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7875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构造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3)厚度h=顶底界线高差;

4)露头宽度(a)=h(厚度)/tg(坡度)

二、

1、什么是岩层产状三要素

岩层产状三要素为:

走向、倾向和倾角。

走向:

面状构造与水平面的交线两端所指的方向。

倾向:

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叫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

斜的方位。

倾角: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2、何为视倾角、视倾向真倾角与视倾角如何换算答:

视倾向:

截面的走向。

视倾角:

面状构造与截面交线与视倾向的夹角。

真倾角与视倾角间的关系:

tgβ=coωtgα,α为真倾角,β为视倾角。

3、“V”字形法则的内容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按照倾斜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向坡度的关系,“V”字形法则包含三种情况:

1)相反相同:

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度方向相反。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曲率较小。

2)相同相反: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度方向相同,倾角大于地形坡度。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

向相反。

3)相同相同:

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度方向相同,倾角小于地形坡度,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

向相同,但曲率较大。

应用条件:

“V”字形法则也适用于其它比较平整的地质界面。

如断层面,不整合面等。

使用“V字形法则时,要注意两点。

1)倾斜岩层的走向与沟谷延伸方向平行时,不符合“V”字形法则。

2)“V”字形法则对于填绘和阅读分析大比例尺地质图有指导意义。

在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上,其反映不明显。

三、

1、哪些标志可用于判断岩层的顶面和底面答:

层理标志:

递变层理和斜层理。

层面标志:

波痕、泥裂、雨痕、底面印模等。

生物标志:

植物根系、贝壳类化石、叠层石等。

冲刷槽和冲刷印模。

同生变形:

滑移作用产生变形、差异负荷压实作用和异常孔隙压力作用。

2、真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三者有何不同答:

真厚度(h):

顶底面之间垂直距离

铅直厚度(H):

顶底面之间沿铅直方向的距离二者的关系:

h=H某coα

视厚度:

不垂直于走向的剖面上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如何求取岩层的厚度、埋藏深度和露头宽度答:

岩层的厚度就是该岩层顶面和底面标高之差。

在岩层厚度和倾角不变的情况下,岩层露头宽度取决于地面坡度以及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

在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不变的情况下,其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倾角大小和倾角与坡角之间的关系。

四、

1、整合与不整合反映在地壳运动性质上有何不同

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产状基本一致,岩性或所含化石一致或递

变。

它们是在地壳相对稳定情况下缓慢下降接受连续沉积形成的。

不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

缺失了一个阶或一个段的地层才能确定不整合。

2、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有何异同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

由两套平行的沉积岩形成的不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平行,但因时代间断而地层缺失。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为:

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积。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

年轻沉积岩层覆盖于褶皱或掀斜的早期地层之上而形成的不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不仅有地层缺失,而且产状不同。

褶皱形式和变形强弱程度、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和性质不同,变质程度和岩浆活动存在明显差异。

上覆地层的底面切过下伏构造和不同时代地层的界面。

形成过程:

沉降、沉积-变形与隆升、剥蚀-沉降、沉积。

3、嵌入不整合、超覆不整合,非整合各指什么

嵌入不整合:

不整合面在局部地方凹凸不平,致使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均与之呈截交关系,这种接触关系可以成为嵌入不整合。

超覆不整合:

由于水侵作用,在海(湖)盆地的边缘地带,使越来越新的地层直接覆于剥蚀面之上而形成的新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非整合(国内也称为角度不整合):

层状沉积岩覆盖于侵入岩和深变质岩形成的剥蚀面上而形成的不整合关系。

代表较深或时间较长的剥蚀期。

4、何为古潜山

古潜山与潜山的涵义是相同的,是指由古老的岩石组成的、被后期的沉积地层所覆盖的山。

即较老地层组成的地形突起(基岩突起)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之后下降埋藏,上覆有较年轻地层沉积。

5、哪些标志可用于确定不整合的存在答:

1)地层标志:

时代、岩性、古生物

2)地层产状的不同3)古风化壳、底砾岩

4)变形特征

形成时代指不整合面上下地层间缺失地层的时代,即下伏最年轻地层到上覆最老地层的时代。

7、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圈闭有哪些基本类型

不整合面以下可以形成剥蚀不整合圈闭,不整合面之上可以形成超覆不整合圈闭,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和透镜体圈闭。

第三章

1、什么是内力其与外力有何关系

内力:

是指同一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内力又可分为固有内力和附加内力。

我们规定物体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内力(即固有内力)为零,物体受外力作用时的内力改变量(即附加内力)称为内力。

当物体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便产生与外力作用相抗衡的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什么是应力分为几种?

