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5370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沉浮子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吹泡泡的最佳配方为:

2份洗涤剂、6份水、1——4份甘油。

因为,泡泡破了是由于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在溶液中加入具有吸水性的吸湿剂,防止水的蒸发,甘油就是这种物质。

2课、观察和识别植物的方法

观察项目:

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观察要点:

1.根:

根的形状,直根系、须根系。

2.茎:

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

茎的形状;

(圆形、方形、三棱形)

3.叶:

形状、边缘、叶脉、颜色等。

4.花:

颜色、花瓣数量、雄蕊、雌蕊。

5.果实:

形状、有无果实、味道、颜色等。

6.种子:

大小、形状、颜色、味道等、

3课用一个手指能否阻止坐在椅子上的同学站起来

实验要求:

一名同学端坐在椅子上,双脚前放。

另一个同学用手指抵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子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

实验结果:

坐在凳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

实验分析:

因为人坐着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在脊椎下方,如果想保持上身直立而从椅子上站起来,必须把身体重心移到小腿上。

人从椅子上起立的那一瞬间,必须克服体重的巨大阻力才能站起来,在重心没有前移的情况下,人的大腿肌肉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做到这一点。

因此,人好比粘到椅子上一样,无法站起来。

吹蜡烛实验

桌上有蜡烛、火柴、瓶子、木块,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能把蜡烛吹灭吗?

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等吹不灭蜡烛。

实验材料:

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上。

2.使漏斗的宽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

蜡烛能被吹灭吗?

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将邪恶、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

3.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

实验结果:

蜡烛将很容易被吹灭。

筷子的神力

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实验材料:

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后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被提起来了。

用吸管吸水的实验

杯子、水、两根吸管。

口含两根吸管,一根插到一只装有汽水的杯子里,另一根露在杯子外面,你能从吸管中喝到水吗?

按照上面的方法喝水,你就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喝到一滴汽水。

4课用感官辨别液体

观察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认识物体的方法。

观察材料:

几个杯子,分别装有等量的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并标上记号。

观察步骤:

第一,用眼睛观察,辨别出酱油。

第二,用鼻子闻,可以辨别出白酒、白醋。

第三,用舌头尝,可以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观察结论:

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

观察比较植物的相同和不同

1.用眼睛看:

植物的外形和高度。

叶、花、茎、根、果实。

2.用手摸:

树皮、叶片、茎。

3.用鼻子闻:

味道。

4.用嘴尝一尝。

6课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估: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选:

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没: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侯:

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后一会儿。

稳:

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在读数。

留: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

平: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7课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倒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容器对热水温度变化影响的实验

探究不同材料的容器对热水温度变化的影响。

钢化保温杯、玻璃杯、磁杯、纸杯、水温计。

(1)在钢化保温杯、玻璃杯、磁杯、纸杯里同时倒上相同温度(50~80摄氏度)、等量的热水。

(2)每隔三分钟观察一次水温,作好记录。

实验现象:

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温度降低的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玻璃杯、陶瓷杯、纸杯、保温杯。

实验结论:

不同结构、材料的容器保温效果不相同。

外部环境的温度对水温变化的影响

探究外部环境对热水降温过程的影响。

两个水槽、三个烧杯、三只水温计、三个铁架台。

1.在一个水槽里倒上一半温水(40度左右),一个水槽里倒上一半冷水。

2.在三个烧杯里同时倒上相同温度(50~80度)、等量的热水。

3.将两个杯子分别放入水槽里,另一个放到常态下,分别用铁架台悬吊一支温度计,调整水温计液泡与烧杯中水的位置,使液泡均悬浮于水中。

4.仔细观察三杯水中水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温水水槽中热水降温速度最慢,冷水水槽中热水降温速度最快,常态下的热水降温速度居中。

外部环境的温度影响热水降温的速度。

加快热水降温的实验

探究快速降温的方法。

烧杯、筷子、扇子、冷水、热水、水槽等。

1.把五个烧杯分别编上号,倒上等量同温度的热水。

2.在1号杯子上方用扇子扇,2号杯子用筷子搅,3号杯子放进盛冷水的水槽中,4号杯子往另一个杯子来回倒,5号杯静放在桌面上。

3.半分钟后,同时测量五杯水的温度。

4.继续按照原来的方法实验,一分钟后再次测量五杯水的温度。

1~4号杯中热水的降温速度都比5号杯中的热水降温速度快。

用扇子扇、筷子搅、放冷水中、两杯子倒都可以加快热水降温的速度。

其中降温最快的方法是用两个杯子互倒,静置状态降温最慢。

8课量筒使用方法操作要诀

“量液体,筒平稳;

口挨口,免外流;

改滴加,至刻度;

读数时,视线平;

看凹处,读得准”。

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

1。

使用前先捏紧胶头,再放入液体中吸取液体。

2.取液后应注意使滴管竖直,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和倒置。

3.滴液时,把它悬空放在容器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

4.用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9课制作不倒翁

制作材料:

米、碗、筷子、卫生纸、鸡蛋。

制作过程:

1.用筷子在鸡蛋的顶端戳一个洞,用筷子搅乱蛋清与蛋黄,让蛋黄和蛋清流进碗里去,用水冲洗、用卫生纸擦干。

2.往鸡蛋刚戳破的小洞里倒进一些米,再倒点胶水,让米固定在鸡蛋里面的一端。

3.用彩纸做一顶圆圆的小帽子。

4.把小帽子粘到鸡蛋顶端的洞口上。

5.给不倒翁画上眼睛、鼻子、嘴巴。

11课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

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

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

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同一个砝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

下沉的砝码,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重量变轻了,提起时所用的力小了,所以橡皮筋比较短。

说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12课改变浮和沉的实验

实验器材:

带盖的空牙膏皮(铝制)、剪刀、一杯水。

1.将瘪的空牙膏皮的尾部剪去,放进水杯里,可以看到牙膏皮下沉。

2.取出牙膏皮,可将牙膏皮捏成船形,放在水面上,会看到它浮在水面上。

如果想使牙膏

皮竖直浮起来,可以从它尾部剪开处用手指将它扒开,使它稍稍鼓起,再次将它放到水杯里,可看到它会直浮在水面上。

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

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

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溶液。

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后,鸡蛋却缓缓上浮。

做个浮沉子

制作方法:

1.将一生鸡蛋两端个钻一小孔,把蛋白和蛋黄吸出,成一空蛋壳,用塑料纸涂上万能胶,

封闭大头端的小孔,从小头一端注入三分之一的水,用细铅丝做一合适的圆圈箍在蛋壳

上,在铅丝圈周围的三等分处系上三根等长的线,在线的下端合成一束,挂一铁皮做成的“人”。

2.将一玻璃筒注入合适的水,上面放一个有一处漏气的皮球。

3.将皮球漏气的一方朝筒口,用力压皮球,铁皮人下沉,松手则上浮。

塑料吸管、剪刀、回形针、塑料罐子(瓶子)

1.把一根塑料吸管弯成u形接着把两端剪平,每端留下4厘米长左右,然后将两个端口用

一个回形针别在一起。

2.再接上几个回形针,吸管的顶端得有半厘米左右露出水面,这样,一个笛卡尔沉浮子就

完成了。

3.往一只塑料罐子或瓶子里装如水,使水接近灌(瓶)口,把沉浮子放到水里去,记住,

先将回形针这端放下去。

然后再盖上盖子。

4.慢慢的挤压灌(瓶)体数次,浮沉子就会上下游动。

13课证明水有表面张力的实验

水、广口瓶、滴管、曲别针(或大头针、装订针)、抹布、托盘。

1.将广口瓶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

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

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或大头针。

装订针的数量。

水的表面有张力。

水、玻璃杯、滴管、托盘。

1.将玻璃杯装满水。

2.用滴管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慢慢滴水,仔细观察水表面的变化。

3.一直滴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滴入水滴的数量。

实验结论;

自动变园的棉线圈

棉线、肥皂。

1、用一根棉线围成一个圈,并把它放在水中,观察现象。

2、取一根火柴,一端粘上一小块肥皂,插进棉线圈中,观察现象。

火柴插进棉线圈后,棉线圈立刻自动胀成圆形,好像画的圈一样。

肥皂能够破坏水的表面张力。

14课探究毛细现象的实验

一条毛巾、水槽。

1.在水槽里倒上三分之二的水。

篇四: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doc。

科学实验报告单1

班级: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姓名:

日期年月日物体的沉浮观察物体的沉浮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一:

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

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

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姓名:

日期年月日

实验过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一:

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

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材料浮力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弹簧秤、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刻度杯、细线

实验过程实验一:

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

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实验二:

讨论怎样测量浮力:

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

是多大呢?

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实验结论.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实验过程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研究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小铁片、浓盐水、食盐、白糖、烧杯、筷子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实验结论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篇五: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可乐瓶里的浮沉子实验报告

制作人:

甘胜军(2008130168)、张萍萍(2008130113)

可乐瓶1个,小药瓶1个

实验装置:

开始小药瓶悬浮在水中;

用手挤压可乐瓶,就可以看到小药瓶下沉了;

松开手,

小药瓶又浮了起来,恢复到初始状态。

你竟能随心所欲控制它的浮沉。

而且随着你手的力度变化,你还能控制它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那忽上忽下神奇的浮沉子,很是有趣。

实验原理:

(1)在大瓶中装水至将满而未满的程度,将做好的浮沉子开口端向下放入瓶中,调整浮沉子刚能竖直浮出水面,拧紧瓶盖,这样大瓶的上部就被封闭了一段空气。

浮沉子不下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沉子能静止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沉子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的原因。

(2)接下来,当用手挤压瓶子时,大瓶上部被封闭的空气体积减小,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增大(波以耳定律)。

这增大的压强传递给水,将水压入小瓶中(如右图示),小瓶中的空气被压缩(帕斯卡原理)。

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后,使浮沉子的重力增加,当浮沉子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由于非平衡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浮沉子就向下沉。

(3)而一旦松手,不挤压瓶子时,大瓶恢复原来的容积,瓶内压强减小,原来小瓶中被封闭的空气压强较大,体积会膨胀,将水从小瓶中压出去。

流出一些水后的浮沉子,重力减少。

当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上浮。

如果手用力恰当,使得浸没在水中的浮沉子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平衡,则浮沉子将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通过这个精彩的实验,你不仅能看到颇为生动有趣的现象,也一定能启迪你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