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0825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赵海峰李爱清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A.B.C.D.

2.设,则=()

A.1B.2C.4D.8

3.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B.C.D.

4.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侧(左)

视图可以为()

 

5.已知是三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

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6.球的一个截面圆的圆心为,圆的半径为,的长度为球的半径的一半,球的表面积为()

A.B.C.D.

7.若方程在区间(,,且)上有一根,则的值为()

A.B.C.D.

8.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设a=,b=,

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c<bB.b<a<cC.b<c<aD.c<b<a

9.函数

的值域为()

A.B.C.D.

10.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则有()

A.B.C.D.

11.三棱锥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三条侧棱长分别为,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体积为()

A.B.C.D.

1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且是偶函数,当时,,那么当时,函数的递减区间是()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腰和上底长均为1的等腰梯形,则该平面图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三棱柱中,各棱都相等,侧棱垂直底面,点是侧面的中心,则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

16.给出下列五种说法:

(1)函数(,)与函数的定义域相同;

(2)函数与函数的值域相同;

(3)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4)记函数(注:

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

,),则的值域是.其中所有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集合,,.

(1)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若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且对一切,,满足.

(1)求的值;

(2)若,解不等式.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是以为直径的圆上两点,,,是上一点,且,将圆沿直径折起,使点在平面的射影在上,已知.

(1)求证:

平面;

(2)求证:

平面;(3)求三棱锥的体积.

 

20.(本小题满分12分)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销售价(元)与日均销售量(桶)的关系如下表,为了收费方便,经营部将销售价定为整数,并保持经营部每天盈利.

x

6

7

8

9

10

11

12

...

g(x)

480

440

400

360

320

280

240

...

(1)写出的值,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求表达式,并求其定义域;

(3)求经营部利润表达式,请问经营部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E⊥平面ABC,且AE=1,又平面BCD⊥平面ABC,且BD=CD,BD⊥CD.

(1)求证:

AE//平面BCD;

(2)求证:

平面BDE平面CDE.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在R上奇函数.

(1)求;

(2)对,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令,若关于的方程有唯一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xx级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D

D

C

D

B

C

C

D

A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3.;14.;15.;16.

(1)(4).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

(1)由题意知,,所以;6分

(2)因为,所以,所以,即.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解:

(1)在中,令,则有,

.…………………………………………………………………………………………………4分

(2),,不等式

,,又是上的增函数,

,解得,即解集为.……………………………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2)证明:

中,,∴.中,,∴.∴.∴在平面外,在平面内,

∴平面.………………8分

(3)解:

(2)知,,且∴到的距离等于到的距离为1..平面∴

.………………………………………………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解:

(1)=40…………………………………2分

价格每上涨1元,销售量减少40桶……………………3分

(2)由

(1)知:

,解之得:

…………………6分

(3)设经营部获得利润元,由题意得:

………………………………………………………………………………9分

当x=11.5时,y有最大值,但当x=11或x=12时,y取得最大值,

即经营部将价格定在11元或12元时,才能获得最大利润..…………………………………………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证明:

(1)取BC的中点M,连接DM、AM,因为BD=CD,且BD⊥CD,BC=2.……………………2分

所以DM=1,DM⊥BC,AM⊥BC,又因为平面BCD⊥平面ABC,所以DM⊥平面ABC,

所以AE∥DM,又因为平面BCD,DM平面BCD,所以AE∥平面BCD.……………………6分

(2)由

(1)已证AE∥DM,又AE=1,DM=1,所以四边形DMAE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E∥AM.由

(1)已证AM⊥BC,又因为平面BCD⊥平面ABC,所以AM⊥平面BCD,

所以DE⊥平面BCD.又CD平面BCD,所以DE⊥CD.……………………………………………10分

因为BD⊥CD,,所以CD⊥平面BDE.因为平面CDE,所以平面

BDE⊥平面CDE.………………………………………………………………………………………12分

22.(本小题满分14分)解:

(1)由题意知,,所以,经验证符合题意;3分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非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5题)

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2.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类似于后世的六部,具体执行皇帝命令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6.《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

