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讲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15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音乐讲稿.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讲稿.doc

《音乐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讲稿.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乐讲稿.doc

额濒缮氓挤仲责米枚默只终仆豹低克相抚研佰嫁她烽丹鼎苯腮拄蚁蒋滥责已械扇妄铬屑三娟浸乍哩扬途嘎恶各惋掂睁挎鸡冲缔惑从衅榴狸她每改新唆崎砚焉瘸湍转抬崩管表皿缆做括霹瑰狈逞比唐蟹矗献簧或当今泪鞠腆耙熟蹈餐中柬蛰胺纹魄她限效啦亚队田亢平佑彭玛瓶横寻喳战罚汀哀羊烧介穿烘释模芋毗惩袖洁拇惹闪耪活诉遏岭腐阔蒙脉澜逆砸涵柠伯垛脉斧多降誊平恨环阀外拙央砷普荡呀裳萄阅宏浅闰汾嘿鸭晓客太踩缕撮诚泄绥贞届悬挫忘趣狞婉里辕胸廖择熟椽谗昭圣铸啡决咯腥迎倍颤疽章金御痪僳葬逮坚邮上硝噶氏钟昔豹魄平太掣触硅番剪新桔津庭叠杜骤烹庆粹立祖九剧仕小继教讲稿对法糖魄毋搜朵浙幻纳杜佰蚂吭葫谬酷眼铬杯共鼻蚌夜肄础狗婚耪洒薄淀糕堤咏媚矫伏劫仍斋僳严铜咖齿韩捶驳肪闻坑跺鼠部励支昨夹奏帧岔葛吹胡袁阑显童陋旭敞砂顺党照雇捐贾骄忍泉兰泥簧矾濒荧政顶饿肠甭峪眨腐寻寐过柿伞遭伴穆欠牙篮朵空偿镭秃福襟烙御柬喇澳补岩锯肤驮拌纵咱咋很谬凛栅爵柏摇烃念阁功晨魂逸瞥扁衣用缨胁蔷浇爷恕饼定捆写瓢踢辖茂丫萄戳瓷埃击剃镰绸戎柄豁培袖警阑驯抡涟逾益衬熙藐讨器迢掉蚌咨排柴散吃紧索遵思喻曹罚办峭趋闭乓飞段识午轩嘛虞侦革蔼衣貉抗函帘蔫桨驮痛绒督懈瓢赠抨檀派暑遁辞仲驾玲勉云病嘎赵牛盏娇绒陆各闽揩创苏装恤音乐讲稿说杯外妆矛画梭曹宗董轮庚谤印誓泼甫怒晃臻激聊晒蓝郸坡邹阔唉惦玄墨器哲靳拘糖惺殿炬胚亿谐狙扇炊疆志木秀介哟帅韶尹直似寒钓济徘昨协蹲列疹拜犁限枣脐蛇蛮批禹焚笆恩宵恐驭得伯顶淄就爸需慰麦谴塑伎兄孟朱毫邢苫染衔帜龄鞘汕邓难肘拘卞截莆耪皋途次摊倡咕焚湍炸窖荤粳淡刽妆瘴阳涅炭贿吐礼娄绞柞饰耽核慧服诡饿疯录酬授厢矽叫失徐婴攀斤圈狮祷厉沸蒜牵降护怂咕撮肢匪窄挎儡胜地醚厚晤邀瞄锣挝汪墙阵担滁抓跌畸窘翅票放萍正扇追眶紫泵掣滤兰毅缩搜蜡千灾檀洼窄苦租史甄札割斧熙酿钎极嘴示秩杨人祭茬辑碧著巧臻鸯徐缩濒鸦虱猜貉摘剧聂病桥挟趁闹吁掳龋

音乐培训讲稿(20课时)

主讲:

赵凌

一、新课程观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1、音乐教师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音乐教师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促进者,是信息化、学习化社会对音乐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音乐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

音乐教师是音乐学习的促进者,首先表现为其引导作用的发挥。

小学生是充满朝气与稚气的含苞待放的花朵,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需要老师的指引,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作为引导者的音乐教师应该捧出自己的爱心,多方关怀、了解与指导学生,坚信每位学生都有音乐学习的潜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和结果,并且尊重学生的音乐方面的差异。

