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1089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docx

《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docx

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构建“伙伴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摘要:

语言是交流代写论文的工具,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受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模式的制约,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小组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组织方式,能给学生更多平等的锻炼机会,有助于口语水平的提审,所以应予以提倡。

  关键词:

口语教学;小组活动;教学方式

  听、说、读、写、译作为外语学习中的五项基本技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各类考试中的淡化处理,口语教学一直滞后于其他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然而,随着交际教学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特殊要求,英语口语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迈上新台阶,已成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经过长期的摸索、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许多方面存在弊端,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应予以改进。

因此,建议广大英语教师在授课时适当引进小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

这一教学方式的一般模式为:

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精讲单词、串讲课文、核对练习,并就某些部分对学生进行提问或就相关话题组织课堂讨论。

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弊端。

其一,教学方式单一死板,课堂气氛沉闷紧张。

众所周知,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我们学英语的真正目的就是运用其进行交流,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

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做笔记,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

结果往往会出现“讲台上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座位上学生听得鸦雀无声”的局面。

教师偶尔提问,也很少有人主动发言,经再三督促,愿意站起来的人也寥寥无几。

结果上英语课学生心惊胆战,教师尴尬难堪。

久而久之,学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对英语的一点点兴趣被抹杀了。

其二,交际能力的培养被忽视,学习英语的初衷被遗忘。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大部分高校将四级证与毕业证挂钩,将四级通过率与英语教师的业绩和教学效果划等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大多“围绕四级转”,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未得到重视。

许多学生虽然学了七八年的英语,但却“听不懂”、“说不出”,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其三,学生个体差异被淡化,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而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他们各自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效。

研究表明,在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各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而非智力因素却高达%。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习者主体自身才能的发挥和品德的培养。

  二、小组活动的理论来源及其优点

  小组活动是随着交际理论的兴起而逐渐得到推广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coperativelearn-ing)理论应用于课堂的一种具体表现。

合作学习理论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和70年代的美国。

它认为,传统教育过分看重个人努力和学生之间的竞争,片面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因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品德的培养。

它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依据,通过小组活动,采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目前,它已被广泛地运用于英美等国的各类课堂,在我国也有不少教师正在将其引人课堂。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小组活动在提高学生口语方面有不少优点。

Long和Porter在1985年的综述文章中将其总结为以下五方面:

  1.增加了学生使用语言的机会

  研究表明,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话的时间占到二分之一或更多。

以50分钟的一节课为例,教师讲的时间至少占25分钟以上,另外除去教师用于组织课堂和提问的10分钟,留给学生的就只有5分钟左右。

现在许多大学英语课都采用两个自然班合上,学生人数多达60人左右,这样算来每个学生只有15秒的课堂参与时间,对于口语练习而言,这显然是不会产生效果的。

如果教师采用小组模式,以四人小组为例,每个学生就会获得平均分钟的练习机会。

  2.提高了目的语的使用质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上课参与讨论的机会少,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被动,有时思想容易开小差,碰到老师偶尔提问,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站起来吞吞吐吐,答非所问。

但在小组模式下,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公平参与讨论的机会,所以一般都激情高、兴趣浓,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所以往往不能顾及学习者的个体需求。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每个人未必都适用,特别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由于长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内心会越来越自卑,以至于经常都坐到老师视线的死角,甚至放弃英语学习。

小组模式因为在分组时就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所以教师的提问往往带有针对性,这样成绩差的学生会循序渐进,慢慢树立自信。

并且,通过小组中的互助活动,差生也会迎头赶上。

  4.降低了学习者使用陌生语言的焦虑感

  在中国,“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之所以盛行,除与语言功底和性格因素有关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面子问题。

人们爱面子,怕在大庭广众下丢丑。

就外语学习而言,许多人不敢开口说英语,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基础差,怕犯错误,被人嘲笑。

特别是在同班同学面前,说错了就更没有面子。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作祟,老师一提问,学生就担惊受怕,面红耳赤,生怕说错。

而小组活动一般多为四人一组,这就为他们练习口语营造了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因而消除了一些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也使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能够自如地交流。

沈梅英老师在对浙江理工大学三个自然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5.能使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在小组活动模式下,学习者因为有许多机会进行交流和练习,他们会经常感到学有所用,会有一种收获感,因而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

而且,由于小组活动能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因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班会出现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三、外语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实施方案

  将小组活动运用于课堂教学有诸多优点,特别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口语水平的提高会产生巨大影响。

但这些优点只有在小组活动组织得当的前提下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反之,则会出现课堂教学“放鸭子”的局面。

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组成

  每小组以四人或六人为宜,由前后排两张座位组成。

在新生入学后,教师可按照人学摸底成绩将学生好中差搭配进行分组,每组选一名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做组长。

组长选好后,再由组长按成绩高低对小组成员从1-4(或1-6)进行编号,这样便于教师在提问时根据题目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也便于不同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小组成员。

例如可以以宿舍为单位,这样便于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练习。

编组时应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因为这样便于组内互助和组间竞赛。

  2.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对话、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复述课文等,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合理安排。

笔者上口语技能课就采取了小组活动的授课方式。

比如在讲如何做自我介绍时,笔者先向学生简要介绍自我介绍一般所涉及的方面,常用句型,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再由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这样既避免了让每个同学都面对全班练习所引起的乏味,又便于各组之间的竞争,还为后面的练习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再如,在谈到后面的topic:

the positiveandnegativeaspectsofexares时,笔者先让小组讨论、总结,然后笔者将各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并做总结发言。

同样,在上精读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小组活动导人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

例如在讲《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二册)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roughouttheworld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明作者的写作手法:

Situation-Problem-Solution-Result-Evalu-ation,然后将课文按提到的六个国家分别分给每个小组,让学生下去准备,下节课请他们作为这些国家的代表进行发言。

  3.成绩评估

  在小组活动中,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集体共同目标的达成,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而不要太突出个别学生个人的努力,因为他们的发言代表的是全小组成员的看法和意见。

如果教师能让每个成员认识到他们的努力和表现与小组的荣辱息息相关,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英语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四、结语

  小组活动用于课堂教学有许多优点。

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练习说外语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在交际中练习和掌握目的语的机会,而且还会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然而由于影响小组活动的因素很多,教师在使用小组活动方式上课时一定要有效地调控课堂,积极参与小组活动,鼓励语言能力较差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多多发言。

如果使用得当,小组活动将会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