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182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docx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

学习兴趣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数学教学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生动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也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不容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们就要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

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

“1象粉笔,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口哨,7象镰刀,8象葫芦,9象饭勺,0像鸡蛋。

”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通过这样的教学,将枯燥的数字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能使教学内容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且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出示长方体的教具,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6个面,接着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几条棱,每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他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从而引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引导学生做游戏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例如在学习《钱币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玩“购买文具”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所购买的物品,一手拿着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拿着钱到讲台上来“买”文具,这样,学生即认识了钱币,又锻炼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一举两得。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21世纪的今天,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是课改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动感的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这样既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富有现实性,又能使数学知识更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我设计的课件是有一个小猴子骑着自行车在绕着一个圆形的花园转,然后出示问题:

小猴子转一圈要骑多少米的路程?

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名词变成小动画给学生展现,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

五、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在“爱玩”、“好动”的心理阶段,创设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活动的机会,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自然、高效。

如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把四根小棒围成平行四边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平行四边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平行四边形有容易变形的特点,这样,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了新知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了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研究。

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使用学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

学习兴趣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数学教学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数学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

小学生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活动的机会,会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自然、高效。

二、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小学生的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学生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从而形成科学的数学概念。

第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

在教学中,操作的主体不同教具学具的选用应有所不同。

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些,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颜色鲜艳一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学生用的学具可简单一些,以免无关属性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活动教具,因为活动教具容易引起注意,容易被知觉,它更有利于使知觉的主体与背景分离,使主体更加鲜明。

同时,活动教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便于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

内容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

在教学实际中,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要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教学具;要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还要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

第一,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

1、学具存放有序。

2、学具摆设有序。

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

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时,我注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恰当指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

如开始学习10以内加法3+2=5时,学生拿着小棒不知往哪里放,只摆了5根,体现不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就拿着小棒在投影仪上边示范边讲解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8+9=17时,不少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摆出8根,再数出9根,我这样启发学生,不用数的方法,能不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7呢?

学生有的用9凑成10,有的用8凑成10,很快发现了进位加法的方法,由于在课堂中注重了学具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省了时间,课堂教学效率高。

第二,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教学具。

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

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

如:

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我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7”、“7>6”,学生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或“>”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学生举起“<”或“>”符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

再比如学习加减法时,我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用喜欢的学具摆出相对应数量,然后再把两堆东西合起来(加),从一堆中拿走一部分(减)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探索的好习惯。

教师教具的使用,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

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师手中的教具和学生手中的学具一起动起来。

我曾经这样引入一副信息窗:

“小朋友,一年级和二年级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谁想去参加啦啦队?

大家参加啦啦队的时候,不光要为他们加油,还要仔细观察看看谁知道的多,提的问题好。

”接着,我利用投影仪把信息窗展示给大家,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画面,随后找到了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了数学问题。

再比如,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用一个布袋把要认识的东西装进去,藏在桌子下,上课时用神秘的语气说:

“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能变出很多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

随后我拿出装饰精美的口袋,接连掏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让学生认识,为了进一步区分它们的特征,我拿起一个长方体边看边摸,边故意作出神秘的样子说,这个长方体藏着很多秘密,看谁先找出来,学生学老师的样子,很快找到了物体的特征。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为学生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他们牢固的掌握,形成表象。

三、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

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

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

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

“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

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

”学生答后又强调说:

“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

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第四,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

在“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的兴趣盎然。

可见,合理适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另外,教具学具数量、操作递减有序。

教具学具操作的目的,是用直观感知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具学具的数量和操作的次数亦应逐渐减少。

我们还须注意,操作的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儿童的注意。

应尽可能利用记忆表象来帮助儿童理解初步的数学知识。

当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应通过观察、了解,评估,允许发展较慢的儿童使用学具,操作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操作要求,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

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

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

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

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

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

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

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

实践表明:

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如:

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又如:

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

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

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

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

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比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四、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

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五、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

教学1L和1000ml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ml水倒进1L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

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付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

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

Sh的成立。

实验中,教

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

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

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八、使用学具,有助于形成“问题解决”意识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再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

如:

教学“乘法分配律”,可让学生根据学具卡(见教材图)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推导乘法分配律用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抽出教学新知所需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

这样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数学问题解决”意识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九、使用学具,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脑科学告诉我们: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半脑分管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右半脑支配左半身的活动。

反之人的左、右半身的活动可促进人的右、左半脑的协调开发。

左右半脑各司其职而又协同发挥作用。

据研究,人的大脑功能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一般人只用了脑功能的10%左右,使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是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二是通过左右手同时活动,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十、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999年5月,教育部在北师大召开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研讨会,会上强调指出:

“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的发展。

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而后者我们过去对它却不够重视。

十一、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皮亚杰告诉我们:

“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

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如:

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

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工具之一。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需要哪些学具和如何运用这些学具来学习数学知识呢?

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常用的学具及其功能

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

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或塑料片)。

将儿童喜爱的小动物(如小鸟、小兔、小鸡、小鸭、蝴蝶等)、熟悉的花草、水果图案(如红花、黄花、苹果、梨、桃、五角星等)绘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卡片上。

(如图(1))

数学塑料片有:

0—20这20个数的塑料片。

(如图(2))

符号塑料片有:

运算符号片和关系符号。

(如图(3))

2.小棒。

小棒有单根的,有成捆的(示意图(如图4)),用来学习认数和计算。

(附图{图})

(1)(2)(3)(4)

3.计数器或计数表(如下图),用来学习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附图{图})

4.口算练习卡片。

这种卡片可根据各册的口算内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