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130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科学四上《热的传递》第一课时教案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教材分析:

热是一种能量形式,《冷和热》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领域,《能量表现形式》部分“热现象”内容。

课标中《能量的表现形式》所涉及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教材中已经安排了声(四上)、电(五上)、光(五上)的内容,这些能量的表现形式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被观察到的。

学生在认识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电荷的流动这些内容时经历了丰富的探究活动,使用了网络来搜索丰富的影音资料和实验方法来感知这些不容易被观察到的对象,这些经历如何帮助学生来学习有关热的内容,是确立本课教学设计思路的一个主要依据。

本单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关注身边的热源开始,帮助学生建立对热源和热传递的初步感知。

通过关注热量变化对物体的影响,探究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第二部分,通过关注热量变化对物体的影响,探究气体、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第三部分,探究引起物体温度变化的热传递现象并通过传热比赛和设计制作保温杯的活动考察学生对“热传递”现象的掌握情况。

《热的传递》是苏教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冷和热》单元第2课。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热传导。

课标中热传导概念的表述热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热传导关于传导方向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通过搭建脚手架指导学生设计和操作实验、学生脱离脚手架自主设计操作实验,最终通过师生共同梳理实验结果形成“热传导”这一科学概念。

四、教学目标

1.会做固体热传导的实验。

2.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3.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4.知道传导是热的一种传递方式。

5.能解释生活中有关固体热传导的现象。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

传导。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酒精灯。

六、教学准备:

酒精灯的结构挂图、铁架台、铜棒、铁片、火柴、酒精灯、凡士林、竹签、小铁盒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酒精灯的使用:

1.(出示酒精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实验器材,大家都认识吗?

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2.老师为每组同学也都准备了一个酒精灯。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可以打开来看一看。

3.学生观察、汇报。

4.(在网络上搜索酒精灯版图

)教师讲解酒精灯构造。

(板书:

灯帽、灯芯、灯壶)

5.酒精灯的构造我们已经认识了,酒精灯怎样使用呢?

(在网络上搜索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投影出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先找学生读)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

(2)、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3)、用点燃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4)、使用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6.教师演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

7.现在你们会点燃和熄灭酒精灯了吗?

请每名同学用正确的方法点燃和熄灭酒精灯一次。

8.学生操作。

9.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你们仔细观察过酒精灯的火焰了吗?

现在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酒精灯的火焰,要平视火焰,看一看火焰的各部分是一样的吗?

(学生观察汇报)

10.教师讲解:

(教师在网络上搜索酒精灯火焰版图

)在刚才的观察中,我们看到火焰最亮的部分是外焰,中间比较暗的部分是内焰,靠近灯芯的部分是焰心。

外焰、内焰、焰心)

现在你知道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哪几部分吗?

你知道哪部分火焰的温度最高吗?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实验的方法是: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把竹签横放在火焰中间烧1秒钟。

(2)观察:

竹签被烧过的部分有什么不同?

11.学生实验、汇报。

12.研讨:

为什么竹签被外焰加热的部分变黑了,而中间部分没有太大的变化?

(外焰温度最高)那我们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哪部分火焰加热?

(外焰)

13.老师为每组同学还准备了一个小铜棒,请同学们手握铜棒的一端,用酒精灯给铜棒的另一端加热10秒钟,加热后迅速把铜棒放到小铁盒里。

研讨:

在刚才的加热实验中,你是用酒精灯火焰的哪部分给铜棒加热的?

为什么?

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你认为酒精灯火焰产生的热是怎样传递到你的手上的?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共同来学习《热的传递》。

(板书课题)

(二)、认识热传导:

1.酒精灯火焰产生的热是怎样传递的呢?

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过程,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套实验装置,在你们的实验桌上,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实验的步骤是:

(1)把一根铜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铜棒上每隔一段距离用凡士林粘一根火柴。

(凡士林遇热会融化)

(2)用酒精灯给铜棒的一端进行加热。

(3)观察:

火柴会怎样变化?

2.研讨假设:

你认为火柴会怎样变化?

3.学生实验、汇报

4.研讨:

为什么火柴会从酒精灯加热的一端开始依次落下?

(引导:

哪端温度高?

哪端温度低?

热是怎样传递的?

5.小结: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叫传导。

热:

固体温度高 

温度低 

传导)

6.巩固: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导吗?

7.(出示实验装置)老师这里还有一套实验装置:

铜棒上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各用凡士林粘有三根火柴,如果我们用酒精灯在铜棒的中间进行加热,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8.实验假设。

(假设现象,为什么这样想?

9.演示实验。

10.研讨:

实验中为什么火柴从中间开始向两端依次落下?

11.(出示实验装置)老师这里还有一套实验装置:

在铁片上老师用凡士林粘了许多根火柴,如果我们用酒精灯在铁片的的中心进行加热,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12.实验假设。

13.演示实验。

14.研讨:

实验中为什么火柴从中间开始向外依次落下?

(三)、巩固应用:

1.本节课我们做了三个实验,通过实验你知道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吗?

2.研讨: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热传导现象呢?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传导。

请同学们看一看教室的窗台下有什么?

你知道冬天我们家里的暖气是怎么热起来的吗?

(用网络搜索暖气的流动图

)回家查一查资料或是询问一下家长,下节课把你的答案告诉同学们好吗?

五、板书设计:

热的传递

温度高温度低

传导:

固体

 

教学反思:

科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要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并不是不能提问,而是由于我们老师的过多的干涉,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提问和积极性,或者说没有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无话可说。

而我们的科学课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网络上的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正是这种好奇在不断激励学生向前探索。

教者要善于抓住这种好奇,利用这种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的问题也就多了,而且提问的时候有一定的针对性。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对公民科学素养中的很重要的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使人的思维处在发散状态,能够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创造力是和想象力密不可分的。

人只有大胆想象,才会表现出更加优越的创造力,反之,创造力又会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堂处在一个开放的状态,学生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

本课学生在想办法证明热在固体中的传递以及在设计实验看热在固体中是怎样“跑”的,学生采用了多种方法,体现了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他们大胆想象,积极动手,思维活跃,这些都使得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

此外,本节课中有很多的实验安全注意点,教者及时提醒,体现了科学学习的人文关怀。

学生采用多种方法:

语言、文字、图画,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同时使用网络搜索也体现了科学课的开放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