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611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9《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⒈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⒉体会本文气势恢宏,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

⒊在诵读的基础上,领会本文的行文方式,赏析文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⒋归纳掌握“盛、发、率、徒、私”五个文言词语;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语“疾病、行为、私人、颜色、非常、首领”等,并进一步掌握实词活用现象;熟悉“况……欤”“独……,何也”“固……哉”“安……哉”等几种文言句式的译法。

教学重点:

⒈夹叙夹议,运用对比方式进行议论,同时兼用抒情的写法。

⒉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实词及文言句式,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以增强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⒈本文叙述和议论之间的转承结合。

⒉运用注释。

系统了解有关历史背景,并由此领会五人牺牲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方法:

⒈诵读教学法:

要求学生必须反复诵读全文,在诵读中,一方面培养学生文言文的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另一方面,意在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行文的变化。

⒉采用释译、讲析、启发、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⒊课前布置预习: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正音后,熟读课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⒈结合注释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并学习第一部分,明确写作中心。

⒉学习课文的三、四段,领会文章富有感情色彩的叙事特点,品味作者独到的行文方式,做到结合注释顺利地翻译文章,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一:

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在明朝末年就有这样五个人,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

今天我们通过《五人墓碑记》来认识这样五个义士。

设计二:

鲁迅先生说过: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中的五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

设计三: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

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

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

现在我们来学习张博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设计四: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那么,什么样的一种死亡能够比泰山更重呢?

我个人认为,那应该是一种生命虽已结束,但其精神还对活着的人有所辐射,能影响并激励同时代或后人的一种死亡。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一文中所述的五个普普通通的人,就曾以其义举,而深深地影响和激励了他同时代的好多人。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二、解题激趣:

⒈断句:

五人墓/碑记

⒉碑记文体介绍:

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

⒊五人墓:

介绍写碑记的缘由经过。

⑴五人合葬,集体合葬往往出于为国为民,为民族大义,“义”。

⑵激发兴趣:

是怎样的“义举”让明朝大文学家张溥亲自为他们写碑记,并且成为《古文观止》的压轴之作?

三、作者介绍:

⒈学生自由阅读注释一。

⒉重点知识:

⑴1602-1641。

天启:

1621-1628(7);崇祯1628-1644(17)。

⑵文学社:

天启——应社;崇祯——复社;

⑶七录斋:

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都要亲自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

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

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

四、背景介绍:

⒈时政局面:

张溥组织应社复社“批评朝政”,即有组织的批评朝政。

文学社类似于西方的在野党。

被称为东林党。

他们以原吏部官员顾宪成为首,修复无锡东林书院(原白鹿洞书院),聚众讲学,议论朝政,形成“东林党”,并把顾宪成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制成楹联,悬挂于书院大门两侧。

⒉原因:

⑴民主意识:

明朝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市民阶层产生了民主意识。

⑵宦官专权:

①皇帝:

明朝帝王综述:

十六帝中除第一和第三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外都不成器。

例如万历在位四十八年,三十年不上朝。

天启皇帝之前的泰昌帝因为纵欲过度在位一个月驾崩。

天启皇帝是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只对木匠活感兴趣,是个优秀的木匠。

②宦官:

天启年间由目不识丁的魏忠贤掌权,农民出身,二十二岁为求生计愤而自宫。

形成“阉党”,任意朝政。

⒊简介缘由:

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

事后,在这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

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贤畏罪自缢。

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

作者就为此写了碑记。

五、文本研习:

㈠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

朗读课文,检查正音及断句情况,同时思考问题:

⑴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

“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⑵根据内容,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段意。

明确: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叙写修五人墓缘起及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叙写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过及慷慨就义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补叙贤士大夫姓名。

㈡研习第一部分:

⒈翻译第一部分(1~2自然段)。

词类活用:

去今之墓而葬焉(墓:

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其疾病而死(疾病:

名词活用为动词染上疾病)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闻:

动词活用为名词名声)

通假字: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通“又”)

句式: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结构后置)

⒉欣赏品味内容。

⑴体味开头段的特点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

按照碑记的格式,一般说来往往是先叙述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但本文却由“死”写“葬”,由“葬”而写“立石”,这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写法,以“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开头,一方面提挈全文,另一方面,为读者留下了“五人”是如何“激于义而死”的悬念,然后用“呜呼,亦盛矣哉”这个充满激情的赞颂的句子收束上文开启下文。

⑵体味第2自然段“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这一疑问句的作用。

明确:

本段写在“五人”死后的“十有一月”中无数“富家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于疾病,从而在两相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人固有一死,但一则受到贤者的旌表,死而不朽;一则与草木同腐,“湮没不足道”。

答案虽已了然,但作者却引而不发,而用“何也”一问,使本已波澜起伏的文势涌现出轩然大波。

⒊齐读第一部分,注意要读出语气,读出层次感。

㈡研习第二部分:

   司马迁有句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运用比喻形象地点明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也有诗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啊,人有生就有死,在死神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但为何而死?

