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300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6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促进富民增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组织实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惠民水平行动。

全力推进社会保障提升、最低生活保障完善、社会救助强化、优质教育普惠、医疗服务提质、住有乐居建设、幸福养老拓展、文化服务优化和全民健身促进“九大重点工程”。

到2020年,构建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隐形财富”持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扩大、发展优质均衡、管理运行高效,惠民、便民、利民水平明显提升。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惠民水平行动由区社会事业局牵头,会同区委宣统部、区人社局、财政局、城建局、环保局、农业局、市场监管局、规划分局、地税三分局共同组织实施。

4.组织实施提高生态宜居水平行动。

全力推进资源能源提效、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风险防控、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体制机制提升、生态宜居环境提升“七大重点工程”。

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国考断面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100%,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3.36%,林木覆盖率不低于18.4%,绿色建筑全面推行,宜业宜居的生态优势初步显现,基本建成空气清新、水体清澈、绿树成荫的生态家园。

提高生态宜居水平行动由区环保局牵头,会同区法院、检察院、区党政办、区委宣统部、区编办、经发局、商务局、财政局、城建局、社会事业局、农业局、市场监管局、安监局、常高新集团、国土分局、规划分局、公安分局共同组织实施。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区长为组长、相关区领导为副组长的富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富民增收工作的统筹、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推进富民增收工作中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经发局,具体承担富民增收工作的任务分解、情况分析、工作推进和考核评估等日常工作。

各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富民增收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细化落实工作任务。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富民增收作为衡量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强化基层富民工作班子,建立高效的富民增收机制,为全面完成富民增收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强化工作推进。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富民增收工作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确定的任务分工,逐项梳理各自牵头或配合的工作任务,明确部门富民增收年度重点工作和创新举措,并进一步落实。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提升富民增收工作水平。

3.强化宣传引导。

发挥各类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营造鼓励增收致富的良好环境,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做好创业创新带动致富、依法保护产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舆论引导,大力弘扬勤劳致富精神,大力宣传富民增收的经验做法和成效,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共谋发展、共同致富的深厚氛围。

4.强化督查考核。

制定全区富民增收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定责、查责、问责、追责的工作机制。

区督查办、目标办要结合部门富民增收工作的任务清单加强专项督查和考核,采取季度通报、年终考核的方式,将考核结果纳入区综合考核,并与各级的评优评先结合起来。

纪检监察部门要强化行政监察,对在实施富民增收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查处,严格进行问责。

附件:

1.培植新北幸福树创业就业富民行动方案(2017~2020年)

2.培植新北幸福树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行动方案(2017~2020年)

3.培植新北幸福树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惠民水平行动方案(2017~2020年)

4.培植新北幸福树提高生态宜居水平行动方案(2017~2020年)

5.常州市新北区富民增收工作任务分解表(2017~2020年)

附件1

培植新北幸福树创业就业富民行动方案

(2017~2020年)

一、目标任务

聚焦富民增收目标,通过实施积极创业就业政策、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精准就业援助、完善创业就业服务等措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创业就业政策体系和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的创业就业生态系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2017~2020年,全区开展创业培训4000人,扶持创业2100人,带动就业2万人。

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20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其中:

新增高技能人才7600人、新增区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0家、首席技师8人、技能大师工作室6家),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技能人才400人。

至2020年底,市级大学生创业载体达到5家,省级创业示范基地达到3家,省级创业型街道(镇)、社区(村)创建率分别达到80%、70%,列入统计的省级以上(含省级)开发园区创建率达到90%。

二、主要内容

(一)创业就业政策拓展工程

1.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

进一步深化“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工作,通过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让数据信息在更多部门、更广范围间实现共享,力促变“群众跑”为“数据跑”。

实施推广“外网申报、内网核准”的企业名称登记网上自主核准制,拓展提供全程电子化登记、快递寄送证照等“不见面”或“见一次面”的多种审批服务模式。

深化开展“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住所信息集中备案”等集群注册多样化改革探索,通过进一步释放住所资源降低创业准入制度性成本。

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小微企业库,完善政策集中公示、申请扶持导航、享受扶持信息公示等便民措施。

依法减免小微企业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严格制定职业资格目录清单,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

通过优化注销流程、减少申请文件,深入推进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

(责任部门:

区市场监管局、经发局、人社局)

2.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

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扶持基金规模,加大对优质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

