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自用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9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自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自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自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自用版).docx

《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自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自用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自用版).docx

从“酒词”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

——《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学习诗词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理解并背诵《醉花阴》和《声声慢》。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通过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式,理解李清照三首词的不同情感,感知其人生轨迹与人生境遇。

3.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通过诵读,感知词作的节奏美和音乐美。

4.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体会不同时期李清照词的不同风格,感知其因时代和命运而脉动的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式,理解李清照三首词的不同情感,感知其人生轨迹与人生境遇。

【教学难点】

1.学习诗词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2.体会不同时期李清照词作的不同风格,感知其因时代和命运而脉动的生命。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写酒之作确实很多,对于诗人来说,一杯美酒下肚,经过反复酝酿,便可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

比如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然而,作为一位女性,反反复复写酒的,恐怕唯有李清照一人,我们初中就学过她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人因游玩得开心而饮酒,内心愉悦,所以读起来也比较欢快)

那么,她的酒词是不是都像《如梦令》一样,是她饮酒作乐之作呢?

今天我们通过她的两首词作《醉花阴》和《声声慢》,一起走进李清照的词酒人生。

二、初读:

初尝感知酒之情

1.自由读《醉花阴》和《声声慢》。

初步感知节奏和音调,并画出词中关于“酒”和情感的字眼。

明确:

把酒、淡酒。

愁。

2.大家觉得读这两首词,速度和声调应该如何把握?

为什么?

明确:

速度缓慢,声音低沉。

因为两首词表达的都是“愁”,也就是说词人是借酒消愁。

(引导学生抓住“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怎一个愁字了得”)

3.其实词大多是可以用来歌唱的,就像现代的流行歌曲。

所以读词票特别注意节奏,表达愁绪的词作节奏要放慢一些;除了节奏,我们还需要关注韵律,关注押韵。

大家知道这两首词分别押什么韵吗?

明确:

(1)《醉花阴》ou韵:

开口大,情绪较饱满。

(2)《声声慢》i韵,开口小,悲戚、哭泣,诉说,有“如泣如诉”的感觉。

(一学生读《醉花阴》,教师范读《声声慢》)

(过渡:

我们常说“借酒消愁愁更愁”,词人在两首词中分别消的什么“愁”,让我们再读词作,探知“酒之因”)

三、再读:

再品探知酒之因

【讨论交流】在《醉花阴》和《声声慢》中,词人分别是因什么而饮酒?

借酒消什么

愁?

又是如何表现愁的?

请结合《导学案》,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

词作

事(因)

《如梦令》

游玩

沉醉

寄游兴

甜畅

轻快、明丽

《醉花阴》

《声声慢》

明确:

(1)《醉花阴》是因无聊和思夫而喝酒,抒发了无聊寂寞与思夫之愁: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

“愁”字直抒胸臆;“薄雾浓云”营造一种压抑的氛围;“永”字: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思念度日如年;“瑞脑销金兽”是一种无聊的闲愁。

②佳节又重阳: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字之中暗含抱怨,应重读。

③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潇洒脱俗)和《古诗十九首》中“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思念情人)句。

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将人与黄花对比,突出人之消瘦。

大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感。

(直抒胸臆;借事抒情;借景抒情;用典抒怀;对比等手法)

(2)《声声慢》是因孤寂而喝酒,抒发了寂寞飘零、思乡思亲、家破人亡、生命凋零之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从动作、氛围和心理精神角度,全方位展示了词人的愁绪,词语的情感色彩较为明显。

(动作、环境和精神状态描写,孤寂之愁)

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晚上的风很急。

与《醉花阴》“帘卷西风”中的“西风”相比,更强劲、凄冷。

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思乡之愁。

(鸿雁传书)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与“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黄花比,更是残败不堪。

生命凋零之愁。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凄苦之愁。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字喷涌而出,可见无法克制。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过渡:

虽同是饮酒,却承载着不一样的愁,那么酒的滋味肯定也有差别,接下来,让我们知人论世知酒味)

四、美读:

知人论世品酒味

1.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分别概括概括两首词中酒的味道。

明确:

《醉花阴》:

酸楚(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声声慢》:

苦涩。

2.为什么《声声慢》表达的愁情与《如梦令》和《醉花阴》差别那么大?

明确:

1084年3月13日,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父亲赵挺之,左仆射,官至相)结婚,致力于金石书画研究,生活幸福。

1127年,金灭北宋。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8月18日染病身亡,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流亡到越州,寄存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被金兵焚掠一空。

1131年,又逢盗贼,随身带的五箱文物被盗,重病,几欲丧命。

1132年,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47年,写出《声声慢》,时年64岁。

1151-1156年,凄然一身,在杭州悲苦离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地。

知人论世:

国破家亡,孤寂无依,漂泊不定,生命凋零。

由此可见,这时词人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淡酒敌的其实并不只是晚来风急,更是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凄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时的词人,在酒中尝尽了家国与个人的不幸和苦难,这种滋味就是苦涩。

3.所以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情绪去读?

明确:

《醉花阴》:

缠绵、婉转;《声声慢》:

凄婉、低沉。

(生齐读)

五、小结

李清照的一生与不同时期的词作就像不同种类的酒:

少女时代,米酒一样的甘甜,承载着一个美好的青春年华;少妇时代,红酒一般的酸,潜藏着一个闺怨又柔婉的灵魂;孀妇时代,白酒似的苦与烈,沉浮着一个气息奄奄、无可奈何的悲惨命运。

六、拓展探究

有人说:

“从李清照众多的酒词中我们发现,词人关注的似乎并不是醉意本身,而更多的是醉与醒之间那种自由与不自由的人生联想。

并且,多半关于醉意的描写其实是为了写醒。

”“而且主栗是通过'花'来写醒。

”请同学们结合三首词,找出词中主栗是通过哪些花来写醒的?

其中又有什么寓意?

要求:

选择其中一种花,结合词作与作者生平事迹,谈谈你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评。

下一节课展示交流。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

《醉花阴》《声声慢》。

2.完成拓展探究:

文艺短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