天,小纲的父母因外出办事,早上很早就走了,小纲从床上起来后,到母亲的衣兜里拿了两元钱向卖店跑去。

    

(2)先找几名同学说,然后教师小结。

  3.听故事

   

(1)放录音《撒谎以后》强化学生认识不良习惯的危害性。

    (《撒谎以后》故事梗概:

卫卫是个小棋迷。

这天上学路上,他看见路边有人下棋,就凑过去看了起来。

过了好半天,他才想起上学的时间过去了。

等他气喘吁吁地来到学校,已经迟到了,老师问他干什么去了。

他想:

让老师知道贪玩迟到,这周就得不到小红花了。

我知道错了,偷偷改了就是了。

于是他对老师说:

“老师,我妈妈病了,我给她熬药,所以迟到了。

”老师拍着卫卫的肩膀说:

“原来是因为照顾妈妈才迟到了,你能这样关心妈妈,真是好孩子。

”听了老师的话,卫卫的脸红了,老师亲切地说:

“放学以后,我和你一起去看你妈妈好吗?

”卫卫一听急了,他真后悔,不该撒谎,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围住卫卫安慰他:

“卫卫别急,妈妈会好的。

卫卫,我们会帮助你的.”卫卫越听脸越红,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终于他哭了起来……)

   

(2)老师明理,讲清撒谎一旦形成习惯,危害是很大的。

   (3)结合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不良习惯,今后怎么改。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上得很好,通过活动你们知道了什么是不良习惯以及它们的危害性,找到了改正不良习惯的方法,今后希望同学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板书设计:

        家庭医生

   

 第九课时:

学习医生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一同来上一节轻松而愉快的心理卫生课。

同学们都知道医生是给人看病的,我们生了病都要到医院去找医生看。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有一些手病,这些手病我们就称它为不良的学习习惯。

那么,学习中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也要象治病一样需要请医生诊治。

今天老师就请来一些学习医生为大家诊治各种不良学习习惯。

 一、课堂剧:

学习医生给学生诊病

    1.扮演学习医生的学生上场。

    2.诊病开始。

    要求:

看病的学生要明确说出自己患病表现。

学习医生要诊断出病的名称、危害并说出治疗的办法。

    3.教师小结

    内容:

把学习医生诊断出来的病症进行分类,然后抓住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和正确的学习卫生习惯重点教育。

 二、行为训练

    1.请同学们读以下各题并判断对错

    

(1)看书时眼睛离书一尺远(  )

    

(2)上刘杳侧身听(  )

    (3)做数学题时,划等号可以不用格尺(  )

    (4)发言时应先举手,经允许在发言(  )

    (5)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

    2.事例分析

    

(1)读一段话,读后找出小红同学哪些地方做的对,哪些地方做的不对。

    

(2)教师小结

 三、听故事

    1.放录音《小  和大船》强化学生认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性。

    2.老师说出故事中的道理。

    3.让学生结合故事谈自己有哪些不良学习习惯,今后怎样改。

 四、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活动得很好,通过这一次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什么是不良的学习习惯了解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性,找到改正这些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最后,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和正确的学习卫生习惯。

第十课时:

克服任性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认清任性的害处,努力塑造良好的个性,从而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教学重点:

分组讨论任性的害处,使学生明确正确的做法。

教学方法:

以情境塑造(表演、录相)采用负告诫和正面诱导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录相带、幻灯片

     2挑选一名女生扮演剧中任性的小女孩丽丽,一名女生扮演妈妈,一名男生负责旁白。

一、导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个性倾向性是由需要、动机、兴趣等构成的,正确的需要动机、兴趣、无疑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利的,但生活中也有一些错误的倾向,需要我们在成长中加以摒弃和克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克服任性》。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认清任性的害处,养成优良的个性,从而使我们成为一个身心俱健的一代新人。

二、新授

  1.表演:

《任性的小女孩》

    旁白:

这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妈妈和女儿丽丽正在屋里交谈

    妈妈:

丽丽,你的功课做完了吗?

    丽丽:

(自豪地)早就做完了。

妈妈,你带我到姥姥家玩好吗?

    妈妈:

(生气地)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任性,妈妈不是说下午去吗,就是不行!

    丽丽:

(执拗地)不行,就是不行!

(丽丽越哭越厉害),后来索性坐到了地上。

    旁白:

瞧,这位小女孩多任性呀!

大家可千万别学她那样。

三、看了同学们的表演,你认为丽丽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任性的行为)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

    1.丽丽任性好不好?

    2.丽丽如果不任性的话,应该怎么办?

(指几名同学回答)

    3.剧中的小妇孩非常任性,很不好;那么录相中的小男孩他做的对吗?

请你当他的心理医生,给他做一下心理诊断。

    4.出示录相: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一位八九岁的男孩,跟妈妈到百货大楼买文具,路过玩具柜台,他看中了一支玩具手枪,非叫妈妈买,可妈妈一看,兜里的钱不够了,妈妈说:

下次一定买,可小男孩哭着,喊着,扯着妈妈的衣角闹着,引来了许多“观众”)

    5.指名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剧中的小女孩和录相中的小男孩是这样任性,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出现过类似他们的行为呢?

如果有,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指名谈谈)

    6.下面请你判断这些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幻灯片出示)

    

(1)任性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使我们产生心理疾病。

(    )

    

(2)妈妈不让明明上学,明明非得要念书,这是任性。

(  )

    (3)对于合理的要求,我们要坚持,这不是任性。

(  )

    同学们判断的很好,同时,你们也认清了任性的害处,下面请大家讨论:

    怎样才能克服任性的缺点,使自己成为一名天真、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

    (请同学发表意见)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任性是一种不好的个性品质,任性的孩子往往缺乏礼貌,不尊重家长,自己撒娇,自我中心,随意放纵,缺少克制力,如果不注意改掉任性的手病,将来就有可能在集体中到处碰壁,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当然,如果改抻了任性的毛病,家长,老师和同学都会很高兴的。

第十一课时:

今天我当家

教学目的:

培养、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

  1.以抓阄形式,随机确定表演者二人。

  2.表演者按规定的角色和情境,表演小品“今天我当家”。

  3.重新抓阄,进行下一轮表演。

   提示:

纸阄由教师事先写好,应包括如下内容:

  

(1)表演者:

14、31(数字为座号或学号,随机填写)

  

(2)角色分配:

14扮演小主人、31号扮演来宾。

  (3)设定情境。

示例:

某日下午4:

00一位公司职员来到小主人家,采访小主人的父亲。

此时只有小主人一人在家,表演者按此情境表演一段对话小品。

  (4)对表演的要求:

小主人应根据规定的情境以礼貌用语问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