组织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鼓励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协调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贷款难等创业难题。

对符合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官和留学归国学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网络商户、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等群体,由省、市财政按规定据实贴息,对其他群体,落实市财政50%贴息政策。

将现行适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吸纳就业贴息贷款政策调整为适用于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

进一步推进落实“苏科贷”等政策措施,规范操作规程,增加合作银行,扩大支持对象覆盖面,提高贷款投放规模。

区经发局、财政局、人社局、科技局、总工会)

3.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与引进。

落实市“龙城英才”计划具体政策,大力引进海外留学回国人才和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对入选“龙城英才计划”的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落实市级相关资金资助政策。

2017~2020年,引进至少120个“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优先支持项目;

引进各类人才30000名,其中高层次人才2000名。

用足用好新北籍苏商资源,推动企业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

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

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财政局)

4.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落实市关于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运营、场地租金等补贴政策。

对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可的创业培训的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官和留学归国学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等群体,落实市补贴政策,具体标准为:

在区内首次成功创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给予6000元的一次性开业补贴;

对其吸纳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或本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实际缴纳1年以上社会保险费的,3年内按每年每新增带动1人就业给予3000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累计最高不超过1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和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大学生创业社保补贴不重复享受)。

对于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对已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并办理《就业创业证》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各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

落实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对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起3年内的创业者,企业注销后登记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不含领取失业保险金时间)以上的,可按照纳税总额的50%、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从就业资金中给予一次性补贴,用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区人社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三分局)

5.拓展就业扶持政策。

积极落实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让符合条件的城乡大龄失业人员、农村低收入家庭人员、农村低保家庭人员等按规定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落实市出台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的实施办法,让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按规定申请职工技能提升补贴。

企业自主培育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分别按省级资助金额的50%给予培养单位配套资助。

区人社局、财政局)

(二)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工程

1.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人才集聚新北”工程,开展技能人才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梯形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

实施区级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评选工作。

出台《新北区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等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配套文件,建立健全新北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培养体系。

开展企业职工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竞赛和“一企一策”的企业内技能人才评价。

实施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登记失业等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有效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区人社局、社会事业局)

2.推进创业培训提质增效。

拓展SIYB(创业培训)项目,开展“互联网+”创业培训试点,探索“1+X”培训模式,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和创业辅导,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各项电商培训及活动,开展各类公益讲堂、创业论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展示平台,引导科学创业。

推广使用常州市创业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形成“创业培训+创业服务+资金管理”全链条监管体系。

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充实创业指导培训师资库。

探索政府购买公共创业培训服务,努力扩大创业培训供给。

区人社局、社会事业局、商务局、财政局)

3.着力提高农业技能水平。

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全程培育体系,广泛开展现代农民培训,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与基地对接、功能拓展、共建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主阵地的作用,主动与基地达成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指导基地及农户的生产经营、科技推广,形成农科教结合模式。

区农业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

(三)创业就业载体建设工程

1.培育一批创业载体。

抓住国家深入推进双创工程的机遇,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社区、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星创天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培训(实训)基地、电商创业园区等创建工作,不断强化各类创业载体在场地支持、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方面创业孵化服务功能,努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创业载体品牌。

结合“互联网+”,为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区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基地的平台优势,继续开展公益创投活动,协调社会力量购买公益服务。

深化女大学生巾帼创业导师行动,扩充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创业指导培训和沙龙活动。

区科技局、商务局、人社局、财政局、农业局、总工会、团委、妇联)

2.搭建一批共享平台。

支持发展特色基地和示范园区,争创国家、省科技金融区和科技服务业试点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完善提升示范区“一中心六平台”(即:

一站式服务中心,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创新政策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开放创新合作平台、“双创”服务平台),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创业体系整体效能。

加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常州国家高新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载体,高水平建设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浙江大学常州工研院、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常州分院等重大载体,集聚创新创业信息资源,实现创新创业政策、项目、培训、比赛等信息集中发布,并组织创业载体推介、创业项目遴选、创业明星风采展示等公共服务。

区科技局、人社局、财政局)

3.建设一批就业基地。

依托“龙城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境内外高层次电商人才,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定向”“定单”“分级”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做好电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支持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发展,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种养业大户等吸纳低收入残疾人就业,按有关政策给予奖励。

