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5700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庖丁解牛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庖丁解牛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庖丁解牛2.docx

《庖丁解牛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庖丁解牛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庖丁解牛2.docx

庖丁解牛2

庖丁解牛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中(zhōnɡ)音   肯綮(qìnɡ)   大发硎(xínɡ)  怵(cù)然

C.謋(huò)然  踌躇(chú)  庖(páo)丁

D.折(zhē)也  有间(jiàn)  大郤(xì)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砉然向然,奏刀

然,莫不中音。

B.善哉!

技盖至此乎!

C.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释刀对曰 “释”是放下的意思,与成语“爱不释手”的“释”意思相同。

B.良庖岁更刀 “良”是好的意思,与“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意思相同。

C.动刀甚微 “微”是轻微的意思,与成语“微言大义”的“微”意思相同。

D.得养生焉 “得”是得到的意思,与“此言得之”的“得”意思相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虽然,每至于族     B.视为止,行为迟

C.为之踌躇满志  D.吾见其难为

5.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道芷阳间行

C.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D.时时而间进

E.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庖丁所做的“进乎技”的一组是(  )

①所见无非牛者 ②未尝见全牛也 ③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④批大郤,导大窾 ⑤以无厚入有间 ⑥善刀而藏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嘻”“善哉”两个表感叹的语气词流露出文惠君对庖丁解牛技术的赞叹。

B.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了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从现象描述转入本质追索,起到了巧妙的过渡作用。

C.庖丁阐述自己达于“道”的三个阶段:

开始,不懂规律;三年之后运用规律;方今之时懂得规律。

D.庖丁总结自己解牛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最后做到“游刃有余”。

[课内精读]

阅读文章选段,然后回答9~12题。

文惠君曰:

“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所见无非牛者        

②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③良庖岁更刀        

④技经肯綮之未尝        

10.下列句子中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吾见其难为 ③怵然为戒

④视为止 ⑤行为迟 ⑥为之四顾 ⑦为之踌躇满志 ⑧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首先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的境界,已经超过技术层面。

B.“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一个阶段,所看见的都是一头头的活牛,要屠宰时不知如何下手。

C.“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二个阶段,所看见的不是一个个完整的牛,而是熟悉了牛的筋骨结构,把它看作可以拆卸的东西。

这第二阶段,他仍停留在技术的层面。

D.“方今之时……而神欲行”,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三个阶段,解牛时不用感觉器官,而只靠精神活动来行事。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庖丁达到道境的外在表现是刀使用了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庖丁道境的内在本质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庖丁达到道境的方法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

D.庖丁虽然达到了道境,但是每次解牛他仍没有把握,所以,“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生怕损坏了刀刃。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17题。

(一)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

(二)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

“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

”(选自《庄子·外篇·秋水》)

(三)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得车数乘。

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见庄子,曰:

“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

“秦王有病召医。

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子岂治其痔邪?

何得车之多也?

子行矣!

(选自《庄子·杂篇·列御寇》)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B.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C.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D.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名李耳,曾为周“守藏室之史”,是春秋时道家学派创始人。

B.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C.大夫,古代职官名。

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D.乘,量词,用于计算车、马、舟等。

文中“数乘”“百乘”均指兵车。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他善于运用叙事寓情等手法,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依据。

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许以相位。

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

C.楚王派遣两位大臣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愿意做“曳尾于涂中”的龟,而不愿意做死去后被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

D.曹商以丧失尊严为代价去换取财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庄子对曹商的讽刺,是对那些不择手段追逐名利之徒的痛斥。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

(一)反映了庄子怎样的政治态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过关训练3 庖丁解牛

1.解析:

A中:

zhòng;B怵:

chù;D折:

zhé。

答案:

C

2.解析:

A向—响;B盖—盍;C善—缮。

答案:

D

3.解析:

B“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是“很”的意思;C“微言大义”的“微”是“精深”的意思;D“此言得之”的“得”是“恰当”的意思。

答案:

A

4.解析:

A古义:

到了;B古义:

动作因此,D古义:

难以下刀。

C古今同义。

答案:

C

5.解析:

间或,断断续续地。

A间隙;B抄小路;C偷偷地。

答案:

DE

6.解析:

两个“以”都当“拿”讲。

A替,给/因为,B修饰/顺承;C从/对于。

答案:

D

7.解析:

①说的是此时庖丁还和一般人所见的一样,⑥说的是庖丁解牛之后的动作。

答案:

B

8.解析:

懂得规律→运用规律。

答案:

C

9.答案:

①没有不是 ②接触 ③每年 ④筋骨结合的地方

10.解析:

①介词,替,②动词,做,③④⑤⑥⑦,因为,⑧动词,成为。

答案:

B

11.解析:

所见的没有不是完整的牛的,就是还不熟悉牛的筋骨结构。

答案:

B

12.解析:

那是讲他达到道境之后的谨慎态度。

答案:

D

13.解析:

“然善属书离辞”意为“可是庄子善于连缀文字以成辞章”,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不能自解免也”意为“不能免于遭受攻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答案:

C

14.解析:

“均指兵车”错,文中指普通的车,并非兵车。

答案:

D

15.解析:

“然而都是空话”理解错误,“皆空语无事实”中的“空语”并非“空话”之意,这里应是“虚构”的意思。

答案:

A

16.答案:

(1)您难道没见过在郊外祭祀天地时用的牛吗?

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

(关键词:

“独”“养食”“衣”)

(2)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

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

(关键词:

“亟”“污渎”“羁”)

17.解析:

解答这类题目,要读懂题干,抓住词句理解选文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

由“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可知,庄子的政治态度是不为治人者所用,追求自由无为。

答案:

不为治人者所用,追求自由无为。

【参考译文】

(一)

庄子是蒙地人,叫周。

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

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但他的中心思想来源于老子的学说。

因此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寓言。

他写了《渔父》《盗跖》《胠箧》,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来彰显老子的学说。

《畏累虚》《亢桑子》这些文章,都是虚构的,没有事实依据。

可是庄子善于连缀文字以成辞章,描摹事物譬喻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不能免于遭受攻击。

他的语言汪洋恣肆,随心所欲,所以那些王公大臣都无法重用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让他出任宰相。

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

“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

您难道没见过在郊外祭祀天地时用的牛吗?

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

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

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

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地去实践我的志向啊。

(二)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

楚王派两个大夫先去传达他的旨意,说:

“楚王想以楚国的事劳累先生啊!

”庄子拿着钓竿头也不回,说:

“我听说楚国有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

楚王用洁净的丝巾把它包起来装进竹箱里,放在庙堂上边供奉。

这个神龟,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人们供奉呢,还是宁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它的尾巴呢?

”两个大夫回答说:

“它更愿意活着在烂泥里摇它的尾巴啊。

”庄子说:

“请回吧!

我要在烂泥里摇我的尾巴啊。

(三)

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替宋国国君出使秦国。

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予的)几辆马车。

(到了秦国,)秦王十分高兴,加(赐)了他百辆马车。

回到宋国后,拜见庄子(炫耀)道:

“住穷弄窄巷里,因为贫穷而要编织鞋子,枯瘦的脖子焦黄的面容,这是我曹商所缺乏的;见一次拥有万辆马车的国君而跟着得到百辆马车,这是我曹商所擅长的啊。

”庄子说:

“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医生,割开疮痈,挤出脓水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

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

怎么获得的车辆如此之多呢?

你走开吧!

庖丁解牛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中(zhōnɡ)音   肯綮(qìnɡ)   大发硎(xínɡ)  怵(cù)然

C.謋(huò)然  踌躇(chú)  庖(páo)丁

D.折(zhē)也  有间(jiàn)  大郤(xì)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砉然向然,奏刀

然,莫不中音。

B.善哉!

技盖至此乎!

C.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释刀对曰 “释”是放下的意思,与成语“爱不释手”的“释”意思相同。

B.良庖岁更刀 “良”是好的意思,与“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意思相同。

C.动刀甚微 “微”是轻微的意思,与成语“微言大义”的“微”意思相同。

D.得养生焉 “得”是得到的意思,与“此言得之”的“得”意思相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虽然,每至于族     B.视为止,行为迟

C.为之踌躇满志  D.吾见其难为

5.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道芷阳间行

C.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D.时时而间进

E.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庖丁所做的“进乎技”的一组是(  )

①所见无非牛者 ②未尝见全牛也 ③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④批大郤,导大窾 ⑤以无厚入有间 ⑥善刀而藏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嘻”“善哉”两个表感叹的语气词流露出文惠君对庖丁解牛技术的赞叹。

B.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了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从现象描述转入本质追索,起到了巧妙的过渡作用。

C.庖丁阐述自己达于“道”的三个阶段:

开始,不懂规律;三年之后运用规律;方今之时懂得规律。

D.庖丁总结自己解牛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最后做到“游刃有余”。

[课内精读]