是否死得其所?

从古至今无数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作出响亮的回答。

请看我们所熟悉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临刑壮举。

(用VCD播放电影《谭嗣同》中谭嗣同就义的场面)

我们知道,谭嗣同是有机会逃生的,但他却走向了刑场。

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去洗亮人们的眼睛,告诉人们继续走变法图强的道路。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临刑豪语,仿佛仍在我们心中回荡。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描述的是同样壮烈的豪杰之士。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五人也有机会苟全性命,但为了吴地百姓的安全,挺身而出,昂然受刑。

在本文的记述中,虽然没有留下他们的片言只语,但我们读后,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我们眼前闪现,耳边回响。

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四段,去感受一下英雄的壮举、豪杰的正气。

   ⒈齐读课文三、四段。

   ⒉研习课文三、四段。

   ⑴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四两段的内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明确:

不必强求一致,但应注意要求点明时间、人物、事件。

叙述顺序自由安排,具体情节可以发挥,教师要给予鼓励。

文言基础知识:

略。

   ⑵为何先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写起?

点明准确时间有何作用?

   明确:

与全文开头处的“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相照应。

同时点明苏州暴动的原因。

点明准确时间,说明记忆之深刻,影响之巨大。

   ⑶第三段较详细地追述了周公被逮、吴民抗暴的情景。

请思考吴民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反暴斗争的?

又是如何反暴的?

为何要反暴?

明确:

周公被逮之时,应社中的正直人士聚集起来,替周公诉冤。

伸张正义,并且募集钱财为他送行。

这些行动,触怒了东厂的官役,遭到了官役们的大声责骂,引起了众怒,故而群情汹涌,一起逐打官役,引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暴斗争。

文中描写抗暴斗争的情况,只用了两句话“抶而扑之”“噪而相逐”,四个动词“抶”、“扑”、“噪”、“逐”。

就是这样四个动词充分活现了百姓怒不可遏、群情激昂、同心同德同阉党斗争的情景,形象生动,准确鲜明,真可谓字字传神,绝妙之笔。

   吴民之所以抗暴,一方面是因为周公正直高尚,深得百姓的爱戴。

此次被逮明显是受屈,百姓心中不平;另一方面,当时以大中丞的官衔做应天府巡抚的毛一鹭是魏忠贤的爪牙。

“吴之民”本来就痛恨他,而“周公之被逮”又正是这个阉党爪牙指使的。

所以,“吴之民”就更加痛恨他,再加上前来执行逮捕的又正是魏忠贤一手把持的东厂“缇骑”,“吴之民”就更加愤怒了。

文章虽只寥寥数语,不仅表明“周公”与阉党形同冰炭、互不相容,也点出了因阉党逮捕“周公”而激起的这场“民变”的正义性。

无论是“抶而扑之”,还是“噪而相逐”,“吴之民”打击的对象都是“魏之私人”。

可见,“吴之民”的反暴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抗击魏阉,把斗争的矛头直指祸国殃民的权阉奸佞,明确地表现出这场斗争的伟大意义。

   ⑷士大夫和市民,在反暴斗争中的行动完全一致,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

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是倾向于正义的。

正义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义之所在,人心所趋,国有危难,匹夫有责。

文章正是通过这场团结一致的反暴斗争,展现了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崇高精神。

   ⑸文章为什么在最后一句才写出这五人的姓名?

   明确:

“吴之民”与“五人”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作者写反暴斗争时,不单写五人,而先写包括“五人”在内的“吴之民”,这就十分有力地表现出民心所向、正义所在,从而十分有力地反衬出阉党以“吴民之乱”的罪名,“按诛五人”的卑鄙无耻,倒行逆施。

同时,作者直到写了“五人”被“阉党”作为“吴民之乱”的首领而杀害的时候,才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姓名。

正是把他们作为“吴之民”的代表,大书而特书,并用“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一句,与首段“墓而葬”相照应。

其赞扬之意,自然溢于言外。

   ⑹作者怎样描写五人当时的情景?

(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

“然五人之当刑也。

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⑺以简洁形象的笔墨勾勒出五义士慷慨就义的音容笑貌,表现了他们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

   ⑻“颜色不少变”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

“颜色不少变”意思是脸上的神色一点也没变。

这是以夸张的手法加以烘托,显示五义士的凛然正气和高尚精神。

⑼文章为何要交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明确:

这一方面表达了人们对五义士壮举的钦敬,同时,交代了“贤士大夫”买其头颅而函之的义举。

很明显,作者既歌颂了五义士的英雄气概,又肯定了“贤士大夫”的行为,而对于“贤士大夫”的肯定,也正是对五义士的歌颂,并且照应前文的“墓而葬”。

   ⑽课文三、四段讲五人死难的过程。

如果删去“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这句话,将两段合为一段,好不好?