“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确定了后世xx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7.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

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D.军机处

8.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9.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

B.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二者都是为了强化皇权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D.二者都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0.“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11.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12.《古今奇观》第二十一卷《老门生三世报恩》中说:

“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

”这反映了当时

A.否定科举制的作用B.科举考试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科举考试限制了儒学的发展D.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

13.下列对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B.“别黑白而定一尊”

C.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D.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

14.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

能反映这一情况的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5.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据清《养吉斋丛录》载:

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

这是说军机处

A.效率高B.机构干练C.保密性强D.决策权有限

17.英国首相巴麦尊曾在密信中写道:

“我以最忠诚的心情建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

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得最适意的满足。

”这里“最适意的满足”主要是指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18.“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

19.下列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由日本侵略者蓄谋挑起的B.战事首先在山东半岛爆发

C.清政府奉行避战求和政策D.结果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

20.《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其主要表现是

A.各列强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充当在华代理人

B.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完全汇流

C.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1.清梁廷楠在《夷氛闻记》中写道:

“(夷兵方舍命突围)无奈人如山积,围开复合,各弃其鸟枪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

”此处说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22.行省制度是我国自元朝开始的重要地方制度,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下列地区最晚设置行省的是

A.岭北B.云南C.新疆D.甘肃

23.九一八事变后,关内外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下列不属于“关内外抗日救亡运动”的是

A.中共组织东北抗日联军B.北平学生举行一二·九运动

C.张杨发动西安事变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4.按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划分,下列与其他选项不同类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

25.湘军是晚清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力量。

湘军的创始者是

A.屈原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

26.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

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27.某人游南京有感,题诗曰:

“何处幽灵诸夏行,西方邪教祸苍生。

太平只在宣传里,专制独裁胜满清。

”请问最能体现“太平只在宣传里”的是哪个文件?

诗中所反映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天朝田亩制度》;缺乏群众基础B.《资政新篇》;中外联合镇压

C.《天朝田亩制度》;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

D.《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28.某教授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同盟人物战黄花,英雄仗剑起中华。

厌穿缁衣住草庐,爱闻枪弹敲盔甲。

铁窗十道冷庭院,刑场一笑暖千家。

”请问该诗歌歌颂的是哪个时期的英雄志士

A.辛亥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9.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门口的春联是: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D.信息闭塞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30.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

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民主平等的观念B.人际和谐的观念

C.自由博爱的观念D.互助互济的观念

3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请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成立C.五四运动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案

33.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B.国民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34.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双重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军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3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前后建立了许多根据地。

下列根据地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晋察冀B.陕甘宁C.湘赣D.晋绥

36.毛泽东在一首诗中写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问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时间段

A.1935年10月—1936年10月B.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C.1931年9月—1937年7月D.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37.为纪念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庆阳卷烟厂出品了“会师楼”烟标,当年会师地点是

A.甘肃会宁 B.贵州遵义C.陕西延安 D.陕北吴起镇

38.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战争的推动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9.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的奋斗目标

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40.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样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抓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挥师大西北C.发动辽沈战役D.挺进大西南

41.《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2.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B.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C.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43.“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

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起航。

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

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土地革命

44.自民国二十年开始,江西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口口相传,其历史背景应是

A.太平天国政权建立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45.1911年武昌起义以后,全国有十几个省份宣布独立。

对这种“独立”理解正确的是

A.分裂割据,反对革命B.各省响应,共同反清

C.投靠列强,破坏革命D.党内合作,共同反帝

第Ⅱ卷(非选择题1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初的国歌歌词: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二“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1913-1919》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

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胡说。

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年10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指的是什么?

(6分)

(3)材料三中“十五个月经验”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

(2分)

【答案】

1-5CDAAD6-10ABCBA11-15BDCDD16-20CAABC

21-25BCDBB26-30CCAAA31-35CBBBC36-40BACAA

41—45CBADB

41.

(1)旧邦新造: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分)

(2)目的和理想:

对内: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追求民主);对外:

争取国家主权(争取独立)。

(6分)

(3)经验: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国共合作抗日。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