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5959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docx

江苏宿迁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总分:

12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Cu64

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将废旧电池深埋处理B.大量开发利用可燃冰

C.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C.大量砍伐树木、野草作燃料

【答案】C

【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有较大污染,不能将废电池深埋,应该回收处理,故A错误;B.过分开发可燃冰,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C.太阳能、风能和氢能为清洁能源,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故C正确;D.大量砍伐树木、野草作燃料,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错误;答案为C。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铵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

C.水分子的球棍模型:

D.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答案】D

【解析】A.氯化铵的电子式为

,故A错误;B.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的质量为34,故B错误;C.水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故C错误;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正确;答案为D。

点睛:

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

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

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

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

④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离子方程式中的电荷守恒、化学反应的客观性是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在判断时需要注意。

3.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B.锂离子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D.燃气灶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

答案选D。

4.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B.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C.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D.与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A.甲烷难溶于水,故A错误;B.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C.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D.甲烷与乙烷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答案为B。

5.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H、D和TB.甲烷与丙烷

C.乙醇与二甲醚D.红磷与白磷

【答案】D

【解析】A.H、D和T互为同位素,故A不选;B.甲烷与丙烷是同系物,故B不选;C.乙醇与二甲醚是同分异构体,故C不选;D.红磷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选,答案为D。

6.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A.干冰和I2 的升华B.NaCl颗粒被粉碎

C.SiO2晶体受热熔化D.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答案】C

【解析】A.干冰和I2的升华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A不选;B.NaCl颗粒粉碎未破坏化学键,故B不选;C.SiO2晶体受热熔化,只破坏共价键,故C选;D.NH4HCO3分解产生NH3、H2O和CO2,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故D不选;故选C。

点睛:

关于化学键及化合物的有关判断还需要注意:

(1)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不一定形成离子键,例如AlCl3中Al—Cl键为共价键;另外非金属元素的两个原子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但多个原子间也可形成离子键,如NH4Cl等。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

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②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和大多数有机物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③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

通常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7.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Na>Si>OB.单质的沸点:

I2>Br2>Cl2

C.碱性:

CsOH>KOH>NaOHD.失电子能力:

Al>Mg>Na

【答案】D

【解析】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原子半径为Na>Si>O,故A正确;B.卤素单质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熔沸点增大,即单质的沸点:

I2>Br2>Cl2,故B正确;C.金属性Cs>K>Na,则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为CsOH>KOH>NaOH,故C正确;D.同周期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减弱,,故失电子能力:

Na>Mg>Al,故D错误;故选D。

8.X、Y、Z、W是四种金属单质,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Y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X电极上有气泡生成;Z、W相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电子由Z流向W。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Y>X>Z>WB.W>X>Z>YC.X>Y>Z>WD.Y>Z>X>W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X电极上有气泡生成,说明X为正极,Y为负极,Y比X活泼;将X浸入的Z硝酸盐溶液中,在X表面有Z析出,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Z强;Z、W相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电子由Z流向W,则Z为负极,Z的活泼性比W强,所以X、Y、Z、W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X>Z>W,故选A。

9.用锌片与1mol·L—1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改用锌粉B.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C.加入少量1mol·L—1稀硫酸D.加入少量NaCl溶液

【答案】D

【解析】A.锌片改为锌粉,增大了锌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A不选;B.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Zn置换出Cu、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B不选;C.加入1mol/L的稀硫酸,增大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故C不选;D.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钠离子和氯离子不需要锌与氢离子的反应,而原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故D选;答案为D。

点睛:

明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解答关键,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若增大反应速率,可以升高温度、增大锌的表面积、增大氢离子浓度等,而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导致原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据此进行解答。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短周期元素是指1~20号元素B.核素的种类和元素的种类一样多

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列、16个族D.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均等于其族序数

【答案】C

【解析】A.短周期元素是指第一、二、三周期元素,是1~18号元素,故A错误;B.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素的同一类核素的总称,核素的种类比元素种类多,故B错误;C.元素周期表有18个列,但有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1个ⅤⅢ族,故C错误;D.氧、氟非金属性强,均无正价,故D错误;答案为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烷、乙烯、乙炔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得到的各个馏分都是纯净物

C.甲烷和氯气光照时的反应产物常温时均呈气态,且均难溶于水

D.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答案】D

【解析】A.乙烯、乙炔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乙烷是饱和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石油的各种分馏产品仍是混合物,无固定的沸点,故B错误;C.甲烷和氯气光照时的反应产物常温时只有HCl和CH3Cl为气态,其余为液态,其中HCl易溶于水,故C错误;D.裂化的目的是将C18以上的烷烃裂化为C5-C11的烷烃和烯烃,得到裂化汽油,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故D正确;答案为D。