明确:

不好。

这句话在文中有三个作用:

其一,紧扣题目《五人墓碑记》,突出题意。

其二,同第一段修墓缘起的叙述和第二段修墓意义的记述相呼应。

加强前后联系。

其三,第三段是叙述苏州市民中的反阉党暴动的全面情况。

第四段是重点叙述苏州市民中五人慷慨就义和“贤士大夫”收尸情况的。

这句话写在第三段的最后,可以小结第三段。

并使全面叙述和重点叙述两个段落之间区分清楚。

㈢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重点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重在记述。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的经过。

语言形象生动,富于感情色彩。

像“哭声震动天地“抶而扑之”噪而相逐”等语,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尤其是“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语,非常简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五人慷慨就义的音容笑貌。

不置一语却使人如闻其声,表现了他们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

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遍这两段文字,再去领略一下英雄们的风采。

 齐读课文三、四段。

六、布置作业:

⒈口头翻译第1~4段。

⒉比较阅读: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及闻逮者至,众成愤怒,号冤者塞道。

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

旗尉厉声骂曰:

“东厂①逮人,鼠辈敢尔!

”大呼:

“囚安在?

”手掷锒铛②于地,声琅然。

众益愤,曰:

“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

劫漕舟③。

忠贤大惧。

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摘自《明史·周顺昌传》

注:

①东厂:

明代的特种侦察机关,为宦官所掌握,从事特务活动,以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凡事可直接报告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②锒铛:

旧时用来锁系囚人的铁索。

③漕舟:

水道运官家的粮食或军粮的船。

思考:

这两段文字在立意、组织安排材料、表达方式等方面与课文的这些方面有什么异同?

参考答案:

相同点:

都描述了明代天启六年那次苏州暴动,表现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

不同点:

①这两段文字只描述苏州暴动的一般情况;课文则在一般情况外,还突出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批判甘心附阉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阐述了生死价值问题。

②这两段文字的材料安排是按时间顺序,依次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课文在叙述方面是用倒叙的方式,先写修墓,后写苏州暴动,五人就义。

③这两段文字全用记叙方式来写;课文兼用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共同研习五、六两段,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领会文章的中心意义,体味对比方法的运用,做到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⒈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侦察英雄杨子荣面对群魔,毫不畏惧,只身入虎穴,圆满完成任务。

那种毫不顾惜自己,只为完成党和人民重托的感人精神,面临危险视死如归的豪迈襟怀,使人油然而生敬佩之心。

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杨子荣的唱段,去体味一下那豪迈的情怀。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是呀,综观古今,无论是“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士饥餐胡虏肉”的凌云壮志,还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洒脱胸襟,只要是大义所趋。

无数志士无不抛头颅、洒热血;同样,只要是为民族、为人民的义举,人们自会把他们铭记在心,永远颂扬。

接下来,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五义士”的义举。

⒉学生集体朗读三、四两段。

三、研习课文五、六段

   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五、六两段。

感受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浓烈的情感,体会文中那感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在这两段议论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是如何抒发的?

   明确:

这两段激情喷涌,叙议结合,高度评价了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

运用对比点明由五人之死所产生的积极的巨大的影响。

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极力颂扬了五义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⒉同学们,在研习问题的时候,点到叙议结合和运用对比这两个特点。

我们先来着重讨论一下对比方法在文中的运用。

请同学们归纳文中的对比内容,用了几组对比?

对比的双方是谁?

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

   明确:

三组对比。

第五段中把“大阉之乱”时“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之少与“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第六段中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第六段中把假设“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突出五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小结:

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上,通过这三组对比,热情讴歌了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可贵精神,也批判了官僚士大夫中不能仗义斗争,甚至甘心依附阉党的那些人,显示了轻重大小不相同的两种生死价值。

⒊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明确了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叙议结合在文中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结合全文来谈。

哪一位来说一下?

明确:

从全文来看,文章前两部分侧重于记叙,第三部分侧重于议论。

但三部分中,记叙和议论互有穿插。

如文章开始,先叙建碑一事,接着用“呜呼,亦盛矣哉”抒发感情。

再用“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作为反衬,插入“独五人之皦皦”的议论,是以叙为主,叙中有议。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在评论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重大意义时,插入叙述。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来揭示五人之死的巨大影响,是以议为主,议中有叙。

这种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使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小结:

本文为了更好地突出“激于义而死”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这样,既能具体描写这次事件的经过,又便于表明作者的爱憎态度。

但在具体行文上,又各有侧重,前半内容侧重于记叙。

后半内容侧重于议论。

综观全篇,叙议分配合理,并紧密结合,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中心。

《古文观止》中评曰:

“议论随叙事而人,感情淋漓。

激昂尽致,当与司公(司马迁)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

⒋我们在分析对比手法和叙议结合两个特点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接下来品读一下文章的语言。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

⑴学生朗读课文。

⑵“嗟夫!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二句,为何用“嗟夫”开头?