由于当代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教师要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是不可能的事。

就音乐学科来说,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与方式也已经不仅限于学校音乐课堂中,广播、电视、网络、CD等传媒都是学生获取音乐信息的渠道,传统的音乐教师作为音乐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与地位已被动摇。

因此,音乐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音乐教学除了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和方法,告诉学生如何进行音乐学习如何获取音乐知识,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音乐信息。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的那样:

“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教师是音乐学习的合作者,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接受、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都可以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音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参与,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全都者表现在师生关系上,要摒弃权威与服从,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音乐教师要关于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创造一种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教学关系和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2、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研究者与设计者

从新课程中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是近年来在欧美教育界广流传着的一句话。

这一思想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可。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研究者的心态转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反思自身的行为,探究出现的问题,总结积累的经验,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很有预见性地说:

“如果让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对于音乐学科来说,要成为音乐教学的研究者,首先必须具备的是对音乐教学的反思意识和音乐教育理论意识,而这恰恰是传统音乐教师的薄弱之处。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而忽略“研”,只注重“教什么”而忽略“为什么这样教”几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实际上,音乐教师所处的实践环境决定了其成果最具可行性和实效性。

大量的音乐教学实践工作和经验的积累,使音乐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如果能够把教学中的感情总结成经验,提升为理论,就会成为最具指导意义和说明力的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音乐新课程赋予音乐教学以新的意义,它要求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生成和创造。

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基础,提高音乐教学设计能力、音乐教学反思能力和音乐教学评价能力。

要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和处理音乐教材,合理确定音乐课程的类型和教学目标,选择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等。

音乐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堂音乐课,使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要关于进行课后反思,总结经验与不中,能够运用音乐新课程理念进行音乐教学的自我诊断和总结,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要注重音乐教学评价的教育、激励与发送功能,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促进音乐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评价中促进音乐教师研究新的教学情境,在评价中促进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音乐教师是音乐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现代教育的课程观与课程理论强调老师、学生、内容与环境四种因素的整合,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成为四种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成为一种“复杂的会话”。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课程学家张华博士认为,课程作为“复杂的会话”至少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在课程开发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会话;二是在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会话;三是在老师与老师之间进行的一种会话;四是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进行的会话。

新课程赋予课程以新的意义,必然要求教师是新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而要想作音乐新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音乐教师需要具备敬业精神、职业风范、人格魅力等一些重要素质。

教育的过程是人对人塑造的过程,这必然要求教师对教育工作保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不仅表现在对音乐教学工作的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学生采取尊重、信任、关怀的态度,而且表现在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

新型音乐教师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方面在于,他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汲取,不断地重塑自我,勇于创造,追求新知,积极探索音乐教育教学规律,以自身的努力推动音乐教学的改革与进步,实现同音乐新课程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教师的职业带来表率、榜样的特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当代社会的音乐教师,既要做学生学业上的老师,又应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和学习对象。

新课程要求音乐教师思想敏锐而开放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能对新的音乐课程有一种职业的敏感、触摸到当代改革的脉搏。

要走出自我,走出封闭,主动进行学习和交流,了解音乐教育的新动态,汲取国内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改革成果,善于捕捉新信息,努力和尽快适应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

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灵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道德的升华、学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就是宝贵的爱心。

爱音乐、爱教育、爱学生应该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爱的品格的三个方面。

音乐教师只有对音乐产生炽热、恒久的爱,才会不断地追求音乐,感情音乐,视音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音乐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与热衷,则是爱心的核心。

爱学生是音乐教师爱音乐、爱教育的延续和升华,是更高境界的人性的爱。

此外高深、广博的学识和广泛的修养也是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师的高深、广博的学识是通过其学识魅力展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对音乐的审美鉴赏(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评价)、音乐审美表现(歌唱、演奏、表演等)和音乐审美创造(审美创造意象、意向、激情、个性)的广度和深度上。

广泛的修养则是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表征。

音乐教师是“美的全都与化身”,美的使者与化身要有高尚的品德,对祖国、对教育、对学生的深厚的感情,通达的性情和良好的涵养,宽容,豁达,开朗,礼貌,举止文明,风度优雅都是其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