怎样确定其正负?

应力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它表示内力的强度。

据应力的性质、方向和作用面的关系,可分为:

合应力、正应力、主应力等。

习惯上,构造地质学规定:

压应力为正;

逆时针的剪应力为正,顺时针的剪应力为负。

3、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用哪几个应力分量来表示?

为什么?

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用六个独立的应力分量:

σ某,σy,σz,τ某y,τyz,τz某来表示,也可以用三

个主应力σ1,σ2,σ3来表示。

4、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公式怎样应用?

怎样确定α值?

平面应力状态是指微小六面体在平面上只受两个垂直方向上主应力作用时的应力状态。

假设σ1,σ2的方向分别为某轴和y轴,α为截面的法线与某轴正向的交角。

1、什么叫断层、断层面、断层线、断盘

断层: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而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面:

断层的断裂滑动面,简称断层面。

断层线:

断层面与地表或地下某层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

断盘:

断层是断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

2、什么是相当点、相当层

相当点:

相当点是指未断之前的一个点在断层位移以后出现在两盘上的两个点。

相当层:

相当层指出现在断层两盘的同一地层。

3、断距和滑距各有哪些类型各指什么

断距:

地层断距:

指断层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铅直地层断距:

指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铅直距离;

水平断距:

指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滑距:

水平滑距:

是总滑距的水平投影;

走向滑距:

是总滑距在断层面走向线上的分量;

倾斜滑距:

是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分量;

铅直滑距:

也称断层落差,是总滑距的铅直分量;

倾向滑距:

是倾斜滑距的水平分量。

1、按形态、力学成因和组合关系,断层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答:

1)按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

根据断层产状和所在岩层产状的关系,可将断层分为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和顺层断层;

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可将断层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

2)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

a.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

正断层一般较陡,其断层面倾角多在

45~90之间。

b.逆断层是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的断层。

断层面倾角大于45的逆断层成为高角度逆

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45的逆断层称为低角度逆断层,也称逆掩断层。

高角度逆断层常常在逆断层发育区产出。

c.平移断层是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

根据两盘相对移动方向,平移断层有

右行(右旋)和左行(左旋)之分。

3)根据断层的平面组合关系分类,可以分为平行式断层、雁列式断层、帚状断层、环状断层和放射状断层、斜交式断层。

根据断层的剖面组合关系分类,可以分为阶梯状断层、地堑与地垒、“Y”字形断层、叠瓦构造、花状构造。

2、什么叫推覆构造、构造窗,飞来峰

推覆构造:

大逆冲断层的上盘,因从远处推移而来称为外来岩块,推覆体就是一种外来岩块,逆冲断层与推覆体共同构成逆冲推覆构造或者推覆构造。

构造窗:

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这种现象称为构造窗。

飞来峰:

如果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被剥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成为飞来峰。

3、怎样判断平移断层的左旋和右旋

当顺断层走向观察时,若右盘向观察者移动,则是右行平移断层;

若左盘向观察者移动,则是左行平移断层。

4、什么是枢纽断层

正、逆、平移断层的两盘相对运动都是直线运动,事实上许多断层常常有一定程度的旋转运动。

断层的旋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旋转轴位于断层的一端,表现为横过断层走向的各个剖面上的位移量不等,一种是旋转轴位于断层的中点,表现为旋转轴两侧的位移的方向不同,如一侧为上盘上升,而另一侧为上盘下降。

对于旋转量较大的断层可称为枢纽断层。

1、安德生提出了哪三种地壳中可能的应力分布情况

(1)当σ1直立、σ2和σ3水平时,形成正断层。

也就是说,正断层的走向与σ2呈水平平行、与σ3呈水平垂直、σ1呈直立状态,断层倾角约60°

因为在这种构造应力状态下,当σ

逐渐增大或σ3逐渐减小时,都可以导致正断层的形成。

因此,地块上隆及水平拉张都是形成

正断层的有利条件。

(2)当σ3直立、σ1和σ2水平时,形成逆断层。

也就是说,逆断层的走向与σ2呈水平平行、与σ1呈水平垂直,σ3呈直立状态,断层倾角约30°

水平挤压最容易形成逆断层。

(3)当σ2直立、σ1和σ3水平时,形成平移断层。

平移断层的走向与σ1、σ3都成水平斜交,断层面近于直立。

2、试述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

正断层的成因分析:

1)区域水平拉伸背景下形成的正断层

a.侧向水平拉伸导致沉降盆地的形成,盆地边缘造成了正断层所要求的应力条件。

断陷盆地边缘的断层就是这样形成的。

b.在板块的分离边缘-裂谷发育过程中,由于板块的背离运动,形成了大规模的区域性水平拉伸的应力条件,因而产生一系列正断层以及它们组成的地堑和地垒。

2)局部拉伸作用下形成的正断层

a.背斜构造上发育的正断层,无论是纵弯作用或横弯作用形成的背斜,在其外弯层必然诱导与背斜枢纽垂直的顺层张应力。

而在铅直方向上则由于岩体重力造成直立应力。

在这两种应力的作用下可产生两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

b.海沟外隆处发育的正断层,海洋板块的向大陆俯冲时,在海沟外侧发育有略微隆起的海沟外隆构造,与背斜顶部相似,在与外隆垂直(即与海沟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侧向拉伸,造成纵向正断层。

3)区域性的差异升降运动形成的正断层

差异升降运动可以在升降过渡的挠曲地段产生正断层,其产状向下降一侧陡倾。

4)重力滑动的正断层

这种正断层产生要有足够的重力势能与必要的自由面。

在低粘度介质中,重力滑动正断层面很平缓。

逆断层的成因分析1)高角度逆断层的成因

a.造山带中与褶皱同时发育的高角度逆断层,在一些造山带中一系列轴面陡倾的紧闭同斜褶皱的倒转翼,常发育有很多同造山期的,但比褶皱形成略晚的高角度逆断层,它们的倾向与褶皱倾向一致,甚至倾角也一致。

b.造山带中与深成岩浆活动有关的高角度逆断层,在许多造山带的主要褶皱构造形成之后,往往有剧烈的岩浆活动。

当岩浆从深部楔入地壳时,常形成高角度逆断层。

c.差异升降运动造成的高角度逆断层,在侧方受限,差异升降运动造成挠曲时,由上下剪切作用导生的一组次级同旋向剪裂面,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高角度逆断层。

2)低角度逆断层的成因

a.由褶皱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延伸逆断层,在水平挤压甚强并向一侧减弱的情况下,褶皱发生倒转。

倒转翼在持续变形的过程中,会逐渐被拉薄,最后沿剖面某剪裂面中的一组断开而成逆断层。

b.与褶皱同时发育的破裂逆断层,脆性岩层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可以形成开阔褶皱,同时也很快出现破裂,形成一系列在剖面某剪裂面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破裂逆断层。

c.早于褶皱形成的剪开逆断层,剪开逆断层发生之前并无明显褶皱现象,它是在水平地层的背景上发展起来的,是水平挤压作用的结果。

平移断层的成因分析

1)由于不均匀的倒向挤压使不同部分的岩块在垂直于纵向逆断层和褶皱枢纽的方向上,作不同程度地向前推移可形成走向垂直于逆断层或褶皱枢纽的平移断层。

2)在侧向水平挤压作用下,当2直立时,顺平面某剪裂面可发育成平移断层。

3)褶皱带中的一些纵向逆断层、碰撞带边界的一些逆断层以及某些弧后扩张的纵向正断层均可因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的变化而转化为平移断层。

1、断层标志主要有哪些

1)构造线不连续,任何线状和面状地质体,如地层、矿层、岩脉、侵入体与周围的接触面、片理或相带等均顺其产状延伸。

如果这些线状和面状地质体在平面上或剖面上突然中断、错开,不再连续,说明有断层存在。

2)擦痕、阶步和纤维状晶体,擦痕是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在断层面上留下的摩擦痕迹,是两盘岩石被磨碎的岩屑和粉砂在断层面上刻花的结果;

纤维状晶体又称为滑抹晶体,纤维状晶体

的延伸方向,指示了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

阶步是发育在断层面上或纤维状晶体中的一种小陡坎,其高度一般不超过数毫米,延伸方向大致与擦痕或纤维状晶体的延伸方向垂直。

3)断层破碎带和构造岩,断层破碎带是指断层两盘相对运动,互相挤压,使附近的岩石破裂,形成与断层面大致平行的破碎带;

断层构造岩是断层带上的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搓碎、研磨、甚至重结晶、再定向又固结的岩石。

4)地层的重复和缺失,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在平面上和垂向上造成两盘地层的缺失和重复。