12.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

C.该图可以表示石灰石高温分解反应

D.生成物的总键能高于反应物的总键能

【答案】C

【解析】A.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H>0,故A错误;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反应物更稳定,故B错误;C.有图可知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而石灰石高温分解属于吸热反应,符合图象变化,故C正确;D.此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反应物的键能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和,故D错误;故选C。

13.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约为6.02×102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molNH4Cl固体中共价键总数为5×6.02×1023

B.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约为2×6.02×1023

C.1molN2与4molH2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约为2×6.02×1023

D.铜—锌(稀硫酸)原电池,每转移2×6.02×1023个电子正极消耗1mol铜

【答案】B

【解析】A.每个NH4Cl只含有4个N—H共价键,则1molNH4Cl固体中共价键总数为4×6.02×1023,故A错误;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g混合物中含1molCH2,故含2×6.02×1023个氢原子,故B正确;C.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反应物的限度不可能达到100%,则1molN2与4molH2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6.02×1023,故C错误;D.铜-锌(稀硫酸)原电池,正极铜的表面生成氢气,铜不溶解,故D错误;答案为B。

14.下图中表示碳原子相互结合的几种方式。

小圆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原子结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烷烃的是A、C、D

B.图中C和E分子中氢原子数相同

C.图中物质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

D.图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C、D、E

【答案】C

【解析】图中A为丙烷;B为为2-丁烯,分子式为C4H8;C为异丁烷,分子式为C4H10;D为环丁烷,分子式为C4H8;E为2-甲基-1-丙烯;A.图中属于烷烃的是A和C,D为环丁烷,故A为错误;B.图中C和E分子中氢原子数不相同,故B为错误;C.上述有机物中,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正确;D.图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D、E,故D错误;答案为C。

1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对可逆反应而言的,非可逆反应不谈化学反应速率

B.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会增大

C.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的含义是为1s时,物质的量浓度是0.8mol·L—1

D.0.1mol·L—1盐酸和0.1mol·L—1醋酸与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

【答案】B

【解析】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对于所有的化学反应而言的,故A错误;B.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即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会增大,故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的含义是为1s内某物质变化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8mol·L-1,故C错误;D.盐酸是强酸能完全电离,而醋酸是弱酸,部分离子,0.1mol•L-1盐酸和0.1mol·L-1醋酸溶液中H+浓度不等,与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不相同,盐酸速率快,故D错误;故答案为为B。

16.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选项A不选;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属于吸热反应,选项B可选;C、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盐酸与铝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选项C不选;D、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蜡烛燃烧属于放热反应,选项D不选。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7.下图表示某有机反应,该反应的类型为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氧化反应D.化合反应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反应特点,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因此此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选项A正确。

考点:

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等知识。

18.右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池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答案】D

【解析】A.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故A正确;B.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正确;D.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锌仍然是负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故D错误;故选D。

1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最高价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B.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Z)>r(Y)>r(X)

D.Y、Z、W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均会导致酸雨

【答案】B

【解析】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设Y的原子序数为x,则Z的原子序数为x+1,W的原子序数为x+10,则x+x+10=3×(x+1),解得x=7,即Y为N,结合位置关系可知,Z为O,X为Si,W为Cl;A.Si是非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Z、W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氧化镁、氯化镁,故B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为X>Y>Z,故C错误;D.导致酸雨的主要是SO2和氮氧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Mg>Al>Si,Na+>Mg2+>Al3+,S2->Cl-。

(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Na<K,Li+<Na+<K+。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Na+>Mg2+>Al3+。

(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Fe3+<Fe2+<Fe,H+<H<H-。

(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13+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的O2-进行比较,A13+<O2-,且O2-<S2-,故A13+<S2-。

20.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M气体和3molN气体混合,发生下列反应:

2M(g)+3N(g)

xQ(g)+3R(g),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2.4molR,并测得Q浓度为0.4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值为2B.容器内压强不变

C.平衡时N的浓度为0.6mol/LD.M的转化率为80%

【答案】D

【解析】A.平衡时生成的Q的物质的量为:

0.4mol/L×2L=0.8mol,生成R为2.4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0.8mol:

2.4mol=x:

3,解得x=1,故A正确A;B.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都是气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恒定,根据ρ=

可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B错误;C.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2.4molR,由方程式2M(g)+3N(g)⇌x Q(g)+3R(g)可知,参加反应的N的物质的量为2.4mol,故平衡时N的物质的量为3mol-2.4mol=0.6mol,N的平衡浓度为:

c(N)=

=0.3mol/L,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N的物质的量为2.4mol,则N的转化率为:

×100%=80%,故D正确;故选D。

21.25℃、101kPa下,煤炭、氢气、天然气和甲醇(CH3OH)四种燃料的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依次是33kJ·g—1、143kJ·g—1、56kJ·g—1、23kJ·g—1。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1/2O2(g)=CO(g)△H=-396kJ·mol—1

B.2H2(g)+O2(g)=2H2O(l)△H=-286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H=-896kJ·mol—1

D.CH3OH(l)+O2(g)=CO2(g)+2H2O(l)△H=—736kJ·mol—1

【答案】D

【解析】A.煤炭的热值是33kJ•g-1,则12g煤炭放出的热量为39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H=-396kJ•mol-1,故A错误;B.氢气的热值是143kJ•g-1,则4gH2放出的热量为572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H=-572kJ•mol-1,故B错误;C.天然气的热值是56kJ•g-1,则16gCH4放出的热量为89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

CH4(g)+2O2(g)=CO2(g)+2H2O(l)△H=-896kJ•mol-1,故C错误;D.甲醇(CH3OH)的热值是23kJ•g-1,则32gCH3OH防出的热量为73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

CH3OH(l)+O2(g)=CO2(g)+2H2O(l)△H=-736kJ•mol-1,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煤炭、氢气、天然气和甲醇(CH3OH)的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依次是33kJ•g-1、143kJ•g-1、56kJ•g-1、23kJ•g-1,分别根据m=nM计算出1mol煤炭、氢气、天然气和甲醇(CH3OH)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燃料的热值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行计算。

2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在下图所示物质转化关系中,l是由该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m是Y的单质,n是Z的单质,m、n均为空气的主要成分,p是W的单质,其余为由上述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u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t和v均为一元强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u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B.常温常压下,r与s均为无色气体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Z<Y

D.X、Y、Z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答案】D

【解析】m、n两种单质可字放电条件下进行,一般为氮气和氧气的反应,则r为NO,且可继续与n反应,则m为N2,n为O2,可知Y为N元素,Z为O元素,s为NO2,q为H2O,t为HNO3,单质p与水反应生成u具有漂白性,则p为Cl2,u为HClO,v为HCl,则W为Cl元素,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H元素;A.物质u为HCl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NO2为红棕色气体,故B错误;C.原子序数N<O,水的稳定性比氨气强,故C错误;D.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为硝酸或硝酸铵,水溶液显酸性,如形成NH3·H2O,其水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答案为D。

点睛:

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元素周期律等为解答的关键,题给信息中m、n两种单质可字放电条件下进行,一般为氮气和氧气的反应,则r为NO,且可继续与n反应,则m为N2,n为O2,可知Y为N元素,Z为O元素,s为NO2,q为H2O,t为HNO3,单质p与水反应生成u具有漂白性,则p为Cl2,u为HClO,v为HCl,则W为Cl元素,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H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率解答该题。

23.将1molCH4和适量的O2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CH4和O2均无剩余,产物的总质量为72g,且均为气体(101kPa,120℃),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消耗O256g

B.所得产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不能被完全吸收

D.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浓硫酸增重36g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氧气的质量为72g-1mol×16g/mol=56g,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1.75mol,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2mol>1.75mol,若生成CO与水,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1.75mol,故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水;A.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72g-1mol×16g/mol=56g,故A正确;B.根据原子守恒,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生成C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则各产物的物质的量为可能相等,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水,通过碱石灰,二氧化碳与水被吸收,CO不能被吸收,故C正确;D.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水为=2mol,浓硫酸吸水,质量增重为2mol×18g/mol=36g,故D正确;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51分)

24.X、Y、Z、P、Q、W、R、T是元素周期表短期中最常见的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其某一种同位素,被用作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Y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发生化合反应

P

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Q

存在质量数为25、中子数为13的核素

W

位于周期表第13列

R

与Z同族,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常温下与W单质会出现钝化现象

(1)W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T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将Q、Z、R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R、T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或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X、Y、Z三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化合物P2R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与过氧化钠的结构相似的物质P2R2,其溶液显黄色,则P2R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化合物固态时的晶体类型(填“离子晶体”……等)。

化合物

X3Y4

R2T2

主要物理性质

硬度可以和金刚石相媲美,

熔点>3600°C

常温下是一种橙黄色液体,

熔点为-76°C

晶体类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Q的单质能与X、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反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6)X与Q形成的1mol化合物Q2X3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和1mol某气态烃,该烃分子中碳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