又用“几人欤”煞句?

明确;作为读书明理的“缙绅”,本来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改变高洁的节操,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在国家危难之间,更应独持操守,作国家的柱石,但在“大阉之乱”中普天下的无数缙绅能不改变高洁志操的,竟然没有几个人,岂不令人愤慨?

以“嗟夫”开头,以“几人欤”煞句就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压抑不住的愤激之情。

   ⑶本句说到魏阉时,用一“乱”字,称之为“大阉之乱”有何特殊意义?

   明确:

“乱”字之罪名,本来是魏阉加在“吴之民”头上的,(见前文)“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作者在此针锋相对,把“乱”的罪名还给阉党,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非常明确地表明了爱憎分明的立场,同时,也暗含着更深的意义。

“大阉”不过是皇帝的一个家奴,有何力量能乱朝廷,“乱”天下。

自然就隐含对皇帝宠信家奴的指责,更有对“缙绅”们助纣为虐的抨击,和后句“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相照应。

这种不怕树敌,把矛头指向朝廷,指向天下“缙绅”,揭露历史真相的做法,显示了张溥卓越的胆识(第二点隐含意义,教师要做好引导)。

   ⑷“缙绅”如此,那么“匹夫”怎样呢?

文章用“而”字一转。

转而歌颂“五人”。

读诗书明大义的缙绅依附阉党危害国家,“生于编伍之间”不闻诗书之训”的“匹夫”却作出了令人钦佩的举动。

作者因而发出了“亦曷故哉”的疑问。

这个疑问,作者作出了回答吗?

如何理解他这一句?

   明确:

没有。

他也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这是时代的局限。

不过,他敢于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显示了他非凡的见识,并且能以“缙绅”助纣为虐、祸国殃民来反衬“五义士”的壮举,显示人民在抗暴斗争中的力量的作用,仍然是值得称道的。

   ⑸本段结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换成“乃五人之力也”这个一般判断句,行吗?

为什么?

   明确:

不行。

双重否定句,进一步强调了五人义举的重要作用。

“乃五人之力也”这样一个一般判断句,起不到这样的效果。

用这样一个双重否定句,作为本段的结束,非常肯定地表明:

“魏阉”的“不敢复有株治”,甚至“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直至“投缳道路”,都是由于“吴之民”的“发愤一击”和“五人之力”。

这样,就更好地突出了以五人为首的市民暴动在打击“阉党”嚣张气焰,使之终归覆灭方面所起的作用,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小结: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正是由于人民的作用。

粉碎了魏阉的“非常之谋”,改变了历史进程。

张溥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看到了这一点,非常难得。

通过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了作者本人的高洁情操。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论述这一“义举”的社会意义,并点明文章中心的呢?

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六自然段。

请一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

   ⒌同学朗读第六段。

⑴本段首句“由是观之”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作用一,用“由是观之”领头,表明它与第五段不是机械的并列关系,而是由此及彼,层层深入。

作用二,承上启下。

“是”指代第五段所论述的事实,“之”指代第六段将要进行的对比和文章的中心。

   ⑵作者用饱含讽刺的笔墨揭露了“今之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并提出了“轻重固何如哉?

”的问题。

请问:

这一问题有没有得出结论?

“高爵显位”有哪些“辱人贱行”?

   明确:

这一问题虽然没有直接回答。

但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即苟且偷生,轻如鸿毛;仗义而死,重于泰山。

这正是作者隐含在对比中的结论。

   “辱人贱行”作者列举了三种:

“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活脱脱勾画了他们的丑态。

   ⑶文章接着又进行了一组对比,为“五人”假想了另一种死法,这样写有何目的?

明确:

作者通过这一组对比,宣扬了五人死后的荣耀,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五人之死”在精神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方之士”“过而拜且泣”“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正是表现对五人同情、仰慕乃至向他们学习的崇高感情,号召人们向“五人”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

这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

⑷文章的目的既已明确,为何还要加一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一句,它和全文的中心一致吗?

   明确:

本文中心是歌颂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和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批判甘心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

全文由五人的死生意义推及各种人的死生意义。

由五人的“有重于社稷”推及匹夫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所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既扣住文章题目,说明作碑记的目的,也紧扣中心。

写出全文的结论。

它与全文的中心是一致的。

   ⒍文章最后一段是补记,补记出资安葬五人的贤士大夫的姓名。

它仅仅是补记一下姓名吗?

   明确:

不是。

作用有二:

一是照应前文,二是以示表彰。

   三、比较阅读:

   五义士的义举令人敬佩,五义士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