这种重复和缺失现象与断层性质,断层面与地层两者的倾向和倾角关系有关。

5)牵引构造和逆牵引构造,牵引褶皱的枢纽平行于断层面,弯曲凸出的方向指示本盘位移方向;

在正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褶皱,弯曲凸出方向与本盘位移的方向相反。

6)派生构造,断层两盘相对移动或派生出次级应力场,从而形成断层的派生构造,利用派生构造可确定断层两盘的位移方向。

7)地貌标志,断层带是破碎带,通常具有软弱和多孔隙的特点,容易在地貌上显示出来,如断层崖、断层三角面。

8)地震时间剖面上的标志,断层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的主要标志可归结为:

反射波同相轴错断;

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化;

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

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等现象;

异常波的出现。

2、走向断层的位移性质与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有何关系

1)当走向断层的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时,在地面上正断层造成地层重复,逆断层造成地层缺失;

在上盘钻井剖面中,正断层造成地层缺失,逆断层造成地层重复。

同时,还可以看到新地层一盘下降。

2)当走向断层的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大于地层倾角时,在地面上和上盘钻井剖面上,正断层都造成地层缺失,而逆断层都造成地层重复。

同时,还可看到新地层一盘下降。

3)当走向断层的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地层倾角时,在地面上和上盘钻井剖面上,正断层都造成地层重复,而逆断层都造成地层缺失。

同时,还可看到新地层一盘上升。

沉积物的厚度主要与盆地构造沉降幅度有关。

此外还要考虑到沉积物的形成深度和沉积补偿情况。

3)沉积物的性质

沉积物的性质主要由沉积物的结构、成分特征和成熟度等来反映。

一般来说,构造性质比较稳定的地区,沉积物较纯,成熟度较高(如石英砂岩);

相反构造性质比较活动的地区,沉积物成分就比较复杂,成熟度就较低。

4)火山物质的发育情况

盆地内火山物质的分布情况具有明显的构造隶属性,俯冲带附近的岛弧或陆缘弧、大陆裂谷区、受弧后扩张影响的大陆活化区以及碰撞造山带是主要的火山岩发育区。

5)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

大陆漂移决定沉积盆地所处的纬度。

另外,剧烈的构造运动总是与旱热的气候相关联,构造宁静期又往往与气候的温和化期相关联。

6)沉积物的后生作用

在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下,构造沉降速度、热流值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沉积物后生作用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明显地反映在对石油成熟的影响。

3、盆地沉降的主要机制;

一定部位中巨厚的沉积作用,意味着早先存在过一个洼地使其中的沉积物不断地沉积,或地壳不断沉陷而不断地接纳不断增厚的地层。

研究表明,后者是造成巨厚沉积的主导因素。

不论哪种情况,大规模地接纳沉积物,都要求地壳产生显著的沉降运动。

根据已有的研究,造成地壳沉降,促使盆地形成的元素或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岩石圈的伸展裂陷作用、岩石圈的热冷却沉陷作用、岩石圈的压陷挠曲作用、负荷作用、岩石圈的剥蚀减薄作用、岩石圈的相变收缩、致密物质的侵入、软流圈的下降流、岩石圈物质的再分配、海平面上升。

4、盆地的大地构造研究内容。

盆地的大地构造环境研究,包括大地构造位置、于周缘造山带或构造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古气候、古纬度和古地理等研究;

古盆地原型和类型研究(不同世代盆地的类型)、盆地地质年代的确定;

盆地的基底,包括深部结构、构造研究;

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研究。

5、盆地的分类原则(举例说明);

盆地的分类原则有多种多样,可归纳如下:

1)根据盆地的规模可分为超巨型(大于100万平方公里)、巨型(50万—100万平方公里)、大型(10万—50万平方公里)、中型(1万—10万平方公里)、小型(小于1万平方公里)。

2)根据盆地的平面形态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菱形盆地和槽地等。

3)根据盆地的剖面形态分出对称的和不对称的或箕状的、单式箕状或复式箕状盆地等。

4)根据沉积作用与盆地形成作用在时间上相互配合关系又可分为先成盆地、同生盆地、次生盆地或地貌盆地、沉积盆地、构造盆地等等。

5)根据盆地的构造类型有褶陷型或坳陷型盆地和断陷型盆地,单断半地堑和双断的地堑盆地等。

6)根据盆地基底的性质分为前寒武纪褶皱基底、加里东褶皱基底、华力西褶皱基底和阿尔卑斯褶皱基底等。

7)根据盆地基底时代和性质的均一性,如单一或均一型基底和复杂型基底的盆地。

8)根据盆地基底构造,如复背斜基础上发育和复向斜基础上发育的盆地、上叠盆地和继承盆地等。

9)根据盆地基底深浅和起伏,如浅盆地和深盆地等。

10)根据盆地形成的地质时代或构造阶段,如元古代、古生代、中新生代盆地或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阿尔卑斯期盆地等。

