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382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文档格式.docx

服务业

增加值(亿元)

176.57

198.95

222.46

199.33

占GDP比重(%)

33.2

33.1

35.6

34.0

其中:

生产性服务业

51.82

59.12

63.71

58.22

占服务业比重(%)

29.3

29.7

28.6

29.2

9.7

9.8

10.2

9.9

表二:

2004和2009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及比重一览表

项目

行业

2009年与2004年占比增减(百分点)

2004年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27

12.24

6.0

5.5

-0.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92

10.15

6.6

4.5

-2.1

金融业

10.82

33.75

10.3

15.2

4.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20

6.22

4.0

2.8

-1.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84

1.35

1.7

0.6

-1.1

合计

30.05

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结构来看(见表二),200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24、10.15、33.75、6.22、1.35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各为5.5%、4.5%、15.2%、2.8%、0.6%,与2004年相比,分别提高-0.5、-2.1、4.9、-1.2、-1.1个百分点。

从上述数据中可见,近年来我市生产性服务业虽有所发展,但还不尽人意,占服务业比重还略有下降,相对其他产业明显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经调研分析,我市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不少问题,既有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又有产业自身发展方面的障碍。

(一)从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看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一方面,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水平还偏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企业有效需求受到抑制,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难以拓展。

1、企业竞争能力弱。

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品牌少、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创新能力弱、服务层次和技术含量不高等现象。

2008年,我市有生产性服务企业法人单位1411家,从业人数1.51万人,每家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仅为10.7人,另有9101家个体户,从业人数1.11万人,每家个体户从业人数仅1.2人。

如物流业,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至今全市登记注册的货物运输企业2820家,除了30家总部在外的物流企业分公司和540家公司外,其余2250家为个体工商户,占总数的80%;

拥有3A、2A级物流企业仅9家与2家。

又如,信息服务企业规模小层次低、服务和业态同质性强,服务品牌难以形成。

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新兴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科技创意业,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如嵌入式设计虽有剥离发展,但由于技术、质量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的产品还是依靠进口,本地化应用程度还不高。

与此同时,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标准化建设的领军企业和具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品牌少,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2、行业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我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要依靠金融业在推动,如果扣除金融业,其他4个行业2009年实现增加值仅29.9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5%,占GDP的比重为4.8%,分别比2004年低4.8和1.3个百分点。

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所占比重较低,2009年,我市的计算机服务业增加值只有8375万元,软件业增加值只有666万元。

全市为企业发展提供规划决策服务的企业诊断、咨询评估、企业发展战略策划、市场调查等服务机构少之又少,几乎空白。

设计、研发、法律、会计服务等还不能适应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

3、市场竞争不规范。

一方面,由于市场准入门槛高,如金融、通信等行业市场准入障碍尚未真正消除,部分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流入不足,弱化了竞争机制在产业发展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其结果是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供给能力扩张受到制约,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不成熟,抬高了市场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行业准入门槛低,且缺乏有效的监管,造成竞争无序。

如2008年,我市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个体户8280家,过多的市场主体,导致出现了低价竞争,市场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4、有效需求受抑制。

我市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小企业,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

由于企业主存在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外包意识不强,或虽有意识,但对外包服务不信任,担心受制于人,或服务质量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因此,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只得在企业内部完成,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的有效拓展,降低了生产效率。

同时,很多企业的产品设计、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外地引进甚至仿冒,对本地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难以刺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从生产性服务业外部环境看存在问题

从外部环境来看,影响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有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政策扶持、平台建设、要素制约等方面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缺乏统筹规划。

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配套和支撑服务,具有独特的产业特性,发展潜力很大。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干部对生产性服务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抓了三产会影响二产”的思维惯性依然存在。

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和支持政策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发展规律还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对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提升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充分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引起重视。

我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还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统筹规划引导和资源整合,难以形成产业集聚。

