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7413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docx

山东教师招考高中语文历年真题

教师招考语文试题一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社稷即使痛心疾首

B.讴歌殴打呕心沥血

C.惊涛韬晦滔滔不绝

D.桑梓渣滓莘莘学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观摩顾名思意

B.拖沓狼藉省吃简用

C.矜持宣泄莫衷一事

D.遒劲黯淡瑕不掩瑜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关联词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就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A.而所以于是何况

B.但并且所以何况

C.但所以于是况且

D.而并且所以况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是《红色楼阁里的梦》,韵味全失,中国读者简直不可理喻。

B.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C.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勤奋和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5.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畅销书,精装的销量一般在十万册以上,简装的销量一般在二十万册以上。

由于是畅销书,出版商推出精装本也不会滞销,而且利润往往比简装的更大,。

A.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由于销售快、销量高因而获利更高的出版物。

B.由此可知出版商不愿意出简装书而愿意出精装书的根本原因。

C.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销量大,销售快,利润高的出版物。

D.由此可见,出版商喜欢“精心包装”,是为了赢取更大的利润。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牛)弘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

事上尽礼,待下以仁,讷于言而敏于行。

上尝令其宣敕,弘至阶下,不能言,退还拜谢,云:

“并忘之。

”上曰:

“传语小辩,故非宰臣任也。

”愈称其质直。

大业之世,委遇称隆。

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隋室旧臣,始终信任,悔吝不及,唯弘一人而已。

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尝因醉,射杀弘架车牛。

弘来还宅,其妻迎谓之曰:

“叔射杀牛矣。

”弘闻之,无所怪问,直答云:

“作脯。

”坐定,其妻又曰:

“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

”弘曰:

“已知之矣。

”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其宽和如此。

(节选自《隋书》卷四九)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语小辩辩:

口才B.好酒而酗好酒:

好的酒

C.事上尽礼事:

侍候D.读书不辍辍:

停止

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而车服卑俭讷于言而敏于行

(2)上尝令其宣敕愈称其质直

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8.下列句子中的“谢”字与“退还拜谢”中的“谢”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C.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9.下面对牛弘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弘的故事可以说是“大智若愚”的最形象的注释。

B.牛弘在朝堂宣敕一事中,故意说自己忘了,这种官场做作的目的在于取得皇帝的信任。

C.牛弘待人宽和,其弟酗酒杀了他的牛,尽管妻子再三诉说,但他不变脸色,照常读书。

D.在性格方面,牛弘还非常俭朴,宽仁。

三、读唐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回答10—11题。

(8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域中增暮寒。

[注]终南:

即终南山,在长安之南。

阴岭:

终南山的北面,不朝阳,故易于积雪。

10.简要说说诗句是如何切题的。

(4分)

11.末句“域中增暮寒”论者多指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在言外,请略加阐释。

(4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

(14分)

穿布鞋的故居

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七拐八绕,枝枝蔓蔓,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

安乐巷也不例外,两旁青砖高墙,中间青石铺路。

这是安乐巷27号门牌,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挂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朱自清故居”五个字,你若是骑车穿巷,脚下稍一用力,便会倏忽而过。

故居就和他的主人一样,很不引人注目。

站在故居门前,我不由得想起了郭良夫先生编选的《完美的人格》里的一个细节,朱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时,总是喜欢穿平底布鞋,每逢开会,从不坐主席台,只拣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静听同事们阔论。

朱先生在会场上偏于一隅,同他在这巷子里偏于一隅的故居是多么的一脉相承啊。

于是,我头脑中闪出本文的题目——“穿布鞋的故居”。

如今,到处在修葺或重建名人故居,画廊漆柱,巨匾敞庭,又气派又热闹。

尤其在时髦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今天,名人故居拥有了一份独特的召唤力。

而朱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为了供后学瞻仰,有关部门只是将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迁了出去,腾空房间便成了。

故居很小,小得只有几间木结构的房子,小得你站在门庭下清咳一声,每个角落里都能听到。

这又和朱先生的为人如出一辙:

绝不放作高深,只求平易近人。

于是我这样概括这座小院落:

巷子很深,故居却很浅。

游人很少,有时整天卖不出一张门票。

扬州有座瘦西湖,到过瘦西湖的外地人,回去之后会向别人炫耀一番,我到过瘦西湖,而朱自清故居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首先没有殷殷企盼拜访的人,绝不会有一种陈年老窖般的期待,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而到过的人更不会将此作为话题,因为我相信,能够在今日仍念念不忘这片陋房的人正是感染了朱先生的平淡与平和的。

为此我反复为故居的车马无声而庆幸,这也许正是先生的本意。

12.第4段中说“巷子很深,故居却很浅”,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3分)

13.根据上文,指出“这也许正是先生的本意”中“本意”的具体意思。

(3分)

14.第3段中说,名人故居“拥有一份独特的召唤力”,而朱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

对此,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4分)

15.文章为什么要以“穿布鞋的故居”为题?

试简要回答。

(4分)

五、(11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李煜《浪淘沙》)

(3),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根据诗词、成语典故的关联,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4分)

不是怀乡,所以没有乡愁;

不是近乡,所以没有;

不是还乡,所以没有。

18.仿造上下句,为横线补写一个句子。

(3分)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如果爱是左右手,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历史,一只送给未来。

六、作文(40分)

等待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

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700字左右

语文一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2.D3.C4.A5.D

二、(12分,每小题3分)

6.B7.A8.D9.B

三、(8分)

10.(4分)远望岭上积雪,好象浮在云端;(2分)林梢上已透出雪后的阳光。

作者以此直扣诗题“望余雪”(2分)。

11.(4分)由望余雪而想到城里会因而更加寒冷,百姓会遭到寒气的袭击,寄予了诗人的关切。

(2分)雪景虽“秀”,现实却“寒”,耐人寻味。

(2分)。

四、(14分)

12.(3分)朱先生学问很深,(1分)为人却平易近人(2分)。

13.(3分)不引人注目,(1分)做一个平淡、平和的人(2分)。

14.(4分)作者将朱先生的故居与别的名人故居进行对比,是为了强调别的名人故居在市场化的今天更多地被人们利用迎合时尚;(2分)而朱先生的故居则自动远离了这份喧嚣热闹(2分)。

15.(4分)既表明朱先生故居的普通,(2分)更强调朱先生人格的纯朴、完美(2分)。

五、(11分)

16.(4分,任选两题,每题2分)

(1)水波不兴

(2)别时容易见时难

(3)沉舟侧畔千帆过

17.(4分,每空2分)情怯;衣锦

18.(3分)(参考)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就一只送给现实,一只送给理想

六、作文(40分)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至腹

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D.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

3.语言的形式,能是美的,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之所以所以也B.为什么因而就C.之所以所以就D.为什么因而也

4.下列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A.听说读写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全是并列短语

B.他们能否按时完成这项工作,是整个计划成功的关键一句没有语病

C.心灵天地成都病人都是名词

D.他虽然成绩不怎么好,但是有着一颗热忱助人的心这是转折复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时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如潮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D.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7.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文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像。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与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硬度增加。

A.④②①③⑤B.③④②⑤①C.①④②③⑤D.③⑤④②①

8.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李逵--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大闹天宫C.刘姥姥--进大观园D.诸葛亮--三顾茅庐

二、填空题(10分)

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果是19世纪(国别)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祝福》《边城》《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5.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_______________。

6.课程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_及_________的制约。

三、科技文阅读(9分)

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是相当瑰丽的。

它似星光万点,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的礼花。

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

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

是谁的杰作呢?

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

其本身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物质就能微放光明。

发光的特点是,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

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它们受到化学刺激时才比较鲜明。

当海上风浪把它们推向砾石海岸时,它们受到更大的触发而发光。

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火花型海发光。

还有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

它们发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管外界是否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

这样的细菌多在河口、港湾、寒暖流交汇处,特别是下水道入海被污染处最多,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弥漫型海发光。

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和蚧贝等。

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大的闪光。

有些鱼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和氧作用而发光。

这种发光通常是孤立出现的,在机械、化学作用刺激下,才比较醒目,它们发出的海光特点是一亮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这种的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发光。

海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

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

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

(选自《语文报》)

1.请简要概括绚丽多彩、美丽诱人的海发光的成因。

(3分)

2.不同类型的海发光各有什么特点?