11)根据盆地与褶皱带的关系,如谐和与不谐和盆地等。

12)根据盆地所处的构造体系,如新华夏型、帚状构造系、旋卷构造系等。

13)根据槽台学说和地台活化说确定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如活动区、稳定区、过渡区、山间盆地、山前盆地、地台或克拉通内部盆地、地台或克拉通边缘盆地、地台活化型或地洼型盆地等。

14)根据盆地下伏地壳结构,如陆壳或克拉通壳上的,洋壳上的、残余洋壳上的和过渡壳上的盆地,花岗岩型和无花岗岩型盆地,薄壳和厚壳盆地,地壳缓变带上和陡变带上的盆地等。

15)根据形成盆地的地动力环境,如张性环境、压性环境、扭性环境的盆地和混合型盆地,造陆和造山环境的盆地等。

16)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所处的位置,如板缘和板内盆地,离散型、聚敛型和转换型板缘有关的盆地等。

17)根据大陆边缘的类型,如主动或活动型、被动或稳定型,离散型、聚敛型和转换型板

缘有关的盆地等。

18)根据大地构造运动体制的变化,如老全球构造体制、新全球构造体制和过渡体制等。

19)根据盆地持续时间,如短时间单时代发育和长期多时代盆地等。

20)根据盆地发育经历的旋回性,如单旋回和多旋回盆地等。

21)根据盆地形成的机理,如原生和次生的,重力成因、热成因、应力成因的和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成因有关的盆地等。

22)根据盆地内填充补偿情况,如过补偿盆地、补偿盆地和补偿不足盆地等。

23)根据盆地发育的主要沉积系统、沉积环境、沉积相,如大陆环境、陆缘环境、海洋环境的盆地,陆相碎屑岩盆地和海相碳酸盐岩盆地等。

24)根据盆地内构造岩石组合或建造,如复理石盆地、磨拉石盆地、红盆地等。

25)根据沉积或沉降速率方面的参数,如快速下沉、慢速下沉,高聚集速率、低聚集速率盆地、加速和减速盆地等。

26)根据地热流值和地温梯度值等参数,如高、中和低热流盆地,高、中和低地温深度盆地等。

27)根据岩浆活动发育,如优地槽盆地、冒地槽盆地、熔岩盆地等。

28)根据含油气性和含矿性,如含油气盆地、含盐盆地、含煤盆地等。

29)根据控制盆地发育的主断层形态,如简单铲式断层上发育的盆地、具断坪和断坡的复杂铲式断层上发育的盆地、多米诺式断层上发育的盆地等。

6、根据板块构造位置盆地分类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大陆裂谷盆地(包括拗拉槽),为地堑、半地堑式断陷盆地,规模小到中等。

在发育成熟类谷盆地的巨厚沉积中,可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幼年洋盆地,迪金森称之为原始洋裂谷盆地,轴带已扩张出现洋壳,两缘为变薄陆壳,充填以蒸发岩、山麓碎屑沉积为主,也可出现三角洲和浊流沉积。

具有一定的油气远景,但褶皱构造圈闭不多见;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被动大于边缘在沉陷背景下接受了巨厚陆缘-碳酸盐岩沉积,沉积体呈向还加厚的楔形。

一些大型的三角洲常常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对油气的生成尤其有利,如尼日河三角洲、墨西哥湾盆地皆属于世界上第一流的大油田。

2)海沟,绝大多数情况下仅充填薄层远洋沉积和浊流沉积,内壁为混杂堆积,热流值极低,油气远景不大;

弧前盆地,这里缺乏岩浆活动,构造变形弱,热流地,为形成油气的不利因素;

弧间盆地及弧后盆地是沿岛弧中间及岛弧后方扩张裂陷而形成的盆地,亦称边缘盆地;

弧后陆缘盆地,发育于岛弧陆侧的大陆型或次大陆型地壳之上,往往具有拉张性质;

弧背(后)前陆盆地,位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火山弧背后,基底属陆壳性质;

前陆盆地,发育于大陆碰撞带毗邻克拉通的地方;

残留洋盆,形成于大洋盆地关闭、大陆碰撞过程中。

3)转换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