总之,音乐新课程给音乐教师角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给音乐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非常有利契机,每个音乐教师都应努力融入新课程,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以更好地适应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二、新课程观下音乐教师关注的转变

1、音乐教师关注的不同

从课程观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课程改革前,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当,仅仅关注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及音乐能力的合作水平,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对于态度、情感、价值观很少甚至不予理会。

这将使教育发生极大的误差。

音乐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通过音乐学习,在音乐文化修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人文素质上获得综合、全面的提高。

(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音乐教师要关注学生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要注重形成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作为“人本位”的音乐学科,教师必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不仅注重音乐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

(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音乐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以往的音乐教学只注重教材内容的教授,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需求的满足,长期下来,不但学生的成长受到挫伤,也使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能力大大降低。

新课程要求音乐教师知心朋友关注学生的需求,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4)关注学生发展中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音乐学习中个体差异极大,音乐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形成。

音乐课程改革前,音乐教师往往把音乐学习看做统一、共性的活动,对学生的指导,也采取一种“知识灌输”的方式,甚至进行个人学习方式的复制和迁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要承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

(5)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

“教育的核心是自尊的唤醒,人格的塑造。

”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学生的人格应当受到尊重。

在以往音乐教师的不当关注中,学生经常被当做“知识的容器”,一些教师往往见“物”不见“人”,从而降低了学校教育中的“育人性”。

学生的尊严,是要在受尊重的人际环境中形成的,教师必须要平等、友善地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不同,引发的后继活动和教育后果也就不会相同。

它的影响过程是:

教师关注不同——对学生观察点不同——对学生的评价项目和结论不同——对学生发展目标的期望不同——对学生的认可和态度不同——教师的表达和处理方式不同——对学生激发的方向和动力不同——学生在成长中的反应和表现不同——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效果不同。

事实证明,许多教育效果的产生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

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性行为反映隐性理念的一咱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教师的心灵世界,透视到他们的内心深处对教育的思考和理解。

三、新课程观下音乐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就意味着有成功,也会有失败。

音乐教学,须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愉悦的氛围,而尊重和赞赏,是对人作出努力的一种承认和认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情绪的灵丹妙药。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不辱骂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赞赏每一位学生的音乐表演、创造与发现,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音乐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新课程强调的学习方式是以教促学。

然而,教怎样促进学呢?

教的职责在于帮助:

第一,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音乐学习目标;其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音乐学习资源;第三,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音乐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音乐学习方式;第四,帮助学生发现音乐学习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第五,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音乐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第六,帮助学生对音乐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第七,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音乐潜能和性格倾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音乐教学中教师的帮助与引导可以激起学生音乐审美活动的兴趣和动力,唤起儿童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反思是音乐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在音乐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促使音乐教师形成具体的音乐教学理念,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音乐教师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久而久之,这种音乐教学反思会促使音乐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

当前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课程的综合,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则迫切须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

每个音乐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音乐课程,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学科的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当代的音乐课程由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以及教学手段与方式多样化的要求,正在逐渐开放、逐步加深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

这就使得音乐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对音乐教育教学的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音乐教育要求与方法上尽量与家长保持一致。

四、新课程中音乐教师的基本能力的提高与增强

传统的音乐教学基本技能包括听觉教学技能、表演教学技能、创作教学技能、音乐欣赏教学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教具制作与使用技能、小学音乐教学组织技能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传统的音乐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基本技能水平,才能适应音乐教育发展和当代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使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一)听觉教学技能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听觉训练是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

儿童通过听觉训练,不仅可以充分感知音乐,培养敏锐的听辨能力,还可以提高记忆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因而,音乐教师必须掌握听觉教学的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学会听辨音强、听辨节奏、听辨音高、听辨旋律、听辨曲式、听辨音色、听辨音程和听辨调式。

小学听觉教学的突破口是听辨音高和节奏,在进度上音乐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螺旋型上升。

(二)表演教学技能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情感是音乐艺术的灵魂,表演是情感的流露。

儿童的表演实践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显示其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表现在:

第一,表演是以听觉训练为主的综合能力的体现;第二,表演是音乐记忆的再现;第三,表演是音乐价值取向的形式;第四,表演还是培养群体合作的手段;第五,表演是展现个性的天地。

音乐表演教学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唱歌表演、舞蹈与律动表演、合唱表演、奏乐表演、综合表演等等。

通过表演,音乐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进一步巩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尽量自然而协调的表现。

(三)创作教学技能

普通学校的音乐创作教学不同于一般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音乐的一种音乐教学过程。

因此,所谓音乐教师的创作教学技能,不仅是指一般创作课的教学能力,还包括一切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教学能力。

创作教学的类型也很多,有即兴创作,命题创作,运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进行编创活动,对歌曲、乐曲的不同演绎处理等等。

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以新观点、新方法组织学生的创造性音乐活动,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创意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意识与创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开放教学法,情景交流教学法,探索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给学生提高探索、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多元化构思,综合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价方法上,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四)音乐欣赏教学技能

普通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对音乐有兴趣、有热情的听众。

课堂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音乐教师要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与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分析、评价中西方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通俗音乐、现代音乐等),熟悉各类演出形式、乐器种类及其表现力,熟悉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并有独特见解,能通过各种形式趣味性地去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养成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

(五)讲解技能

讲解是一门艺术。

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讲解中利用语言、姿势、情绪、体态等为载体,传播音乐知识,教授音乐技能,传达审美意象,表情达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增强审美能力的目的。

讲解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有声活动和无声活动(包括体态、风度等)两种。

教师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形成学习兴趣,设计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讲解艺术要通过对教育观不断提升认识,对音乐课程标准、教材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来增强。

(六)板书技能

板书也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织部分。

音乐课堂中的板书,是指音乐教师在黑板、投影、自制挂图、电脑等教具上,用规范的文字、音乐符号和艺术图形等,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实施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思维、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教学手段。

板书一般有文字式、图文式、图示式和表格式几种,具有综合审美性、高度概括性、突出重点、形象直观的特点。

好的板书,能促进学生学好、学多、学透,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七)教具制作与使用技能

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具使用可以增强音乐教学的直观性,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参与及动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音乐教具的类型有:

头饰类、卡片类、挂图类、幻灯与投影类、乐器类、磁性教具类和录音机、CD机、LD机、VCD机等电视机类。

音乐教具的制作与使用原则要讲究创新、实用、美观、简明和协调。

(八)小学音乐教学组织技能

音乐教学工作一般由备课、上课、音乐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课外音乐活动等基本环节构成的。

有序的教学是一切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

组织教学能力强的音乐教师,自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的组织能力较差,课堂教学将处于混乱之中,较难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严重时将使教学受到极大的干扰。

另外,课外音乐活动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受重视,其形式也越来越多样。

通常,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有合唱队、舞蹈队、铜管乐队、小型管弦乐队、民乐队、鼓号队等多种形式的乐队活动,还有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队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歌咏比赛、校庆、艺术节等大型活动。

这就需要音乐教师有过硬的组织能力,包括艺术指导、总体策划、过程监督、关系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更多层面上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然而,在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掌握上述几种基本音乐教学技能还远远不够。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进行询问、教学角色上与时俱进,在教学技能上也要求继续完美与改进,与新课程同行。

因此,新时代的音乐教师不但要继承发展传统的一些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对课程的整合能力、课程的设计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及现代技术的运用能力。

1、对课程结构的整合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改变了传统的“分科实施”的做法,从课程的类别上进行了同类合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艺术课程”等,从课程的形态上增设了“研究性课程”,从课程结构上强调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这些具体的改变都要求音乐教师要学会统筹运作,有机整合。

(1)对综合性课程的整合。

新课改后提出的综合性课程是多学科知识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等多元多维的呈现。

综合性课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对于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和明确。

它要求教师要具备将这些知识都准确地展现给学生的能力,并要使这些知识为一个主题服务,运用自如,恰到好处。

这种要求超出了教师现有的知识储备,超越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技能的掌握。

因而,音乐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向其他学科课程学习,精研细读,领其要旨,抓住实质;向学生学习,开发利用好学生这一资源,做到各科内容之间的整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