2、综合协调不力,政策扶持不够。

生产性服务业涉及门类多,横跨领域广,且新的业态、经营模式和产业融合现象不断发生,容易出现政府交叉管理或缺位管理的问题。

如从产业结构来看,科技创意产业涉及经发、科技、贸粮、外经贸等部门,信息服务业涉及科技、经发、贸粮等部门。

由于目前尚缺乏有力的综合协调机构,难以对行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妨碍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生产性服务业监管体系,甚至给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障碍。

由于缺乏体制创新,也难以提供高端服务业如信息咨询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物流等所需要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

交叉管理或缺位管理往往导致政策交叉或政策真空,削弱政策力度,加大管理难度,影响行业资源的整合和行业一体化进程。

同时,在财政投资导向,用地、项目审批、税收优惠、信用贷款,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等方面,生产性服务企业享受待遇还低于工业企业。

如所得税优惠主要面向应用高新技术的工业企业,而对创造高新技术的服务企业缺少鼓励措施。

3、平台建设滞后,要素制约明显。

我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与周边的鄞州、萧山等地相比,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明显落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足,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如近年来我市信息服务及科技创意企业不断涌现,也有许多外地企业来我市洽谈落户事宜,但无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尚需时日,最终导致意向企业未能落户,本地企业未能集群。

目前我市在现代物流平台、公共科技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营销集散平台等方面的建设都亟待加强。

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明显。

一是土地资源紧缺。

生产性服务业用地大都属于商业用地,取得项目用地格外困难,且用地价格较高。

二是融资难问题突出。

生产性服务企业以无形服务为主,缺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较难获得银行贷款,而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面向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受益较少。

三是专业人才紧缺。

慈溪的高、中端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靠外地输入,但由于城市规模、环境、档次的局限,有些外来专业人才素质还不很高,特别是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极为缺乏。

二、加快发展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现实条件。

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以做大做强的工业为支撑,我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了强大的后盾和实力。

制造业的扩张将大大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功能开始多样化,对制造业的支持也逐步在增强,我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进入了联动发展的阶段。

如金帅集团、飞龙集团在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分离出了独立的销售公司,并建立了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已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实现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步发展。

所以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为新型工业化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另一方面,不断进步的工业化大大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从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普遍趋势来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

它不仅可以改造、提升低端产业,而且有利于解决城市制造业外迁后的产业接续和产业替代问题,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中高端、高效、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与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形成良好的融合与互动,对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产生渗透作用,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未来,以发展旅游业带动消费性服务业,以先进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长远战略。

(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市化进程,是今后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作为新型城市化龙头的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区域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代公共服务的主要平台。

发展城市经济,工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尽管起到了带动作用,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又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使城市人口得到集聚;

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核心城区地位更加显现,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有效之策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宏观调控种种制约、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持续走低的窘境,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有利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又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交纳营业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能为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

2009年,全市营业税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25.6%,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19.8个百分点。

我市的营业税源很丰富,仅从物流业来看,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如按常规16-18%来测算物流业总产值,按正常比例可实现营业税9亿元。

可见,生产性服务业是今后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

(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必要途径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决战之年,要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压力很大,特别是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不降反升,对我市节能降耗目标完成提出了严峻挑战。

但目前我市能耗高、排放大、效益低的粗放型发展特征依然明显,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全市正在积极开展区域性双控限电有序用电节能专项行动,根据中国向国际社会的承诺,今后的节能形势将更加严峻。

而从产业角度来说,生产性服务业是无烟工业,2009年,我市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894吨标准煤,而万元服务业增加值能耗只为0.472吨标准煤,约为工业的一半。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把经济增长从过于依赖物质要素投入,转变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作用的轨道上来,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加快发展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必须从工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并重,最终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

今天的慈溪,要像过去重视抓工业经济那样重视抓服务经济,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为此建议:

(一)明确目标,加强统筹规划

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自主创新的“助推器”、节能减排的“生力军”、城市功能的“原动力”等重要性,从而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其次,要明确发展目标。