(3分)

3.海发光与生产建设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

(3分)

四、文言文阅读(9分)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其先自北海徙关中。

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出为万泉丞。

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临曰:

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

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

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

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

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

临察知之,使召谓曰:

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又尝令人煮药,失制。

潜知其故,谓曰:

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

其年,迁大理卿。

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

帝喜曰:

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帝怪问状,囚曰:

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帝叹息良久曰:

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

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

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坐:

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令:

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请假:

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为狱:

主掌讼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B.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D.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五、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10分)

1.古诗词鉴赏(6分)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

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2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2分)

2.古诗文默写(4分)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六、现代文阅读(12分)用心脏生活

我一直反对用成熟或幼稚之类的词汇来衡量一个人的进步程度,因为这是一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并不能涵盖一种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我20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因为过于率真浪漫而在为人处世上发生事故,所以便用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来抵挡别人对自己许多可笑举止的嘲笑。

因为那么伟大的柯罗,对社会常识依旧知之甚少,以致父母从不放心他一个人单独出门,他五十多岁了外出还必须向母亲请假。

柯罗的幼稚也许是因为他沉醉于对美的探索而忽略了对生活技能的演练。

可以相信的是,他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成熟的人领略到了更多的人生辉煌。

还有另一种人的不成熟,是因为无法学会和适应流行的价值准则。

他们是时代的水土不服者,或者说,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公共绿地上的栅栏,孤独的身影骄傲地掠过人群的尖叫和愤怒。

曾读过一个故事:

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比索。

商人想倒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

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便宜多少?

老者却答:

每顶还要多加10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我乏味而死。

我真是爱极了这个老人,他用近乎天籁的声音,对自以为是的商业法则说了一声不。

能列出的前辈还有许多。

他们飞行在芸芸众生的头顶,相似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成为我的精神教父,鼓励我在森林之外长成一棵独特的树--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

到了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

有一种人,他取舍生活的主要依据不是得与失,甚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人生指南里只有美与丑、泪水或者麻木之类的路标。

他们不一定能抵达所谓的成功,但胸腔里永远装满了感动与幸福。

他们和人群最大的区别在于:

人们习惯用大脑指导人生,而他们,更喜欢用心脏生活。

1.通读全文,用文中的话回答怎样才能做到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2分)

2.文章第三、四段中的成熟和不成熟具体指什么?

(4分)

(1)成熟:

(2)不成熟:

3.文中卖手编草帽的老者那番话想说明什么问题?

(2分)

4.请写出最后一段中用大脑指导人生的具体内容。

(2分)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同对待柯罗只知道绘画的幼稚一样,作者对还有一种人的不成熟也是持赞赏态度的

B.从20岁经常在为人处世上发生事故,到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这表明我的率真与浪漫依然未改

C.以热情对待人生的许多前辈给我的鼓励,使我成就了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的独特性格

D.不计得失、不管对错,只要努力追求并获得成功,就会得到人生的感动和幸福

E.作者以哲人的思索、哲理性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生活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七、论述题(12分)

试论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A项:

菁华(qīnɡ)应改为菁华(jīng);B项:

吐蕃(fān)应改为吐蕃(bō);C项:

梵文(fán)应改为梵文(fàn)。

2.C[解析]A项:

分庭抗理应为分庭抗礼;B项:

推心至腹应为推心置腹;D项:

估名钓誉应为沽名钓誉。

3.A[解析]解这道题要分析各分句之间的关系:

第一句,因果倒置;第二句,因果关系;第三句,并列关系。

所以第一空要填之所以,排除B、D;很显然第三个空填也,因为此句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是并列关系,排除表因果关系的就。

故选A。

4.B[解析]B项有语病,应在成功后加与否。

5.B[解析]唇齿相依: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一挥而就:

挥,指挥笔,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

B项属于用错对象;格格不入:

有抵触,不投合;林林总总:

形容繁多。

故选B项。

6.C[解析]A项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句式杂糅,可改成获得群众的好评或群众的好评如潮;B项群体、社会、他人并列不当,概念交叉;D项阐明了……张扬动宾搭配不当,删掉的张扬。

7.D[解析]这几句话讲了鼎的制造过程,根据制造过程的先后顺序不难找出答案D。

8.A[解析]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讲的是花和尚鲁智深的一段故事,鲁智深为了替金氏父女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弃职逃往他地。

他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方丈又把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

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

这次听说又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

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