探索建设就业援助基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将有较大开发就业岗位和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潜力的,并自愿承担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任务的用人单位认定为就业援助基地,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区人社局、农业局、财政局、商务局)

(四)创业就业服务优化工程

1.夯实创业就业服务基础。

落实“放管服”要求,进一步降低制度性成本,消除创新创业壁垒。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提升投资建设审批服务效能。

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不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推行线上线下互动的“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模式,探索政府购买社会职介服务,在基层特别是镇(街道)、社区(村)购买一批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优先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优化服务方式,积极再造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持续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至2020年底,全区标准化街道(镇)、社区(村)平台建成率均达100%。

区编办、人社局、财政局)

2.强化重点群体精准帮扶。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强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服务,确保实名登记率和就业服务率均达100%。

切实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即时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率。

完善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机制,确保城乡“双零家庭”动态清零。

大力推进精准就业脱贫,帮扶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

积极做好去产能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有效防范失业风险。

区人社局、经发局、农业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

3.完善创业导师辅导制度。

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选聘一批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行业专家、高校教授等成为创业导师,为初创企业提供专业化、针对性的创业辅导。

鼓励创新创业教育专家、知名企业家走进高校课堂、社区讲堂,举办高水平创新创业讲座、高品位创业创新活动,增强创业者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完善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咨询日、上门现场指导等多种辅导形式,进一步提高导师辅导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区科技局、人社局、财政局、社会事业局、国税局、地税三分局、市场监管局)

(五)创业就业氛围营造工程

1.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浓厚社会氛围。

全面梳理市、区创业就业扶持政策,编制政策清单,简化经办流程,并通过媒体宣传、集中公告、新闻发布会、专题培训、巡回宣讲等措施和形式,切实扩大创业就业政策的影响力,让符合条件人员都能应享尽享。

选树一批创业就业先进典型,引领更多的劳动者参与创业就业。

深入开展创业型镇(街道)、社区(村)、园区创建活动,不断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区委宣统部,区科技局、人社局、财政局、农业局、国税局、地税三分局、总工会、团委、妇联)

2.创新活动形式。

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天使下午茶、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多样的创业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创客精神,积极打造“创业新北”品牌。

创新“北斗星社会创业大赛”的形式和内容,深入发掘和培育社会服务领域创业人才。

积极孵化女性新型创业项目,举办女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整合现有创客社区和空间、平台等,为其提供创业项目巡礼、项目路演、融资推介等服务,培树创业创新新典型。

积极推进“嘉壹度e+学院”的品牌建设,打造“嘉壹度创业训练营、创业私董会、壹家之言分享会”等品牌活动。

区人社局、科技局、财政局、总工会、团委、妇联)

附件2

培植新北幸福树

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行动方案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村

三产融合发展。

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前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倍增的目标。

2017~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一)高端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工程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点建设,大力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建设。

不断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镇和“一村一品”典型建设。

持续推进永久性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

着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壮大特色水产。

区农业局)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全面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力争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

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引导推进品牌打造和整合,到2020年,种植业“三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55%。

区农业局、市场监管局)

3.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抓好创意休闲农业产品开发,开展创意休闲农业示范创建,举办新北特色休闲农业节庆活动。

实施全域旅游和“城乡统筹,农旅结合”发展战略,通过“大旅游”与“大农业”的相互渗透融合。

培育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带动村庄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促进旅游扶贫,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到2020年,全区争创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以上示范企业,1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初步形成2个以上乡村旅游集聚区,培育1个旅游风情小镇、5个“美丽乡村”主题村落,10个省星级乡村旅游区。

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区农业局、经发局)

4.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

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农户利用第三方平台和自建平台,拓展农产品营销网络,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设农产品营销网店、特产馆,推动“一村一品一店”新型农副产品电商模式应用,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模式。

推动农村基层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到2020年,创建一批市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村。

区商务局、农业局、经发局)

(二)先进农业生产体系打造工程

1.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整村整镇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设高水平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园艺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力度。

到2020年,全区分别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高效设施农业1.2万亩、设施渔业0.2万亩,实施百亩连片以上池塘标准化改造0.5万亩,每年扶持建设1个园艺业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大力实施农村防洪除涝、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等工程,进一步提高农田的防洪排涝能力,灌溉保障能力。

继续实施农村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水系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

3.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开展化肥施用量减量和农药施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全面建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和配套的收集转运体系,探索开展农田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置示范工作,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