建议市政府制定促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十二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作发展。

建议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要比“十一五”期末有明显的增长,至少提高2-3个百分点,力争提高5个百分点。

第三,要加强统筹规划。

从改造和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从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现实需要出发,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统筹规划。

要组织力量抓紧制定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城市功能分区,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尤其是在中心城区改造更新中,对特色生产性服务业要有明确的相对集聚的规划区。

同时,还要明确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政策,确定重点发展的领域和目标,以及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逐步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综合规划为统领,以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为支撑,以现代物流、科技创意、金融服务、营销集散、中介服务等重点行业规划和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发展等专项规划为骨架,以其他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补充的生产性服务业规划体系。

对于近期实施的生产性服务业建设项目,应在规划中予以明确,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并拿出落实规划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通过加强统筹规划,更好地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优化布局,以便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风险和运行成本。

(二)突出重点,加快平台建设

要把面向产业集群,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放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突出地位,更好地带动面向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从提升制造业水平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大对生产服务功能极强的现代物流、公共科技、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营销集散等平台的建设力度。

建议通过规划建设“五大服务平台”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一是培育覆盖全市的公共物流服务平台,在高标准规划现代物流园区的基础上,要高起点建设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高效能建设现代物流园区,高水平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二是着力建设好开放型、专业化、多功能、广辐射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推动“慈溪制造”向“慈溪创造”转型;

三是建设金融服务创新平台,建立更加适应慈溪转型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金融服务体系,畅通企业融资渠道;

四是做强主要行业信息平台,发挥好行业信息集聚平台的服务作用,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五是扶持营销集散平台,加快推进专业市场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网上市场、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会展服务等现代功能。

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依托东部文化商务区、景观大道区块等城市新开发功能区块,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将生产性服务部门从生产厂区剥离,进入集聚区,实现独立经营和管理。

同时要加大国内外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主体的招商力度,发挥他们的行业示范效应,逐步完善和提升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三)健全机构,加强组织协调

要逐步建立健全权责明确、分工合理、部门合作的生产性服务业工作机制。

鉴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工作横跨部门多、综合协调难度大的特点,宁波市政府已成立专门的服务业综合发展办公室(发改委下设副局级单位),建议我市比照宁波办法单独设置负责服务业发展的专门机构,落实编制、经费和机构层级,赋予办公室规划、管理、协调、考核职能,并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全面负责推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研究、组织协调、落实监督等工作,以加快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四)完善政策,强化要素保障

建议市政府抓住宁波、省和国家鼓励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好机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政策。

财政税收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对增长地方财政收入的税种政策的研究,扩大税源,营造公平纳税的氛围。

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财政政策进行整合,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对所有生产性服务业的奖励扶持,建议采用归并方式集中给予补助。

要在预算中安排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资金,在税费征缴、项目贴息和补助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需要重点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重点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和政策扶持。

用地方面,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在用地价格上给予优惠,对重点发展项目、企业实行“一企一策”;

积极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可在暂不变更土地用途和使用权的情况下,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生产性服务产业;

部分国有存量房可以减或免费给企业租用,营造企业发展空间载体。

融资方面,进一步健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可以试点推广产业链融资、买方信贷、联保贷款、票据融资等新型金融产品,完善地方融资担保体系,着力发展金融中介服务,积极为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人才方面,要加快培养和引进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一方面要在政府系统、服务业企业中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特别是要引进一些金融、信息、软件开发、产品设计和熟悉国际服务规则的高级人才,从产业引进向人才引进和产业引进同步进行,用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带动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要注重与当地院校的合作,通过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岗位培训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服务业人才储备。

(五)规范管理,营造发展环境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要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对收费项目及标准按照规定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二要整顿和规范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秩序。

政府要重点监管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和行业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着力构建公平竞争、发展有序的市场秩序。

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有关信息披露制度。

三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指导、搭建平台,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增强生产性服务企业竞争力,共同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