阅读文章选段,然后回答9~12题。

文惠君曰:

“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所见无非牛者        

②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③良庖岁更刀        

④技经肯綮之未尝        

10.下列句子中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吾见其难为 ③怵然为戒

④视为止 ⑤行为迟 ⑥为之四顾 ⑦为之踌躇满志 ⑧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首先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的境界,已经超过技术层面。

B.“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一个阶段,所看见的都是一头头的活牛,要屠宰时不知如何下手。

C.“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二个阶段,所看见的不是一个个完整的牛,而是熟悉了牛的筋骨结构,把它看作可以拆卸的东西。

这第二阶段,他仍停留在技术的层面。

D.“方今之时……而神欲行”,这是庖丁追求道境的第三个阶段,解牛时不用感觉器官,而只靠精神活动来行事。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庖丁达到道境的外在表现是刀使用了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庖丁道境的内在本质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庖丁达到道境的方法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

D.庖丁虽然达到了道境,但是每次解牛他仍没有把握,所以,“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生怕损坏了刀刃。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17题。

(一)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

(二)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

“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

”(选自《庄子·外篇·秋水》)

(三)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得车数乘。

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见庄子,曰:

“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

“秦王有病召医。

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子岂治其痔邪?

何得车之多也?

子行矣!

(选自《庄子·杂篇·列御寇》)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B.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C.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D.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名李耳,曾为周“守藏室之史”,是春秋时道家学派创始人。

B.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C.大夫,古代职官名。

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D.乘,量词,用于计算车、马、舟等。

文中“数乘”“百乘”均指兵车。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他善于运用叙事寓情等手法,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依据。

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许以相位。

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

C.楚王派遣两位大臣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愿意做“曳尾于涂中”的龟,而不愿意做死去后被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

D.曹商以丧失尊严为代价去换取财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庄子对曹商的讽刺,是对那些不择手段追逐名利之徒的痛斥。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

(一)反映了庄子怎样的政治态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过关训练3 庖丁解牛

1.解析:

A中:

zhòng;B怵:

chù;D折:

zhé。

答案:

C

2.解析:

A向—响;B盖—盍;C善—缮。

答案:

D

3.解析:

B“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是“很”的意思;C“微言大义”的“微”是“精深”的意思;D“此言得之”的“得”是“恰当”的意思。

答案:

A

4.解析:

A古义:

到了;B古义:

动作因此,D古义:

难以下刀。

C古今同义。

答案:

C

5.解析:

间或,断断续续地。

A间隙;B抄小路;C偷偷地。

答案:

DE

6.解析:

两个“以”都当“拿”讲。

A替,给/因为,B修饰/顺承;C从/对于。

答案:

D

7.解析:

①说的是此时庖丁还和一般人所见的一样,⑥说的是庖丁解牛之后的动作。

答案:

B

8.解析:

懂得规律→运用规律。

答案:

C

9.答案:

①没有不是 ②接触 ③每年 ④筋骨结合的地方

10.解析:

①介词,替,②动词,做,③④⑤⑥⑦,因为,⑧动词,成为。

答案:

B

11.解析:

所见的没有不是完整的牛的,就是还不熟悉牛的筋骨结构。

答案:

B

12.解析:

那是讲他达到道境之后的谨慎态度。

答案:

D

13.解析:

“然善属书离辞”意为“可是庄子善于连缀文字以成辞章”,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不能自解免也”意为“不能免于遭受攻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答案:

C

14.解析:

“均指兵车”错,文中指普通的车,并非兵车。

答案:

D

15.解析:

“然而都是空话”理解错误,“皆空语无事实”中的“空语”并非“空话”之意,这里应是“虚构”的意思。

答案:

A

16.答案:

(1)您难道没见过在郊外祭祀天地时用的牛吗?

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

(关键词:

“独”“养食”“衣”)

(2)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

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

(关键词:

“亟”“污渎”“羁”)

17.解析:

解答这类题目,要读懂题干,抓住词句理解选文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

由“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可知,庄子的政治态度是不为治人者所用,追求自由无为。

答案:

不为治人者所用,追求自由无为。

【参考译文】

(一)

庄子是蒙地人,叫周。

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

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但他的中心思想来源于老子的学说。

因此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寓言。

他写了《渔父》《盗跖》《胠箧》,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来彰显老子的学说。

《畏累虚》《亢桑子》这些文章,都是虚构的,没有事实依据。

可是庄子善于连缀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